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移型考点(中考)
【考点解析】
迁移,是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过程。语文阅读中迁移型考题就是从阅读材料出发,引出考生的知识储存,考查考生解决新问题的能力的一类考题。这类考题注重考生课内课外知识的积累与衔接,考生既要具备分析思考问题的能力,又要具有快速联想、归纳概括的能力。考生必须在极短的时间之内分析旧知识与新问题的相似点与相关处来解决问题,还要能按照问题的要求整理成贴切的答案。
迁移型考题因其集理解、分析、判断、运用于一体,而备受出题者的青睐,综合近几年各省市中考阅读的考查特点,迁移型考点设题的角度目前有如下类型:
l.联系上下文内容或文章主题补写熟语(成语、俗语、谚语、歇后语)、名言警句、诗词名句等。例如:2010年福建省福州市中考语文试题《藏在木桩中的椅子》中的19题补写成语。
2.根据阅读材料,链接生活,进行仿写、补句及片段写作训练。例如:2009年浙江省绍兴市中考语文试题(《宋朝的雨》)第9题写推荐语。
3.联系答题者的生活经验或读书积累,根据文章内容,补写相关事例。例如:2010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语文试题《天窗》中的22题链接名著阅读补写相关事例;2010年湖北省襄樊市中考语文试题《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中的26题补写一个具体事例作论据。
4.学科之间的知识渗透迁移。例如:2009年江苏省泰州市的中考语文试题《神越关山哭柳侯》中的23题,“独钓的定力”的含义,要正确解答,考生除知道《江雪》一诗,还需要具备一点历史知识,了解柳宗元的生平。
【应对技巧】
迁移型考题的出题特点既考查考生的知识储备与生活积累,又考查考生的思维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难度系数可谓高矣。陆游说:“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应对迁移型考题的主要方法其实也在考试之外,即:做知识的储备者,做生活的有心人。复习时,考生宜分门别类记住相关熟语、名言警句、诗词名句及相关事例,广泛涉猎,勤动手,勤动脑,多积累,多训练。所谓熟能生巧,这样,在考场上,考生才能做到胸有成竹,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在考场上应对迁移型考题的方法如下:
1.对于补写熟语、名言警句一类的题,考生选取自己记忆、背诵过的相关内容,并紧密结合上下文,品味、揣摩,比较、辨析,力求记诵、书写完整无误。
2.对于仿写、补句及片段写作训练一类的题,考生需认真读题,读出要求,读出形式,并注意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像仿写类的题,考生要注意例句的特点,有否用到修辞;句式上有否用到递进、转折、因果等。
3.对于补写相关事例的题目,考生要读清题目要求,比如写作的侧重点,字数的规定等,再依据要求作答。议论文中补写的相关事例一般作为事实论据,这样考生就要弄清全文或段章的观点,根据观点补写论据,且补写的论据要有代表性,说服力,文字宜简洁,表述应精辟,选材尽量使用耳熟能详的,这样,考生可以由于熟悉而减少失误。
4.学科之间的知识迁移题型,注重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做题时,考生须读懂题干要求,学会在阅读中把握关键词句及筛选主要信息的能力,答题语言要力求准确、简洁、全面。
【真题讲解】
一、(2010年辽宁省沈阳市中考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积极面对无奈
人生中有太多的无奈。刘翔为伤痛不能驰骋田坛而无奈,高考生为相差几分不能跨进大学校门而无奈,子女为工作所累不能照顾年老的父母而无奈,贫穷的父母因“差钱”不能很好地培养孩子而无奈,老年人因体弱多病生活不能自理而无奈,残疾人因天生的缺陷而无奈。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我们每一个人都会碰到数不清的无奈。
[4]
[5]
[6]
[7]
[8]
[9]
对待人生的无奈,我们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一种是消极的态度:由无奈而生怨气,怨天怨地怨人,进而对生活失去信心,郁郁寡欢,在消沉中不能自拔;一种是积极的态度:创造条件克服困难,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化解矛盾,从而走出无奈的阴影。窃以为,这两种态度,往往会产生两种不同的结果:A面对无奈,消极沉沦,无奈就永远是你人生道路上的绊脚石;B积极面对,才能在人生道路上迈开新步伐。正如马克?吐温所说:“人生在世,绝不能事事如意。反正,遇见了什么失望的事情,你也不必灰心丧气。你应当下个决心,想法子争回这口气才对。”
世界超级小提琴家帕格尼尼,就是一个面对无奈永远积极进取的人。在一般人看来,他可能是一个一生都倒霉透顶的人:1岁时险些死于猩红热;4岁时一场麻疹,又让他险些进了棺材;13岁时患上了严重的肺炎;46岁时口腔突然长满脓疮,只好拔掉几乎所有的牙齿;牙病初愈,又染上了严重的眼疾,幼小的儿子成了他的“拐杖”;50岁后,关节炎、肠道炎、喉癌等疾病不断向他袭来;后来,他的声带也坏了,几乎成了哑巴;58岁就吐血而亡。可就是这个经常为身体不好感到无奈的人,却凭着自己的刻苦努力,3岁学琴,8岁时就创作了第一首小提琴奏鸣曲,9岁入市立歌剧院的管弦乐团,11岁登台演奏自己创作的《变奏曲》,一举成功。他把苦难与成才这两项生活的馈赠,用自己的琴弦演奏到了极致。巴尔扎克说:“不幸,是天才的进身之阶;信徒的洗礼之水;能人的无价之宝;弱者的无底之渊。”而培根则认为:“顺境中的好运,为人们所希冀;逆境中的好运,则为人们所惊奇。”帕格尼尼是不幸的,上帝给了他一个糟糕的身体,让他经常处于无奈之中;然而帕格尼尼又是幸运的。因为正是生活的苦难,成就了这位天才。他没有在苦难面前低头,在无奈之中徘徊,而是用自己顽强的毅力去战胜它,使自己从苦难者成为一个音乐的天才。
现代社会,竞争日趋激烈。许多人因为下岗、上当受骗、经商失败、亲人遭受不幸等陷入人生的低谷,感受到生命的种种无奈。有的人因此而患上了忧郁症,甚至产生了轻生的念头。其实,当你将一切归零,给自己时间,给自己空间,重新认识世界,你就会感到,原来生活并没有自己想象的那样糟。一转念,就是一个全新的生命。
朋友,如果你此时因伤痛而暂时折断了飞翔的翅膀,像帕格尼尼那样为生病而经受苦难,或者碰到种种不如意甚至无奈的事情,那么,请记住:“不幸是一所最好的大学。”只有那些战胜不幸,从不幸中走出来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
(选自《人民日报》,有改动)
请从以下备选人物中任选一个,结合他(她)的事例,完成下面的句子,使其成为本文的事实论据。
__________面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无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备选人物:韩愈袁隆平贝多芬海伦·凯勒
解析:这个阅读文段,是一道呈给考生的心灵鸡汤,读之,让人受益匪浅。本题是一道读写结合的题,侧重考查考生的迁移运用能力,考生需要熟悉备选人物的相关事迹,并从中筛选符合题干要求的内容,用题干给出的句式写作。
参考答案:1.示例:韩愈不被重用,凭着坚毅和豁达成为一代文坛的领袖;袁隆平科研受阻凭着坚韧和执著成为杂交水稻之父;贝多芬失聪凭着“扼住命运的咽喉”的信念创作了《命运交响曲》;海伦·凯勒身体残疾凭着果敢和勇气成为青年的楷模。
[4]
[5]
[6]
[7]
[8]
[9]
二、(2010年山东省菏泽市中考语文试题)
中国古典音乐和唐诗宋词
在风格多样的各类音乐中,我独独偏爱极富东方神韵的中国古典音乐。我喜欢笛子跳跃的灵动,喜欢箫略带伤感的低沉,喜欢古筝空明的宁和,也喜欢琵琶的塞外风尘。那韵味独特的旋律在一片热闹的喧腾声中,以唐诗宋词所描绘的意境,静静地守护着自己的圣乐和净土。
在我看来,中国古典音乐是流动着的诗词,而唐诗宋词则是永久固定下来的圣音。用心聆听,你便会发现,中国古典音乐所追求的境界不是醇厚秀雅,极尽苍茫之致,就是古意磅礴,充满雄浑之气。无论是《广陵散》还是《大浪淘沙》,《汉宫秋月》还是《夕阳箫鼓》,那弓弦上流淌出来的是诗词一般的境界。那种音乐与诗词的交融,是自然的,融合的,犹如开花结果,鸟鸣枝头。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听一曲古筝,吟一首佳词,心弦也就被触动了。眼前会出现古道西风,驿路客栈,一匹瘦马于塞外风尘中踽踽独行……
“闲梦江南梅熟日,叶船吹笛雨潇潇。”皇甫松的《梦江南》轻柔婉约,最适合配上竹笛吹奏的江南小调,轻轻地,如燕语呢喃。空气是略显潮湿的,似一层水雾若有似无地飘悬着。笛声是湿润润、空灵灵的,像江南初春细密的雨丝,直渗入心田。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苏轼的词以豪放著称,吟诵这首《念奴娇·赤壁怀古》,一个女孩也会想象着自己手执铜琶铁板,放声高歌。耳边仿佛响起伯牙的《高山流水》,于是念奴声声,高唱入云,流水滔滔,气势磅礴,将东坡居士的豪迈激情引向极致。
《十面埋伏》的金戈铁马,《渔舟唱晚》的闲淡欢畅,《雨打芭蕉》的清丽柔和,还有《哀郢》的苍凉凄冷,无不带有几分诗情几分意境。
若没有词的描绘,音乐就不完美了;而若没有音乐的韵律,词也就少了灵动。苏轼的词配上了古筝,豪放间更多了壮志疏狂。辛弃疾的词配上了琵琶,更多了大漠孤烟的塞外风情。而李煜的词总是笼罩于一片愁云之中,笛子吹来太欢,琵琶弹来太疾,古筝悠远似流水,唯有箫,悠悠的,低沉而不失圆润,呜咽着如泣如诉,最能表现这化不开的愁。
日之将夕,风物趋静。月照荒原之时,听一曲古典音乐,读一首唐诗宋词,心中便会充满感动。
选一首你比较熟悉的唐诗或者宋词,为它配上恰当的中国古典音乐,并简要说明的理由。
解析:这样一篇优美的文章,读后,眼前仿若出现了唐诗宋词中的曼妙美景,耳畔仿佛回响着中国古典音乐的动人旋律。本题是一道迁移拓展的题目,涉及到语文与音乐两大学科的迁移,需要考生调动平时积累的唐诗宋词,并准确解读诗词的风格意境,再结合平时音乐课上或生活中欣赏到的古典乐曲,为诗词配乐。这对于现今这样一个流行音乐大行其道的时代,要考生做好这道题,确实有一定的难度。
参考答案:示例:岳飞的《满江红》,配琵琶曲《十面埋伏》;因为《十面埋伏》生动地展现了古代战场上的壮阔画面,和《满江红》气冲斗牛、壮怀激烈的感情是一致的,能起到烘托作用。
【综合训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人能感动,就能幸福
□赵捷
感动无处不在,仿佛泉水,是滋养生命的。但是,我们却匆匆走过,忍受着干渴。
每天上班,我都要在北大的东门过斑马线,再往东走到单位。多数时候,都是刚到路口,人行横道的红灯就亮起来,我只好等待。那天也一样,只是,我偶然回了一下头,忽然看到北大校园扩建工地的围墙边被留存下来的两棵老柳树,那巨大的绿色树冠在朝阳下熠熠生辉,随着微风轻轻拂动着,美到极致。
[4]
[5]
[6]
[7]
[8]
[9]
那一刻,一种感动深深侵袭了我,无异于多年以前,在某个路口突然看到我单恋的男孩的身影时的那种感动。整整一天,我都感到莫名的喜悦。一个很平常不过的日子,仿佛也被早晨的感动镀上了金边。
那天晚上,我在日记中写道:“本是匆忙上班时一次难耐的等红灯,偶然的回头,给我的竟然是一整天的幸福。”
自从我家保姆走后,我的生活就是白班加夜班。每个夜晚我总要醒来数次给3岁的儿子盖被子、把尿。有一天夜里,他突然挣脱我,在迷迷糊糊中大叫:“我自己来,我自己来。”然后,跑到马桶边,吃力地踮着小脚尖,很快小便完了就回到自己的被窝里立刻又呼呼大睡了。我却一下子清醒起来,感动于儿子的生命历程又发生了质的变化。黑夜里的我,为之心花怒放。
有一天午餐时候,我和台湾佛光大学原校长龚鹏程先生在北京的西餐厅聊天,他讲到他在台湾的时候,看到一个小孩背着另外一个小小孩在乞讨。他心中悲悯,就给了孩子一张大额的钞票。走了好远,他被人叫住了,回头一看是那两个乞讨的孩子。孩子见他回身,立刻跪到地上给他磕头。龚先生说,那一刻,他的眼睛湿润了,一个小孩和他背上的小小孩在他面前磕头的样子令他终身难以忘怀。
听龚先生说着,我的眼泪止不住就下来了。我想,当我没有孩子的时候,这个世界只是一个熙熙攘攘的世界,我只是其中的一粒尘埃。但是,当我成为一个母亲,听到这样的故事的时候,我心中的感动就像暮色苍茫无边无际,世界在我心中就变成一个需要我去做一点清扫的房间了。我很感激龚先生传递给我的这份感动让我获得了瞬间的成长。
在这个世界上有时心累,有时身累,有时候,人生仿佛就是天涯苦旅。但是,头顶的鸽哨突然掠过,让人顿感一丝惊喜,这就是感动不期然的来临。感动,仿佛一股暖流流遍我们的全身,让我们常住在体贴入微的幸福家园之中。无论是幸存柳树的自然之美、一个幼儿长大成人的细枝末节,还是人间辛酸唤起的良知援助,都是感动之花开放的枝丫,都为我们结出幸福的果实。人能感动,就能幸福。
(选自《读者》2008年4月)
赏析
“感动无处不在,仿佛泉水,滋养着生命。但是,我们却匆匆走过,忍受着干渴。”有时候我们恰恰丢失了身边的丝丝感动,也就丢失掉滴滴幸福,真是遗憾!所以,我们要学会体味感动,领略幸福,感受温暖。心被理解感动,情为动情而感动,我们被这篇文章感动着,所以我们也是幸福的!
训练
1.在这篇抒情散文中你发现了哪些表现手法?试举例说明。
2.结合文段为容,理解第七自然段中“世界在我心中就变成一个需要我去做一点清扫的房间了”这个语句的内涵和表达效果。
3.结合语境,解释黑体词语在句中的含义。
①那一刻,一种感动深深袭击了我。
②我却一下子清醒起来,感动于儿子的生命历程又发生了质的变化。
4.结合全文,谈谈作者为什么说“人能感动,就能幸福”?
5.感动无处不在,你在阅读语文课本“名著推荐与阅读”(或“名著引读”)的有关作品(如《水浒传》《西游记》《朝花夕拾》《格列佛游记》等)时,哪部作品的哪个人物或事件令你感动?为什么让你感动?你从中感受到怎样的幸福?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莫问芳名
□祝勇
我或许有几分痴,所以对于我所喜爱的事物,总要问清它的名字。“这座山叫什么?”“那条河叫什么?”“这朵粉红的小花叫什么?”“这只长得像熊的可爱小动物叫什么?”似乎那名字,便是那美丽事物的一部分,知道了那名字,我的爱才完整似的。
[4]
[5]
[6]
[7]
[8]
[9]
六岁的时候,我家的院子里有一棵美丽的树。一到秋天,别的植物都脱光了叶子,而它却披挂一身的灿黄,透明的阳光把它的每一片叶子都浣得晶亮耀眼。我时常趴在窗台上,透过玻璃看那逆光的叶子边缘亮得发白的绒毛,心里揣测着这般与众不同的树该有怎样一个与众不同的名字。我去问妈妈,妈妈也答不上来,于是,我心底便漾起一丝淡淡的遗憾。直到今天,我仍不知那棵树究竟有如何美丽的一个名字。
然而今天回想起来,也许正因为当初不知道它的名字,心里才一直耿耿于怀,也才一直不肯忘记它的美丽,它的与众不同。而如果当时妈妈把它的名字直白地告诉我,固然可以增加我的植物知识,甚至上了一堂很好的植物课,然后那份神秘被揭开,也许反而会觉得兴味索然了吧。
所以,有的时候,美丽是需要一点神秘感的。不知名字,反而会使我们更加留意它自身的特质,会使它独有的魅力随想象的翅膀飞升得更加高远,它的出众会使我们的记忆里弥漫芬芳。《红楼梦》里宝玉曾撞见小厮茗烟和一个清秀的女孩在一起,恨他连女孩子的姓名都不知道,而宝二爷连听到刘姥姥说“雪地里女孩儿精灵”的故事,也想弄清她姓什么名什么而去祭告一番的。宝玉是太痴。其实,不知女孩儿的底细,却偏要把她深埋在心海里,不是更悱恻,更动人吗?
而今,我也渐渐学乖。去酒店,啜饮透明的杯子里经过精心调制的饮料,我知道它一定有一个晶莹剔透、美得出人意料的名字。然而我却并不急于到饮品单上去寻找答案。在细细地体味那份幽凉、那份甜润的时候,我要让那份神秘在我的心底保留得长久一点。
甚或,在爬一座山的时候,蓦然看见山背后一大片细小的浮花,在明灿的阳光下溢彩流金,我也不再去打探它们的芳名,而是很仔细地凝望它们。让它们的淡香,钻进我的每一根毛细血管,我会把它们摄于我心灵的底片上。
记得那一天,我从市区赶回市郊的住所。车子拐过迎宾道的时候,上来一个女孩儿。她挤进来,恰好站在我的跟前。我本来没有留意她,可是在某一瞬间,我们几乎同时下意识地目光相对。她有一双美丽的大眼睛,有很长的绒绒的睫毛。她微微甜笑了一下,羞赧地低下了头。在以后的几十分钟里,我们没有说一句话。但是我感觉,在我们两个人中间的狭小空间里,有一个美丽的磁场。我怀着一丝淡淡的温馨,走完了那一天的路程。纵然这只是平凡日子里的一种小小的感动,但我珍惜这份淡淡的欢愉。我感谢她,默默地伴我走过一段甜美的时光。那天我也许该同她说话,也许该问她的芳名,然而任何一句话语,任何一种功利性的念头,都是对那种意境的破坏。我宁愿把它当成一个没有谜底的优美谜题,在以后的岁月里,慢慢解读。
对于我所喜爱的,我已经不再寻根问底打探名字了。真的,莫问芳名。
(选自《精美散文珍藏》2003年9月版,有删改)
赏析
人们常说,距离产生美。美,有时需要距离。距离,可为美增添上一层朦胧而神秘的色彩。什么是美?透彻是一种美,朦胧也是一种美;简单是一种美,复杂也是一种美。“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太近,太熟悉,太了解,太密切了,就可能对美视而见,美也就不在了。所以祝勇说:“莫问芳名”!
训练
1.请用文中的语句解释作者“莫问芳名”的原因。
2.请你说说第二自然段中两个黑体字的妙处。
(1)一到秋天,别的植物都脱光了叶子,而它却披挂一身的灿黄,透明的阳光把它的每一片叶子都浣得晶亮耀眼。
(2)我去问妈妈,妈妈也答不上来,于是我心底便漾起一丝淡淡的遗憾。
3.根据文章的中心意思,在文中找出与第四自然段“贾宝玉太痴”一事类似的例子以及相反的例子各两个,并分别概括其共同点。
[4]
[5]
[6]
[7]
[8]
[9]
(1)与“贾宝玉是太痴”一事相同的例子有:________________共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
(2)与“贾宝玉是太痴”一事相反的例子:________________共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文章,阅读下列三则链接的材料,自选角度,谈谈你对美的认识。
材料一:最高的美是画家所无法表现的,因为它是难于直观的。……美是不能制订规范的,创造它的常常是机遇,而不是公式。(弗兰西斯·培根《论美》)
材料二: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罗丹)
材料三:美是什么/小鸟说美是蓝蓝的天/小鱼说美是辽阔的海/山羊说美是青青的草/小鹿说美是绿绿的树美是什么/水草说美是弯弯的河/大树说美是高高的山/小草说美是肥沃的土地/花儿说美是一轮红太阳/美是什么/河流说美是浪花朵朵/高山说美是险峰座座/沙漠说美是绿洲片片/我们说美是亲爱的祖国(苏天南《美是什么》)
5.享受美的过程是非功利的,一旦带有功利性,正如作者所说“任何一种功利性的念头,都是对那种意境的破坏”。现实生活中也有这类“功利性”“爱美”的现象,如有人在公园里将鲜花采撷下来,插到自己家里的花瓶中。请再举一例,并说说自己的看法。(80字左右)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伟大的力量
□冯仑
伟大究竟是怎样成就的,决定伟大的力量究竟在哪里?
决定伟大的是两个最基本的力量。一个是时间,即伟大的时间函数。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件事的价值就显现了。例如:我端杯子喝水是正常行为,连喝50个小时叫行为艺术。如果我这个动作保持5000个小时,我就成了雕塑。
实际上一件事是不是伟大要靠时间去证明。当你做一件你希望它伟大的事情时,首先要考虑你准备花多少时间。如果是1年,绝对不可能伟大,20年就可能有机会了。在大足石窟,一个人坐着小板凳,敲了70多年,于是他也就成了塑像。而敲20年的都不见了。
在时间流逝的过程中,你会发现聪明的人和愚蠢的人在互相转化。当所有的聪明人都急于去完成一件事的时候,他们的决策就成为一个愚蠢的决策。反过来,一个愚蠢的人做了一个谁都不相信的愚蠢的决定,然后,每天都倒腾一点,虽然很慢,但到第18年时他的竞争对手都不见了,到第20年他就成功了。时间使愚蠢的人变成了聪明人,而聪明人想偷懒节省时间,却使自己做了愚蠢的事。所以,伟大的人一开始做的决定常常被认为是愚蠢的,但他往往用十足的耐心,靠时间去颠覆世俗观念,成就伟大。
另一个决定伟大的力量就是跟谁一起做。你花了很长时间,但不是和伟大的人一起做,这件事就会沦为平凡,你就会和英雄无关。
我在纽约做世贸项目的时候有一个极深的印象:所谓创造历史,就是在伟大的时刻、伟大的地点和一群伟大的人做一件平凡的事。具体行为都很凡庸,如讨价还价等等,只是时间、场合、人物是伟大的,结果这些平凡的事改变了历史。相反,普通人是在平凡的时间、平凡的地点和平凡的人做着看似伟大的事情,其结果没有改变任何社会现状,也不会改变任何人。所以,要想成为伟大的人,就要选择伟大的时机、伟大的伙伴。
你选择了好的伙伴,然后以足够的时间做一件常人还看不到结果的所谓不正确的事,你就有机会成为非常伟大的人。所以有这样一句话:一个伟大的领导人不仅仅要敢于坚持原则,而且要敢于坚持“错误”的原则。错误到头了,真理就出现了。讲的就是敢于坚持一个别人看不到结果的事,靠时间把这件事坚持下来,同时团结一些伟大的人来共同完成。
[4]
[5]
[6]
[7]
[8]
[9]
(选自《读者》2008年第7期《怎样成就伟大》一文,有改动)
赏析
“伟大究竟是怎样成就的,决定伟大的力量究竟在哪里?”作者一开头就用两个问句吸引着读者,使渴望成功的人迫不及待地阅读下去,希望能从文中找到什么秘诀,接下来作者从两个方面回答了这个问题:决定伟大的最基本的力量是长时间的坚持和寻找好的合作伙伴。文章论述,有理有据,让人信服,读罢全文,不由人不陷入沉思。
训练
1.通读全文,你认为本文作者的观点是什么??
2.第六自然段除了举例论证外,还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它有什么作用?
3.请分析第七自然段画线句中“错误”一词在文中的含义。
4.“聪明人”和“愚蠢人”常常相互转化。古往今来,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请选取一例,加以简要评析。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小善大爱
□马国福
母亲常常告诫我们:看见人家的墙要倒,如果不能扶起来,不推也是一种善良;看见别人喝粥,你在吃肉,如果不想让,那么不吧唧嘴巴发出声音炫耀,也是一种善良;看见人家伤心落泪,如果不想安慰,那么不幸灾乐祸也是一种善良;看见别人过断桥,如果你不经过,但提醒一声也是善良。
这些话是朴素的,如同泥土,却厚德载万物;这些举动是细小的,如同白雪,颗粒晶莹衬高洁。
生活中有许多这样的例子,看见别人践踏规则和公德,如果你无力抵抗,但恪守自己做人的准则,也是一种善良;看见一只小鸟受伤,如果你不能治疗,但能把它轻轻放回原野,也是一种善良;身为人师,如果不能满腹经纶,那么不误人子弟,也是一种善良;建筑一座高楼,如果不能建成丰碑样板,但不偷工减料,保持自警的心,为自己的良心负责,也是一种善良。
这些,都是小小的善,就像在夕阳下随风缓缓流动的金色沙粒,尽管渺小,但它们流动的弧线却能交相辉映出晚霞中最美的波纹;这些小善,其实很简单,琐碎而又平常,世俗而又平凡,仅仅是付出那么一点点举手之劳,恪守那么一点点人生底线,容忍那么一点点小过错,保持那么一点点廉耻之心,秉承那么一点点古老传统即可。这些小善,宛如寒冬墙角的朵朵腊梅,唤起我们内心的希望,让我们对温暖的春天保持信仰和力量。
古人说“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古人还说“从善如登,从恶如崩”,这些小善是一种日积月累形成的习惯,如同台阶,一步一步把做人的美德送往高处;那些小恶,亦如隐藏在雪山中的一两块小石头,只要关键部位稍微有所松动,就能乘着歪风导致整座雪山的坍塌,心灵底线的溃烂。
生活常常是这样,有时候你对一个人做十件善事,他不一定记得住,但是只要你有一件恶举,他或许就记住了你。这是本性使然。所以,一个人若要改变自我形象,当从改变内心开始,积累小善成大善;树立口碑,当从戒恶做起,“勿以恶小而为之”即是此理。
乾坤朗朗,芸芸众生,我们不是孤立的个体,生活的每时每刻与身边的人事、草木、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偶然和必然的联系。也可以这样说,看得见的小善,是让自己活得快乐的一种涓涓细流,也是让身边的人活得无忧的一种社会责任。自我的小善产生的小快乐,常常带动了周围世界的快乐,而周围世界的幸福也渲染和扩大了我们个体的幸福。
小善是一种爱的衍射,是一个人内心世界的涟漪。善良,其实很简单,如同最简单的那道数学题“1+1=?”,在不同的心灵世界就能产生不同的答案,但我始终相信:只要每个人付出一份小善,我们就能得到多于两份的爱以及这些爱所散发出来的独特光辉。
[4]
[5]
[6]
[7]
[8]
[9]
赏析
小善大爱,是对别人的一种方便,给自己的一种快乐;小善大爱;是对别人的一种和谐,给自己的一种幸福。小小的善,其实很简单,琐碎而又寻常,世俗而又平凡,仅仅是付出那么一点点举手之劳,坚守那么一点点人生底线,容忍那么一点点小错,保持那么一点点廉耻之心,秉承那么一点点古老的传统即可。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一句问候,一手轻抚,都会让人很挂怀,很感念!当人人心中都有爱了,他还有理由去拒绝理想、进步和向往吗?生活小善,宛如寒冬墙角的朵朵蜡梅,唤起我们内心的希望。让我们每个人对温暖的春天保持信仰吧!
训练
1.阅读全文,说说作者要表达的观点是什么?
2.第一自然段和第三自然段在文章中分别起什么作用?
3.“以恶小而为之”的行为在生活中常有,请举一例并说说其危害。
示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危害: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再写出一句关于行善的名言。
名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1.借景抒情作者偶然回头,看到两棵老柳树,绿色树冠轻轻拂动,美到极致,激起作者的好心情,在这里情景交融。铺垫照应第8段“无论是幸存柳树的自然之美、一个幼儿长大成人的细枝末节,还是人间辛酸唤起的良知援助”与前文互相照应。2.这句话生动形象地把社会比喻为需要清扫的房间,表达了自己有责任有义务把世界变得更美好的愿望。注意:答案中应包含比喻的修辞手法。3.(1)指内心受到突如其来、深入心灵的触动。(2)指孩子由需要照料到学会简单自理的巨大进步。4.提示:既阐述感动与幸福的关系,又表明人要关注生活,发现感动的细节。答案略。5.示例:《水浒传》中“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的故事令我感动,鲁达锄暴安良、粗中有细的思想性格让我敬佩,我从中学会了做人的道理,从而感到幸福。
二、1.①“有的时候,美丽是需要一点神秘感的”②“不知名字,反而会使我们更加留意它自身的特质,会使它独有的魅力随想象的翅膀飞升得更加高远,它的出众会使我们的记忆里弥漫芬芳”③“任何一种功利性的念头,都是对那种意境的破坏”④“我宁愿把它当成一个没有谜底的优美谜题,在以后的岁月里,慢慢解读。”2.①“浣”即“洗”,阳光本不能洗树叶,这里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让阳光“洗”“每一片叶子”,而且“洗”得“晶亮耀眼”;进而生动形象地表现出阳光照在叶子上的“晶亮耀眼”的状态(意思基本说对即可,不说拟人手法不扣分)②原是“水轻微动荡”的意思,用在这里将看不见、摸不着、只能感觉到的心理活动——“淡淡的遗憾”——形象地表现出来,化抽象为具体。3.①过去“我”打听山的名字,打听河的名字,打听粉红小花的名字,打听像熊的动物的名字,打听院子里的树的名字追问芳名②“我”啜饮饮料不问其名,“我”不打探山后浮花的名字,“我”没询问公交车上姑娘的芳名莫问芳名4.提示:能言之成理,表达较流畅。5.示例:有人攀上姿态婆娑的古树拍照;有人在泰山古迹上刻字留名……这类带有功利的所谓爱美行为,实际上是“破坏美的意境”,与真正的爱美是格格不入的。
三、1.决定伟大的最基本的力量是长时间的坚持和寻找好的合作伙伴。(或决定伟大的最基本的力量一是时间,二是跟谁一起做。)
2.对比论证。强调选择好的合作伙伴在成就伟大中的作用。
3.以足够的时间做一件常人还看不到结果的所谓不正确的事。(或敢于坚持一个别人看不到结果的事,靠时间把这件事坚持下来,同时团结一些伟大的人来共同完成)大意相近即可。只解释“错误”的本义,不给分。
[4]
[5]
[6]
[7]
[8]
[9]
4.示例:如:袁隆平,几十年如一日,行走于田间地头,培育出“超级水稻”,大大提高了粮食产量,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最初,在常人看来,他的行为是“愚蠢”的,但是,就是这种看似“愚蠢”的坚持,最终成就了“聪明”,成就了伟大。(答历史典故如“卧薪尝胆”,外国名人事迹如布鲁诺坚持“日心说”,神话传说如“愚公移山”等均可)
四、1.只要每个人付出一份小善,我们就能得到多于两倍的爱以及这些爱所散发出来的独特光辉。(或小善有大爱)
2.第一自然段母亲的话起引出论题的作用;第三自然段列举生活中的事例起用事实论据证明论点的作用。
3.示例:随地吐痰(乱丢垃圾、公共场所大声喧哗等)危害:破坏卫生环境等。
4.示例: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或善不是一种学问,而是一种行为。善不可失,恶不可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