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基础知识之国风分布地区
基础知识
2025-02-21
国君以诗教化百姓,百姓以诗讽刺君王,可以潜移默化,移风易俗,也可以讽刺施政得失,反映民情。
《国风》分布的地区,“周南”是周公所治的南国,“召南”是召公所治的南国,以陕地(今河南陕县)为分界线,其东为“周南”,大体上是从洛阳向南抵湖北北部江、汉一带;其西为“召南”,大体上是今陕西南部到湖北西北部地区。其他13国风,“邶”、“□”、“卫”、“王”、“郑”、“桧”、“陈”为今河南北部、西部、中部及东南地区,“秦”、“豳”为今陕西中部及西北部地区,“齐”、“曹”为今山东东北部及西部地区,“魏”、“唐”为今山西南部及中部地区。可以看出,《国风》产生的地区很广阔,包括今陕西、河南、山东、山西、湖北,而多集中于河南,各地的风俗习尚,在诗里多有反映。如郑、卫两国地处中原,商旅丛集,男女相接,约束较少,多桑间濮上之音,投桃报李之作。郑诗共21篇,情歌就占了大半。卫诗10首,涉及爱情、婚姻问题的也不少。又如秦国地接戎狄,常相争斗,《驷□》、《小戎》等篇描述车马田狩之盛,《无衣》叙写战士的同仇敌忾,反映了秦国的尚武之风。又如陈国巫风盛行,迎神祭祀,载歌载舞,在《宛丘》、《东门之□》等篇里有生动的描绘。所以《汉书·地理志》也多引《诗经》以说明各地的风尚。
总结:赋、比、兴的艺术手法为“国风”大大增强了表现力。十五国风包括:周南、召南、邶、鄘、卫、王、郑、齐、魏、唐、秦、陈、郐、曹、豳,共一百六十篇,能表现各地的民情风俗习惯。
点击显示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之国风分布地区】相关文章
2016年中考语文重点词语解释而字用作代词
常用标点符号用法简表
“咆哮的江水把许多试图过江的百姓吞噬”陈述句转反问句等四种句式转换
用各自为政造句
长字开头的成语及解释
2016年中考语文重点词语解释野草丛生等
2016年中考语文知识点字音字形之来源推形
2015年中考语文知识点仿句联句:精彩例句五
通讯的发展历史归纳(重要人、事、报)
2016年中考语文病句复习指导学案之缺谓语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mip.zidianfy.com/yuwen_218795/
上一篇: 高二下学期语文期末知识点:重点字词
基础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