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福》学案2
《祝福》学案
学习目标:
本单元的教学要点:学习分析人物形象和环境描写所起的作用。
①知识目标: 明白如何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②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鉴赏小说的 能力。
③情感目标:认识到封建思想和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
基础知识:
1.字词
钝dùn响 幽微 寒暄xuān 瓦楞wǎléng 朱拓tà 间jiàn或 乞丐qǐgài
悚sǒng然 踌蹰chóuchú 不更gēng事 谬miù种淡然 俨yǎn然
雪褥rù 瑟sè瑟有声 尘芥jiè堆 形骸hái 颊jiá 周正沸反盈天
贺家墺ào 嚎háo 荸荠bíqí 絮絮xù 呜咽yè 驯xùn熟 桌帏wéi 敛liǎn
讪讪shàn 怔怔zhēngzhēng 咀嚼jǔjué 赏鉴 渣滓zhāzǐ 瞥piē
拗niù不过 蹙cù缩 诡秘 门槛kǎn 窈yǎo陷 惴惴zhuìzhuì 歆享xīnxiǎng
牲醴shēnglǐ 蹒跚pánshān
2.文体知识
小说是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典型环境的描写,塑造各种具有典型性格的人物,广泛地、多角度地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作品。明确: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典型例题:
说教法、学法
1、教法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同学们接触到的小说其实已有很多,但他们是不是就会鉴赏小说了呢?可以肯定地说“不”!所以,要考虑先教给学生鉴赏小说的方法,然后让他们在方法的指导下,在老师的引导下去鉴赏本篇小说,并争取能够举一反三,用于其他小说的鉴赏中。
2、学法
在鉴赏本篇小说时,一定要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做到举一反三,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说教学过程导语引入
复习鲁迅的小说集
介绍怎样鉴赏小说
有重点地鉴赏本小说
布置作业
理论支持
结束
怎样鉴赏小说(1)要了解小说所反映的社会背景,作者写作发表时的社会背景及作者的写作意图,在此基础上领会小说所揭示的主题思想。
(2)认真分析人物形象,通过对有关描写方法的研究,剖析人物,理解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从而深入领会小说的思想和艺术。理解人物与环境会互相作用:环境作用于人,人又反作用于环境,这会使环境发生或多或少的变化,如果人物几经抗争,仍无法改变环境,就造成了悲剧的结局。悲剧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撕毁给别人看。
(3)研究小说的故事情节、线索结构怎样为创造形象,表达主题服务的。
(4)分析小说的社会作用:认识作用、教育作用、美感作用。
典型人物的刻画
问:为什么说祥林嫂是最好的女人有是最苦的女人?(质疑引起兴趣,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看书。)
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
写祥林嫂是旧中国农村劳动妇女的典型,她身上既有共性(勤劳、善良、质朴),又有着自己的个性(顽强、倔强)。
肖像描写鲁迅说:“要极俭省地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出它的眼睛。”
找眼睛 论特点
初到鲁镇——顺着眼—— 善良、安分
再到鲁镇 ——顺着眼,眼角带着泪痕
——再受打击,内心痛苦
讲阿毛故事——直着眼,瞪着眼
——精神有些麻木
捐门槛——分外有神——又有希望
不让祝福——失神 —— 再受打击
行乞——眼珠间或一轮——麻木
问有无灵魂——忽然发光——一丝希望
语言描写
找对话 论特点
与我对话灵魂有无——封建迷信桎梏下矛盾的心理
对四婶讲阿毛——痛苦、自责
对大家讲阿毛——麻木、空虚
与柳妈的对话——精神重压,陷入恐惧
行动描写
找行动 论特点
反对再嫁——逃、撞
怕被分身——捐(门槛)
怀疑灵魂——问
祥林嫂守寡不成(遭劫被卖)——守家不成(丧夫失子)——守命不成(赎身行乞),是一个不幸的女人。
典型环境
自然环境:祝福景象的描写 鲁镇旧历的年底雪天
社会环境:群众的反应鲁四老爷的书房
暗示: 封建迷信的毒害封建礼教的束缚群众的淡薄、冷漠
人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讨论)
人物 环境
逃 抓
撞 嘲笑
捐 不承认
问 说不清
祥林嫂这个善良的劳动妇女被毁灭了,她的悲剧不是个人的悲剧,而是社会的悲剧。
情节设置是否有力表现了人物 性格?
情节 内容
序幕 祝福景象与鲁四老爷
结局 祥林嫂寂然死去
开端 祥林嫂初到鲁镇 倒叙
发展 祥林嫂被卖改嫁
高潮 祥林嫂再到鲁镇
尾声 祝福景象和我的感受
倒叙的作用:1、设置悬念 2、突出祥林嫂与鲁四老爷的尖锐矛盾,突出反封建的主题。作业布置
电影中增添了祥林嫂捐门槛 不被承认后砍门槛的情节,好不好?是否符合人物性格特征? (不拘定论)
导语“多乎哉?不多也!”咸亨酒店里,那穿着长衫,吃着茴香豆的孔乙己的形象,同学们一定还记忆犹新吧?今天我们就再来认识一下鲁迅先生笔下的另一名人——祥林嫂。善良的祥林嫂以为辛勤劳作能安心生存
以为丧夫失子能博得同情
以为捐得门槛能减去罪孽
悲剧人物要使人怜悯,“最重要之点,性格必须善良”。——亚里士多德
课后练习:
没有春天的祥林嫂
以祥林嫂为叙述中心,不出现“我”,写一篇700字左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