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诗《登高》浅析及格律分析
这首诗是唐代大历二年(767年)秋天,杜甫在夔州(今四川奉节)写的。此时,距他去世只有三年时间,他四处漂流,过着动荡不安的生活。全诗通过登高所见秋江景色,倾诉了诗人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慷慨激越,动人心弦。清杨伦赞为“杜集七言律诗第一”,明胡应麟推重此诗是古今七言律诗之冠。
前四句写景。秋风劲疾,天朗气清,远处传来一声声哀惨的猿啼;江边洲渚沙滩历历在目,空中飞鸟盘旋;四周秋山重叠,无边无际的树木落叶飘零,如细雨般沙沙作响;万里长江奔腾澎湃,滚滚东流。第一三句写耳闻,二四句写目睹,四句诗有声有色地描绘出深秋的凄凉景色。我们完全可以想象出这样一幅景象:秋风萧索,落叶飘零,在依山临水的高台上,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在举目远眺,在倾耳谛听。颔联两句为千古名句,在写景之中深沉的抒发了诗人的情怀。“无边”、“不尽”使“萧萧”、“滚滚”更加形象化,不仅使人联想到落木窸索之声,长江汹涌之状,也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气势磅礴,沉郁悲凉,被人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
前四句勾勒出的悲凉氛围,自然而然地引发了诗人对自己身世的感慨。第五六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是全诗的中心。这一联含义层层深入,短短的十四字却表达了八层意思:“悲秋”是核心,各层意思都围绕它展开;“作客”他乡的悲秋,意思深了一层;“常”年他乡作客,又深一层;离家“万里”,远客他乡更深一层。下句,“登台”本来易于悲秋,“独”登台、以“多病”之躯登台、一生(百年)总在病中,意思也是一层层深入,“悲秋”的感情表达得强烈而深沉。尾联分承五六句,写诗人倍尝艰难潦倒之苦,国难家愁使白发日多,再加上因病断酒,愁绪更难排遣。
全诗结构:一二句写景起,着重刻画眼前具象,似画中工笔,形、声、色、态俱备,境界高阔,气象宏大,气氛悲凉;三四句承上写景,重在渲染气氛,似画中写意,贵在传神,留给读者丰富的想象补充空间;五六句转而表现感情,从纵(时间)、横(空间)两方面着笔,由异乡漂泊写到多病残生;末两句收,与前六句的“飞扬震动”不同,此处“软冷收之,而无限悲凉之意,溢于言外”。登高──睹景──伤情──黯神,全诗起承转合,脉络清晰,结构严谨。
该诗的用韵和对仗:
律诗以中两联对仗为常规,但该诗八句全用对仗,在律诗中是不多见的。首句用对仗的律诗,第一句末字一般用仄声,而此诗因首句用韵的缘故用了平声收尾。律诗首句用韵而又是对句的,必得如此,非杜诗特出。此联对仗工巧,不仅句与句之间对仗,而且“天高”与“风急”、“渚清”与“沙白”属于句中自对。句中韵字“哀、回(古读
huai)、来、台、怀”都是上平声十灰韵,没有缺韵、换韵、凑韵、叠韵或同义相押现象。
该诗的平仄:
兹据古韵标出该诗读音如下:
平入平平平去平,上平平入上平平。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平平入入平平去,入上平平上上平。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去上平平平去入,入平平去入平平。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平平上去平平去,上上平平入上平。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怀。
以p代平声,z代仄声(上声、去声、入声),+代可平可仄,整理如下:
实际读音
格律要求
①pzpppzp,
zzppzzp,
②zppzzpp。
ppzzzpp。
③ppzzppz,
ppzzppz,
④zzppzzp。
zzppzzp。
⑤zzpppzz,
zzpppzz,
⑥zppzzpp。
ppzzzpp。
⑦ppzzppz,
ppzzppz,
⑧zzppzzp。
zzppzzp。
可以看出,除一二六句外,其余各句皆与基本格式完全相同。下面重点分析一下第一二六句:
按照一三五不论的规则,第一、二句格律要求为“+zpp+zp(该句须避孤平)、+p+zzpp(此句第五字不可不论,否则成了“平三连”),由此可以看出,杜诗此联平仄入律,是完全合乎格律要求的。第六句首字用仄声,用第三字救,当然也是可以的。
再看相粘,二句二字与三句二字同为平,四句二字与五句二字同为仄,六句二字与七句二字同为平,都是相粘的。
由此可见,古人的推崇是有理由的,不仅此诗的艺术境界高妙无比,而且它合乎格律诗的一切要求,一首不合格律的诗是不可能被推崇为古今律诗之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