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谷《菊》“王孙莫把比蓬蒿”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现代文阅读及答案
2025-03-29
(2011·成都)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菊
郑谷
王孙莫把比蓬蒿,
九日枝枝近鬓毛。
露湿秋香满池岸,
由来不羡瓦松①高。
[注释]①瓦松:一种寄生在高大建筑物瓦檐处的植物,能开花吐叶,但“高不及尺,下才如寸”,没有什么用处。
⑴.这首诗用“露湿秋香满池岸”来描写菊花在秋天早晨开放的景象,给人以无穷的美感和趣味。请发挥想象,把该诗句所呈现的景象描绘出来。
⑵.结合全诗,对“由来不羡瓦松高”一句进行简要赏析。
【答案】(1)沾满晨露的丛丛秀菊湿润晶莹,含露绽放,散发出缕缕幽香,飘满了水池岸边。(想 象合理,描写形象,能再现诗句所描写的画面即可计分,否则酌情扣分)
(2)示例l:诗人采用对比手法,将菊花与瓦松作比,突出表现了菊花虽生长在低洼之处却高洁、清幽,毫不吝惜地把它的芳香献给了人们的品质。
示例2:诗人采用拟人的手法,将菊花人格化,用“不羡”更形象地表现出菊花不慕高位、不慕荣利的品质。
【解析】这是一首咏物诗。作者咏菊,通篇不着一菊字,但句句均未离开菊,从菊的貌不惊人,写到人们爱菊,进而写菊花的高尚品格,点出他咏菊的主旨。这首咏菊诗是诗人托物言志的,用征手法写出了菊的高洁气质和高尚品格。
译文: 公子王孙啊莫要把菊同蓬蒿相提并论, 重阳节人们采撷枝枝菊花插戴于鬓上。秋晨菊花饱含露水湿润晶莹,缕缕幽香飘满池岸, 菊花虽生长在沼泽低洼之地,却高洁、清幽,毫不吝惜地把它的芳香献给人们,从不羡慕虽踞高位却毫无用处的瓦松。
点击显示
【郑谷《菊》“王孙莫把比蓬蒿”阅读训练题及答案】相关文章
《等待花开 陶群力》阅读答案
阅读《童趣》,完成下列各题。①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
田家苦的阅读附答案
恰到好处的掌声阅读答案
小船小船......阅读答案
《雨中过伶仃洋》阅读答案
孔明听罢,哑然而笑曰:“鹏飞万里,其志岂群......阅读答案
《无法不对你残酷》阅读附答案
零点降生阅读附答案
《纸币究竟该有什么文化符号》阅读附答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mip.zidianfy.com/yuwen_213455/
下一篇: 《我的女儿乐“北漂”》阅读附答案
现代文阅读及答案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