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翻译 语文 教案教学 教案设计 高中语文优秀课稿:2007届实验班文言文总复习讲稿(一)

高中语文优秀课稿:2007届实验班文言文总复习讲稿(一)

教案设计   2024-12-18

前言 怎样学好文言文及其目标

一、具体要求和方法

1.背诵一定数量的优秀文言文段落和篇章。要求熟读初中六册、高中六册课内的文言文,并通读《读本》的文言文,《读本》中的重要句子应该会背诵。

2.了解古代语言文字的一些基本常识(汉字字形、汉字结构、字音演变、汉语词汇演变规律)。

3.掌握一定数量的文言文实词(120个)和常用的文言虚词(18个),熟悉文言文的特殊句式(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定语后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

4.懂得一些古代文化常识和文体知识,了解文言文阅读方法和行文的一些特点。

二、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1.积累,应对文言的某些语言现象作了初步归纳整理,其中文言实词和一词多义是重点。

2.领悟、注意领悟、分析、鉴别、比较(包括猜测)。提倡精读,应用心分析、领悟。

3.朗读,朗读是基本功,反复朗读获得牢固丰富的感性知识。

4.掌握使用工具书的方法。要求每个同学一本古汉语字典,碰到不懂的地方要勤查字典。

三、朗读的要领

1.读准字音。(后面讲)

2.读清句读。

(1)在古代是两个单音词而现在恰巧是一个复音词时,要分开读。如“地方”,“鼎足之形成矣”中的“形成”都要分开读,不能把它们当作一个词来读。

(2)一些长句子朗读时要在句中停顿,必须辨清语境和语言结构。

(3)文言文中一些虚词放在句子的开头,领起全句乃至全段。如“夫”、“盖”、“其”、“若夫”、“若至”等等,应稍停顿。

3.读出语气。要注意词的感情色彩;注意句子的结构;注意修辞手法的作用。

四、2006年高考《考试说明》文言文部分的要求

五、对文言文复习的几点说明

1.文言文的学习方法主要是积累、诵读,课堂上只是讲典型的字、词、句以供同学们课后自学借鉴,不能以为课堂上讲的就重要,就会考。课堂上主要以理解为主,对一些典型的文言现象要知道,要理解。

2.文言文复习按以下几个部分进行:语音、文字、文言词汇、文言句式、文言修辞、古代文学文化常识、文言翻译及文言文阅读训练。

第一讲 文言语音

文言语音不属于考察范围,但学好文言语音有助于学好文言文。要弄懂以下几种读音情况:

(一)多音字

1.为:①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读“wéi”)②“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读“wèi”)③若属皆为所虏(读“wéi”)④夫子何命焉为?(读“wéi”)

2.观:①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读“guàn”)②臣观大王无意偿赵王城邑。(读“guān”)

3.靡:①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读“mǐ”)②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天下财产何得不蹶?(读“mí”)③吾性不喜华靡(读“mí”)④天高地迥,号呼靡及(读“mǐ”)⑤探石发穴,靡计不施(读“mǐ”)

(二)异读字

(1)破音异读。指改变字(词)通常读音来表示不同的词性、词义。

如“衣”作名词时读“yī”,作动词时读“yì”;“王”作名词时读“wáng”,作动词时读“wàng”。

常见的其它异读字:①臣语曰,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②乃使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③是时曹操遗权书曰“近者奉辞伐罪……”④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⑤沛公欲王关中。⑥季文子相三君,妾不衣帛,马不食粟,君子以为忠。⑦魏王使将军晋鄙将十万众救赵。⑧舍相如广成传舍。⑧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

(2)通假异读。字(词)通假,本字和通假字读音不同,也就是甲字通假为乙字,即读乙字的音。如“说”通“悦”(读“yuè”),“属”通“嘱”(读“zhǔ”)。常见的通假异读字:

①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②相如曰:“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入使。”③五万兵难卒合,已选三万。④公受珠,内所著披袄中。⑤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璧下。⑥汝识之乎?噌弘者,周景王之无射也。⑦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⑧虽有槁暴,不复挺者,糅使之然也。⑨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⑩秦伯素服郊次,乡师而哭。

(3)古音异读。有些专名词如人名、地名、官名、族名、器物名、姓氏等保留了古音。如“叶公好龙”的“叶”读“shè”;“土蕃”的“蕃”读“bō”而不读“fān”,“阿房宫”的“阿”、“房”分别读“ē”、“páng”,而不读“ā”、“fáng”。其它的,如:

①樊於期偏袒扼腕曰(人名异读)②可以解燕国之患(地名异读)③天姥连天向天横(地名异读)④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官名异读)⑤噌宏者,周景王之无射也(器物名异读)

第二讲 文言文字

一、汉字的结构

汉字是表意文字,字形和字义有密切的联系。在战国时代,人们根据汉字的实际,归纳出六种结构方式,即传统所谓“六书”。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里提出了六书的具体名称。

名称

说明

举例

象形

描摹实物的形体

月、水、日、山、牛、又、目

指事

用抽象的符号表示意义

抽象符号

上、下

象形加符号

天、本、寸、旦

会意

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意义相关的象

形字合而为一,以显示新的意义

同体会意

品、众、棘、束、森

异体会意

采、休、明、莫、连、寒

形声

用形旁和声旁组合起来表示意义

左形右声

江、河、语、桐

右形左声

功、削、瓢、颈

上形下声

霜、崖、晨、氛

下形上声

膏、斧、恭、贷

内形外声

闻、辨、问、辩

外形内声

阁、病、匾、裹

转注

同一部首内意义相同相近的字互相注释

“考”与“老”互注

假借

借同音字来表示某个词

“豆”本指器皿,借作豆子,

“主”意为灯中火柱,借为宾主之主

二、汉字的形体演变

甲骨文(殷商)—金文(商周)—小篆(秦)—隶书(秦)—楷书(汉)—草书(汉)—行书(魏晋)

三、异体字、简化字、形似字

1.异体字:读音和意义相同而形体不同的汉字。考( )、修( )、实( )

2.简化字:是与繁体字相对而言的字体。体(體)、担(擔)、响(響)、读(讀)

3.形似字:开体近似,判别细微的汉字。戊戍戌、已己巳、匆勿、末未、治冶

4.通假字:通是通用,假是借用(“假”就是“借”的意思)。所谓的通假,就是两字通用,或这个字借用为那个字。例如“旦日不可不蚤来谢项王”中的“蚤”字,本义是“跳蚤”,因为它和早晨的“早”声音相同,被假借为“早”,借用了早的意思。“早”是本字,是“蚤”的假借义;“蚤”是“早”的假借字。要求同学们在复习课文时要记住课文里的通假字。

第三讲 文言实词

一、单音词和双音词

(一)了解文言单音词与白话双音词的演变。文言文以单音词居多数,白话以双音词居多数,这是在词汇方面的一个很大的变化,由文言单音词发展为白话又音词,大致有三种情况:

1.在原来的单音词后面或前面加一个辅助成分(亦称前缀、后缀)。例如:

①“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师:老师,加前缀)②《狼》:“止有剩骨。”(骨:骨头,加后缀)

2.在原来的单音词前面或后面加一个同义或近义词,合成一个双音词(原来的词作为语素之一)。

①《师说》:“师道不传也久矣。”(传:流传)②《劝学》:“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强:强健)

3.换为完全不同的另一个词。例如:

①《劝学》:“学不可以已。”(已:停止)②《师说》:“圣益圣,愚亦愚。”(益:更加)

(二)不要把文言的两个单音词误认为白话的一个双音词。文言以单音词为主,有时连用的两个单音词,在白话中变成一个双音词,初学文言的人往往用白话的词义去解释,结果就歪曲了原意。常见的古今异义的双音词应该熟记,大约一百个。如“亲戚”、“妻子”、“中国”、“非常”等等。例如: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中的“中间”是两个词,“中”是其中的意思,“间”读jìan,夹杂的意思,如果误当口语中方位词“中间”来理解,就误解了文意。

(三)不要把双音词拆成单音词来理解。文言文中也有小部分双音其构成情况大致如下:

1.单纯的双音词:

(1)联绵词,例如:

A.双声联绵词:①《阿房宫赋》“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②《〈指南录〉后序》:“……辗转四明天台,以至于永嘉。”③《孔雀东南飞》:“踯躅青骢马,流苏金镂鞍。”

B.叠韵联绵词:①《劝学》:“不如须臾之所学也。”②《孔雀东南飞》:“窈窕世无双。”③《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④《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赢得仓皇北顾。”

(2)音译词,例如:①《木兰诗》:“可汗大点兵。”②《苏武传》:“因厚赂单于。”③《琵琶行》:“犹抱琵琶半遮面。”④王翰《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3)叠音词,例如:①《孔雀东南飞》:“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②《岳阳楼记》:“若夫霪雨霏霏,连日不开。”③《孔雀东南飞》:“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

2.合成的双音词

(1)变义复合词。复合词本是由两个以上的单音词复合而成的,因此有些复合词的两个以上的词素会改变原来的意义。①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秋水》“望洋”指仰视的样子,不能理解为“看着大海”②《五人墓碑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③《出师表》:“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2)偏义复合词,就是一具词由两个意义相近、相对或相反的语素构成,其中一个语素表示意义,另一个语素不表示意义,只作陪衬。

两个语素相对的。例如:《孔雀东南飞》:“便可白公姥。”,“我有亲父兄。”

两个语素意义相近的。例如:《墨子·非攻》:“今有一人入园圃,窃其桃李。”(园是种树的地方,圃是种菜的地方。)

两个语素是相反的: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出入:偏义复词,进入。“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二、文言词汇的古今异义。所谓“古今异义”,就是指文言词语或短语的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中书写相同的词语之间的意思不同的现象。古今词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也有少量的词,几千年来,词义没有什么变化。如“人”、“树”、“牛”、“山”、“水”等等。这里我们要着重讲讲古今词义发生变化的情况。

1.词义扩大。文言文中,某些词的原有意义比较小,后来它的意义有了发展,应用范围比原来广泛了,这种现象叫词义的扩大。词义扩大的特点是:今义大于古义,古义又包括在今义之中。是概念外延的扩大,词义由特指到泛指,由小到大,由部分到整体,由个别到一般或者应用范围扩大。有以下几种类型:

(1)原单指某事物的词,扩大到兼指特征、性质或功能相似的事物。例如:

①“雏”。《说文》:“鸡子也。”本义指小鸡。现在指幼小的动物或幼儿,以及未定型前的最初形式、形状。如“雏鸟”、“雏形”等等。

②“皮”。《说文》:“剥取兽革者谓之皮。”本义指“兽皮”。现指动植物体表面一层组织,以及包在外面的东西。如“树皮”、“封皮”等等。

其它:如:皮(兽皮——皮肤,表皮——包在外面的东西,封皮);雏(小鸡——幼小的动物或诱饵,以及未定型前的最初形式形状,雏鸟,雏形)

(2)由感觉性质相通,从原意扩大到其它感情相似的意义。例如:

①“甘”。《说文》:“美也。”“物之甘美者也,甜也。”现在常用的意义除了指味美,味道甜之外,还有心里乐意的意思,如“甘心情愿”。

②“苦”。《说文》:“苦,苓也。”“苓”是一种苦菜,表示味苦的意思。现在的“苦”,不仅有“甘苦”之“苦”义,还衍生出“辛苦”、“痛苦”等义。还有像“病”(重病——病)

(3)由专名扩大为通名。例如:

①“江”、“河”。古代专指长江、黄河之名,后来扩大到河流的通名。

②“好”,原义指女子貌美,后指一切美好的事物、善良的品质等。

③“中国”,原义指中原地区,现在指全中国。

(4)由原只表示某事物一部分的词,扩大到表示这一事物的整体。例如:

“秋”。《说文》:“禾谷熟也。”本指一年四季中的“秋季”。后由一个季节扩大为一年的意思。如“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练习,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和用法。

①秦以虎狼之势,与中国抗衡。古义:中原地区。今义:中华人民共和国。

②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古义:母亲。今义:晚辈对任何女性长辈的亲切称呼。

③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古义:父母兄弟等亲属。今义:有婚姻关系的成员。

2.词义缩小。指词的古义的内容,随着时代的变化逐渐变得狭小的现象。词义的缩小有以下三类:

(1)词义程度的减弱。例如:

①“饿”。古义指严重的饥饿,已达到受死亡威胁的程度。《孟子·告子篇》:“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即用“饿”的古义。今义的“饿”指一般的肚子饿,程度减弱了。

②“怨”。古义指“恨”的意思。《屈原列传》:“屈平作《离骚》,盖自怨生也。”这个“怨”即是古义。今义的“怨”,由古义“恨”减弱为“不满意,责备”的意思。如“从无怨言”、“任劳任怨”。

③“谢”,由“认错、道歉”转到“感谢”,词义有所减轻。“旦日不可不早来谢项王”。

(2)词义的表示范围的缩小。例如:

①“禽”。原是飞禽走兽的总称。《华佗传》:“吾有一术,名五禽之戏”,这里的“禽”,显然是古义。今义的“禽”,词义范围缩小为专指鸟类。如“家禽”、“飞禽”。

②“丈夫”。古义是男子的通称。《触龙说赵太后》:“丈夫变爱怜其子乎?”这里指成年男子。今义“丈夫”专指“女子的配偶”。

③“子”,最初是孩子的总称,不分男孩女孩都称子。现在“子”只指“儿子”。

④“臭”,古代泛指气味。现在只指难闻的气味。

(3)词义义项的减少。例如:

①“劝”古义常用义项有鼓励、劝说、规劝。《劝学》之“劝”就是鼓励的意思;《赤壁之战》:“肃劝权如瑜还。”即“劝说”之意。今义中只剩下“劝说、规劝”这一义项。如“劝人改过”。

②“迁”。古义常用义项有迁移、变换、调任、升职、贬谪、流放。《〈指南录〉后序》:“战、守、迁皆不及施。”(迁移);《张衡传》:“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太史令。”(调任、升职);《屈原列传》:“顷襄王怒而迁之。”(流放)。今义“迁”只剩下“迁移、变换”之义。如“迁居”。

③“让”。文言中既可表示辞让、谦让之意,又可表责备之意。现在只用前一意义。

练习,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的古今意义和用法。

①沛公居山东时 山东 古义:崤山以东。今义:山东省。

②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妻子 古义:妻子儿女。今义:妻,与“丈夫”相对

③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因为 古义:因此写作。今义:因果连词,表原因。

④古之学者必有师 学者 古义:求学的人。今义: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3.词义的转移。古汉语中一些词义,随着历史的发展,由原来表示的对象,转移为表示另外一种对象,这就叫词义的转移。词义的转移有以下几种:

(1)由表示甲事物转移到表示乙事物。例如:

①“币”,古义指礼物。“置币遗单于”。今义已转移为“钱”的意思。

②“涕”,古义指眼泪。《促织》:“儿涕而去。”今义一般作“鼻涕”解。

(2)由表示甲动作转移为表示乙动作。例如:

①“走”,古义为“跑”、“逃跑”。“窃计欲亡走燕”。今义的走是“步行”的意思。

②“去”,古代指离开某地,现在则指到某地去。“去国怀乡”。“念去去千里烟波”

③“勤”。古义是“辛苦”,与“逸”相对。《肴之战》中“勤而无所,必生悖心”的“勤”就是“辛苦”的意思。今义“勤”已没有它的原义了。转移为“做事尽力,不偷懒”的意思。

(3)由表示甲义的范围转移到表示乙义的范围。例如:

“慢”古义是“怠慢”的意思。今义的“慢”是速度缓慢,与“快”相对。古今词义的范围,从心理活动转移到动作方面来。

(4)由甲义转移为乙义时,词性也产生转移。例如:

①“牺牲古义指祭祀时用作祭品的牛、羊、猪等牲畜,属名词。《曹刿论战》中“牺牲玉帛,弗敢加也”的“牺牲”即是古义。今义转移为:为了某种目的而舍去自己的生命或权利,属动词。

②“假”。古义指“借”的意思,属动词。《劝学》中“假舟楫者,非能水也”的“假”即是古义。后来“假”逐渐转移为“假期”和“真假”的“假”,不仅古义消失了,词性也由原来的动词转移为现在的名词或形容词。

练习,解释下列词语的古今意义和用法。

①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行李 古义:外交使者。今义:出门时带的包裹。

②颜色不少变 颜色 古义:容颜、脸色。今义:色彩。

③秋天漠漠向昏黑 秋天 古义:秋日的天空。今义:秋季。

④上初即位,富于春秋 春秋 古义:年岁、年龄。今义:春天和秋天。

4.词义弱化:所谓“词义弱化”,就是指同样的词语,在古代时所表示的语义较强,而今天所表示的语义则较弱。如:“很”,古义是凶狠,表示的程度很高,很深,现在表示的程度不怎么高深。“怨”,古义表示仇恨、怀恨,现在表示埋怨、责备。

练习,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和用法。

①未尝有坚明约束者 约束 古义:盟约。今义:限制。

②戊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举 古义:攻克。今义:抬起。

③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走 古义:跑。今义:行走。

④吾羞,不忍为之下 羞 古义:羞愧、感到耻辱。今义:害羞、不好意思。

5.词义强化:所谓“词义强化”,就是指同样的词语在古代表示的意义较弱,而今天所表示的语义增强了。如:“恨”,古代表示遗憾、不满的意思,今天表示仇恨、怀恨。“诛”,最初只是责备之意,后来强化为“杀戮”的意思。

练习,结实下列词语的古今意义和用法。

①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烈士:古代表示刚直侠义之人,现在表示为正义牺牲的人。

②(廉颇)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宣言:古代是扬言的意思,现在表示宣告,声明。

③璧有瑕,请指示王。指示:古代是指给人看,现在是上对下申明处理问题的原则和方法。

④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绝境:古代表示与外界隔绝之地,现在表示走投无路之时。

6.词义感情色彩的变化。古今词义在演变的历史过程中,褒贬意义相互转化的现象,叫做词义感情色彩的变化。例如:“卑鄙”一词,古义表示出身低微,见识浅陋,是一个表谦虚的中性词;今义指品质恶劣。词义的感情色彩变化有下边几种:

(1)褒义词变化为贬义词。例如:

①“明哲保身”,源出《诗经》:“既明且哲,以保其身。”赞扬一个人聪明有智慧,善于适应环境。今义指不坚持原则,只顾自己的处世态度。词义由“褒”变“贬”。

②“衣冠禽兽”,原指官司服上绣的禽和兽的图案,现在指穿在衣服戴帽子的畜牲。比喻道德败坏、行为像畜牲一样的人。

(2)贬义词变化为褒义词。例如:“乖”。古义指偏执、不驯服。《林黛玉进贾府》:“行为偏僻性乖张。”即是古义。今义是“听话、安顺”的意思。如“这孩子真乖。”

(3)中性词变为褒义词或贬义词。例如:

①“谤”,古义指议论、批评他人过失。《邹忌讽齐王纳谏》中“能谤讥于市朝”即用古义,今义“谤”有恶意中伤的意思。②“祥”。古义指预兆、有吉有凶。《左传·僖公十六年》:“是何祥也,吉凶焉在?”即是古义吉凶预兆的意思。今义多指吉兆,如“吉祥”。

7.名称说法的改变。例如:“足”改称”脚”,“甘“改称“甜”,“目”改称“眼睛”,“日”改称“太阳”,“寡”改称“少”等。

8.单音词变为复音词。例如:“前”变为“前面”,“敌”变为“敌人”等。

三、词类活用

在古代汉语里,有些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而灵活运用,甲类词临时具备乙类词的语法特点,并临时作乙类词用。文言文中比较常见的是名词活用为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名词活用作状语,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使动用法,意动用法等。

(一)名词活用为动词。

类别

例句

译法

名词直接带宾语

两个名词连用

名词后有代词

刑人如恐不胜

驴不胜怒,蹄之

①换一个动词:刑-处罚

②介词+名词+动词:用蹄踢

③名词前加一个动词:虏-俘虏

名词处在结构助词“所”字后

若属且皆为所虏

名词与动词连用

用“而”连接

不用“而”连接

儿涕而去

相如乃前曰

名词带补语

沛公军霸上

名词受副词修饰

春师遂东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名词处在句末,而其前又没有动词

平地三月花者,深山中则四月花

(二)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形容词是不带宾语的,如果带了宾语,而又没有使动、意动的意味,就是用作一般动词。

类别

例句

译法

形容词直接带宾语

素善留侯张良

① 换一个动词。善-交好

② 在形容词前加一个动词。先-抢先

在“所”字后

公不速往恐为操所先

在能愿动词后

火尚足以明也

与动词连用

秦王与群臣视而嘻

(三)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动词活用为名词,就是这个动词在句子中,具有明显的表示人与事物的意义。它一般处在句中主语或宾语的位置,有时前边有“其”或“之”。例如:

处于主语的位置:《游褒禅山记》:“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处于宾语的位置:未尝有坚明约束者。约束:盟约

形容词活用为名词,翻译时一般要补出中心词(名词),而以形容词作定语。

②《陈涉世家》:“将军身披坚执锐。”(处于宾语位置)

③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处于主语位置)

(四)名词作状语

现代汉语里,普通名词是不能直接修饰谓语动词作状语的,而古代汉语普通名词直接作状语却是相当普遍的现象。

第一,比喻动作行为的状态。例如:①《陈涉世家》:“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②常以身翼蔽沛公。

第二,表示对待人的态度。例如:《鸿门宴》:“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第三,表示动作行为的处所。例如:卒廷见相如。

第四,表示动作使用的工具。例如:①“箕畚运于渤海之尾。”②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第五,表示动作进行的方式。例如:“群臣吏民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第六,表示动作行为的依据。例如:予分当引决。分:按照。

第七,方位名词,表示动作的趋向或方位。骊山北构而西折。北、西:向……

第八,“岁、月、日”表示时局的频率。月削月割。日、月:每日,每月……

第九,其他时间名词。项伯复夜去。意义和平时一样。

(五)使动用法

所谓使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它是用动宾结构表达使令式的内容。例如《鸿门宴》:“项伯杀人,臣活之。”

1.动词的使动用法。古代汉语里,动词的使动用法一般只限于不及物动词。不及物动词本来不带宾语,用于使动时,后面就带宾语。例如:

①《廉颇蔺相如列传》:“卒廷见相如,毕礼归之。”

②《石钟山记》:“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有时候,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共同带一宾。这一宾语既是及物动词的受事者,又是主语使得它成为不及物动词的施事者。例如:

《赤壁之战》:“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

2.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古汉语里,形容词也常常活用为使动,使宾语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例如:

《促织》:“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昂其直,居为奇货。”

3.名词使动用法。

A.普通名词活用为动词。①《中山狼传》:“先生之恩,生死而骨肉也。”②《廉颇蔺相如列传》:“舍相如广成传舍。”

B.方位名词活用为动词。方位名词活用为动词,是使宾语代表的人或事物按照这个方位名词所表示的方位行动。

(六)意动用法。意动用法就是形容词、名词带宾语用如意动,就是“觉得宾语动”,“觉得宾语怎么样”,是在主观上认为宾语所代表的事物具有用如意动的形容词表示的性质或状态,或者成为用如意动的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代词有时也活用为意动。动词一般不用如意动。用如意动的词可以译成“以……为……”、“认为……是……”或“把……当做……”等等。

1.形容词意动。《促织》:“成以其小,劣之。”

2.名词意动。《廉颇蔺相如列传》:“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附:使动用法与意动用法比较。

意动用法与使动用法的主要区别是:前者是主观上认为宾语怎么样或是什么(实际上不一定这样),而后者是客观上即事实上使宾语发生了某种变化,或者使宾语将要发生某种变化。

比较“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尽心上》)和“工师得大木……匠人斫而小之”(《孟子·梁惠王下》)两句中的“小”字,就可以知道:前者只是主观上的认识(这种认识也可能符合事实,也可能不符合事实),而后者则是实际上把木头弄小了,使它客观上发生了某种变化。

(七)为动用法。“为动用法”是动词(包括活用为动词的形容词、名词)的一种特殊用法,即这个动词所表达的内容含有“替”“为”或“对”宾语怎样的意义。主要有三种情况:

例:先请看一道文言翻译题:

马病肥死,使群臣丧之,欲以棺椁大夫礼葬之。左右争之,以为不可。

译文:马患肥胖症而死,让群臣为它治丧,要用内棺外椁的大夫礼制安葬它。左右群臣对此直言规劝,认为不可以。

上题为2005年高考语文全国卷II(黑龙江、吉林、广西等地)第11题中的第(1)小题。题中“使群臣丧之”的“丧”是动词的为动用法,解释为“为……治丧”。

第一种情况:表示“给”“替”宾语施行某一行动。例如:

1.文嬴请三帅 。《秦晋殽之战》请三帅:替三帅请求。

2.广陵太守陈登得病……佗脉之。《三国志·华佗传》佗脉之:华佗给他切脉。

3.父曰:“履我!”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1980年高考语文试题)

履我:给我穿上(鞋子)。为取履:替(他)取了鞋。履之:替他穿上(鞋子)。(分析:句中的“履我”“履之”和“为取履”交错使用,结构相同,用法也相同。)

第二种情况:表示为了某一目的或原因而施行某一行动。例如:

1.等死,死国可乎?《史记·陈涉世家》死国:为了国家大事而死。

2.伯夷死名于首阳之下,盗距死利于东陵之上。《庄子骈拇》死名:为了名而死。死利:为了利而死。

3.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龚自珍《病梅馆记》)泣之:为了病残的梅花而哭泣。

4.君子死知己。(陶渊明《咏荆柯》)死知己:为知己而死。

5.猿猱欲度愁攀援(愁:为动用法,译为“为……发愁”)

这种用法也可直接用“为”表示,如:士为知己者用,女为悦己者容。《史记·报任安书》

第三种情况:表示“对”、“向”宾语施行某一行动。如:

1.蹇叔哭之。《秦晋殽之战》哭之:对着秦国军队哭泣。

2.单于视左右而惊,谢汉使。《汉书·苏武传》谢汉使:向汉使道歉。

3.君三泣臣,敢问谁之罪也?〈左传·襄公二十二年〉泣臣:对着我哭泣。

4.遂置姜氏于城颍,而誓之曰:“不及黄泉,无相见也。”《左传·隐公元年》誓之:对她发誓。

有些成语中也保留了这种用法,如:捐生殉国(为国家而死);啼饥号寒(为饥饿寒冷而哭号),形容生活极端贫困。

又,现代汉语也继承了这种用法。如:

服务顾客(为顾客服务) 献身四化(为四化献身) 造福后代(为后代造福)

(八)数词活用作动词

1.处在谓语的位置上,不带宾语。六王毕,四海一。

2.处在谓语的位置上,带宾语。骐骥一跃,不能十步。“跨过十”步

四、一词多义[要求熟记、掌握,并能运用120个实词的每个义项]

在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的情况很多,同一个词,在这个句子里是一个意义,在那个句子里又是另一个意义。一般地说,一词多义的各个义项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

例如:“食”字,①吃。《捕蛇者说》:“退而甘食其土之有。”②吃的东西,食物。《曹刿论战》:“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③专指饭。《隆中对》:“百姓孰敢不箪食(sì)壶浆以迎将军乎?”④读sì,喂。《马说》:“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⑤通“蚀”,亏损。《易·丰》“月盈则食。”

在一个句子里,我们怎样确定一个词究竟用的是多义中的哪个意义呢?主要是联系上下文,认真阅读,认真分析,增强阅读能力。一词多义是由本义引申和假借而形成的。这样,我们应该从理解一个词的本义入手来理解和掌握它的各个引申义和假借义。

掌握一词多义的方法

1.了解词义的本义、引申义和比喻义

词的本义有两种理解:一种是就词的来源说的,即该词最初的意义,如“向”的最初意义是朝北的窗户,“兵”的最初意义是兵器,“走”的最初意义为跑等。

另一种理解是就词的应用来说的。把最常用的那个意义算作词的本义,也叫“基本意义”。如“兵”的基本意义是“兵士”,“走”的基本意义是“步行”。在现代汉语中所谈的基本义是指后者。例:(1)战则请从[跟随](2)后因伐木,始见此山[攻伐](3)范增数目项王[眼睛](4)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换取]

引申义是从基本义发展出来的,同基本义有相类似、相对立或相关联的意义。如“深”的基本义是从表面到底部或从外面到里面的距离大。如说:“这条河很深”、“这个院子很深”、“深山”、“深耕”。这几个“深”用的都是“深”的基本义。从深的基本义发展出来以下这些引申义:

①深奥,深刻,深入。如:“道理很深。”②深厚,深刻。如:“友谊很深。”③时间久。如:“夜深人静。”④浓,重。如:“颜色太深。”

“深”的引申义和基本义的联系是建立在相类似的基础上的。

例:指出下列词语的本义和引申义。

(1)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本义“身体”,引申义“亲自”(禹之王天下也,身执耒碴臿以为民先)、“自己”“自身”( 免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身孕”(且以汝之有身也,更恐不胜悲,故惟日日呼酒买醉)、“性命”( 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等。

(2)士三日不见,当刮目相待 本义“对男子的美称”,引申义“做官的人”(士大夫终不肯夜泊绝壁之下)、“读书人”(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有才能的人”(胜不敢复相士)、“士兵”(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3)伯乐学相马,顾玩所见,无非马者 本义是“察看、仔细看”,引申义是“辅助、辅佐”(无物以相之)、“选择”(良禽相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辅佐帝王的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比喻义,也属于由词的本义的一种引申,就是词的建立在比喻基础上所产生的意义。但因为它使用比喻的手段,使语言风格特殊,色彩鲜明,所以跟引申义并列,成为转义的一种。它是由本义通过打比方面产生的新义。如“爪牙”的本义是鸟兽的爪子和牙齿,比喻意义是“得力的帮手或武士”。

地下工作——“地下”比喻隐藏在敌人势力范围内。

点滴经验——“点滴”比喻零星的,微小的。

冻结资金——“冻结”比喻阻止流动或变动。

乱扣帽子——“帽子”比喻罪名或坏名义。

例:(1)手足情深,焉能或忘 本义“手和脚”,比喻义“兄弟”“党羽”。(2)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 本义指“头和颈”,比喻义指“某个集团的领导人”。(3)草菅人命,纵横乡里 本义“野草”,比喻义“不值得珍惜的事物”。

词的假借义:所谓词的假借义,古文中常常出现通假字现象。所谓通假字,就是指本应用甲字,使用时借用与其意义不相干只是音同或音近的字去代替它的现象。甲字是本字,乙字是甲字的通假字。这里的乙字就含有了假借义。如:“旦日不可不蚤来谢项王”中“蚤”同“早”,其假借意义为“早一点”;“至莫夜月明”中的“莫”同“暮”,其假借意义为“夜晚”。(要求熟记初高中教材中出现过的通假字)

[小练习]指出下列加点词语的通假字并解释其含义。

1.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倍]通[背],背叛之意。2.赢粮而景从 [景]同[影],像影子一样。3.君子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知]通[智],智慧。4.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坐]同[座],座位。5.风吹草低见牛羊 [见]同[现],露出。6.乃善刀而藏之 [善]通[缮],修治。7.离骚者,犹离忧也 [离]通[罹],遭受。

2.掌握一词多义的方法

(1)抓住词的本义,进行推衍联想。

举例“亡”说明,《说文解字》说:“亡,逃也”,可见“亡”字的本义是“逃跑”。由“逃跑”这个意义可以推衍联想出好多其它的意思。

①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逃跑)。②今复十余年,存亡不可知(指人的死亡)。③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指国家的灭亡)。④暮而果大亡其财(丢失、丧失)。⑤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则物力必屈(通“无”,相当于“没有”)。

如“亡”字由逃跑不见,引申出了物的丧失不见和人的死亡。

丧失物质

亡:逃亡、隐 避(本义)

死亡 灭亡

(2)抓住词义引申的一般趋势:

由具体到抽象,如“爪牙”,本指鸟兽用以自卫和谋生的锐利的爪子和牙齿。《劝学》“引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即用其本义。后来,比喻得力的帮手与武士,用久了新的意义便固定了下来,不再是临时的比喻手法了。《诗经·祈父》“祈父,予王之爪牙”。

由个别到一般,如“末”字,本义是树梢,引申为末端,再引申为细小。

由实到虚,如“果”字,由果实,引申为结局,再虚化为副词、连词。

因果引申,如“好”,“女子得男子以为伴表示貌美”

(3)要结合上下文的语境进行推断。“词不离句,句不离篇”

3.了解一词多义演变的联想方法。

(1)类似联想。引(本义“开弓”—延引—牵引—引导)

(2)接近联想。兵(本义“兵器”—士兵—军队—军事—战争)

(3)对比联想。去(本义“藏”—离开—废除—舍弃)

4.要集中记忆。

3.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考点阐析:本考点中值得注意的地方有两点:一是“常见实词”。这是考查范围;二是“在文中的含义”,“在文中”这一限制成分是所给条件。综合这两点,再加上“理解含义”的具体要求,既是考查学生掌握文言实词的情况,又是考查运用这些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所谓“常见实词”,从词的出现频率上来讲,“常用实词”指的是文言文中的常用词和次常用词;从词义上看。考查的常用实词应当是古今词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那一部分。所谓“在文中的含义”,实际上就是指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由于文言实词绝大部分具有多义性。因而要确定某个实词在特定的语境中究竟表示哪一个义项,这也就是一种能力。

文言实词的复习一不要离开原文(语言环境),二不要离开课本,应该说我们高中三年的学习,在高考卷上最直接体现出来的,就是课内所学的文言文。大家一定要牢固掌握三年来课内学过的文言实词,掌握它的常见义项、用法。三注意文言实词的特殊用法及其与现代汉语的差异。具体讲就是古今异义、一词多义、通假字、词类活用。

1.古今异义。着重掌握词语古今意义的变化,有的词义扩大了,有的词义缩小了,还有的词义转移了。如1999年高考第11题D项“人灾,绝食者千余家”句中,“绝食”作“断绝粮食”讲,与今天的“绝食”意义完全不同。这是词义演变。

2.一词多义。文言中词的多义现象非常普遍,一个词往往少则有几个义项,多则有十几个义项,在学习时要随时总结,不断深化。如“发”字,在“见其发矢十中八九”(《卖油翁》)中作“发射”,在“顷之,未发,太子迟之”(《荆轲刺秦王》)中作“出发”;在“去北军二里余,同时发火”(《赤壁之战》)中作“点燃”;在“发图,图穷而匕首见”(《荆轲刺秦王》)中作“打开”;在“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以猝发”(《五人墓碑记》)中作“发动”;在“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五人墓碑记》)中作“抒发”;在“孤当续发人众,多载资粮,为君后援”(《赤壁之战》)中作“派遣”;在“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陈涉世家》)中作“征发,征调”;在“即道意中事,无毫发爽”(《促织》)中作“极短的长度单位,十毫为一发”;在“野芳发而幽香”(《醉翁亭记》)中作“开放”等。这些都是课内所见的,平时不断积累实词在语境中的意义,掌握得越来越多,就会形成触类旁通的能力,阅读能力自然会不断提高。

3.通假字。通假字是指本应该用甲字,而使用时却借用与其意义毫不相干、只是音同或音近的乙字去替代它,乙字就是甲字的通假字。如“张良出,要项伯”(《鸿门宴》)中,“要”是通假字,而其本字是“邀”。另有一些古今字,在课本中也列入通假字的范围,这是由于在古代有的字义项较多,后来就在原字的基础上另造了一个新字,以分担它的一个意义,原来的字叫古字,后起的字叫今字。如“莫”和“暮”:“莫”是古字,“暮”是今字。从意义上看,通假字与本字是无关的,而古字与今字则是有关的。高中课本中涉及到的通假字和古今字大约不超过100个,识记起来并不困难。

4.词类活用。古汉语有些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有某种语法功能,并且临时改变了词性,有的还改变了读音。这是文言实词的特殊用法,如名词用作动词,名词用作状语,名词的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形容词用作名词,形容词用作动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动词用作名词,动词的使动用法、意动用法等。理解词类活用对掌握实词是大有好处的,但不必死记硬背。在平时学习、诵读过程中,即可把握这种语言现象,关键要用心去理解。

高考试题分析:

1.(2002年高考全国卷11题)对下列句子中红色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专以射为戏,竟死 竟死:竟然因此而死。

此项中的“竟死”,难点在“竟”字。“竟”有“完毕”、“从头至尾”、“终究”、“追究”、“竟然”等多个义项,从上下文的文意看,只有“从头至尾”与“竟然”能够沾上边儿。从这两个义项中选择,“竟然”表示语意的转折,显然不符合文意,因为这是根本无从谈到死或不死。再看“从头至尾”这一义项,“竟死”表示一直到死,犹如“竟日”表示从早到晚一样,与上下文文章十分切合。因而“竟然因此而死”是错误解释。

B.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 将兵:将领和士兵。

B项中的“将兵”,试题将它解释为并列短语,但在文言文中“将兵”也可理解为动宾短语,意思是“统领士兵”。这两种解释中的“将”字分别为名词与动词用法。联系后文,既然说到“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可见是指李广对待部下的关爱,当然是李广领兵的情况,而不是指李广手下的将领和士兵。试题中的解释也是错误的。

C.青欲上书报天子军曲折 曲折:指行军的弯曲道路。

C项,“曲折”一词有实指虚指两类用法,实指意为弯曲,弯弯曲曲,虚指意为错综复杂的情况,事情的曲折经过或复杂而不顺当的情节。联系前文看,这是在李广迷路以至部队落在卫青之后,卫青要向皇帝汇报事情经过时说的,当然不可能是指弯曲的道路,而是指事情的复杂经过。因而C项也是错误的。

2.(2002年全国高考北京卷7题)下列各句中红色的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其所宝者异也。 B.见一丈人,刺小船 C.吾不受也。 D.去郑而之许。

A中的“宝”在文中是动词,看重的意思,现代汉语中“宝”是名词,指珍贵的东西。B中的“刺”在文中是动词,用篙撑的意思,现代汉语中“刺”指尖的东西进入或穿过物体。D中的“去”在文中是离开的意思,现代汉语中“去”指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跟“来”相对),与古汉语去的意思正好相反。只有C中的“受”古、今汉语都作接受、承受讲。

3.(2001年高考全国卷11题)对下列句子中红色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城之不拔者二耳 拔:被攻取。此项中的“拔”字,共有两个主要意思。一是抽出、拔出,由此引申为提拔,例如李白《与韩荆州书》:“甄拔三十余人。”二是高出、超出,例如常用的成语“出类拔萃”。有的工具书中又列有“攻取”这一义项,例如《史记·魏公子列传》:“拔二十城。”其实,“攻取”义也是由“拔出”义作了较远的引申而来的,古时攻城必拔敌方军旗,拔下军旗即为攻取对方城寨,因而“拔”有“攻取”义。试题中将“拔”解释为“被攻取”,既考虑到它的攻取的词义,又考虑到在上下文语境中的主动被动语态的分别。这一说法是准确的。

B.齐人未附 附:归附。此项中的“附”字,通常也有三个主要义项。一是附着,如《诗·小雅·角弓》:“长吏多阿附贵戚。”三是靠近,如《淮南子·说林》:“附耳之言闻于千里也。”试题中的解释“归附”,由“依附”义引申而来的,古籍中常见此类用法,除试题中的用例外,再如《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这项中的解释也是正确的。

C.使老弱女子乘城 乘:巡视。此项中的“乘”字,是一个多义项的常用实词,除去常见的“驾车、乘船、凭借、计算、量词乘(shèng)”等词义外,用作“登上”也是常用义项。例如《诗·卫风·氓》:“乘彼垝垣,以望复关”,《涉江》“乘鄂渚而反顾兮”,两例中的“乘”字均为“登上”义。根据上下文,这是正确的解释。干扰义为“巡视”,根据上下文的意思是可以排除的,一则因为老弱女子指平民百姓,无法去做官员们的巡视的事情,二则同前文“乃令甲卒皆伏”相对应的当是露面而已。

D.齐人追亡逐北 北:指败逃者。D项中的“北”字义项较为简单,除表示方位的“北方”外,只有打了败仗往回跑这一义项。“北”古时可表示“背”,打仗逃跑时总是背对着追击的人,因而逃跑又可以用“北”来表示,例如《孙子兵法·军争》:“佯北勿从。”现代汉语也有“败北”一词。但“北”字表示“败逃者”是一种借代用法,并非固定义项,为了准确起见,我们在解释时表述为“指败逃者”。

文言实词含义推断的常见方法

文言实词是构成文言文的主体,常见实词数量多,变化多,怎样来推断实词的含义呢?教学中,我总结积累了八种方法,在推断和解释文言实词含义上还是非常有效的,对考生复习也会有帮助的。

(一)语境分析法(根据上下文意思推断词义)

文言实词绝大部分是一词多义的,词义是不定项的,完全采用逐词逐义识记,是根本不可能的,但我们可以结合上下文来判定实词的含义,上下文这个语境是相对稳定的,语境可以帮助我们确定词义的。

例如:(1996年全国高考题)“世方雷同,毋以此贾祸”,题目中给的词义是:贾祸—消除祸患。我们根据上文内容可以判定是错误的。原文是针对郭永的抗上举动,有人劝告他不要招惹祸患。“贾”虽然由“做买卖”可以引申出“消除”、“除去”的意思,但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我们可以推断出它的另一义项是“招引”、“招惹”。

(二)结构分析法(根据整句中对应词语的意思推断词义)

文言文中排比句、对偶句、并列词句等对举的语言现象很多,在两两、三三的对举句中,位置对称的词语一般词性相同、词义相近或相反相对,这样通过对已知词语的词义、词性分析,就可以推知未知词语的词性、词义。

例如:“亡国破家相随属,而圣君治国累世不见也。”(《屈原列传》)。上下句以“而”相连,表并列关系,据“亡国破家”这个并列结构的短语可推知“圣君治国”亦当为并列关系,译为“圣明之君,治平之国”。若译成“圣明的君主治理国家”,则为主谓关系,与前句结构显然不相对应。

再如:“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屈原列传》)。“劳苦倦极”与“疾痛惨怛”相对。“疾痛惨怛”并列陈述几种情况,译为“疾病、痛苦、凄惨、忧伤”,那么“劳苦倦极”的“极”就不可译为“极点”。

(三)语法分析法(根据词在句中的语法功能推断词义)

句子的结构是固定的,组合是有规律的,词在句中所处的语法位置,为我们推断词义提供了依据。如主语、宾语常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大多由动词、形容词充当,状语大多由副词充当等。

例如:(2000年全国高考题)“自放驴,取樵炊爨”,题目中给的词义是:樵—打柴。“樵”字前有动词“取”,后有动词“炊爨”,上下联系起来,不难推断出它处于宾语的位置,是名词,应该是“木柴”的意思,“打柴”是动词,明显不当。

(四)联想推断法(根据学过的知识推断词义)

高考文言文阅读所考查的实词,其意义和用法在课本中一般都能找到落脚点。因此,我们要善于根据课内学过的知识举一反三,相互比照,辨其异同,以解决试题中的实词词义问题。

例如:(2001年全国高考题)“城之不拔者二耳”,题目所给的义项是:拔—被攻取。依据《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其后秦伐赵,拔十城”的“拔”当“攻取”讲,再结合语境,可以推断答案是正确的。“齐人追亡逐北”,题目所给的义项是:北—指败逃者。依据《过秦论》中“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的“亡”当“逃亡的人”、“北”当“败逃的人”讲,可以推断答案也是正确的。

(五)邻字帮助法(根据相邻的字来推断词义)

文言文中,有的合成词是由两个同义或反义的单音节语素合成的,它们可以分成两种情况:一是偏义复词,一是同义复词。偏义复词,用义偏在其中一个语素上,另一个语素只是起陪衬作用;同义复词是同义复用。

例如:“曹操之众远来疲敝”中的“敝”,根据它与“疲”相邻的特点,可以推断出它的意思也是“疲劳”。再如:“今主上幼冲,贼臣虎据,雄才奋用之秋也”,其中“冲”按常见义比较费解,如果由它的邻居“幼”字来帮助的话,则迎刃而解,可以推断是“年幼”的意思。

(六)成语对应法(借助熟知的成语推断词义)

在成语中保留了大量的文言词义,我们在掌握了一定量的成语后,便可以根据一些成语的意义、用法,推断出文言词义。

例如:(2001年全国高考题)“城之不拔者二耳”,“拔”有两个主要意思:一是抽出、拔出,二是高出、超出,其义项可分别见于成语“拔苗助长”、“出类拔萃”。“攻取”义是由“拔出”义作了引申而来的,古时攻城必拔敌方军旗,拔下军旗即为“攻取”,再考虑上下文的语境,也可推断解释为“被攻取”是正确的。

(七)古今比照法(以古今构词特点比照推断词义)

汉语词汇中一部分词,古为今用,但意义往往不同,最忌望文生义,“以今律古”。这里要特别注意古今构词特点,古汉语以单音节词为主,双音节词往往有其固定义项。

例如:(2001年全国高考题)“实欲连兵南面而王齐”中的“南面”,《现代汉语词典》有两个义项:一是指“南边”,即表示方位的“南面”,在这个意义上古人单说“南”而不说“南面”;二是古代以面朝南为尊位,君主临朝南面而坐,因此把为君叫做“南面为王”、“南面称孤”等。句中的“南面”是指乐毅想谋反后为君,用的是古代的意义。在这一点上,文句中的“南面”与现代汉语是不相同的。

(八)代入检验法(借助题干所给的义项推断词义)

对于选择、判断类的词语解释题,最简单的莫过于将所给的义项放入各自的具体语境中去贯通文意,解释准确而无滞碍之处者即为正确答案。

例如:(2002年全国高考题)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专以射为戏,竟死。竟死:竟然因此而死。B、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将兵:将领和士兵。

C、青欲上书报天子军曲折。曲折:指行军的弯曲道路。D、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结发:指刚成年的时候。

A项“竟然”表转折,显然不合文意;B项“将兵”为动宾短语,方与后文李广对部下的关爱一致;C项是说事情的复杂经过;D项正确,且《孔雀东南飞》中有“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的句子,“结发”指到了成年。

解释文言实词的意义,是高考文言文阅读必考内容,要提高推断文言文实词词义的能力,只有把知识的积累和方法的巧妙运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方能奏效。

点击显示
【高中语文优秀课稿:2007届实验班文言文总复习讲稿(一)】相关文章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mip.zidianfy.com/yuwen_214582/
教案设计推荐
热门教案设计推荐
  • 教案设计
  • 教学分析
  • 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