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翻译 语文 教案教学 教案设计 网络教研:唤醒内在的心灵对话

网络教研:唤醒内在的心灵对话

教案设计   2025-01-03

[前奏]

2005年8月,在一次现场议课活动中,山东沂源实验中学的任念国老师“认识”了四川成都教育学院的陈大伟老师。此后,任念国开始关注陈大伟的博客,两人因为共同关心“如何吃透教材”的话题而“碰面”,对话中,任老师拿出了刚刚上过的《安塞腰鼓》,于是,一次独特的“教研”活动开始了。

两个人至今未正式谋面,但这并没有影响他们之间真诚的沟通和交流。对话采用直面问题的策略,话题有主题但无界限。讨论中所涉及的问题及观点于语文教学有一定的借鉴价值。但更有价值的也许是这种研讨方式带来的启示。

[记录]

网络议课:《安塞腰鼓》

第一部分 教学流程简记

学习目标

1.识记本文出现的重点字词,了解安塞腰鼓。

2.学习本文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腰鼓表演的技艺,品味文章的语言。

3.学会欣赏舞蹈表演的艺术,感受舞蹈的美,体会安塞人的内在品质。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师:源于生活的艺术,表现形式有很多,哪位同学能够说出自己知道的几种?

生:画画、雕塑、武术……

师:我们身边的能列举几个吗?

生:闹元宵、踩高跷、舞狮、秧歌……

师:对,其实,还有一种威风锣鼓表演,气势宏大、场面壮观。今天我们学一篇同样为鼓的表演——“安塞腰鼓”的文章,看看安塞人能舞出点什么?

二、理解题目。

教师引导学生就文章题目提出问题,对课文有一个初步的整体感知。

三、整体把握课文。

1.解决文章中的生字词。(启发学生体会这样分类的目的。)

教师把词分为四类:注音、解释、书写、累积。指出整理、累积词语的方法,什么样的词语需要整理和累积?(不认识的、重要的、有价值的。)如何累积?(分类、书写记忆、运用记忆。)

2.文章写了什么?

要求:默读课文,回答下列各个问题。

(1)文章开始部分,写一群后生神情沉稳而安静地站着;紧接着写他们开始捶、发狠、忘情、没命地捶;这样的动作行为一直持续写到了文章的什么段落?文章最后说:当它戛然而止的时候,世界出奇的寂静。由此可见,文章写了一次黄土高原人表演安塞腰鼓的文艺活动。由此,你认为整篇文章的层次可以如何划分?归纳一下各部分的大意。(教师预设:第一,表演前;第二,表演中;第三,表演后。)

(2)在文章中间的部分,同学们是否发现有一些句子反复出现,在整体理解课文方面能给你什么提示?根据这些提示,试着把这一部分划分一下小的文章层次,总结一下层意。(教师预设:第一,写安塞腰鼓的舞姿以及给人的联想。第二,写安塞腰鼓巨大的声响给人的感受。第三,写安塞腰鼓给人心灵的搏击。第四,从力量、声响、光彩的变换,艺术的享受写安塞腰鼓的舞姿给人蓬勃的想象力。)对你欣赏舞蹈艺术有什么启示吗?由此初步思考,作者写安塞腰鼓,要表现什么?从哪些语句、段落可以看得出来?试着读一下。

四、重点研读。

师:你认为文章哪一句话、哪一段、哪几段写得比较好?好在什么地方?说一说理由,读一读,体会一下;或者有什么疑问、需要讨论的问题,咱们一起讨论一下。

1.文章写表演前的情况,有什么好处?

师提示:没有一个静止的开始,后面的忘情的动,好像就没有参照系一样。这里的“静”,是为后面的“动”蓄势。

分析:人物——茂腾腾的后生;背景——一片高粱地,咝溜溜的南风;性格——朴实;神情——沉稳而安静;腰鼓——呆呆的,似乎从来不曾响过。

2.作者写安塞腰鼓的舞姿有什么特点?是怎样写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先用排比写: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然后用比喻写后生的舞姿像强震击起的石头;然后用排比和比喻的方法写鼓点像骤雨;流苏像旋风;脚步像乱蛙;瞳仁像火花;风姿像斗虎。

这样写的好处:比喻使描写的对象更加生动具体,排比增强了文章的语言气势,很好地写出了安塞腰鼓壮阔、豪放、火烈的特点。

3.“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怎么理解?

写出了陕北高原人的性格特点:粗犷、豪放、开放。表现:在这样一片贫瘠的土地上“那消化着红豆角老南瓜的躯体”要“挣脱、冲破、撞开”“束缚、羁绊、闭塞”,由“晦暗”追求“明晰”、光明、富裕生活的一种信心和勇气。

4.如何写安塞腰鼓的响声的?

用排比和比喻的修辞方法,写出了安塞腰鼓沉重的响声以及声势的不同凡响。

第一句写响声撞击在山崖上,山崖发出回声;第二句写响声撞击在心里,观众的心里产生共鸣;第三句写响声引起的豪壮的抒情、严峻的思考、犁尖翻起的土浪、阵痛的发生和排解。

5.是从哪几个方面写安塞腰鼓给人丰富的想象力的?(力量、声响、光影的变换。)

6.为什么说:“当它戛然而止的时候,世界出奇的寂静,以致使人感到对她十分陌生了。”“简直像来到另一个星球。”?

这是人对闹声的一种感觉,当闹声突然停止的时候,人会感觉特别的寂静。这里是用静来反衬刚才的闹。

7.如何理解“耳畔是一声渺远的鸡啼”?

鸡啼是天亮的象征,是希望的象征。有这种安塞腰鼓所喷发出来的力量,有这些安塞人的精神,他们一定会创造出一个崭新的世界,这也正是希望之所在。

五、小结。

1.文章写了一次安塞腰鼓的表演活动,作者想通过叙写,表达作者对于生命中奔腾的力量的赞美;表达作者对黄土高原人特有的内在的精神品质进行赞美的思想情感。

2.在文章的写法上,你有什么启发?(按照时间划分来写活动的方法;语言大多使用修辞方法,以增强语言表现力;善于抓住生活中美的东西;写表演活动可以从舞姿、声响、给人的想象、给人心灵的冲击等方面着手。)

3.安塞人内在的东西给你什么启示?(人应该有追求,应该这样痛快地生活和追求着。)

4.阅读这样的文章应该注意的问题:学会调动自己的感觉经验,体会问题背后所蕴含的东西,从而达到理解语言文字的目的。

六、布置作业(选其一)。

1.观看“千手观音”,写一段自己的感受与同学交流。

注意运用刘成章写安塞腰鼓的手法,学习他的语言。(提供网址)

2.你知道我们家乡独有的民间艺术表演形式吗?

试着搜集、整理、交流一下,学习本课的写法,写一写正月十五闹元宵时秧歌队伍表演的情形。

教学设计说明

1.学生对于黄土高原的民风民俗不是很了解,我试图通过剖析语言文字背后所蕴含的东西来帮助学生理解和体会,这样,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经验成为一个关键所在。如何理解文字背后所蕴含的东西也就成了一个重点。而反复阅读则是解决问题的一种很好的方式。

2.更加深层的考虑是理解黄土高原、理解黄土高原人、理解黄土高原人的文化艺术、理解黄土高原人的精神,亦即理解《安塞腰鼓》这篇文章深层的主题,才是本文的重心所在。

3.教学生学会观看、欣赏文化艺术作品,确实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通过学习让学生学会作者描写的方法,学会欣赏舞蹈。

4.向自己家乡的民风民俗迁移,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民族文化艺术的思想情感。

课后反思

1.这一节课,自己设计的内容过于繁重,想法太多,反而一个也没有实现好。

2.沂蒙山区的孩子,包括我在内,从来没有接触过诸如“安塞腰鼓”这类的表演活动,因此,如果在课文结束的时候有一次视频的播放,可能会更加形象,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体会。

3.文章的关键没有抓住。不管文章如何铺排,教师都应抓住关键点,学生可以暂时被语言文字的铺排所吸引甚至迷惑,而教师却绝对不可以。

4.文章处理的思路问题。文章内涵或者主题的把握理解是建立在学生对文章内容、语言文字的理解之上的,而要完成这一点,需要教师设计的问题与学生的理解思路、习惯、水平相吻合。但自己并没有把学生情况作为依据(借班上公开课),而是按照自己的习惯和思路来设计,导致教师和学生的互动有些脱节。

第二部分 网络议课实录

问题一:教学设计到教学实践:加法还是减法

陈大伟(以下简称陈):读完你的教学后记,我能清楚地感受到你对教学的理性追求。做事之前要清楚自己想干什么,这虽说是老生常谈,但在实践中我们却常常迷惑和忘记。你对“学生的理解基础”、“达成理解可能的方式”、“理解什么东西”、“学会描写的方法,学会欣赏舞蹈”等方面的认识和分析给人很多启发。这种启发是对认识教材和分析教材的思路的启发,对我的帮助很大。你在反思中提到“一节课,自己设计太过于繁重。想法太多,反而一个也没有实现好。”我很同意这样的看法和观点。课堂教学不能“贪大求全”,什么东西都想做,结果什么事情都没有做好。

任念国(以下简称任):非常同意你的观点。追求大而全向来是教师经常犯的一种错误。但是自己感觉:老师备课时还必须要大而全,只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要选择最佳的、适时的切入点,以点代面,重点突破,从而更加深入地全面把握。

陈:我同意备课要深、透、全,但关键是在课堂教学的具体实践中要学会舍得,并充分认识到一节课不可能吃成胖子,教学中不是为了展示自己对教材理解多么深刻!“想法太多,反而一个也没有实现好。”或许,现在教师要做的,不是怎么去扩充,而是应该想想怎么做减法。

陈:很多老师在做公开课时带着沉重的包袱,想着得奖,想着听课者的好评,却失去了自我和真实。实际上,一节课就是一节课,三维目标需要在经常的教学活动中追求,不是一节课就能实现的。评课时,我们也不能求全责备,不能要求一节课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所有东西都必须出现。

任:这一点我是深有感触。如果不能把压力很好地转化为动力,战时的状态不能很好地调整的话,这确实是一个授课教师——一个用粉笔作战的战士要打败仗的很重要的原因之一。

陈:这是很难避免的压力。我认为,有更高层次和境界的教师在此时是心中只有学生,只根据学生的需要和现状进行教学。

问题二:单篇教学与主题单元如何有机联系

陈:我把你的《安塞腰鼓》教学简记读了两遍,我认为你的把握是对的:以时间为线索,分表演前、表演中、表演后进行,而在表演中,又从声响、动作、想象等方面展开。

以时间为线索是一方面,同时考虑到这是一个艺术欣赏的单元,还可以从舞台艺术的角度具体展开,比如:

表演前:

(人物)一群茂腾腾的后生。

(场景)他们的身后是一片高粱地。咝溜溜的南风吹动了高粱叶子,也吹动了他们的衣裳。

(动作神态)他们的神情沉稳而安静。紧贴在他们身体一侧的腰鼓,呆呆的,似乎从来不曾响过。他们朴实得就像那片高粱。

我觉得这是一个电影场景的写法,也是戏剧开幕前的场景,可以让学生充分想象,并在想象中期待那惊心动魄的一捶。

表演中:

鼓点像骤雨(声);流苏像旋风(物);脚步像乱蛙(人);瞳仁像火花(眼);风姿像斗虎(人的整体感觉)。

任:您的建议让我很受启发。从主题单元的角度来考虑这篇课文的教学设计,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和策略。因为自己对舞台艺术了解不多,所以没有去涉猎。陈老师所建议的设计,是一个很好的思路,对于学生来说,文化艺术——舞台艺术的涉猎和储备,可能对他一生都有好处。这个思路我会汲取的,谢谢!

陈:在我的听课实践中,我注意到很多老师很难把握一节课的要点,他们仅仅是就事论事,缺乏整体感和前后关联——“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而且也很难找到展开教学的思路。所以我与中小学教师交流时常常谈到:“我们要学会欣赏整个画面,而不是仅仅陷入某一个局部。”我注意到你在此处特别强调“谢谢”,我很高兴,哪怕就这一个问题我们达成了共识,都是我们讨论的成就。

问题三:如何认识和处理文章的特色

陈:我以为这是一位舞蹈艺术行家的杰作。学习排比,是这节课的一个要点。通过这里的学习,让学生意识到,排比不是重复,而是从不同角度展开(或者不断深入地迫近,此处是从不同角度展开)。学生要学习观察舞蹈艺术,需要从声、形、动态、眼神、整体感觉等方面入手。

任:关于排比,你的观点让我很受启发。学生的理解不够深刻,可能就是缘于教师的考虑肤浅。自己平时的分析也只是站在考试的角度,让学生体会一下:排比的使用有什么具体意义,增强了什么样的语言气势(有什么表达效果而已)。至于如何——从哪些方面来增强语言气势、如何在实际运用中学会写排比,还真的没有深入探索过。我想这也许是自己今后应该注意和努力的方向。

陈:另外,我在此受到的一点启示是,比喻首先应该建立在联想和想象的基础上,学习比喻是学习联想和想象。对于这个看法,是否有道理?不知道你怎么看?

任:对于比喻的产生,首先是建立在联想和想象的基础之上的说法,我认为还是很有道理的。比喻的本意是用另外一个大家或者听话人比较熟知的东西,来陈述自己要说而对方不太容易理解的内容,所以,先有联想,然后才能产生自己认为很贴切的比喻;至于想象,如果在此时有用武之地的话,换成比较好了!

陈:在这里,比较是一种方式,我是从心理活动的角度来考虑的,你说“比喻的本意是用另外一个大家或者听话人比较熟知的东西,来陈说自己要说而对方不太容易理解的内容”,对我认识比喻有好处。但我在想,有没有把比较熟知的东西想象成更美妙的大家不太熟悉的东西(这之中的心理活动可能是想象)?你能不能想到一个例子?

任:非要找一个例子的话,找张晓风的《行道树》好了。

陈:另外,你很注意抓住词、突破词、强调词,我觉得这是很好的。但“短句”也是这节课的一个重点,短句怎样利用,在运用中体会短句的作用,我觉得还需要讨论或者引起重视。

任:对!自己对于词语、短句、铺排句子组合的整体设计上,确实缺乏一个整体的通盘的考虑,致使在语言的学习上缺乏整体性。

陈:在此,我更想向你请教:长句、短句表达的差异是什么,在此课中怎样处理更好。

任:可以从几个方面来体会:1.短句、长句、段落的交错使用、融合,与安塞腰鼓鼓点的急促与舒缓,沉重与轻盈,整齐划一的队伍行动与个体的舒展表现相结合的现场描摹是一致的。2.甚至可以用长句、短句、段落的重复交错使用来完成对课文的整体梳理和把握。3.可以放在文章的整体把握阶段,加深对文章内容的整体、深入理解和体会,以求得对这种舞台艺术的深入体会和领悟。4.在对这种表达方式的仿写和运用中加以体会。

陈:真好。我还体会,鼓点急促是用短句来突出、来表现的。我在想:关于词的教学是集中好,还是具体到句段赏析时再分散处理好?

任:我的体会是分散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体会要好一些,让词语成为有家的词语、成为句子中、语言中活生生的词语。实际上,我在词语的设计上是想教给学生一种梳理的方法。但最后,还是少了这一环节。

问题四:生活是源还是文学是源

陈:如你所说,对“安塞腰鼓”你不熟悉,学生也不熟悉。因此你在教后反思中所设想的“一次视频的播放”的意义和价值似乎不能低估。如何用更好呢?我想把它作为引起和展开教学的核心。我设想:是否可以先播放一段视频,这样安排教学流程:

(1)引导:“看了这一段,你最强烈的感受是什么?用几个词刻画一下”

(2)启发:“我们来看一看某某作家的感受,他是怎样刻画这种感受的?”

(3)体味:反复咏读、品味字、词、句,体味短句、排比、比喻的用处。

(4)运用:“现在我们再看一遍视频,想一想,你对这段舞蹈有了哪些更深刻的印象。”

(5)表达:“想一想,面对这段舞蹈,你会写些什么?你将怎样写?”……

这样的线索会不会简单一些,会不会节约出一些时间来?

我没有语文教学经验,所以仅仅是一种设想,要请你思考和批评。

任:关于语言文字的理解,是先由具体的现实录像般的视觉感受给大家一个印象,还是在学生自己感悟语言文字产生印象之后,再给学生一个具体的例子予以现身说法?我还是希望:先让学生感悟语言文字本身,将视频放在最后。原因很简单: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让学生先有自己的哈姆雷特是很重要的,一是任何事情必须先有自己的判断,二是避免被先入为主的感性材料所左右,泯灭创造的机会和可能,这更符合语言文字理解的习惯吧!

陈:你的意见很有道理。我也说说我这样考虑的理由,它实际上涉及“生活是源还是文学是源”的问题。我的考虑是:“安塞腰鼓”舞蹈艺术是源,这篇作品是流,先有“安塞腰鼓”这种艺术形式或者艺术活动,然后才有这篇文章,我想的就是先回归本源,而不是首先用文本约束。这样的教学进程就是:直观地回归艺术本身,自己先感受、体悟;然后用“文章”做参照,体会文章的特色与创造;再回到艺术,提升自己对艺术的感悟和表达。这样,学生将有更大的创造空间,“一千个哈姆雷特”更容易出现。我个人感受,音乐艺术、形象艺术留给人的创造空间比文学艺术留给人的创造空间更大,所以《易·系辞上》说:“书不尽言,言不尽意。”

当然,这种讨论和实践都可以继续深入。

点击显示
【网络教研:唤醒内在的心灵对话】相关文章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mip.zidianfy.com/yuwen_2136/
教案设计推荐
热门教案设计推荐
  • 教案设计
  • 教学分析
  • 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