中国画的发展──山水画的兴起
知识扩展
2025-02-02
山水画,六朝火,隐山林,为避祸:
筑庄园,临丘壑,戏平林,清水灌。
戈高鸿,昼夜乐,侣渔樵,发慨歌;
情闲适,心快活,居江湖,忧家国。
中国山水画不仅有悠久历史,而且艺术成就很高,在中国绘画史和世界绘画史上均占有重要地位。它成为独立的画科。比欧洲的风景画要早1000多年。中国山水画。虽在汉代已见端倪.得以独立发展却在魏晋南北朝时代。顾恺之《论画》云:“几画人最难,次山水,次狗马……”他认为画山水难上狗马、这种转变是和当时山水画的独立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要游山玩水,远离市朝政治生活,远祸全身,必须有必要的经济条件,也就是说,有了能够生活的自然环境,才能“踌躇畦苑,游戏平林,僵清水追,追凉风,钩游鲤,犬高鸿,讽于舞霄之下,咏归高之上。”(仲长统《乐志论》)晋代石崇非常富有,他生活在自己的庄园里,“昼夜游宴,屡迁其座,或登高临下,或列坐水滨,时琴瑟笙筑,合载车中,道路并作,令与鼓吹递奏。”同时江南地区的山光水色,又陶冶了性灵,对画家创作,有着坚实生活基础。据《世说新语》记载:“顾长康(恺之)从会稽还,人问山水之美,顾云:‘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蒙笼其上,若云蒸霞蔚’。王献之云:‘从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若冬秋之际,尤难为怀’”。
许多北方文士,来到繁花似锦的江南,在苟安的生活、美丽的自然环境中,恬淡的心境,江南山水自然会成了他们的抒写对象。同时国土分裂,金瓯残缺,又不能不激起他们眷恋故国,怀念家乡的心情,产生“风景不殊,举目有河山之异”的感叹,因此,可以说山水画作为一种画科的出现,是时代的产物。
点击显示
【中国画的发展──山水画的兴起】相关文章
意象壮美 意境高远──毛泽东《沁园春·长沙》赏析
心中升起不落的太阳
茅以升关于《中国石拱桥》的四封信
《翠鸟》 整体阅读感知
《伯牙绝弦》拓展阅读
新型玻璃作文(四)
初一语文上册知识点:文学常识
窃读记
《小英雄雨来》重点字词意思
《画家和牧童》 考点练兵1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mip.zidianfy.com/yuwen_210176/
上一篇: 《生命本来没有名字》课文理解
下一篇: 《苏州园林》一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