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翻译 语文 教案教学 教案设计 《跨跃海峡的生命桥》

《跨跃海峡的生命桥》

教案设计   2024-12-21

可能源于对文学的爱好,当语文老师的我一直追求着心目中的语文课――诗意语文。我总想把课堂定位在唯美的诗意当中,所以开课中,总是意图通过自己过渡语的渲染,在学生和文本之间,铺路架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力求引领学生在理解、感悟、积累和运用语言文字过程中,渗透语文教学的人文性,上出浓浓的 “语文味”。在执教《跨跃海峡的生命桥》一课时,我努力诠释着这种理念。

《跨跃海峡的生命桥》是新教材五年级第五单元的一篇阅读课文,本文讲述了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大陆青年小钱患了严重的白血病,台湾同胞冒着生命危险,用爱心挽救了小钱的生命,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课文先后描写了同一时间海峡两岸的两个不同场景:第一个场景是在杭州某医院的病床上,躺着生命垂危的小钱,他在静静地期待着那来自海峡彼岸的救命骨髓;第二个场景是在台湾花莲的慈济医院,李博士正在余震的危险中抽取台湾青年的骨髓。他们冒着生命危险,做着一次又一次的努力,直到青年的骨髓涓涓流出。所有的这一切,为的是挽救海峡彼岸一个年仅18岁的生命。两岸同胞相距虽远,心却是紧紧相连的。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深切感受人与人之间美好的情感;二是体会台湾人民和大陆人民难以割舍的骨肉亲情。所以我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就注重了文本的人文性。

[教学片段一] 体会骨髓的来之不易

1、师过渡;此时,惟有骨髓移植,才能挽救他的生命,但是,要骨髓移植谈何容易,课文哪些句子告诉我们不容易?请同学们快速默读第一、二自然段,并把找到的句子用 “——”划出来。

2、学生交流

媒体出示:

然而,要找到可移植的骨髓,又谈何容易。

这样的骨髓,在没有亲缘关系的十万个人里,大概才能找到一个。

钱畅是幸运的,几经辗转,这样的骨髓终于找到了,就在一位台湾青年的身上。

师:这三个句子中,你从哪些词语中感受到了找适合的骨髓不容易?

生:句中“十万个人”和“一个”让我觉得找合适骨髓的不容易,十万个人里才可能有一个,万分之一,太不容易了!

师:细心的同学发觉没有,这句中有一个词语可绝对不能省去,再读读这个句子,说说是哪个词?

生:大概。

师:“大概”一词说明什么?

生:说明十万个人中还有可能一个都找不到,简直是大海里捞针,太不容易了。

师:是呀,骨髓的配型很难,即使是兄弟姐妹之间也很难找到相匹配的骨髓,更不要说是在没有血缘关系的人当中找了。

生:我从“谈何容易”看出找到一个合适的骨髓很不容易!

师:“谈何容易”什么意思?

生: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不容易的意思。

师:还有不同的说法吗?

生:很困难,非常不容易。

生:“几经辗转”也说明找骨髓的不容易。

师::“辗转”是什么意思?

生:翻来覆去。

师:在这儿解释为翻来覆去,对吗?读读句子。

生:不对,应该解释为为了找到合适的骨髓,到过许多地方。

师:医务工作者有可能去哪些城市找过?

生:北京、上海、广州、香港

师:也有可能去过――

生:哈尔滨、内蒙。

师:长城内外,大江南北都找遍了,太不容易了!结果找到了适合的骨髓吗?在哪儿找到的?

生:找到了,在一位台湾青年身上。

师:这就叫“几经辗转”,这就叫“谈何容易”啊!

反思:阅读教学说到底,就是在语言实践活动中提高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文本是死的东西,它只有通过学生的理解、感悟,才能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栩栩如生的形象,文本才能彰显它的生命力。所以教学中,我通过让学生悉心推敲、品味文本遣词造句、表情达意的精妙之处,即所谓的咬文嚼字让学生浸润在人文精神的海洋里,领略祖国语言文字的无穷魅力,领会文本的人文内涵。

[教学片段二] 体会李博士和台湾青年的爱

出示:此时此刻,地震知识告诉我们,应该找一个空旷的地方保全自己的生命。

师:请大家细读课文,联系上下文想想“此时此刻”还指什么时刻?

生:指海峡彼岸小钱与病魔作斗争的时刻。

生:此时此刻,指台湾青年与家人失去联系,不知家人如何的时刻。

生:此时此刻还指李博士和台湾青年仍旧坚持做着手术。

师:是啊,老师也想说,在大地震过后,台湾青年和李博士顾不上去关心自己的家人是否安然无事,他们仍在坚持捐髓手术。

师:此时此刻,他们会想些什么呢?

生交流

师:此时此刻——大地震刚过,大地仍在余震中摇晃,危险时时威胁着他们。但是,

生:李博士庄严地站着,青年人静静地躺着。

师:此时此刻——小钱静静地躺在杭州医院的病床上焦急地等待着骨髓。为了小钱的生命之花重新绽放,

生:李博士庄严地站着,青年人静静地躺着。

师:此时此刻——在灾难过后,还不清楚自己的家人是否平安无事时,

生:李博士庄严地站着,青年人静静地躺着。

师:但是,这位台湾青年却----

生:静静地躺着。

生:静静地躺着。

生:静静地躺着。

反思:于漪老师的著作中曾这么说: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把课文中无声的文字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变成有声的语言,让课文中的思想、情感叩击学生的心灵。学生眼到、口到、耳到、心到了,自然学得愉快,学得有效。在这一环节中,我抓住“此时此刻”这一关键词,一层一层如抽丝剥茧般让学生由表及里,由文字表面认识到文字深处,进而让学生产生共鸣:为了挽救大陆同胞小钱的生命,台湾青年和李博士献出了他们的一颗赤诚爱心。在学生交流出文本所存在的“此时此刻”几种可能后,我用自己富有激情的语言把它们串联起来,让学生一次又一次朗读本文的关键句:李博士庄严地站着,青年人静静地躺着。在反复并富有层次性的朗读中,学生与文本、作者再次产生了共鸣,学生在抒发自己内在情感的朗读中体会文字所传递出的那份深深的爱,那份浓浓的情。在这一环节中,我找准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结合点,在“内容精彩处,语言运用经典处”通过适当的语言学习环节适时渗透人文精神教育。可以说,工具性和人文性得到了和谐统一,情感目标也落到了实处。

点击显示
【《跨跃海峡的生命桥》】相关文章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mip.zidianfy.com/yuwen_219299/
教案设计推荐
热门教案设计推荐
  • 教案设计
  • 教学分析
  • 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