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上何时需要教师“读”
新课程改革实验至今,朗读在阅读教学中的地位日益增强。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说:“阅读教学要多读,尤其要朗读。朗读是教语文的根本之法。去掉一个‘读’字,几乎什么也不会有了,包括‘人文性’。”这当然是正确的。如今的语文课上,“读”占鳌头,学生书声朗朗。然而,作为指导学生朗读最直观、最有效的形式之一的教师朗读却饱受非议,大有江河日下、日薄西山的境况;即便在一些公开课上执教者的范读,也是犹抱琵琶半遮面,颇有走过场之嫌。难道现在的学生都不需要老师朗读示范了?事实却是“目前我国多数小学生朗读水平低下,不能‘达标’”。为什么如今有那么多教师对范读采取回避态度?恕笔者妄自猜测,或许是教师们出于对学生学习主体性的高度重视,对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能力的着力培养,有意无意中“忽视”了班上学生朗读的现实状况和真实水平。笔者以为,课堂上教师的“读”不可或缺,关键是要找准“读”的时机。那么,课堂上何时需要教师“读”呢?
一、未成曲调先有情——读在“开讲”之始
于永正老师执教课文有个习惯,叫“书不读熟不开讲”。在这里,“读熟”即把课文读正确、流利。张田若先生说:“评价一节课成败与否的第一个标准是看全班学生是否熟读了课文。”要想达到这个标准,离不开学生自身的努力和教师的范读指导。学生的阅读实践教师是不能替代也是无法代替的,但如果学生读课文时遇到了问题或困难,教师则应立即加以指导、帮助。然而对于小学生来说,教师可以向他们传授多少朗读的经验和方法呢?
每一位语文教师都知道,一名学生朗读好,证明他语感好;反过来,语感好那么他的朗读水平也不会差。什么是语感?叶圣陶先生曾作过明确的界定:“对于语言文字灵敏的感觉,通常叫做语感。”语感是无法传授的,只有在大量的朗读训练中形成。于永正老师说过:“对儿童来说,‘正统’不如 ‘卡通’。”教师的范读就是一种“卡通”,一种现实的,直接的指导。学生一句话读不好,教师只需范读一遍,再读不好,再范读。在教师的示范、引领之下,学生慢慢地便能将课文“读熟”了。
一篇课文“开讲”之前,教师范读的意义不光体现在这样一个“浅表”的层面上,而是要通过范读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营造出一个充满魅力的“情场”。“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诗大序》)。语言文字是作者表情达意的媒介,蕴藏在语言文字之中的情感、内涵等,往往可意会而难以言传,非得通过朗读体会不可。但是,小学生的生活背景、人生阅历、知识结构、情感体验等,又决定了他们对许多课文的情感的理解和感悟有困惑、有障碍。于漪老师曾说:“教师本身对文本的理解有多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才会有多深。”教师范读,正是教师将自己对文本的理解、感悟、体验以最质朴、最直观、最生动的形式展现出来,给学生以激发和感染。教师如能在范读中“读之以情”,学生就会“感之以趣”,“趣之以读”,“读之以思”,因此,范读本身又对学生“授之以法”。
《第一次抱母亲》是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的一篇情感型课文。文章字里行间洋溢着母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对母亲深深的感恩之情。于永正老师执教此课,考虑到学生与文本蕴含的情感有一段距离,在指导学生读熟课文之后,自己声情并茂地范读起课文来。于老师感动了,学生们感动了。他们泪光闪烁,陶醉在于老师感性的声音之中,被作品中母子真挚、浓郁的爱浸染着,对文本产生了强烈的亲近感。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学生无不“批文以入情”,整个课堂都沉浸在爱的氛围中。
二、柳暗花明又一村——读在“愤悱”之时
新课改以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被抬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许多教师似乎很乐意“高估”自己班上的学生,比如要解决一个有深度的问题,感悟一段话的内涵,提炼一篇课文的主旨,总是满怀耐心与期待地让学生自己去读书、思考,还美其名曰“文章就是学生自己读懂的”。这种课堂现象如今大有蔓延开来的趋势。不知那些执教者是否深究过这样一个问题:如果只要给学生一些时间,他们就真能把课文读懂的话,还需要我们教师干什么呢?
著名特级教师黄厚江曾说过一段发人深省的话:“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到底是什么的角色,应该发挥什么样的作用,这是要专门讨论的问题。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即使学生真的成了课堂的主体,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还必须承担自己应有的责任,发挥应有的作用。”笔者认为,范读便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承担的一项重要责任。而且,“讲解是钻进文中,朗读是跃出纸外赋予作品生命,使人感受,使人融贯、显现。在某种意义上讲,朗读比讲解更重要。”(徐世英)唐朝诗人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当学生阅读文本,产生了一点初步的个人感受,欲言又止,处于“愤悱”之时,何不选择教师范读这种“简便高效”的引导方式呢?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既能把无声的书面语言转变成生动的有声语言传递给学生,也能把教师的情感、作品的情感传递给学生,从而唤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使之产生丰富的情感想象,与作者共鸣,与作品中的人物共鸣。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被充分地调动起来,对作品的理解也将更加具体、深入。
前些天听一位教师执教《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在引导学生想象五十二岁“高龄”的杜甫“喜欲狂”的场景时,学生的感悟与体验均很肤浅,朗读也很不到位。课结束后大家一起评课,有教师提出当时为什么不尝试一下由老师范读进而引导学生解读这首诗,谁知该教师振振有词:“在学生启而不发时用老师范读替代学生读,不就代替学生感悟、体验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