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相矛盾成语故事
基础知识
2025-02-12
【成语】:
自相矛盾
【拼音】:
zì xiāng máo dùn
【解释】:
矛,长矛,进攻敌人的刺击武器;盾:保护自己的盾牌。1.比喻一个人说话、行动前后抵触,不一致。2.也指同伙间的相互争吵或冲突。
【出处】:
《韩非子·难一》
【举例造句】:
毛泽东《论持久战》:“英勇战斗于前,又放弃土地在后,不是自相矛盾吗?”。
【成语故事】:
在战国时期,楚国有个卖矛和盾的人,他先夸耀自己的盾很坚硬,说:“无论用什么东西都无法破坏它!”然后,他又夸耀自己的矛很锐利,说:“无论什么东西都能将其破坏!”,市场上的人质问他:“如果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它们将怎么样?”,那个人无法回答。众人嘲笑他。无法被刺穿的盾牌和没有刺不破盾的长矛,是不可能共同存在的。
世上不大可能共同存在牢不可破的盾和没有无坚不摧的矛,这个楚国人片面地夸大了矛与盾的作用,结果出现无法自圆其说的局面。比喻说话做事前后抵触,不能自圆其说。
做事说话皆应三思。
点击显示
【自相矛盾成语故事】相关文章
体现的近义词是什么
“惠州市将主办第13届省运会” 综合性学习活动试题及答案
心慌意乱的同义词
高考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 议论文篇(一)
纳兰性德《吟笼莺》原词、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
2016年中考语文必背词语解释洋洋洒洒等
2017年小升初语文必考知识点
高三语文知识点四大中国字词
可见一斑的解释及造句大全
初二年级语文期中备考要点复习之《三峡》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mip.zidianfy.com/yuwen_213985/
上一篇: “我想……”综合性学习活动试题及答案
基础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