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翻译 语文 练习题 课后练习 2007-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小学四年级期末监测语文试卷分析

2007-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小学四年级期末监测语文试卷分析

课后练习   2025-01-21

2007-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小学四年级期末教学质量监测是由黄山市教科所命题,由县教研室统一安排考试,各中心学校负责实施的。经过县统一阅卷和成绩统计,结果已经揭晓。为了及时总结小学语文教学中取得的经验,发现存在的问题,促进语文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现就语文试卷卷面上所呈现的问题,作简单的分析,供大家参考。

一、试卷特点

本次监测试卷的命题注意体现语文《课程标准》和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以现行九年义务教育人教课标版小学语文教材为依据,侧重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重点从语文基础知识(拼音、字、词、句)、课内积累、知识运用、阅读能力和习作能力等几个板块进行考查。力求多层面、多角度检测当前学校的语文教育教学情况、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个性特点。

二、答题情况分析

(一)总体情况

本次检测参考人数为3556人,优秀人数(80分以上,含80分)为847人,优秀率为24%,及格人数(60分以上,含60分)为2757人,及格率为78%,平均分为67.7分,全县44个参考学校,最高平均分为77.9分,最低平均分为56.1分,其成绩差距尤为明显。

(二)抽样情况

为了更好地进行分析、比较,我们从全县44个学校按不同的地域抽取了其中的四所,共297份样卷,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1)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及分数段统计表(见下页)

(2)样本学校各题平均得分率统计表(见下页)

(3)样本学校各题高分率统计表(见下页)

(4)样本学校各题低分率统计表从表(见下页)

(1)可以看出我县四年级学生语文成绩基本呈正态分布。但低分(40分以下)人数偏多,说明在今后的教学中培学困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是非常重要的。从表(2)可以看出,在整张试卷的十个大题中,第四大题得分率最高(90%),这一题要求写的成语都是课本上语文学习园地中的词语,学生平时练习的多,差错率小。第七、八两题的得分率都是46%,是最低的。其中第七大题是生活中的语文,考查了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的能力;第八大题是课内阅读的拓展、延伸,反映学生对文本的个性化理解。这两个方面是学生学习语文的难点,也是语文学习的重点,是应当引起教师在教学中予以重视的。表(3)和表(4)所反映的是每大题中学生所得分高分和低分人数占全年级人数的比,第七大题高分率最低,低分率最高,说明学生的个性化表达能力整体上都比较弱。而那些通过强化训练、死记硬背就能得高分的题型(如:一、四、六大题)大多数同学都能得高分。第十大题是习作题,四个样本学校高分率都在20%左右,也就是说习作水平高的学生占班级总人数的五分之一,而低分率都在10%左右,大多数学生习作都处在中等水平,说明我们的习作教学基本上照顾了整体。其次,从这两个统计表中我们还可以发现各样本学校之间在不同的题型上各有优势,如样本“丁” 第二大题的高分率就明显比其他三个样本低,说明“丁”校语文教师在识字教学上重视不够,学生识字质量不高;而“丁”样本学校在阅读教学上就显得比较突出,说明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阅读、理解训练中方法恰当,学生阅读能力较好。再者,从高分率统计表中还可以发现第一大题到第十大题,高分率基本呈“倒三角”排列,说明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们重视了语文基础知识的积累,而在引导学生进行语文知识的灵活运用上稍有欠缺。

(三)良好表现

1、基础知识掌握比较牢固

第一大题所考的字词都是学生容易写错的,但许多学生能正确书写,说明部分教师在写字教学中善于抓住难写、易错的生字进行重点辅导。第二题大多数考生对汉语读音知识掌握得比较全面、牢固,能够选择出正确的读音。

2、课内积累比较扎实

试卷中按课文原文作答的试题,考生的得分率都比较高,这说明学生在课内积累上下了一定的功夫。教材中的重点课文或语段,学生都已经熟背,而且学生也已经掌握了这类试题的答题方法,若不出现错别字,基本上很少失分;对课内重点诗句、歇后语、谚语、名言警句等的理解也比较到位,能够自如地进行作答。

3、个性特征表现突出

测试卷中有关个性化试题(第七、八大题),考生的答案丰富多彩,充分展示了儿童的内心世界和语言表达的能力。考生能够正确理解短文的内容,能把文章的主题和个人的体验结合起来作答,这充分说明了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能够尊重学生的个性化体验,没有用一个所谓的标准答案去限制学生,学生思维开阔。

4、习作教学有新的起色

雷同的习作明显减少,考生表现出有话可写,乐于表达的好势头。学生习作大部分都能达到400字以上,但受卷面空间所限,无法酣畅淋漓表达,因此,大多数考生都有意犹未尽的感觉。大多数同学能紧扣题旨写出内容比较具体的习作。许多学校在教学中能重视时事热点资源的开发、利用,因此,许多学生能选择抗震救灾的感人场面来写。

(四)存在问题

1、书写质量差。

从学生答卷的情况来看,书写质量仍然是个问题。涂改、书写工具不规范、字体太小等现象在前几次检测的试卷分析中都特别提出过,但至今没有引起一些老师和学生的注意。看来语文试卷中对卷面书写的要求还是不能少。

2、识字质量差。

学生答题时错别字太多,这是造成失分的一个重要原因。试卷的第一题要求学生拼写的词语中,大多数

的字都是容易写错的。例如:“蜿、蜒、凯、款、港、喉、旋、善、暖、贯”等,写错这些字的原因大多是没有注意细节,书写的笔画不到位。如:“蜿蜒”的“蜿”在“夕”上多加了一点;“蜒”字的第十笔是“竖折”,许多学生写成“一竖再一横”;“凯”写成了“旅”;“善款”的“善”写成“上”,“款”字的左上部分写成“土”;“暖”字右边写成“爱”;特别是“港”字,近80%以上的学生把“巳”当成“横折钩,竖弯钩”来写。因此在识字写字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注意把字形相近的字拿出来放在一起,让学生进行比较,记忆,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表象,提高识字质量。

3、语文技能缺陷大。

从本次测试的卷面来看,学生的语文技能较差,主要表现在:

①审题不细致。如:第二大题要求用“—”标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而学生却用“√”标注;第九大题5、6两小题,要求用“ ”画出中心句,用“ ”画出最让你感动的句子,有的学生竟然在题目要求(题干)上画;第三大题由于题目的要求表述不明确“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填写在后面括号里”有的学生在( )中写上了字母,而有的写了选项的内容。如果将题目的要求改成“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的序号填写在后面括号里”就可以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第四大题,按要求写成语,部分学生写了“四字词语”。第八大题的第2小题当成解释词语来做,把第3小题 “他这样做你是赞同还是反对呢”看成了“他这样做是赞同还是反对”,意思理解成“向导”赞同还是反对了。

②正确理解、灵活运用能力差。在课外语言积累和运用上失分的主要原因是学生理解、运用能力差。如:第五大题“我还会照样子补充句子”,有的学生没有仔细审读例句,没有理解一个句子是写成拟人句,一个句子是写成比喻句的题意,所以写出的句子不恰当,有的学生照例子原封不动地抄写词语。有的没有掌握比喻句和拟人句的特点,随意地填写词语。

第六大题的第3小题,因子“向导”在文中前后思想是变化的,学生对题目理解不透,导致答题时观点与说明的理由相悖。

第八大题的第1小题,“颓丧”“萎靡”这些词平时学生见得少,在日常生活中又不常用,加上学生不能联系上下文的意思去理解词语意思,所以出错的很多。

③语文基本概念、基本常识教学淡化。

一些常用的标点符号不能正确运用。习作中,有些学生通篇没有加标点,有的学生把逗号、句号写在行的开头位置,有的学生不知道标点符号应占一个格。习作不会分段,每段的开头不会空两格。

4、阅读理解仍是老大难.

解答阅读理解中的试题,学生必须以阅读材料为载体,通过信息的筛选、整合,才能把握住短文的主要内容,准确地感悟文本,领悟阅读材料的语言特点,从而运用简练的语言表述自己的体会或感受。而这方面是学生最薄弱的环节,因此得分率就显得相当低。表现在:学生对语言的感悟力很肤浅,不能深层次地理解和把握语言文字的意义,答题时答非所问,摸不着边际。如:第九题画“中心句”和“最让你感动的句子”学生随意乱画,甚至把全段都画上;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不能潜心阅读材料,走马观花,理解上严重脱离语言环境,组织语言进行表达时没有逻辑,意思不明确。

5、习作教学指导不够,训练不到位.

①审题: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审题不清,甚至不会审题。题目要求写“一件”“一幕”“一个”事情(故事),而学生往往写两件,或两件以上。

②选材:本次习作命题由上题短文中的事为“引”让学生围绕“感动“这一话题写看到的、听到的事情,或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可许多学生偏偏去写遥远的“汶川地震”中发生的事,“汶川地震”学生仅仅是从媒体上,或是从人们的谈论中得到的一点点不完整的材料,没有亲身感受,只能写一些支离破碎的东西,或张冠李戴,胡编乱造。如:唾沫救人;尿屎救人;吃老鼠活下来;被火车压过之后竟然没死;老师为了救学生,把学生一个个踢出教室等等。还有的学生就把阅读题的短文抄写下来。

③表达:学生习作语言平淡无味,用词不准确仍是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有的学生连习作的题目都不会拟;有的虽然写满了答卷,但字和字构不成词,当然也就成不了句子,这些字都来源于试卷上,学生东抄一个,西抄一个,把习作的方格给填满了;有的学生整篇习作都是“方言土语”,阅卷教师根本无法读通、读明白。

三、对试卷编制的几点建议

1、语文教学不仅要教给学生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因此我认为小学语文检测试卷中增加“卷面书写”,利用评价的激励机制,促进小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的形成,使学生终身受益。

2、“温馨提示”不是为了“提示”而“提示”,提示的内容应该是学生在本次考试时应当了解的,必须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3、试卷的排版设计有所欠缺。如:大题太多,知识点又散,使版面显得拥挤,答题空间狭窄,使学生答题时不便书写,教师阅卷时容易出错,统计分数显得有点烦。

四、反思

(一)反思教学与管理

1、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老师们共同协作,无论哪个年级学段的教师都必须认真把握整个小学阶段的语文教材。无论是教哪个年级的教师,都要对照课程标准,认真研读整个学段的所有课本,了解教材编者的意图,清楚语文教材的逻辑线索,在理解的基础上把教材所涉及的应知应会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整理,找出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把前后相关的知识整合起来,避免在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出现知识的盲点和断层。

2、每个年级的教师都应当成为把关教师。教师必须通读本学期所要教的整册教材,了解教材的基本结构和特点,理清哪些知识是本学期要学的,又有哪些先学,哪些后学,哪些是已知的,哪些是未知的,对以前学过的知识本学期哪些需要进行复习巩固,学新知需要哪些知识做铺垫等等,如此这样做到心中有数,教学时才能引导学生有序地学习,师生在学习过程中就可以一个层次一个层次,一个类别一个类别地去掌握语文知识,达到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学生就不会感觉语文知识混乱,无从下手了。

3、要抓住现行教材的特点,进行教学。现行的语文新课标实验教材是按照专题编组的,专题内涵丰富,贴近儿童生活,既富有教育价值和时代感,又突出学习语文的特点。教师备课时,要明确每个单元的主题,清楚编者围绕这一主题是如何选材和编排的,每个主题侧重进行哪个语文知识点的训练。要提倡教师单元备课,集体备课,把一个单元的课时和活动整体进行安排。

4、结合实际,因地制宜,重视循环,提高效率。

提倡学校尽可能安排教师进行大循环教学,这样,教师可以把整个学段的知识进行整合和统筹。个别学校确实有困难的,可以进行小循环(1-3,4-6循环或1-2,3-6循环),但学校必须制定相关的措施,硬性规定在校本培训或个人研修的计划中,教师必须结合新课程标准,适当安排研读整个阶段教材的时间,以利教师能够轻松驾驭教材,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反思过程与方法

1、语文教学要让学生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做到书写规范、端正、整洁,这对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今年全国高考统一考试大纲已经“出炉”,比去年稍有调整。 今年语文的变化是:在写作的“基础等级”中加了一个注解,即每错一个字扣一分,重复不计。有关专家称,这一点应引起考生的高度重视,减少错别字这一“低级错误”。)要减少这一“低级错误”的发生,关键在于从娃娃抓起,从小学抓起。因此,小学各年级段必须规范写字教学的要求,在写字工具的选择上,教师不能听之任之,应该帮助学生选择规范的、合适的写字工具(一、二年级用铅笔书写,三年级以上一律使用钢笔书写)。对于中年级段的学生来说,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独立识字能力,教师在要求学生自学自查生字的基础上,要进行及时的检查(听写、默写),对少数不容易读准或容易混淆的字要在课堂上作必要的指导,可以让学生抄一抄、写一写,不断丰富学生的词语积累。写字任务绝对不能安排在课外,要把写字任务妥善地、从容地安排在课堂教学中。对不容易写好的笔画、结构以及容易写错的笔顺,教师要范写,使学生把字写端正,写美观。写字教学中,教师必须要有足够的耐心和恒心,要反复抓,抓反复,将写字习惯的培养贯穿于整个学期,乃至整个小学阶段。

2、语文学习是母语的学习,学习的资源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语文学习不能仅仅局限于课本,局限在课堂,应该把语文学习引向生活,拓宽语文学习的途径,把语文教学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要注意引导学生用生活中的实例,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要从生活的实际需要中提炼口语交际的话题,练习写作;要结合课文的学习引导学生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引导学生读整本的书;要通过语文综合性学习,组织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使学生在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中学好语文,用好语文。

以上分析,仅供参考。如有不妥之处,恳请焦老师及同行批评指正。(

点击显示
【2007-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小学四年级期末监测语文试卷分析】相关文章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mip.zidianfy.com/yuwen_220544/
课后练习推荐
热门课后练习推荐
  • 课后练习
  • 暑假作业
  • 寒假作业
  • 家庭作业
  • 考前练习
  • 总复习
  • 同步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