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教学设计
一、教学分析
(一)教学内容分析
《铁路修到拉萨去》是人教版小语第十册第一单元的一篇阅读课文。文章记叙了在自然环境恶劣,施工条件异常艰苦的情况下,西部建设者们以智慧和力量,克服了一个个世界难题,修筑了青藏铁路的故事。文章充满了昂扬的向上精神和英雄气概,字里行间饱含着对西部建设者们的歌颂与赞美。
考虑到本单元教材内容富有时代性和人文内涵的特点,遵循新课改提倡阅读课文以问开路和拓展资源的原则,学习本课时,我对课文内容进行了扩充和重组,将青藏铁路的特点、意义等内容纳入课堂,设立了专题学习网站,帮助学生更加清楚、全面的了解青藏铁路,实现从“服从书本——跳出书本——回归书本”的理想境界,进一步加强语文学科的育人功能。
(二)教学对象分析
由于空间距离和教材文字张力的限制,教学本课时,容易造成学生只是了解西部建设者的事迹而很难感受到精神,并最终产生情感共鸣,树立起对西藏的热爱,对祖国的热爱,对民族大团结的渴望。因此,教学本课时应利用信息技术挖掘文字背后隐藏的情感,辅以补充课外的青藏铁路知识,以情感的共振促进学生对文本的深层次感悟。
同时,五年级的学生观察、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都有了较大的提高,自我控制能力增强,喜欢在探索中获取知识。因此,对他们学习的指导要有针对性和启发性。应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打造自主学习的平台,创造真切感受西藏的机会,增加实践感,课堂教学以学生的自读自悟和交流赏析为主。
(三)教学环境分析
为奠定全文情感基调,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供自主学习空间,优化反馈评价的过程,拉近与生活的距离,方便师生、生生交流,将课堂无限延伸,本节课的教学选用网络环境进行教学,建立专题网站,以使学生可以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默读全文,学习7个生字和4个词语,了解青藏铁路是一条怎样的铁路,建设者在修建中遇到了哪些困难。
2.搜集和交流有关青藏铁路以及西部大开发的相关资料。
(二)过程与方法
1.有感情朗读课文,引导学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铁路修到拉萨去”。
2.自主学习交流,进一步提高阅读、朗读、分析和信息处理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建设者对修筑铁路和西部大开发的无私奉献、乐观向上和科学创新的精神。
2.激发学生对建设者的赞美,对西藏和祖国的热爱,对民族大团结的渴望。
三、教学重点、难点
(一)教学重点
了解青藏铁路是一条怎样的铁路,感受新一代建设者遇到的困难以及克服困难的顽强毅力。
(二)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对建设者的赞美,对西藏和祖国的热爱,对民族大团结的渴望。
四、教学过程
(一)教学流程
(二)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学方式方法
教学手段
教学设计意图
一、激发情趣,初识青藏铁路。
借助《感动中国》节目,拓展文本内容,初识青藏铁路工人。
激发情趣,具体过程:
1.师:上课前,老师想跟同学们一起重温一下2005年感动中国的一段颁奖词。(教师朗诵颁奖词。)
2.师:谁知道,这是2005年感动中国授予谁的颁奖词?
3.师:对,是2005年度感动中国人物特别奖——青藏铁路工人。(播放感动中国视频。)
4.师:的确,青藏铁路工人克服重重困难,建设成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穿越冻土里程最长的高原铁路。他们感动了全中国,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重温那份感动。
5.师生齐读课题。
利用信息技术展示图片、文字和音乐,用视频再现晚会现场。
认知活动有了情感的参与会更加生动和深刻。因此,利用信息技术再现颁奖词与晚会现场,拨动学生心弦,为课堂奠定情感基调,为下文学习作好铺垫。
二、自主探究,走进青藏铁路。
结合课文要点,紧扣自学问题,对教材进行扩充和重组,重点学习内容为:筑路困难、铁路特点和修路意义。
自主学习,具体过程:
1.师: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让学生由质疑开始,自由提问。然后梳理出有价值的三大问题:筑路困难、铁路特点和修路意义。
2.以问题开路,让学生自由选择最感兴趣的一个问题,到专题网站上进行自学。
(专题网站中的“探究学习”板块紧扣自学问题,对教材进行扩充和重组,设有三部分:“筑路困难”是课文原文,“铁路特点”对课文进行扩充,而“修路意义”则是书本外的内容。)
建立专题网站,让学生自由探究,自主学习。
同时,网站每一板块中都存有学习方法,以帮助学生保持自主学习的主动性。
改变学生的被动地位,在其提问中迸发探究的热情。
发挥网络查阅便捷、资源丰富的优势,为学生的思考、探索和发现提供广阔灵活的空间。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学方式方法
教学手段
教学设计意图
三、交流赏析,感受青藏铁路。
学生自学后,借助网站资源围绕三大问题进行交流赏析。
合作交流,具体过程:
1.师:通过自学,同学们解决刚才三个问题了吗?好,我们现在一起来全面了解青藏铁路。
2.借助网站资源,师生共同交流赏析学习成果。具体学习方法:
(1)“铁路特点”:用网页呈现文字资料,简要介绍青藏高原的地理、气候、缺氧等情况,让学生全面了解青藏特点,并通过视频资源帮助学生形象直观地了解冻土层对修路的考验,水到渠成的解决以往教学中难以解释的冻土等问题。
(2)“筑路困难”:知道了铁路特点,再来学习筑路困难,难度大大降低。本部分是课文内容,也是教学重点,主要从三点入手:
第一,自由读文,自学生字。
第二,为课文配上相应的图片资料,帮助学生把对现实的感受转化为对文字的赏析,并通过有感情朗读和理解重点词句,了解修路遇到的困难,体会施工的艰辛。
第三,尝试不同读法,体会中心句的含义,感受铁路工人的崇高品质。
第四,说一说:这是一群怎样的建设者?(勇敢的、坚强的、智慧的,不怕苦不怕累……)让铁路工人高大的形象深入学生心中。
(3)“修路意义”:通过西藏今昔图片的对比,引发学生心灵的震撼,揭示修路意义。
借助专题网站围绕三大问题以朗读、品文、赏图、看视频和说话练习的形式进行交流赏析。
在网页和视频直观、生动的展示下,降低学习难度,优化反馈与评价的过程,提升自学效率。
运用读、赏、思、练相结合的方法,了解修路历程,感受建设者的热情和毅力,完成对教学重点的理解。
让专题网站的有效利用为语文学习的高质量完成奠定坚实基础。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学方式方法
教学手段
教学设计意图
四、升华情感,热爱青藏铁路。
欣赏图片,落实情感教育。
激情讨论,具体过程:
1.师: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全线开通。(观看图片,用青藏铁路之最证明筑路的艰辛,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
2.师:今天,让我们坐上火车,走进西藏。欣赏西藏图片,配以歌曲《天路》,教师进行解说。
3.就这样,让学生身临其境,受到感染,回答:这是一条怎样的路。(关怀之路、幸福之路……)
4.的确,“这是一条神奇的天路,把人间的温暖送到边疆。”就像感动中国颁奖词说的那样:“他们缔造了世界上最伟大的铁路!”请学生以颁奖词作为归纳句,以课文内容作为事实材料,进行说话练习。整理学生思路,激发对建设者和祖国的热爱。
5.讨论。师:就在我们和西藏人民心连心的时候,仍有个别人为了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发出不和谐声音。看图进行讨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激发起对民族大团结的渴望。
利用网页呈现青藏铁路之最和通车图片、西藏风光图片和藏独份子罪行的图片
用图片、音乐和语言扣击学生心扉,拉近与生活的距离,引发学生思考,让深刻的道理慢慢渗透学生心田,激发起建设者的赞美,对西藏和祖国的热爱,对民族大团结的渴望,落实教学难点。
五、拓展延伸,赞美青藏铁路
呼唤和平,抒发对建设者和祖国的崇尚、爱戴与赞美之情。
读写结合,具体过程:
1.师:2005年感动中国为青藏铁路工人颁奖,今天在青藏铁路通车 3年,祖国60华诞的日子里,我们来为青藏铁路取个有意义的名字。重温颁奖词,读写结合,请学生在留言板上为青藏铁路命名,并写出理由,提升对课文的理解,一起来呼唤和平,尽情抒发自己对西部建设者和祖国的崇尚、爱戴与赞美之情。
2.师生共同总结全文。
开设留言板,抒发情感。
开设留言板,增加交互功能,为师生、生生交流提供方便、快捷、长久的平台。
读写结合,使学生感情及时宣泄,让阅读走向深层次,激发起“拳拳童心,胸怀祖国”的豪情,深化教学重难点。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学方式方法
教学手段
教学设计意图
作业布置
延伸课堂,增加交流。
走向课外,具体内容:
完成青藏铁路的命名,并写清楚原因,发布在留言板上,师生、生生互评。
利用专题网站,延伸课堂。
借助留言板的优势,从课内走向课外,树立大语文观。
板书设计
4.把铁路修到拉萨去!——共同心愿
冻土区
风火山
勇气 毅力 智慧
恶劣天气
极度缺氧
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冻土铁路。
板书设计简洁明了,紧扣文意,与课件演示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教学反思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这篇文章记叙了在高寒缺氧,自然环境恶劣,生态环境脆弱,施工条件异常艰苦的情况下,西部建设者们以智慧和力量克服了一个个世界级难题,攻克了国际性技术难关,创下了世界铁路建设奇迹,那就是当今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隧道──风火山隧道贯通的经过。文章条理清楚,数据详实,字里行间包含着对西部建设者智慧与力量、吃苦奉献精神的歌颂。教学本文的重点是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弄清建设者们是如何克服复杂冰冻土层、恶劣天气和极度缺氧这些困难的,并从中受到感染。难点是修建风火山隧道中的施工困难及科技攻关的方法。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但文章篇幅较长,语句拗口难懂。另外,文中出现的一些专业术语学生也很难理解。这些“拦路虎”对学生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增加了不少难度。在课前我指导学生收集了有关西藏及青藏铁路的资料,让他们对文章的背景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在教学时,我先设计了一个激情、诗意的导语:西藏是人们心中的一块圣土,它美丽、圣洁、纯净,尤其是它的雪域圣城——拉萨,更是无数人向往的圣地、佛地。可是,因为拉萨地处偏远,交通闭塞,是全国唯一一座未通火车的城市,给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带来了重重困难,所以人们一直都觉得“出国易,入藏难”。为了造福广大人民,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2001年,党中央作出了重要指示:把铁路修到拉萨去。这样,在理解文本前先通过图片展示和我的解说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的过程中,我指导学生按阅读提示的要求,自读自悟,然后交流讨论。让学生在共同的学习中把握文章的重点,知道青藏铁路到底是一条怎样的铁路,建设者在修建青藏铁路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又是怎样克服困难把铁路修到拉萨去的!在交流反馈的时候,我先出示青藏铁路示意图,讲解青藏铁路途经的地方,让学生对青藏铁路有一个直观地了解。然后让学生说说课文哪些地方体现了把铁路修到拉萨去的不简单,不容易。这些困难,建设者们又是怎样克服的呢?学生在默读课文的过程中已经找到了相应的答案,回答很踊跃,但让学生理解建设者们不怕困难,乐于奉献的精神还是有一定的难度。在教学这个环节时,我重点抓了“把铁路修到拉萨去!”这句话。这句话既是课文的题目,又在文中一咏三叹,反复出现了四次。要在青藏高原修铁路,让火车开到拉萨,当时国内外都是一片质疑声。而这句朴素无华的话语充满着信心与决心,在文中的四次出现均使用了感叹号,充分反映了建设者们排除万难、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执著精神。我让学生找出这句话,在创设的语境中让学生反复朗读,使他们充分感受到建设者们“把铁路修到拉萨去!”的信心和决心。学生在读这个简短有力的句子时,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它既是筑路大军的誓词,也是同学们对建设者们的赞叹。
一节课下来,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但有一些环节还很粗糙,比如我让学生练习说话:如果在青藏铁路的最高处立一块丰碑,你会写些什么呢?我的意图是让学生说一些赞美边疆建设者们无私奉献、乐观向上的句子,但很多学生都是喊的一些口号,没有按照我的想法去说,当时我觉得很失望。其实,课后想一想,这些话也不是不行,关键还是看自己的反馈机智,在今后的教学中一定要注意。
另外,由于时间关系,课前准备的西藏的风光图等等都来不及播放,实在感觉很遗憾。其实,所有的准备都是为了一个目的:让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到青藏铁路开通的重要意义及这条铁路的修建实在不是件简单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