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花荡》问题探究
课后练习
2025-01-19
1、本文体裁?这种体裁的三要素是什么?
补充说明这支蜡烛非同寻常的意义,表现了老妇人给红军烈士献出的是一份最珍贵的感情。
2、本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试用几句话进行概括。
抗日战争时期,我军队伍驻扎在苇塘里,里外交通全靠一个将近六十岁的老头子,他非常自信。一次,他护送两个女孩进苇塘,被鬼子发现,其中一个女孩受了伤,他发誓要为女孩报仇。他引诱鬼子进入他的埋伏圈,用锋利的钩子把鬼子钩住,用竹篙痛打鬼子。(大意正确即可。)
3、本文的主人公是谁?作者是用什么方法刻画人物的?试各举一例。
主人公:老头子。刻画手法:外貌,语言,行动,心理,神态。举例见课文。
4、你认为本文的主题是什么?
主题:中国人民是不可征服的,中国人民是英雄的人民。
点击显示
【《芦花荡》问题探究】相关文章
初中语文古诗文翻译:《关雎》
2010年中考建国60周年主题阅读指导:历史宝藏
16年最新七年级暑假语文作业要求
《琵琶行》诵读提示
云溪中学2010-2011学年度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台阶》结构分析
《社戏》同步达纲练习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作业答案
《羚羊木雕》课文写作特色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mip.zidianfy.com/yuwen_228759/
下一篇: 《假如》词语理解、搭配与例句
课后练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