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翻译 语文 教案教学 教案设计 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及其发展趋势

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及其发展趋势

教案设计   2024-12-18

新世纪之初,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教育部发布以实践“三个面向”为根本目标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其中,全面推行教育信息化、实现教育现代化是一个重要内容,因此,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成为新课题。

一、信息技术·语文教学:

当前,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信息技术开发主要表现在制作电子板书和课件两方面,而在不少老师看来,这只是一种“锦上添花”。因此,当前我们首先需要研究的问题是: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定位及其应用条件是什么?

信息化社会的要求

信息技术作为有关信息的收集、识别、提取、变换、存贮、处理、检测、分析和利用等方面的技术,能够延长或扩展人的信息功能。掌握信息技术、适应信息化社会发展的要求而提高信息素养,是现代社会对人才的新要求;信息技术也正在成为人类进一步创新必不可少的凭借力。“九五”、“十五”规划正式将国家信息化作为重要的发展战略,教育信息化既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也是这一战略任务得以成功实施的重要保证。

科学技术的价值

从语文教学的历史来看,科学技术的进步与教学的发展有密切的联系。两汉时期由于工具落后,简册抄录不易,教学主要靠口耳相授,于是经学教育强调师承、内容繁琐。到了魏晋时代,相关技术的发明使文化的交流出现繁荣局面,教育也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十九世纪末期中国发生了近代文化变迁,对先进科学技术的追求是重要的推动力之一,学校语文学科的诞生则是它的重要成果。

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则表明,与专业课程整合是其合乎规律的必然:“从国际范围来看,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各国实现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基本上是用第一种模式——单独设课;在90年代中期以后则有不少国家开始探索采用第二种模式——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这是因为信息技术与各学科课程的整合,对于教学过程的深化改革具有重大意义,可以肯定,‘整合模式’将会成为信息技术教育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1]

语文教学发展的趋势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是语文教学实践自身价值的必由之路。

人类有交流的需要,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文字出现、民族共同语与方言并行、人工智能特别是电子计算机出现,是人类语言生活的三次飞跃[2](P16-17),展现着人类对丰富沟通方式、拓展信息领域的追求。

语文课的特殊性在于:它是学校各学科中唯一传授母语交际的课程。2001年,《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语文教学要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日本中央教育审议会2000年发表咨询报告书,“凸现了‘彼此尊重不同生活方式与价值,能够主体地生存的能力’的‘教养’要求。”为此,“文部省规定,‘国语’作为语言教育的主要学科,旨在提高对国语的关心,培养尊重国语的态度,养成丰富的语言感觉,培养在尊重相互立场与见解的基础上用语言相互传达的能力。”“这是因为,21世纪的世界越来越国际化和信息化,要求人们具有‘全球视野’。面对信息浪潮的冲击,如何对待他人的生活方式与价值观,通过同他人的交往,充实自己的生活方式与价值观,是一个巨大的课题。”[3]

语文课的教学主要是“为语言的学习提供语言综合运用的范例”,同时,“现代的母语教育要求提供从语言分析研究得出的规律性知识,讲究知识内容的选择和知识体系的构建。”[2](p90)“教师和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两个主体。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是学的主体。而教材是教学过程中的客体,是主体认识和实践的对象。教师的教学,不是带着学科知识走向学生,而是要求带领学生走向教材。语文教材的主体是选文,所以学习、理解、领会、揣摩文选的过程是师生与作者、编者的交流、沟通过程。在这个往复的过程中‘积理’——接受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他如何表达的方法。同样,师生之间也是交流、沟通过程,在切磋过程中,教师指点学习教材的门径,学生体会使用教材的方法。”[2](p98)这要求言语主体“当写作的时候,必先决定所写作的是给谁看的是给谁读的,最重要的,须了解阅读的人所具有的语言习惯,……读者也应该对作者设身处地的着想,对于作者所处的环境和当时当地的语言习惯,总得有些明了,然后对于读物的内容,不致发生什么误解,并且可以增进通悟的程度,终于获得传达的效果。”[4](P702—703)这一活动要强调的,是言语活动主体在与环境的交互过程中思想认识的不断深化、语文素质的不断提高;这有赖于言语活动的拓展,以及由此带来的言语主体个性和创造力的不断发展。

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相整合对语文教学的改革与发展是很有意义的。从技术层面来看,多媒体计算机的交互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认知主体作用的发挥;多媒体计算机提供外部刺激的多样性有利于知识的获取与保持;多媒体系统的超文本特性可实现对教学信息最有效的组织与管理;计算机网络特性有利于实现能培养合作精神并促进高级认知能力发展的协作式学习;超文本世纪特性与网络特性的结合有利于实现能培养创新精神和促进信息能力发展的发现式学习。[1]进一步来说,在传统的行为主义、认知心理学与信息技术相整合的基础上产生的建构主义学习与教学观认为,教学活动应该是学生积极参与、主动进行探索与建构的学习。它鼓励师生以多种形式进行知识表征,从多角度审视知识,以便学生与教师通过交流互动形成对知识的比较完整和深刻的理解;重视教学与学习的可视化、情境化,强调学习必然受到情景的影响,受到学生因与环境、与他人互动而产生的自身的情绪与情感、信念与态度的影响。而作远程教育典型形式的网络教学,造成了教学相方处于准永久性分离状态,学习者具有高自主选择性、高主动性和高速度性。“由上不难看出,网络教育的实质和真谛在于实现人文交互环境下的个性化自主学习”。[5](P53)

点击显示
【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及其发展趋势】相关文章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mip.zidianfy.com/yuwen_214662/
教案设计推荐
热门教案设计推荐
  • 教案设计
  • 教学分析
  • 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