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理解“罪人”?
教案设计
2025-02-08
怎样理解“罪人”?
在《别了,我爱的中国》一文中,作者为什么说自己是一个“罪人”?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之后,作者遭到国民党反动派的迫害,为了保存斗争力量,于当年5月暂时离开祖国去法国巴黎。当时作者的心里是很矛盾的,他希望留下来和同志们一起战斗,甚至对此离开祖国的行动,严厉地自责为“罪人”。但是为了“求得更好的经验”,“求得更好的战斗武器”,回来“以更勇猛的力量”投入战斗,又不得不暂时离别。
文章正是这样体现了作者的复杂心情,表现了深沉细腻的热爱祖国赤子之心。把自己称作“罪人”,正是作者自责自谦的表现。◆
点击显示
【怎样理解“罪人”?】相关文章
大地的话教案1
信息技术与汉语教学
小贝壳教案设计
艰难的国运和雄健的国民[第二课时]
10.三棵银杏树
高三复习教案——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竹影》导学案
《木兰诗》主题不能简单归结为“爱国和不慕功名利禄”
《皇帝的新装》课堂实录[新课标验收课]
《欢庆》教学建议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mip.zidianfy.com/yuwen_221221/
上一篇: 《玩具和游戏 》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案设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