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翻译 语文 教案教学 教案设计 《老王》学案

《老王》学案

教案设计   2025-01-19

《老王》学案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整体把握全文结构,学习作者将零散的材料组织起来展现人物形象特点。

2、全面理解课文内容,体味作者独特的语言风格

过程与方法

1、朗读课文,揣摩重点语句的含义,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匠心。

2、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联系现实,引导学生关注他人,关注社会.。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作者对不幸者的同情与关爱,培养学生的同情心。

2、感受作者在文章中流露的平等意识和人道主义精神。

学习方法:文本研习

学习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课前预习

1、字词

塌败( ) 取缔( ) 伛( ) 翳( )

骷髅( ) 绷( ) 滞笨( ) 愧怍( )

2、释义

塌败

滞笨

取缔

愧怍

3、文学常识

(1)杨绛(1911-),原名杨季康,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员,作家、评论家、翻译家。剧本有《称心如意》.《弄真成假》、《风絮》;小说有《倒影集》、《洗澡》;论集有《春泥集》、《关于小说》;译作有《1939年以来的英国散文选》、《小癞子》、《吉尔.布拉斯》、《堂.吉诃德》等。

(2)作者和她丈夫钱钟书都是学识渊博的学者、学术权威,可当时的中国却弥漫着左的思想,忽视抹杀个体劳动和个体价值。五十年代取消私有化,不顾个体生存的特殊要求,一切都进行集体合作制;六十年代文化大革命,更是把左推向极点,形式上更是无以复加:无产阶级劳动人民当家做主人,怎能拉车做有钱人的

学生活动

牛马?又有谁敢做车来欺压奴役劳动人民?知识越多越反动,专家学者被认作“反动学术权威”,必须下农场到干校,接受劳动人民的再教育。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钱钟书、杨绛均被揪出,被人为资产阶级学术权威、反动学术权威,打入了牛鬼蛇神的阵营。先后去河南的五七干校接受劳动锻炼,1970年6月,钱钟书夫妇的女婿德一被迫含冤自杀。1972年3月,钱钟书夫妇由干校回家,遭到了住在他们家的“革命男女”的毒打、迫害,三人被离家逃走,在外过了三年的流亡生活,1977年2月才搬入三里河新居。“文化大革命”期间,扬绛一家人受尽了屈辱和蹂躏。

文章作于1984年。这是一篇回忆性的文章,作者记叙了自己从前同老王交往中的几个片段,当时正是“文化大革命”时期,是一个荒唐动乱的年代,作者夫妇被认为是“反动学术权威”。但是,任何歪风邪气对老王都没有丝毫影响,他照样尊重作者夫妇。由此与老王的交往深深的印刻在了作者的脑海之中…

(3)现实情况:改革开放以来,祖国大地经济腾飞发展,物资极大的丰富起来,同时也不可否认,因为客观环境和机遇问题我们身边还有许多人挣扎在生活底层,需要周围人群伸出温暖的援助之手,他们老区边远山区渴盼上学的孩子们,有游走于城市边缘的民工及子弟们,有城市的游民拾荒的老人们。

一、导入

你曾用自己的爱心感动过别人吗?哪怕是一个深情的微笑,一句亲切的问候,一次希望工程的小小捐助——,现在你的甚或周围有没有生活艰难的不幸者?你是怎样对待的?让我们一起学习新课文《老王》,感受普通人相互关爱的情感,想想我们每个人应该怎样做。

二、作者介绍

三、课文探讨

1、 文章最后在这么一句,那是一幸运的 人对一不幸运的愧作,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分别找出。

2、 老王的生活在是不幸的,是苦的,那他的为人怎么样,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3、 老王为什么在去世前给我送香油,鸡蛋,体现了老王怎样的性格?

4、 老王说我不是要钱,为什么最后还是收了钱, 你是如何理解的

5、 请同学总结一下老王的为人

6、 文章最 后一句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作,老王是不幸的个那请问作者是个幸运的个吗?为什么是不幸的呢?

7、 作者明明处境不好,为什么还觉得自已是幸运的人?

8、 那么作者对老王的同情和关爱具体现在哪些方面?

四、结本文语言特色

五、探究活动

1、 大家找了这么多作者对老王的同情和关爱,那么你认为作者是一个怎样的人?

2、 到这里我是否读懂了作者,总结本文主旨

3、社会地位,生活条件比较优越的人往往瞧不起卑微者,为什么作者一家 能对老王那样的不幸者那么关心,爱护,生活中,我们要有怎样的精神才能做到作者那样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呢,同学们不妨结合课文来讨论一下这个问题?

点击显示
【《老王》学案】相关文章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mip.zidianfy.com/yuwen_232662/
教案设计推荐
热门教案设计推荐
  • 教案设计
  • 教学分析
  • 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