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与运用——促进言语与情感和谐同构:第十一册《匆匆》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促进言语和情感同构共生的机制是什么,主要是学生的言语实践活动。言语实践的方式很多,本课的教学设计重在体现感悟和运用。感悟是情智交融的,是人心与文心的融通。感悟重于综合,是一种整体的感知。感悟的方式中诵读是唯一不可替代的融通言语和情感的感知活动,背诵又是全息感悟言语的学习方式。运用是言语实践的本质内涵,是学生调用已有经验和语言为新的表达服务,用自己新生成的言语去感动自己、影响他人的有意义的活动,这种活动能有力的促进学生言语和情感的同构共生。
设计特色:
感悟、
积累、运用
教学流程及意图:
一、初读课文,畅说感悟
1、一读课文。要求大声朗读课文,提倡边读边动笔圈画。
2、初说感悟。
师:同样读一篇文章,每一个人的感受会不一样,你大家自由谈一谈你与课文对话后的感悟。
学生自由说完不同的感受时,教师应引导其言语表达的正确、通顺。
3、二读课文。要求结合同学对文章的感受再用心来读读课文,看看自己对课文言语的感受是否加深一些。
4、再说感受。
此环节是学生在没有接受老师任何点拨的情况下,直接触摸感受文本,自由探索的言语实践活动。初读课文后,又结合学习伙伴间的合作交流再读课文,能提升自己独特的感悟。学生感悟时,所关注的对象包括言语和言语所含的作者的情思,还有学生个体自身的情思,因而,同样读一篇文章,就有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效应。
提出自己还不理解的语句。
有的可以随即解决,有的在下面的朗读积累环节中体会。
二、反复诵读,积淀感悟
师:(结合学生的回答过度)虚度光阴,无奈可惜,前途不明、伤感彷徨。这份复杂心情,正如同学们所说的朱自清有,其实你也有、我也有。把这份情感凝聚在我们的朗读中。
1、学生自由有感情的朗读整篇课文。
2、教师提示对“日子匆匆,一去不复返,逝去如飞的感慨”不仅写在脸上,而且是发至内心,让学生再读读课文。
(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是一栋雄伟的楼宇,一曲华彩的乐章,如果将它拆分成多少梁柱,多少音符,就失去了整体的美。在琅琅的书声中,学生用心灵拥抱语言,和作者心灵直接交流;在琅琅书声中感受和再现作品的情思美感;在琅琅的书声中体验言语的节奏感、音韵感。整体的多次的朗读,课文言语和精神营养就会转化为学生心灵的有机部分,就会成为学生语感结构和精神系统中有活力的细胞)
3、学生展示朗读的情况。
师:课堂上最美的是书声,在匆匆逝去的时间里,我们一遍一遍地拥抱课文的言语。你还想读哪些语句呢?
每个人学生选择展示朗读水平的语句肯定不一,教师应随机进行指导、点拨、解难。
如:(1)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2)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3)我赤裸裸来到这个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地回去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三、积累语言,运用情景
1、学生背诵。
师:熟读成诵,你可以选择其中几个句子或者一个章节,在将要轻轻悄悄流逝的5分钟内进行背诵,让自己欣赏的语句留在心中。
2、情景运用。
师:(课件出示一组音乐风光MTV片)有这么一个配乐的优美的风光片请大家欣赏,可惜的还没有配上朗诵词。大家看如何为他解说呢?
学生看完MTV片后,用刚才积累背诵的语段为其配上解说。
(试图挖掘言语形象、言语内涵、言语情感的结合点,使积累与运用有机的结合起来,以驱动学生一颗颗灵动的心,诱发他们飞扬智慧的语言。)
四、拓展延伸,个性表达。
1、拓展激情
师:古今中外的一代代人,从家境贫困的乡野村夫到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从多愁善感的文人墨客到深沉智慧的哲人志士······当面对人生短暂,岁月匆匆,或如何使自己在世上留下深深的痕迹发出许多感叹。
课件出示:
孔老夫子面对流逝不返的河水,感慨:“逝者如斯夫!”
三国枭雄曹操,手捧美酒,无限忧伤:“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唐代诗人刘秋娘说:“有花堪折直需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著名散文家林清玄说:“我知道人永远跑不过时间,但是我们
可以在自己拥有的时间里快跑几步,虽然这几步很小很小,但收获却很大很大。
吉老师说:“好好的把握业余时间,你就能挖掘出源源不绝的幸运之泉!“
同学们,你们会怎样说的呢?请动笔把心中想的写下来。
2、个性表达。
这种运用,学生有积极活跃的精神活动,它能使所积累的词语在运用中增殖,又能使学生在运用中生成新的新的言语和新的思想。且“每一种话语,每一种语体(风格)每一个发音的背后,都蕴藏着(典型的、独特的)言说者活生生的个性”(《文本对话与人生》巴赫金)
五、扩大阅读,综合学习
布置学生或收集朱自清的诗文,或收集有关惜时的现代诗歌、古代诗词、名言警句等办专题小报。
(从“小课本”和“小课堂”中走出来,使学生在宽广的心境中,在活跃的状态下学语文,让言语和精神同构,提高言语感悟和运用的能力)
刊于〈〈小学教学参考〉〉2004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