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戏》写作特色
【故事情节】
这是一篇极具魅力的记叙体小说,其记叙的线索是看社戏,其故事发展情节为看社戏前的波折(开端)、去看社戏途中的见闻感受(发展)在赵庄看社戏(高潮)〔这一层有两个记叙线索:台上人物、情节的变化、转换及台下小伙伴们看戏的神态、心理、情趣的变化〕看社戏后深夜归航(结尾),内容极简单平常,读起来却让人感到情趣盎然,爱不释卷。
【景物描写】
细致传神的景物描写。作者以写意的手法,略略几笔便把江南水乡美丽如画的景色呈现在读者的面前。使你仿佛也看到那里美丽的景色,也听到孩子们欢快的笑声和大自然的美好声音汇在一起,也闻水乡田野里特有的芳香。这样的景物描写,不但表现“我”去看戏时的愉快心情,而且也表现了作者对美好的江南农村的极度热爱。
接着描绘了一幅“月夜行船图”,充满了诗情画意,给人一种朦胧美。画面上月色朦胧,连山起伏,表现出一种静态美;水气的清香,连山的踊跃,表现出一种动态美,碧绿的豆麦和水草,淡黑的山色,白色的船篷,显现出一种色彩美;再以远处几点火光来点缀,使阴柔的画面上生发出几分活气,增强了明与暗的对比度,整个画面显得更加和谐、完美;在静谧之中,隐约飘来横笛宛转、悠扬的声音,令人心旷神怡。作者从视觉,嗅觉、触觉、听觉等多方面着笔,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真切感受,江南水乡的夜色、情调多么温柔,多么美好!此时,“我”的焦急的情绪也渐渐地“自失起来”,和笛声一道“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情景交融,寄情于景。作者写人物的心情变化融在写景之中,先写连山,运用了一个非常形象、贴切的比喻句:“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跑”字照应了上文的“飞”字,是写船行之快,反衬了人物想看社戏的急切心情:“但我却还以为船慢”。再写笛声的宛转悠扬,水气的清香,使急切的心慢慢地沉静──自失──弥散,“我”被陶醉了,忘了一切,忘了自己。写得真实、自然、贴切,能够引起读者心灵的共鸣。
写看社戏,先写戏台,写戏台又必然由远及近,因为船还在疾进。四周一片黑暗,而灯火明亮的戏台,好像镶嵌在黑色帷幕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在水气朦胧的月夜中,最惹人注目。而这戏台恰恰又是在“庄外临河”而起,这独特江南水乡的“戏台”的野趣,又最惹人浮想联篇,令人神往,这柔和美好的景致,只能以“画中仙境”作比了。随着船身向前移动,戏台上的人物和戏台下的船篷也渐见分明。写戏台的美好,刻画了“我”愉悦的心理,写船“走得更快”,和“我”从远地方就注视着戏台,而且目不转睛,表现了“我”对社戏的专注和神往,与前文“第一盼望的”遥相呼应。
写戏台在“庄外临河的空地上”就是在“野外”:写看戏“果然近不得台旁,……比那正对戏台的神棚还要远”,就是证实了“远远的看”;这既照应了整部小说的过渡部分提到的那本日文书里的见解:“若在野外散漫的所在,远远的看起来,也自有他的风致”,又具体地、一步一步地写实了自己的的确确“在野外看过很好的好戏”。足见,戏的好坏当在其次,而在野外,在散漫停泊的船上,远远地、轻松自如地看戏,使“我”领略到了这种独特的、自然潇洒的风致,这种心灵的感受才是最难忘的,这种心灵的美好体验也是不可再得的,所以,篇末尾句作者才写下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深怀感触的语句。
再如把戏台比作“仙山楼阁”,写它在红光水气的笼罩下时隐时现,就好像是画上的仙境一般美丽动人,再加之以横笛的悠扬声,又像“初来未到的时候一般”迷人,与来时的情境相映成趣。“我疑心老旦进去了”的后面还有一句内心独白:“蛇精和跳老虎是不是要出来了?”很想再回去看个究竟,可因为大伙儿都已无兴致,也不想再劳累小伙伴,所以“不好意思说再回去看。”这段语言简洁、文字优美,准确地刻画了“我”的心理活动。
又如写“深夜行船”,强调了船行之快:“松柏林早在船后了”,“船头的激水声更其响亮了”,“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这富有江南水乡特色的新奇、贴切的比喻,活画出一幅动人的“飞船夜行图”。写“老渔父”停下艇子来喝彩,侧面烘托、突出了船行之快,说明这些农家的孩子确实是连行家里手都佩服、称赞的行船好手。很自然地照应了前文。“夜渔”,呼应了前文写到的“几点火”“渔火”。写归航,没有描写两岸的景致,因为“已经到了深夜”,“周围的黑暗只是浓”,除了点点渔火,别的什么都看不见了。说明作者把握的准确,运笔的精当。
【选材】
围绕中心选择材料的特点。课文里以“我”去平桥村和农村小伙伴一块儿看戏的过程做为线索,把一个个生活片断有详有略地叙述出来。看戏,当然是“我”到平桥村最主要的一项活动,这一部分是写得详的,写了看戏之前遇到的波折,看戏途中“我”的心情,远处看戏台如同仙境的动人景象,较近些看到了戏剧表演,大家终于熬不住,于是返航了。作者写这些,都在于表现农村孩子的聪明、朴实、纯洁、友爱……以及“我”和他们有着共同的好恶,共同的情趣等。其它几件事,如打了太公不会斥为“犯上”,掘了蚯蚓去钓虾,大家一块去放牛,返航途中一块儿“偷”豆,六一公公送豆等,虽然写得较略,但也都是要说明农村劳动人民和他们的孩子的诚恳、善良、无私……可见,作者所选择的材料,都为的是更好地表达中心思想。
本文主要是对“我”十一二岁时在家乡看社戏一段趣事的回首,固此全文在材料的处理上便把看戏前后进行了略写,看社戏进行了详写,但为了突出主题,作者除了详略精当之外,还别具匠心地做到详中有略,略中有详,使得详略相得益彰,从而使主题表达得更加充分。
如第一部分是写“我”随母亲归省平桥村的欢乐生活,但为了突出“乐”,也为了给写最大的乐事──看社戏作铺垫,所以作者在第三段用白描的手法,清新淡雅的笔调勾勒了两幅充满童趣的画面,一幅是“伏岸钓虾图”,从“掘蚯蚓”“穿铜丝”、伏岸钓虾,写到“虾呆子”的自食其果:一幅是“观村童放牛图”,从“高等动物”牛的欺生,写到“我”因惧怕而“远远地跟着、站着”,写到“小朋友们”“全都嘲笑起来了”,画面里有水世界里虾的呆相,有通灵性的牛的戏谑;有稚童“伏岸钓虾”时全神贯注的静态;有牧童们天真无邪的嘲笑之态;画面充满了无拘无束、自申自在的欢快情趣,再加上钓到的一大碗虾,“照例是归我吃的”,这优厚的待遇,更增添了“我”的快乐,这是平桥村“在我是乐土”的又一个因由。应该说这是略中有详。
第二部分写到赵庄看戏的全过程,是全篇的中心部分。而在这一部分里,作者加大笔墨地详写了在赵庄看戏。真可谓详中之详了。
但本部分的第四个层次写看社戏后深夜归航时,作者便采取了详中有略的写法。在这里,作者是把“吃豆”作为全篇的第二个重点来写的。
先写“偷豆”的地点:“离平桥村”一里左右的地方,说明已经进入本村的地面;次写原因,写原因也写得很有层次,而且真实自然,顺理成章:船行慢了──很疲乏──太用力,许久没有东西吃。再描“群童谐趣图”:出主意的是聪明的桂生,说“罗汉豆正旺相,柴火又现成”,“可以偷一点来煮吃”;指挥的是老练的双喜,问阿发“偷那一边的呢?”奉献的是憨厚无私的阿发:“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于是大家便很实在地“各摘了一大捧,抛入船舱中”;指挥转移阵地的还是聪明、老练的双喜:不能再多偷,怕阿发的娘知道要哭骂的,于是“便到六一公公的田里又各偷了一大捧”。
豆偷来了,孩子们便很自觉地“各尽所能”:该摇船的摇船,该生火的生火,该剥豆的剥豆,配合得多么和谐、默契!豆煮熟了,“便任凭船浮在水面上,都围起来用手撮着吃”,此情此景充满了童心的稚趣和野餐的风趣。为什么篇末尾句里写道:“再也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呢?因为再也不曾有过的“那夜”,“偷豆吃”的有趣经历和内心充满欢快、愉悦的感受与体验是非常难得的,如同前文写“看社戏”的“看法”一样,这种独一无二的“吃法”,这种别有风情野趣的心灵感应往往是最美好的,永远不会忘记的,心情的愉悦更增加了豆的无比鲜美。
而吃豆之后的一些情节对表达乐事都不太重要,固此在详写了“吃豆”之后,略写“进桥”“停船”“上岸”和母亲的嗔怪,巧写大家的应对自如:“都说已经吃了点心,又渴睡,不如及早睡的好,各自回去了”,“偷豆”的事巧妙地掩饰过去了,“我”的心里必然是暗自庆幸,又一阵松快,少年伙伴们也自不必说了。看到这里,读者也会发出会心的笑声。
【刻画人物】
人物形象的描绘。作者采取白描的手法,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等来刻画人物,性格十分突出。例如课文里描写的双喜,由于看不到戏,“我”不钓虾,东西也少吃,心里十分不高兴。这个最聪明的双喜便大悟似的提议:“八叔的航船不是回来了么?”为什么写他“大悟”还要加上“似的”两个字呢?这说明他早已想到这一点了,只是时机不成熟不便提出来,待到祖母也认为“应当不高兴,他们太怠慢”而且说是“待客的礼数里从来所没有的”,小伙伴们也“都叹息而且表同情”的时候,这才把他早就有了的想法仿佛偶然想到的样子,适时地提出来,这样既容易得到祖母的同意,又能够得到伙伴们的支持。及至祖母不放心,母亲又有些迟疑的时候,又是这个双喜看出了“底细”,立刻表示可以“写包票”。为了说明“包票”可靠,还提出了三点有力的根据,不容你不首肯。他说:船大,不易出事;迅哥老实,不会闯祸;我们又都是识水性的,万一出了问题也容易解决。从双喜所说的话以及说话时表现的神情来看,双喜有多么聪明!而这一切都是为了使“我”能看上戏,从这儿来看,他又是多么热情与友爱!划船出发的时候,“双喜拔前篙”,第一个动手,敏捷能干。看戏时,是双喜告诉“我”铁头老生能连翻八十四个筋斗。这说明日里他来看过戏,知道最精彩的表演是什么,这一次是特地陪我来看戏的,他主动地向我介绍这表演最精彩的地方,也都表现了他的热情,友爱。但那铁头老生没有表演翻筋斗,双喜立即就来安慰我,说是看客少,演员也懈了,况且“谁肯显本领给白地看?”这样的解释,“我”自然会感觉在情在理,于是心平气和了……。双喜的这些语言,表现了他的善良和对同伴的体贴!作品里的人物,塑造得十分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