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古诗文知识点详解
八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古诗文知识点详解
八年级下册
马说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zhǐ)辱于奴隶人之手,骈(pián)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dàn)。食(sì)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sì)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xiàn),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sì)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yé)?其真不知马也!
译文
世上有了伯乐,然后才会有千里马。千里马是经常有的,可是伯乐却不经常有。因此,即使是很名贵的马也只能在仆役的手下受到屈辱,跟普通的马一起死在马厩里,不能获得千里马的称号。
日行千里的马,一顿或许能吃下一石粮食,喂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日行千里的本领来喂养它。(所以)这样的马,虽有日行
千里的能耐,却吃不饱,力气不足,它的才能和美好的素质也就表现不出来,想要跟普通的马相等尚且办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鞭策它,不按正确的方法,喂养又不足以使它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听它嘶叫却不懂得它的意思,(反而)拿着鞭子站在它跟前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果真没有千里马吗?其实是他们真不识得千里马啊!
注释
一、词语解释
1、伯乐:春秋时秦穆公时人,姓孙,名阳,擅长相(xiàng)马。
2、祗辱于奴隶人之手:只是辱没在马夫的手里。祗:只是。之:的。奴隶人:仆役。
3、骈死:并列而死。骈:两马并驾。槽枥:喂牲口用的槽。
4、不以千里称也:不以千里马著称,即人们不认识这是千里马。以,凭借,因为。称,著称。
5、马之千里者:马(当中)能行千里的。之,助词。此句“马”和“千里者”是部分复指关系。
6、一食(shí):吃一顿。或:有时。尽粟一石:吃尽一石(dàn)食料。尽,全,这里作动词用,是“吃尽”的意思。粟:古代喂马的口粮 石,十斗为石。
7、食:通“饲”,喂。下文“而食”“食之”的“食”,都念sì。
8、其:指千里马,代词。能千里:能走千里。之:(定语后置,不译。)
9、是:这样,指示代词。 10、能:才能。
11、才美不外见:才能和长处不能表现在外面。见,通“现”,表露。
12、且:犹,尚且。欲:想要。等:一样。不可得:都做不到。得,能,表示客观条件允许。
13、安:怎么,哪里,疑问代词。
14、策:本意指鞭子,这里名词作动词用,译为:用鞭子打。之:指千里马,代词。以其道: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办法。道:正确的方法。
15、尽其材:竭尽它的才能。指喂饱马,使它日行千里的能力充分发挥出来。材,同“才”,此指行千里的才能。 16、鸣:马叫,之:补充音节,不译。通其意:通晓它的意思。
17、执策:拿着马鞭。策,赶马的鞭子,名词。临:面对。临之:面对千里马。
18、呜呼:表示惊叹,相当于“唉”。 19、其:难道,表反问语气。
20、其:可译为“大概”.表推测语气。 21、常:通常,平常。
二、通假字
(1)食马者:“食”通“饲”,喂. (2)才美不外见:“见”通现,显现.
(3)食之不能尽其材:“材”通“才”,才能. (4)其真无马邪:“邪”通“耶”,表示疑问,相当于“吗”.
三、古今异义
是 古义:这样的.例: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 今义:判断词.
安 古义:怎么.例:安能求其千里也? 今义:安全;安定;安装.
等 古义:同样.例:且欲常马等不可得. 今义:等候;用在人称代词名词后表示复数或列举
或 古义:有时,有的人.例:一食或尽粟一石 今义:或者
四、一词多义
虽有千里之能:的
马之千里者:结构助词,不译
策之不以其道:代词,它,在本文中代指千里马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助词,不译
虽有千里之能:才能,能力
安求其能千里也:能够
策之不以其道:用鞭子打
执策而临之:马鞭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连词,表转折,但是
执策而临之:连词,连接状语和谓语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吃,动词
食之不能尽其材:通“饲” 喂养,动词
故虽有名马:即便
虽有千里之能:虽然
其真无马邪:难道【反问,加强语气】
其真不知马也:可译为“恐怕”【表示判断、猜测】
五、实词
千里马——日行千里的马,本文指人才 伯乐——擅长相马之人,本文指识别人才的人
辱——辱没 骈——一两马并驾
称——著称 一食——吃一顿
食马者——通“饲”,喂.本文指埋没人才的人 才美——才能,美好的素质
见——表现在外面,“见”通“现” 等——等同,一样
常——普通的 是——这种,作代词
策之——用鞭子打马 执策——马鞭子
道——方法 尽——竭尽
材——通“才”,才能 鸣——鸣叫
通——通晓 执——拿着
临——面对 知——识别,了解
六、虚词
而——表转折,但是 故——因此
于——在 之——结构助词,的
以——凭借 虽——即使
或——有时 其——代“千里马”
安——怎么 (策)之——作代词,代千里马
以——按照 (鸣)之——助词,无意义
七、词类活用
1、形容词用作动词:
辱:辱没。例句:只辱于奴隶人之手。
尽:吃尽。例句:一食或尽粟一石。
2、名词用作动词:
策:名词,马鞭子。这里用作动词,用鞭子打的意思。鞭策,驱使。例句:策之不以其道
3、数量词用作动词:
千里:行千里。例句: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4、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尽:使……尽,竭尽。例句:食之不能尽其材
八、特殊句式
1. 其真无马邪? 反问句
2.马之千里者。 定语后置
3.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省略句
4.策之不以其道 省略句
作者简介
韩愈(768~824)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退之,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还是一个语言巨匠。他善于使用前人词语,又注重当代口语的提炼,得以创造出许多新的语句,其中有不少已成为成语流传至今,如“落井下石”、“动辄得咎”、“杂乱无章”等。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常见问题
1、是不是世上先有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呢?
是。强调伯乐能识马,如果不被伯乐识别,千里马就会被埋没。
2、第一段表达了作者什么观点?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3、没有伯乐,千里马命运如何呢?
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4、第一段文字说明了什么?
伯乐对千里马的重要作用
5、概括第二段内容
分析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
6、第二段中哪些句子可以体现千里马不能日行千里的原因?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7、第二段中的文字从侧面讽刺了喂马者?
无能、无知、目光短浅。
8、“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
对千里马命运的惋惜,对食马者的讽刺。
9、概括第三段内容
抨击那些不能正确对待千里马却大呼“天下无马”的人。
10、第三段中连用三个“不”字,将“食马者”的平庸刻画得入木三分,这是一种什么句式?
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刻画“食马者”的愚妄。
11、“策之”“食之”“鸣之”是什么句式?
排比句式。总括不识马者不按照千里马的特性来对待它。
12、这里的三个“之”字,用法是否一样?
前两个“之”,代词,指千里马,分别作动词“策”(驱使)、“食”(喂)的宾语。第三个“之”却不同:它可以不用,用了只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如同我们在第一册中读到的“久之”的“之”一样。(见蒲松龄的《狼》)这里“鸣”是 (马)鸣,而不是鸣(马)。句式整齐而又灵活富于变化。
“执策”的“策”:马鞭子,名词。
“临之”:面对着它 (千里马)。
三个“马”字,都是指千里马。
称”,著名、著称、出名。
13、第三段中哪些语言能体现食马者的无知和浅薄?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14、第三段中哪句话能体现作者的写作目的?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5、第三段表达出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对人才埋没的愤懑之情
16、作者的论点是什么?作者如何层层深入论证论点的?
第一段:提出论点: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正面论证: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反面论证:故虽有名马…...不以千里称也。
第二段:进一步从反面论证,指出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食马者不知其能 千里而食也”
第三段:痛斥执策者的愚蠢,勾画执策者狂妄无知的形象,作者厉声反诘执策者,表达中心:其真不知马
17、本文通篇不离千里马,难道只是说“马”吗?
不是。借千里马难遇伯乐,最终被埋没,对埋没人才的现状作了揭露
18、本文通过描写千里马的遭遇,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
表达作者怀才不遇,有志难酬的愤慨心情
19、“伯乐”“千里马”各比喻了什么样的人?
千里马——人才(被埋没摧残、怀才不遇明主的人才)
伯 乐——识才之人(让人发挥作用的封建统治者)
食马者——昏庸的统治者
20、伯乐和千里马的寓意及其二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千里马寓人才,伯乐寓能发现赏识任用人才的人。先有伯乐,而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要发现人才,爱护人才,否则,人才就会被埋没,有人才也等于没有人才。在韩愈看来,世上缺乏的不是人才,而是发现人才的人。所以说课文中流露的是作者怀才不遇之情和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的愤懑和控诉。
21、本文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本文虽短,结构却十分精巧。先从正面提出问题:“世有伯乐,而后有千里马。”然后笔锋一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从反面展开议论。千里马和伯乐的依赖关系是如此密切,而伯乐却不常有,千里马被终身埋没的命运也就不可避免了。接下去,自然就写到千里马被埋没的遭遇,其才美不得外现的原因,对无知的“食马者”发出强烈的谴责,进行了辛辣的嘲讽。本文虽短,中心却十分突出。以“伯乐不常有”开始,中间以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千里马“才美不外现”写食马者的无知及其造成的恶果,然后对食马者的无知进行痛斥,最后归结出“其真不知马也!”这一贯穿全文的中心句。
22、背诵课文,说说作者借“千里马”不遇“伯乐”的遭遇,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设计此题,意在落实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古文背诵的要求。说的练习,要求学生口头说出作者在文中寄托的思想感情,即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愤懑心情。既练习了口头表达能力,又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不同学生的说,还有相互启发、深入思考的作用。
23、翻译下面一段文字,注意划线的词的意义或用法。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设计此题,意在引导学生熟悉课文,理解关键语句。译文见“有关资料”中的“参考译文”。加点的字“策”和“其”的用法,弄清每一处的含义即可,至于语法意义,可以不要求学生掌握。
24、当今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怎样才能做到多出人才、人尽其才?这些话题是常谈常新的,请你联系现实谈谈自己的看法。
这是一道完全开放性的练习。意在引导学生联系当今的社会现实,用现代观念重新审视这篇作品的思想内容,以进一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此题设计的几个问题,都是“常谈常新”的,所以没有标准答案,学生只要说出自己的理解,谈出自己的看法即可,即使个别同学的观点有些偏激也不要紧,尽量让学生畅所欲言,相信通过不同观点的交锋,多数学生是能够明辨是非的。
25、《马说》中的五个“也”字
“也”是个常见的文言虚词,大多置于句末表示说话人的语气,有时也放在句中表示短暂的停顿,用来提醒读者注意下面将要说到的内容。这些用法看起来很平常,但运用恰当,也能表达出某些微妙的意思,引起读者的回味。《马说》中的五个“也”字就是如此。
这篇文章共分三段,每段最后一句都用“也”字收住。这三个“也”尤其值得品评,它们所表达的语气是由各段的内容决定的,同时又反转过来表达了作者在叙述这些内容时的感情状态。第一段主要写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即“伯乐不常有”,而写得有声有色的却是千里马被埋没的情形,即“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这一形象的概括已经显出作者的愤愤不平之意;最后用“不以千里称”作结,再着一个“也”字,更流露出无限痛惜的感情。第二段从千里马的特点出发进一步揭示它的才能得不到施展的原因,把责任归于“食马者”的无知,然后步步紧逼,到段末再用反诘句“安求其能千里也”,把作者愤怒谴责的感情发展到高潮。而这句话中的“也”字,不仅凝聚着作者这种强烈的感情,而且包含着诉诸读者的正义感的意图。第三段是全文的总结,作者用自问自答的形式,把“真无马”和“真不知马”对照起来,“无马”一句用“邪”字轻轻带过,而“不知马”一句则用“也”字收住,其间固然有作者的痛切之感,而对“食马者”的深刻嘲讽也跃然纸上了。
以上三个“也”字,都跟文章的全局有关,从某种意义上看,也可以说是全篇脉络的标志,是应当反复推敲的。剩下的两个“也”字都在行文中间:一个在句末,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中的“也”字,这是作者故作顿笔,有暂时了结,不再说下去的意思,可以省却一些无用的话。另一个在句中,即“是马也,虽有……”中的“也”字,则显然是提醒读者注意“食马者”的无知给千里马所造成的难堪的后果。
我们要体会“也”字(包括其他虚词)的这些微妙作用,最好的办法就是反复朗读课文。要努力读出语气,读到烂熟于胸,好像其中的句句话都出于自己的口,再来体会就不难了。
26、“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连下四个“不”字的作用?
此句连下四个“不”字,源皆出于食马者之无知。如此层层蓄势,然后以反诘作结,将作者心中的郁愤表达得何等淋漓尽致!
27、怎样才能使千里马充分发挥其日行千里的才能?
策之以其道,食之能尽其材,鸣之而能通其意。
28、“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的实际含义是什么?
韩愈的话表明有贤能的人士只有遇上圣明的君主才能发挥专长。否则,即使才华出众,也不免受辱、埋没。作者极言“伯乐”的重要、可贵,对人才埋没深为慨叹。韩愈在文中借题发挥,抨击那些糟蹋“名马”的“食马者”,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这和韩愈本人的遭遇是有紧密联系的。
29、表层意(小结)深层意
有伯乐有千里马 (正面) 发现人才
无伯乐无千里马 辱、死 (反面) 埋没人才
一食尽粟一石 行千里 (正面) 施展才能
食不饱力不足 难行千里 (反面) 糟蹋才能
策之…食之…鸣之… (排比) 封建统治者
执策临之:天下无马 不识人才
其真……?其真……! (反问) 摧残人才
小石潭记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huáng)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quán)石底以出,为坻(chí)为屿(yǔ),为嵁(kān)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cēn)差(cī)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yǐ)然不动,俶(chù)尔远逝,往来翕(xī)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ci)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liáo)无人,凄神寒骨,悄(qiǎo)怆(chuàng)幽邃(suì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gōng )古,余弟宗玄。隶(lì)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注释
1、 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选自《柳河东集》《永州八记》。
2、 小丘:小土丘。西,向西。 3、 篁(huáng)竹:成林的竹子。篁,竹林。
4、 如鸣佩环:好像人身上佩带的玉环,玉佩相互碰击发出的声音。鸣,使动用法,使...鸣。心乐之,乐,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 5、 水尤清冽:水格外清凉。尤,尤其、格外。冽,形容水清。 6、 全石以为底:(潭)以整块石头为底。以,用。为,作为。
7、 卷(quán)石底以出: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以,连词,表承接,相当于“而”。
8、 坻(chí):水中高地。 9、 屿:小岛。 10、 嵁(kān):不平的岩石。
11、 翠蔓:翠绿的藤蔓。 12、 可百许头:大约有一百来条。可,大约。许,用在数词后表示约数,相当于同样用法的“来”。 13、 若空游无所依: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也没有。空,名词作状语,在空中。 14、 日光下彻,影布石上:阳光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上。 彻,深透。 15、 佁(yǐ)然:愣住的样子。 16、 俶(chù)尔远逝:忽然向远处游去。俶尔 ,忽然。 17、 翕(xī)忽:迅速。
18、 斗折蛇行,明灭可见: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明灭可见,时而看得见,时而看不见。斗,名词作状语,象北斗星一样。蛇,名词作状语,象蛇一样。
19、 势,形状。犬牙差(cī)互:像狗牙那样互相交错。犬牙,名词作状语,象狗的牙齿一样。 20、 凄神寒骨:感到心情凄凉,寒气透骨。凄,使动用法,使...凄。寒,使动用法,使...寒。 21、 悄(qiǎo)怆(chuàng)幽邃: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悄怆,寂静得使人感到忧伤。 22、 以:以为。 23、 吴武陵:作者的朋友,也被贬在永州。
24、 龚古:作者的朋友。 25、 宗玄:作者的堂弟。 26、 二小生:两个年轻人。
27、清:凄清,冷清清。 28、隶而从者:作随从跟着来的人 29、居,停留。
30、去,离开。
译文
从小土丘向西走一百二十步,隔着竹林,听到了水声,好像身上带的玉佩、玉环相碰发出的清脆声音,(我的)心情高兴起来。砍倒竹子,开辟出一条道路(走过去),下面看见一个小潭,潭水特别清凉。整块石头作为潭底,靠近岸边,有一圈从潭底周围突出水面的石头,成为坻、屿、、岩各种不同的形状。青葱的树,翠绿的茎蔓,遮盖交结,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动。
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好像都在空中游动,周围什么也没有似的。阳光直照到水底,石上有鱼的影子,静止不动;又忽然向远处游走,往来很快,好像和游人一同欢乐。
向小石潭的西南方看去,小溪曲曲折折,忽明忽暗,忽隐忽现。溪岸的形状像犬牙那样交错不齐,不知道它的源泉在哪里。
坐在小石潭上,四面被竹子和树木围绕着,寂静寥落,空无一人,不觉心神凄凉,寒气透骨,令人感到悲哀。因为这里的环境太凄清,不可以久留,就题字离去。
同游的人有吴武陵、龚古、我的弟弟宗玄。跟着来的有姓崔的两个少年,一个叫恕己,一个叫奉壹。
中心
本文描绘了小石潭的石,水,鱼,树,着意渲染了寂寞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气氛,借景抒情,表达了作者在被贬后在寂寞处境中悲凉凄怆的心绪.
作者介绍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政治家和散文家。祖籍河东(今山西永济)人。汉族。代宗大历八年(773)出生于京都长安(今陕西西安)。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韩柳。刘禹锡与之并称“刘柳”。王维、孟浩然、韦应物与之并称“王孟韦柳”,与韩愈、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欧阳修、曾巩并称“唐宋八大家”。世称柳河东或柳柳州。
柳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骈文有近百篇,散文论说性强,笔锋犀利,讽刺辛辣,富于战斗性,游记写景状物,多所寄托。哲学著作有《天说》、《天时》、《封建论》等。柳宗元的作品由唐代刘禹锡保存下来,并编成集。有《柳河东集》。
永州八记的文学价值:柳宗元的山水游记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其中最著名的,是他被贬谪到永州以后写的《始得西山宴游记》、《钴鋂潭记》、《钴鋂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这就是为人称道的《永州八记》。这些作品,画廊式地展现了湘桂之交一幅幅山水胜景,继承了郦道元《水经注》的传统而有所发展。《水经注》是地理书,对景物多客观描写,少主观感情的流露。而柳宗元的山水游记则把自己的身世遭遇、思想感情融合于自然风景的描绘中,投入作者本人的身影,借被遗弃于荒远地区的美好风物,寄寓自己的不幸遭遇,倾注怨愤抑郁的心情。
学习文本
1、本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文中突出表现了“小石潭”的什么特点?
本文是按游踪的先后顺序来写景抒情的。文中突出地表现了“小石潭”全石为底、潭水清澈、游鱼活泼、源流曲折、环境凄清的特点。
?本文按游踪的顺序来写: 发现小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气氛
?发现小潭—“心乐之”(愉悦的心情) 观鱼时——“似与游者相乐” (愉悦的心情) 观鱼后——“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抑郁忧伤的心情) 可以看出作者借山水求解脱而又最终无法解脱的的痛苦。他寄情山水,也是为了摆脱抑郁心情。此刻过于清冷的环境更激起他“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情感。
2、小石潭的全貌是什么?潭中游鱼和潭水有什么特点? 第二段中作者是怎样描写潭水清澈的?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似与游者相乐。 作者从游鱼、阳光、影子等角度来描写潭水的清澈。通过具体景物,用静止和活动的画面来写,不作一点抽象的说明,整段话没有一个字正面写到水,只是描绘出一幅画面,但又无处不在写水。你看鱼儿在水里游,就像在空中浮游没有凭依一样,这就写出了水的清,清到仿佛透明的程度;太阳光照下来,鱼儿的影子都落在潭底的石头上了,这就更显出了潭水的清澈。
3、潭上有什么景物?
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4、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写到“一切景语皆情语。”你能说出作者观鱼时是怎样的心情?浏览最后又是怎样的心情?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境
作者参与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平,因而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调,而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他喜欢清脆悦耳的水声,因而“心乐之”,观鱼时他觉得鱼似与游者相乐,心情是愉悦的;但这种快乐毕竟是暂时的,一经小石潭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凄凉的心境便会自然流露出来,这从“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可以看出。
5、本文第一段描写小石潭的概貌,采用了什么手法;第二段写潭水和游鱼,则变换成什么手法;第三段写潭水来源及岸势,多有什么辞格?
第一段采用了移步换景的手法,第二段变换成动静结合的写法。第三段作者面对这种原始的悄怆之景,感到难受,或许激起作者凄凉的联想。强调了作者在寂寞处境中悲凉凄怆的心绪.。
6、 文中写水声清脆悦耳的语句: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文中侧面描写水清澈透明的语句: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写潭中游鱼动静相宜、灵活有趣的语句:似与游者相乐
(4)描写溪流曲折悠远的语句: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7、作者为什么将这个无名小水潭命名为“小石潭”?
(扣住作者贬居时的心境去品析,对照文章内容分析)
答:因为它周围都是石头。
8.本文主旨:本文描绘了小石潭的石,水,鱼,树,着意渲染了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气氛,抒发了作者在寂寞处境中悲凉凄怆的心绪.
9.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小石潭的水为什么这么清澈?
(因为有游鱼的活动,周围树木的保护,而且小石潭是活水,小潭以全石为底)
10.小石潭记中表现喜的句子有。
心乐之 似与游者相乐
11.作者在描写小潭源流时依次抓住溪身岸势的什么特点来写的?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抓住溪身的曲折、蜿蜒,岸势的参差不齐来写的,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就溪身而言,作者形容它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这是静止的;就溪水来说,作者形容它像蛇行那样曲折,这是流动的。这里用了两个比喻,一静一动来描写小溪,准确地抓住了景物的特征。
12.请用自己的语言说说发现小石潭的经过?
由小丘到篁竹,由篁竹到闻水声,然后在浓密的竹林之中,砍伐出一条小道来,再寻到小谭。
13.请说说“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一句的妙处?
正面写了游鱼,侧面写了潭水的清澈透明。而字面只写鱼,对水只字未提,但水清鱼静的优美画面就展现在读者面前了。
语法归纳
一、名词作状语
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西:向西
2、下见小潭 下:向下
3、皆若空游无所依 空:在空中
4、日光下澈 下:向下
5、俶尔远逝 远:向远处
6、潭西南而望 西南:向西南
7、斗折蛇行 斗:像北斗七星一样 蛇:像蛇(爬行)那样
8、其岸势犬牙差互 犬牙:像狗的牙齿一样。
二、使动用法
1、凄神寒骨 凄:使…凄凉 寒:使…感到寒冷
三、意动用法
1、心乐之 乐:以…为乐
四、形容词作动词
1、近岸 近:靠近
五、名词作动词
1、隶而从者 隶:跟着。
六、一词多义
1、乐 (1)心乐之 以…为乐 2、可 (1)潭中鱼可百许头 大约
(2)似与游者相乐 逗乐 (2)不可久居 能
3、清 (1)水尤清冽 清澈 4、从 (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从,自
(2)以其境过清 凄清 (2)隶而从者 跟从
5、以 (1)以其境过清 因为 6、而 (1)记之而去 表顺承关系
(2)卷石底以出 而 (2)隶而从者 表并列关系
(3)潭西南而望 连词 七.古今异义
1、乃记之而去(去,离开。今义为往。)
2、崔氏二小生(小生,青年,后生。今义指戏曲艺术中的一种角色。)
关于“记”这种文体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并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Section targeting
岳阳楼记 范仲淹
庆历四年春,滕(téng)子京谪(zhé)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zhǔ)予(yú)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fú)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shāng),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yǐ)。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yín)雨霏霏(fēi),连月不开,阴风怒号(háo),浊浪排空;日星隐曜(yào),山岳潜(qián)形;商旅不行,樯(qiáng)倾楫(jí)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qǐng),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zhǐ)汀(tīng)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jiē)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yé)?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译文
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降职到岳州做太守。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于是(滕子京)就重新修整岳阳楼,扩大它旧时的规模,刻唐代和现代(宋)名人的诗词文章在上面,嘱托我写文章来记述这件事。
我看那巴陵的美景,全在洞庭湖。连接远处的山,吞吐着长江的水,水势浩大,宽阔无边;早晚间的阴晴变化,气象万千。这些就是岳阳楼雄伟的景象,前人的记述很详尽了。既然这样,那么北面直到(至)巫峡,南面远通潇湘水,降职远调者和诗人,大多在这里聚集,观赏自然景物而触发的心情,难道没有不同吗?
像那连绵的雨下个不停,接连数日不放晴,阴冷的风怒吼着,浑浊的波浪冲向天空,太阳和群星隐去了光辉,大小山峰隐没了形体;商人和旅客不能出行,桅杆倒下,船桨折断;傍晚天色昏暗,阴风浊浪的声势犹如老虎怒吼,猿猴哀啼。登上这座楼,就会有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谗言,害怕讥讽的情怀,满眼望去,一片萧条的景象,感慨万千,十分悲伤。
又如春风和煦,阳光明媚,没有惊涛骇浪,上下天色湖光相接,一片碧绿,广阔无际;沙洲上的鸥鸟时而飞翔,时而停歇,美丽的鱼儿游着泳;岸上的小草,小洲上的兰花,香气很浓,颜色很青。然而有的时候大雾完全消散,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浮动的光闪着金色,静静的月影像沉下的玉璧,渔夫的歌声一唱一和,这样的乐趣哪有穷尽!登上这座楼,就有心情开阔,精神愉快,荣耀和屈辱一并忘了的感觉,在清风吹拂中端起酒来喝,那是快乐到了极点。
唉!我曾经探求过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心情,为什么呢?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做官,就为那百姓担忧;不在朝廷做官,就为那君主担忧。这样在朝廷做官也担忧,不在朝廷做官也担忧。那么什么时候才快乐呢?那一定要说“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吧?哎!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写于庆历六年九月十五日。
注释
选自《范文正公集》。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谥号文正,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庆历四年:公元1044年。庆历,宋仁宗赵祯的年号。结尾“时六年”,指庆历六年(1046)
谪:古时官吏降职或远调。 守:指做州郡的长官。
巴陵:郡名,即岳州,治所在现在湖南岳阳。
越明年:到了第二年。(就是庆历五年,1045) 越:过,及,到。
政通人和:政事顺利,百姓和乐。(是赞美滕子京的话.) 和:和乐。
废:荒废 具:同“俱”,全,皆。
兴:兴办 乃:于是。
增:扩大。 旧制:旧时的规模
制:规模。 属:同“嘱”,嘱托。
作文:写文章。 以:用来
夫:那。 一:全
胜状:美好的景色 衔:衔接。
吞:吞纳 浩浩汤汤(shāng):水势很大的样子。汤汤:水流大而急。
横无际涯:宽阔无边。 横:广远。涯,边。际涯:边。( 际 涯 的区别: 际专指陆地边界; 涯专指水的边界)
朝晖夕阴:早晚阴晴变化。朝:在早晨,名词做状语 阴:阴天 晖:日光。
气象:景象。 万千:千变万化。
此:这 则:就是
大观:雄伟景象。
前人之述备矣:前人的记述很详尽了。前人之述,指上面说的“唐贤今人诗赋”
备:完全,详尽。 矣:语气词“了”
然则:(既然)这样,那么....... 北通巫峡:北,向北
南:向南
南极潇湘:南面直到潇水、湘水。潇水是湘水的支流,湘水流入洞庭湖。
极:尽 迁客:谪迁的人,指降职远调的人
骚人:诗人。战国时屈原作《离骚》,因此后人也称诗人为骚人。这里指恍然矢志的诗人
会:聚集。 于:在
此:这里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怎能不有所不同呢?
得无……乎:莫非……吧 览:观赏
异:不同 若夫:像那。
霪雨:连绵的雨。 霏霏:雨(或雪)繁密的样子。
开:放晴。 阴:阴冷。
浊:浑浊。 排空:冲向天空。
日星隐耀:太阳和星星隐藏了光辉。隐曜:隐藏了光辉。曜:光耀
山岳潜形:山岳隐没了形体。潜:潜藏。岳:高大的山。行:形迹。
樯倾楫摧:桅倒下,桨折断。樯:桅杆。楫:桨。倾:倒下。
薄暮冥冥:傍晚天色昏暗。薄:迫近。
斯:这个。 则:就。
有:产生。 去国怀乡:离开国都,怀念家乡。去:离开。国:国都。
忧谗畏讥:担心别人说坏话,讥讽嘲笑自己。畏:害怕。谗:谗言。讥:讥讽。
萧然:凄凉的样子。 感:感慨。
极:到极点 而:顺接连词
春和:春风和煦。 景:日光。
波澜不惊:没有惊涛骇浪。惊:起伏。这里有“起”、“动”的意思。 一:一片
上下天光,一碧万顷:天色湖光相接,一片碧绿,广阔无际。 万顷:极言其广。
沙鸥:沙洲上的鸥鸟。 翔集:时而飞翔,时而停歇。
集:鸟停息在树上。 锦鳞:美丽的鱼。鳞,代指鱼.
芷:一种香草。 汀:小洲。
岸芷汀兰:岸上的小草,小洲上的野花。 郁郁:形容草木茂盛。
而或:有时。 长烟一空:大片烟雾完全消散。
皓月千里: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
浮光跃金:波动的光闪着金色。这里描写月光照耀下的水波。
静影沉璧: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这是写无风时水中的月影。 璧:圆形的玉。
答:应和。 何极:哪有穷尽。
旷:开阔。 怡:愉快。
宠辱偕忘:光荣和屈辱一并忘了。宠:荣耀。偕:一起,一并,一作皆。
把酒临风:端酒当着风,就是在清风吹拂中端起酒来喝。临:迎着。把:持,执。
洋洋:高兴得意的样子。 嗟夫:唉。
尝:曾经。 求:探求。
古仁人:古时品德高尚的人。 心:思想感情。
或异二者之为: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心情。 或:近于“或许”“也许”的意思,表委婉口气。
异:不同于。为:这里指心理活动(即两种心情)。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此句为互文.以:因为。
居庙堂之高:处在高高的庙堂上,意思是在朝廷上做官。下文的“进”即指“居庙堂之高”。庙:宗庙。
堂:殿堂。庙堂:指在朝廷。
处江湖之远:处在僻远的江湖间,意思是不在朝廷上做官。下文的“退”,即指“处江湖之远”。
是:这样。 然则:既然如此,那么……
其必曰……乎:那一定要说“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吧?先,在……之前。后,
在……之后。其必:一定。 先:在……之前。 后:在……之后。
微斯人,吾谁与归:(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微:没有。斯人:这样的人。谁与归:就
是“与谁归”。归:归依。
词义现象
古今异义:
微 古义:没有. 例句:微斯人 今义:细小.
气象 古义:景象. 例句:气象万千 今义:大气的状态和现象.
一词多义:
1.以 来:属予作文以记之 2.观 看:予观夫巴陵胜状
因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景色: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3.一(数字1) 一的意思:一碧万顷 4.开 放晴:连月不开
全:长烟一空 打开:开我东阁门
5.则 那么:然则何时而乐耶 开设,设置:旁开小窗
就是: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6.极 极点:感极而悲者矣
就: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尽:此乐何极
7.或 有时候:而或长烟一空 8.为 行为,活动:或异二者之为
或许,也许:或异二者之为 做,为:全石以为底
9.空 天空:浊浪排空 10.通 顺利:政通人和
消散:长烟一空 通向:北通巫峡
11.和 和乐:政通人和 12.极 尽:南极潇湘
和煦:至若春和景明 十分:感极而悲者矣
通假字:
属予作文以记之 属 : 通 嘱,嘱咐。
一词多义:
1.以 来:属予作文以记之 2.观 看:予观夫巴陵胜状
因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景色: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3.一 一片:一碧万顷 4.开 放晴:连月不开
全,都:长烟一空 打开:开我东阁门
开设,设置:旁开小窗
5.则 那么:然则何时而乐耶 6.极 极点:感极而悲者矣
就是: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尽:此乐何极
于是,就: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7.或 有时候:而或长烟一空 8.为 心情:或异二者之为
或许,也许:或异二者之为 做,为:全石以为底
9.空 天空:浊浪排空 10.通 顺利:政通人和
消散:长烟一空 通向:北通巫峡
11.和 和乐:政通人和 12.极 尽:南极潇湘
和煦:至若春和景明 十分:感极而悲者矣
词类活用:
1.百废俱兴(形作名,各种废弃的事)
2.先天下之忧而忧(方位名词作状语,在……之先)
3.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名词作动词,做太守)
4.忧谗畏讥(名词作动词,说别人坏话)主旨分析
写出作者豁达胸襟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阔大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尚的道德情操。
课文成语
百废俱兴:俱:全,都。许多已经荒废了的事情一下子都兴办起来。
政通人和:政事通达,人心和顺。形容国家稳定,人民安乐。
气象万千:气象:情景。形容景象或事物壮丽而多变化。
心旷神怡:旷:开阔;怡:愉快。心境开阔,精神愉快。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在天下人担忧之前先担忧,在天下人享乐之后才享乐。比喻吃苦在先,享受在后。
皓月千里:皎洁的月光普照千里湖面。
一碧万顷:一片碧绿,广阔无际
段意总结
第一段记述作者撰写此文的缘由:应滕子京的托付而撰写。这段写岳阳楼的重修、增制。
第二段描写登上岳阳楼看到的壮阔湖景,提出一个看法。
第三段描写湖上久雨阴晦的凄凉景象以及“迁人骚客”登楼睹此的伤感心情。
第四段写湖上春光明丽的欢快景象以及“迁人骚客”登楼览之的喜悦心情。
综上所述,二至四段描写了岳阳楼的美景,抒发了作者对岳阳楼美丽景色的赞美之情
第五段直抒作者胸臆,砥砺友人同道。作者明言其人生志向、政治抱负(以“古仁人”为楷模,忧国忧民),表露其博大襟怀、坚强意志(“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强调为人要有宽阔的胸襟和崇高的人格,以天下为己任,吃苦在前,享乐在后,激励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忧国忧民,无私奉献。
醉翁亭记 欧阳修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hè)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zhé)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yǔ)偻(lǚ)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sù),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gōng)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yì),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译文
环绕着滁州城的都是山。它西南面的各个山峰,树林、山谷尤其优美,远远望去那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是琅琊山。沿着山路走六七里,就渐渐听到潺潺的水声,从两座山峰中间飞泻出来的,是酿泉。山势回环,路也跟着拐弯,有亭子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坐落在泉水边上的,是醉翁亭。修建亭子的人是谁?是山中的和尚智仙。给它命名的人是谁?是太守用自己的号(醉翁)来命名的。太守和客人到这里来喝酒,喝一点就醉了,而且年龄又最大,所以给自己取个别号叫醉翁。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而在于秀丽的山水之间。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
像那太阳出来,树林中的雾气消散,暮云回聚拢来,山里就昏暗了,或明或暗,变化不一,这是山间的早晨和傍晚。野花开放,散发清幽的香气,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浓郁的绿阴,秋高气爽,霜色洁白,水位低落,石头显露,这是山里的四季的景色。早晨上山,傍晚返回,四季的景色不同,因而乐趣也没有穷尽。
至于背着东西的人路上唱歌,走路的人在树下休息,前面的人呼唤,后面的人答应,老人小孩络绎不绝,这是滁州人出游。到溪水捕鱼,溪水深,鱼儿肥,用酿泉的水酿酒,泉水香而酒色清澈,山中野味,野菜,交错地在前面摆着,这是太守举行的酒宴。酒宴上饮酒的乐趣,不在于音乐。投壶的人中了目标,下棋的人得胜了,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人们有时站立,有时坐着,大声喧哗,宾客们(尽情)欢乐。脸色苍老,头发花白,醉醺醺地在宾客们中间的是喝醉了的太守。
不久夕阳落山,人影纵横散乱,太守回归而宾客跟从。这时树林里浓荫遮蔽,鸟儿到处鸣叫,游人离开后禽鸟就快乐了。然而禽鸟只知道山林的乐趣,却不知道人的乐趣,人们只知道跟随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因为他们的快乐而快乐。醉了能够和大家一起享受快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乐事的人,是太守。太守是谁?是庐陵的欧阳修。
词语解释
1. 环:环绕。 2. 皆:副词,都。 3. 林:树林。
4. 壑:山谷。 5. 蔚然:茂盛的样子。 6. 山:沿山路。
7. 行:走。 8. 峰回路转:山势回环,路随山转。
9. 回:回环,曲折环绕。 10. 翼然: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11. 临:紧靠。 12. 作:建造。 13. 名:取名,名作动。
14. 谓:命名。 15. 辄:就。 16. 号:称号。
17. 曰:叫做。 18. 意:情趣。 19. 乎:于,介词。
20. 得:领略。 21. 寓:寄托。 22. 若:像。
23. 夫:那。 24. 而:就,表顺承的连词。
25. 林霏:树林里的雾气。霏:雾气。 26. 开:消散。
27. 云归:烟云聚拢。 28. 岩穴:山谷。 29. 暝:昏暗。
30. 晦:阴暗。 31. 朝:早晨。 32. 暮:傍晚。
33. 芳:花。 34. 发:开放。 35. 佳:美好的。
36. 秀:植物开花结实。这里有繁荣滋长的意思。 37. 繁:浓郁的。
38. 高:高爽。 39. 穷:穷尽。 40. 负:背着。
41. 应:应答。 42.休:休息。 43. 伛偻:驼背,这里指代老年人。
44. 提携:搀扶,带领,这里指代小孩子。 45. 渔:捕鱼,名作动。
46. 酿泉:用酿泉,名作动。 47. 为:制。 48. 洌:清纯。
49. 山肴:野味。 50. 野蔌:野菜。 51. 杂然:各色各样。 52. 前:在前面。
53. 陈:陈放。 54. 酣:尽兴地喝酒 55. 非丝非竹:不在于音乐。 56. 丝:弦乐器。
57. 竹:管乐器。 58. 射:指投壶。 59. 弈:下棋。
60. 觥筹交错: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61. 觥:酒杯。
62. 筹:酒筹,宴会上行令或游戏时饮酒计数用的签子。63.苍颜:容颜苍老。
64. 颓然:精神不振的样子,这里是醉醺醺的样子。 65. 乎:相当于“于”。 66. 从:跟随。
67. 阴翳:形容枝叶茂密成阴。 68. 翳:遮盖。 69. 鸣声上下:意思是鸟到处叫。
70. 上下:树的上部和下部。 71. 述:记述。 72. 谓:为,是。 73.酿泉:泉水名。
74.射:这里指宴饮时的一种游戏,即以箭投壶中,以能否投决胜负,叫做投壶。也有可能是猜谜,古时亦叫射覆。 75.庐陵:庐陵郡,就是吉洲。现在江西省吉安市。
文章中的“而”出现了25次,解释有4种:A.表转折 B.表修饰 C.表并列 D.表承接。
“也”出现了21次,解释有三种:A.表陈述 B.表肯定 C.表感叹。
一词多义
乐: ① 不知太守之乐其乐:( 第一个乐)以……为乐 :(第二个乐)乐趣
② 山水之乐: 乐趣
③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 快乐
归: ①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回去 谓:①太守自谓也:称呼
② 云归而岩穴暝: 聚拢 ②太守谓谁?:是
也:①环滁皆山也:表陈述 秀:①蔚然而生秀者:秀丽
②山之僧智仙也:表肯定 ②佳木秀而繁阴:繁荣滋长
③在乎山水之间也
赏析
1.全文围绕一个“乐”字,表现了作者寄情山水,与民同乐的心情。
2.全文第一段由滁州写到琅琊山,在写到琅琊山的泉,最后写到了泉边的醉翁亭。由远及近,层层递进。描写形象,富有动感。并解释了“醉翁”的由来,为下文“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做铺垫。
3.第二段写了山间景色朝暮的变化,四季景色的变化,作者置身于这样的环境中,安静,和平。
4.第三段突出了一个“乐”字,渲染出一幅恬静的画面——宴游之乐。
5.第四段,曲终人散,宴后也有乐。体现了作者与自然界,与人之间的和谐,含蓄地点明了自己的思想感情。
词类活用
(1)名之者谁(名:名词作动词,取名、命名)
(2)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乐:意动用法“以……为快乐”)
(3)山行六七里(山:名词作状语,沿着山路)
(4)杂然而前陈者(前:方位名词作状语,在前面)
古今异义
醉翁之意不在酒 古义:情趣。 今义:意思或愿望。
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古义:离开 今义:到、往
理解背诵
1、滁州的地理环境:环滁皆山也。
2、自问自答道出醉翁亭的来历: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3、醉翁雅号的由来: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
4、全文的核心命意,为写景抒情定下感情基调: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5、将游玩观赏的乐趣融于宴饮之中或醉是表象,乐是实质: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6、朝暮之景: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7、四时之景: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8、醉翁的自画像: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9、醉罢晚归:夕阳在山,人影散乱。
Section targeting
中心思想
全文以“乐”字贯穿,通过对滁州优美风景的描写,表现了作者自己寄情山水和与民同乐的思想。
课文成语
【觥筹交错】 酒器和酒筹交互错杂。形容宴饮尽欢。
【峰回路转】 亦作「山回路转」。①谓山势曲折,道路随之迂回。②今常以喻事情经历曲折后,出现新的转机。
【醉翁之意不在酒】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后用以比喻本意不在此,而在别的方面。
【水落石出】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本谓水位下降后石头显露出来。后用以比喻事物真相完全显露。
【山肴野蔌】 亦作「山肴野湋」。野味和野菜。
《饮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返回自然是陶渊明的人生理想,他把这一理想落实在“人境”,于朴素的田园生活中追求精神的自由完满,宅心玄虚却不轻忽人事,精神高迈而不废人生。“车马喧”意谓奔走于仕宦之途的喧嚣。这里说“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系自赋身处人境,不废衣食,犹能免于世俗的困扰。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诗人以“君”自指,自问自答,言语之间自豪而自足。“尔”,作如此、如是解,概指前面二句。“心远”谓心境高远,有此一心境遂能免于“车马喧”,其地得以自偏。陶渊明身居田园,一面亲就自然,一面又能在人文陶冶中,成就了一种艺术化的人生,涵养了一个自由、高迈、充沛的心灵。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心与自然的会意和亲近。“采菊东篱下”本是写实,陶家庭院东边有一道篱笆,篱下种着菊花。因为陶渊明爱菊、咏菊,寄托着高洁的情致,菊花几乎成了陶渊明的化身,后人只要言菊花就会想起陶渊明。连带着“东篱”这个词也有了一种象征的意义,象征远离尘俗、洁身自好的品格。“南山”即庐山。庐山拥山川之灵异,历来为高士逸民栖居之地,陶渊明亦常往来之。又《归园田居》云“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山气日夕佳”紧承上句“悠然见南山”而来,是南山的暮景。傍晚,山上的气象愈发美好,在这从容而浑然的暮色里,飞鸟一群群地结伴而还。陶诗的自然意趣常常寄托在对于飞鸟的吟咏之中。飞鸟翩然来归,既可以看作是陶渊明归返自然、躬耕自乐的艺术的化身,又是诗人感兴悟会的物态天趣。人应当返回自然,摆脱礼教的各种约束和世俗的各种机巧与虚伪,回到质朴的状态,恢复人的自然本性。陶渊明从飞鸟悟出返朴归真的人生真谛,不胜欣慰。他本想说明白,却又不可言传。“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所谓“真”,即是人的自然本性。
1、写诗人悠闲自得生活的一句诗是
2、表现这首诗思想内容的一个词是 ,也是全诗的诗眼。
3、“悠然见南山”的“见”能否换成“望”?
4、“此中有真意”的“真意”是指 。
5、对这首诗中语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结庐在人境”是说住在众人聚居的地方。 B “问君何能尔”,“尔”的意思是“耳”,罢了。
C “飞鸟相与还”,“相与还”是结伴而还,意思是飞鸟倦了也知道还家。
D “此中有真意”的“此中”,据此时此地的情景,也就是指隐居生活。
6、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悠然见南山”用一个“见”字描写采菊时于无意间偶见南山,使南山静穆超然的风景正好与作者悠然自得的心情相融合,表现了一种天真自然的意趣。
B 诗中的采菊、山气、夕阳、飞鸟,包含了无限诗情画意,它既不能用言语形容,又无须用言语形容,体现了作者隐居生活的美好情趣。
C 诗的语言婉曲含蓄,虽说“此中有真意”,又说“欲辩已忘言”,其实,“真意”就在作者所要表现和所要追求的“心远地自偏”的意境中。
D 这首诗创造了一个诗情、画意、哲理兼具的意境,既表达了作者的清高思想和恬静愉快的心情,又给读者以美的享受和思想的启迪。
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2、心远
3、不能“见”字的妙处在于无心,无意间偶见,才能与作者悠然自得的心情相融合。而“望”字确是有意为之。
4、自然情趣 5、B(应是“如此”之意)
6、C(“真意”指诗人从自然与人和谐的景象中所体悟到了自然之趣。)
《行路难》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行路难”是乐府古题,多咏叹世路艰难及贫困孤苦的处境。李白这组《行路难》诗主要抒发了怀才不遇的情怀,这里选的是第一首,在悲愤中不乏豪迈气概,在失意中仍怀有希望。
诗以叙事开篇,渐而过渡到抒情。开头以极为夸张的笔法领起,写“金清酒”,“玉盘珍羞”,仿佛在营造欢乐的宴饮气氛,似乎是一首“祝酒歌”。但三四句急转直下,忽说“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这样强烈的反差,衬出诗人内心的悲苦。当精神苦闷的时候,美味佳酿也难以下咽。南朝宋诗人鲍照《拟行路难》第六首开头为:“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李白显然化用了这一诗句,不过增加了“对比度”,以乐景写哀,强化了哀的程度。那么,诗人的悲哀到底是因为什么呢?答案是模糊的,朦胧的,充满“诗意”的。“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这是一种忧来无端的惆怅,是一种无所适从的迷惘。诗人以形象化的语言,写出了世途的艰难,寓含着无限的悲慨。现实之路虽然坎坷险阻,但梦还在,理想还在。诗人多么希望像姜太公一样,八十岁遇周文王,一展宏才;像伊尹那样,梦见自己乘舟到“日边”,有为于当世。但理想和现实是有距离的,理想不能征服现实,现实也不肯认同理想。这样的痛苦交织于诗人心中,他终于发出“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的感叹。诗的结尾,在沉郁中振起,坚定了“长风破浪”的信心,重新鼓起沧海扬帆的勇气。
1、写出与下面典故对应的人物。
A 垂钓碧溪—— B 乘舟梦日边—— C 长风破浪——
2、 、 、 、 四个连续动作,形象地显示诗人内心的苦闷抑郁,感情的激荡变化。
3、 诗歌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的 思想感情。
1、A 吕尚 B 伊尹 C 宗悫 2、停、投、拔、顾 3、高昂乐观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 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 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 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 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 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 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关中地区闹饥荒,民不聊生。这年秋天,杜甫弃官到秦州(现在甘肃天水),又辗转经同谷(现在甘肃成县)到了四川。在亲友的帮助下,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建起了一座草堂,过上了暂时安定的生活,他感到快乐和自足,于是歌唱春雨,寻花漫步,遣兴江边,以诗酒自娱。但是,这种表面上的安逸,掩饰不住他的贫穷,更不能冲淡他那一贯的忧国忧民情怀。上元二年(761)秋天,一场暴风雨袭击了他的茅屋,再一次把他从浪漫的隐居生活中敲醒,让他面对现实,让他忧思,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诗题本身就很有趣。茅屋为秋风所破,为什么还要“歌诗一首”?是什么牵动了诗人的诗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