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暑假作业之古诗词欣赏
高一语文暑假作业之古诗词欣赏
7.古诗词欣赏
1. (201山东桓台二中4月检测试题)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黄庭坚
黄落山川知晚秋,小虫催女献功裘。
老松阅世卧云壑,挽著沧江无万牛②。
【注】①元丰四年(1081),诗人任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县令,很不得意。这时苏子由(苏辙)被贬在筠州(治所在今江西高安)为监盐酒税,两人相距不远。诗人因秋而思,触景生情,有慰勉苏子由之意。②挽著沧江无万牛意为志甚坚,难以动摇。
(1)第二句中催字用得十分传神,说说这样写的好处。(4分)
(2)在黄庭坚的诗中经常出现岁寒三友的形象,结合全诗,赏析本诗中老松的形象。(4分)
【答案】:(1) 催有催促之意,运用拟人的手法(1分)写出晚秋天凉,促织鸣声四起,催促妇女织布,赶制裘衣。(1分)今又到了晚秋的季节,光阴徒催人老,(1分)诗人借此表达自己当年也曾想要干一番事业而至今落魄,一事无成的郁闷心境(1分)
在草木凋零、小虫鸣叫的晚秋时节,唯有一棵老松安卧云壑,冷眼静观,只有沧江挽纤的万牛才能把老松拉走。(2分)老松正是看透炎凉世态、不与世俗合污、毅志坚定的诗人形象的象征。(2分)
2. (201福建厦门双十中学5月热身试题)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6分)
杜牧
旅馆无良伴,凝情自悄然。
寒灯思旧事,断雁警愁眠。?
远梦归侵晓,家书到隔年。
沧江好烟月,门系钓鱼船。
????⑴颈联是怎样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的?(3分)?
? ⑵联系全诗的情感,对尾联沧江好烟月,门系钓鱼船作简要赏析。(3分)?
?
⑴虚写乡愁令人难眠,渐入梦境,梦回故乡。可路远,醒来时天已大亮。实写的是远离故乡,书信难达。表达羁旅中的思乡之情。??
⑵用沧江美景、渔人垂钓与诗人长途跋涉、行旅艰辛形成鲜明对比。反衬自己风尘仆仆难与家人团聚的愁绪,表达了诗人对家乡自由自在闲适生活的向往。
(201山东淄博二模试题)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8分)
细草穿沙雪半销,吴宫烟冷水迢迢。
梅花竹里无人见,一夜吹香过石桥。
(1)赏析首句细草穿沙雪半销的妙处。(4分)
(2)全诗重点写了梅花这一意象,在描写上有何特点?(4分)
【答案】:(1)雪融化了一半,细草从沙土里露出了头。(2 分)运用了细节描写,预报早春,点明了时令。(2 分)
(2)夜色掩映,竹树掩映,诗人没有正面描写梅花的形态,而是写了梅花的香气。(紧扣题目中的除夜这一特定时间,不写梅花形态,只写梅花香气)(2 分)以虚写实。(2 分)
. (201上海徐汇区期末试卷)阅读下面诗歌,完成第1416题。(8分)
作社朝祠有足观,山农祈福更迎年。
忽然箫鼓来何处?走煞儿童最可怜。
虎头豹面时自顾,野讴市舞各争妍。
王侯将相饶尊贵,不博渠侬注一晌癫。
〔注〕渠侬:方言,他(她),他们。
14.从首联看,社是 (2分)
15.下列对尾联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王侯将相即使放下尊贵身份,也无法获得山农们的欢畅。
B.王侯将相尽管身份尊贵,但无法得到山农们那样的欢畅。
C.王侯将相放不下尊贵身份,不可能有山农们那样的欢畅。
D.王侯将相暂时放下尊贵身份,像山农那样不欢畅不罢休。
16.赏析本诗颔联、颈联的描写手法。(4分)
【答案】:14.(2分)山农祈福的活动。
15.(2分)B
16.(4分)人潮涌动,锣鼓喧天,唱着山歌的村民,带着面具的演员竞相登台,追逐着鼓声奔跑的儿童尤其可爱惹眼,营造出欢畅、热闹的场景,极具视听冲击感。(描写手法:点面结合,视听结合,场面描写)
. (2014福建政和一中、周宁一中第四次联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第6题。
黄裳
红旗高举,飞出深深杨柳渚。鼓击春雷,直破烟波远远回。
欢声震地,惊退万人争战气。金碧楼西,衔得锦标第一归。
6.(1)这首词用了多种修辞方法,分析其中一种修辞方法的表达效果。(2分)
答:
(2)这首词是怎样描写竞渡场面的?请简要分析。(4分)
答:
(1).①比拟(1分)飞出深深杨柳渚将舟拟比作鸟类,飞字形象生动写出了群舟竞发的速度之快(1分)(也可以分析衔,衔是龙舟的龙形生发出来的字眼,饶有情趣)
②比喻(1分)鼓击春雷将鼓声比作春雷,贴切,具体地写出鼓声之大,犹如春雷轰鸣。(1分)
③夸张(1分)欢声震地写出岸上发出了一片震地的欢呼声,极言声之大,惊退万人表现健儿们争战夺标的英雄气概,简直使千万人为之惊骇退避,(1分)(任选一种修辞方法分析即可)
(2).此词采用白描手法,从视觉,听觉方面,绘声绘色地描写了竞渡夺标的场面。(2分)红色的旗帜,浓绿的杨柳,白茫茫的烟波,金碧楼台,鼓声如雷,欢声震地。通过色彩和声音刻画了竞渡夺标热闹场面。(2分)
2014黑龙江模拟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宋)刘克庄
诗人安得有青衫,今岁和戎百万缣。
从此西湖休插柳,剩栽桑树养吴蚕。
【注】 ①戊辰:公元1208年(宋嘉定元年),时宰相韩侂胄当政,为了立盖世功名以自固,让自己千古留名,草草出兵北伐,结果招致大败。战后和约,以南宋每年向金人交纳大量钱财为代价。
8.这首诗的前两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其作用是什么?(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西湖插柳改为栽桑树养吴蚕,你认为这符合情理吗?请说说理由。(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8.解析:本题考查对情感的把握和作者抒发情感的方式。作者从青衫这类具体的事物着笔,却与和戎这件大事相联,表达的主题当然也是非常深刻的,这种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既委婉又具有讽刺意味。
答案:以小见大的手法。(2分)以诗人的身份,尚无青衫可穿,普通人民的生活更是可想而知。诗人以无青衫这一件小事情,反映出战争、战败给人民带来苦难这一大课题,讽刺了统治者无能、腐朽,只会剥夺、欺压人民。以此二句反映战败给人民带来的无穷灾难,十分恰切。(3分)
答案:具有一定的合理性。把西湖著名景点上的柳树都砍光拔尽,种上桑树以养蚕,自然荒唐至极,但是,这种作法却有合理性,总得让人有衣穿,不养蚕怎么能行。衣与食事关国计民生,西湖没有柳可以,人民没吃没穿可不行。(3分)这两句诗意在讽刺,其特点是运用对比,前句写统治者的娇奢淫逸,后句写老百姓的穷愁苦难。(3分)
. (2014上海金山区期末考试)阅读下面的小令,完成第1416题。(8分)
(元)孙周卿
西风篱菊粲秋花,落日枫林噪晚鸦。数椽茅屋青山下。是山中宰相家,教儿孙自种桑麻。亲眷至煨香芋,宾朋来煮嫩茶,富贵休夸。
[注]山中宰相:指陶弘景。他隐居句曲山中,礼聘不出,武帝到山中咨询国家大事,时人称为山中宰相。
14.双调是这首小令的宫调名,水仙子是 。(1分)
15.对这首小令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开头两句通过西风等六个意象写出了深秋的肃杀。
B.诗人自诩是山中宰相,这是一种自命清高的表现。
C.富贵休夸与山居自乐呼应,点明诗歌的主旨。
D.本诗语言质朴平实,朗朗上口,给读者清新自然之感。
16.作者是怎样表现山居自乐的?(4分)
【答案】:14、(1分)曲牌名
15、(3分)A(错在肃杀)
16、(4分)要点:(1)艺术手法,如选材角度、语言表达等;(2)对艺术手法的具体分析;(3)语言。答案示例:作者通过对归隐生活中几个代表性片段的描写(1分),如自诩山中宰相、教儿孙种桑麻、为亲眷煨香芋、为宾朋煮嫩茶等(3分),表现山居自乐。
. (2014江西宜春上高二中第5次月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晚 次 鄂 州
唐卢纶
云开远见汉阳城,犹是孤帆一日程。
估客[1]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潮生。
三湘衰鬓逢秋色[2],万里归心对月明。
旧业已随征战尽,更堪江上鼓鼙声!
【注】[1]估客:贩货的行商。[2]三湘:泛指今洞庭湖及湘江流域一带,漓湘、潇湘、蒸湘的总称。在今湖南境内。由鄂州上去即三湘地。
(1)严羽认为:唐人好诗,多是征戍,迁谪,行旅、离别之作。试分析这首行旅诗中的颔联估客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潮生好在哪里? (4分)
(2)这首诗主要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4分)
【答案】:(1)颔联对仗工整,内涵深刻,含蓄蕴藉。上句是动中写静,白日舟行水上,同船的商贾酣然入睡,足见江上风平浪静;下句是静中写动,晚上夜深人静,忽闻舟人低语,可知江潮涨起。这一联明写诗人旅途中的所见所闻,暗写他昼夜难眠的纷乱思绪。(3个要点中,答对两点,即给满分)
(2)这首诗主要抒写厌战、伤老、思归之情, 归心是全诗之眼。
首联一个犹字,道出诗人归乡的急切心情,一个孤字,流露出旅途的寂寞情绪。颔联写旅途中内心的纷乱不宁之情。颈联进一步写内心纷乱的原因。 三湘万里, 写的是战争的境遇和身世的飘零, 衰鬓想到了人生易老,秋色 的肃杀增添了内心的孤苦。明月,更增添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尾联把这种忧心愁思更加深化了,旧业已随着战乱而化为乌有,而江上仍然传来战鼓声声,诗人把这一切的根源归结为战争,思归的同时显露出对战争的厌恶和伤时之情。(答对3 点给4分,答对两点给2分,答对1点给1分)
9. (2014四川乐山一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秋登宣城谢朓北楼
李白
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
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1)颔联写登楼远眺之景,请说说为什么写的好?(4分)
(2)尾联言简意明,意味却深沉丰富,请简要赏析其中的思绪和情感。(4分)
【答案】:(1) ①从整体上写登高览胜,不但宣城秋境尽收眼底,而且间接写出山晚晴空的澄彻明净,可任意纵目的畅快惬意。②用比拟,以明镜写秋水的澄明和晚晴时的水光潋潋,用彩虹状双桥在夕阳下的倒影,写出秋色斑斓的水光天气。③以动写静,夹不但写出宣城处于双溪之中的轮廓,而且活化了溪流绕城而过的形象;落使地上桥影拥有从天而降的动感,令人遐想。④江水,双桥相映成趣,互为烘托。明镜让彩虹的色彩更为瑰丽,彩虹使明镜更为清澈晶莹。(能从两个角度,用贴切的表现手法支持阐释即可)⑵ ①诗人临风缅怀南齐的谢朓,心情复杂,但没有人理解,也无人愿理解,深刻的孤寂溢于言表。(2分)②诗人有怀想、追慕谢公的绵绵情思;诗人才华卓著而仕途困顿,与当年谢朓的命运如出一辙,临秋登谢朓之楼,思慕中有纠结,纠结中有感叹,感叹中有悲苦;不被理解,孤寂和苦闷;秋风袭袭,正是诗人心中凄风苦雨的写照。③诗人登高所眺,人烟苍寒,橘柚黛青,梧桐泛黄,秋色冷凉,沉重抑郁,凄怆荒寒;诗人追远怀人,思绪跨越古今,走得越远,受伤越深,深沉苦闷,五味俱陈。(②③两点,点到即可2分)
诗词赏析
?? 谢朓北楼,亦称谢公楼,唐时改为叠嶂楼,是南齐时谢任朓宣城(今安徽宣城)太守时所建。谢朓,字玄晖,是六朝南齐的重要诗人,与六朝南宋诗人谢灵运分别称为大谢、小谢。李白《宣州谢楼饯别校书叔云》说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可见对小谢的诗歌很推崇,也很受他的诗风的影响。天宝十三载(754)中秋节后,李白从金陵再度来到宣城,登上北楼,写下了这首五律,全诗描写了宣城谢朓楼一带的秀美景色,同时表露出对谢朓的深切怀念。
宣城地处皖南,向以名山胜水而著称,所以开篇就以江城、山晚领起,指明宣城依山傍水的地理特征。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明丽的画面:秋天的一个傍晚,登上宣城北楼眺望,晴空之中,远山之上,一抹斜阳,照耀着眼前的江城,就象一幅美丽的风景画!诗人开门见山,一开头就把所见景色概括了出来,马上抓住人心。严羽《沧浪诗话》云:太白发句,谓之开门见山。指的就是这种表现手法。
接下来他用明镜彩虹突出江城如画,具体地展现了双桥流水的美丽景色。宛溪、句溪这两条溪水,清澈透亮,如同明镜,夹城而流;宛溪上的凤凰桥,句溪上的济川桥(隋文帝开皇年间建造的拱桥),如同两条美丽的彩虹横跨河上,在阳光的照射下,像在画中。
第三联写地上风物。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形象地描绘出人家炊烟在秋空里袅袅升起,炊烟笼罩下的橘树柚树,已带有几分寒意,梧桐也已染上枯黄的秋色,显出了衰老的姿态。在这里,随着诗人视线的转移,景色也发生了变化,感情也随景而迁。 寒、老二字点出了秋凉的景色,使人感到已是秋光渐老之时。不仅写出了秋景,而且也透露出诗人带有微微凉意的心境,完整而又有层次。
最后两句,更是有感而发,直抒胸臆。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诗人站在谢眺楼上,深藏在心底的孤独之感被引发出来。有谁能理解我此时在北楼上,迎着拂拂的秋风,怀念谢眺的心情呢 !谢朓被萧遥光诬陷,死于狱中;李白也是因为被人陷害,离开长安,浪游宣城,政治上一事无成,一种深重的孤独失意之感溢于纸上,笼罩全文。使他感慨万端,不能自己。末联的反诘语气,更加突出地表现了作者的郁闷和不平,大大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李白在长安为权贵所排挤,一直处于失意之中,他在政治上找不到出路,只能寄情山水,怀念古人,向大自然倾诉他的心声。当他再次来到宣城独自在谢朓楼上临风眺望的时候,触景生情。相似的经历,使诗人更加怀念谢朓,但是又有谁能理解他此时此刻的心境呢?全诗有景有情,情因景而生,情随景而变,情景交融,铸造了全诗清凉的意境。
10. (2014山东高考仿真模拟冲刺6)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昭君怨 梅花
郑 域
道是花来春未,道是雪来香异。竹外一枝斜,野人家。
冷落竹篱茅舍,富贵玉堂琼榭。两地不同栽,一般开。
(1)词的上片道是花来春未,道是雪来香异一句写出了梅花怎样的特点?(4分)
(2)词的下片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结合诗句分析这种表达技巧的好处。(4分)
【答案】:(1)梅花出类拔俗,不同凡花,它虽春未到却独自凌寒而开;它洁白似雪,但冰雪却不具备它那醉人的幽香。(4分)
(2)运用了对比手法。下片竹篱茅舍玉堂琼榭对比,表明不论把梅栽在哪里,它都不改初衷,突出了梅花纯洁傲岸、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的高贵品质。(4分)
11. (2014湖南邵阳第1次联考)阅读下面这首清词,完成题目(8分)
南乡子 邢州道上作
陈维崧①
?? ???????? 秋色冷并刀,一派酸风②卷怒涛。并马三河年少客,粗豪,皂栎林中醉射雕。
??? ???????? 残酒忆荆高,燕赵悲歌事未消。忆昨车声寒易水,今朝,慷慨还过豫让桥③。
??? 【注】①陈维崧(1625~1682),清代词人,阳羡词派领袖,江南宜兴(今江苏宜兴)人。官至榆林院检讨,并参修《明史》。此词应是康熙七年(1668),作者自北京南游汴、洛途中所作。②酸风:吹得人眼睛酸疼的冷风。③豫让桥:春秋时义士豫让隐身伏击赵襄子之地。
(1)下阙运用典故,共写了?????????????? 、????????????? ? 和豫让三位悲壮慷慨的英雄义士。(2分)
(2)首句写景,作者描绘的是什么景色?与词的内容有何关系?(3分)
(3)有人说忆昨车声寒易水一句是本篇的词眼,你认为呢?(3分)
【答案】:(1)荆轲、高渐离(共2分,每空1分)
(2)描写的是冷峻的秋色和萧瑟的秋风卷起怒涛的苍凉劲健的秋景(1分)。既为下文粗豪的三河客醉射雕营造了气氛(1分),也与燕赵悲歌以及三位古代义士的慷慨悲壮之气浑然一体(1分)。(共3分)
(3)这一句确为词眼(1分)。这一句让人想象当年荆轲风萧萧兮易水寒的悲壮慷慨,既与第一句描写的眼前之景相应,又照应了上阙中的粗豪客和下阕中的三位义士的豪情(1分);而且忆昨与今朝慷慨还过,使历史与现实交相辉映,统率了全篇(1分)。(共3分)
12. (2014山东济宁期末)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题目。(8分)
丘为
绝顶一茅茨,直上三十里。
叩关无僮仆,窥室唯案几。
若非巾柴车①,应是钓秋水。
差池②不相见,黾勉③空仰止。
草色新雨中,松声晚窗里。
及兹契幽绝④,自足荡心耳。
虽无宾主意,颇得清净理。
兴尽方下山,何必待之子。
[注]①巾柴车:指乘小车出游。②差池:指此来彼往而错过。③黾勉:殷勤。④及兹:来此。契:惬意。
(1)从上山到下山,诗人的情感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变化过程?(4分)
(2)从全诗来看,草色新雨中,松声晚窗里两句有什么作用?(4分)
【答案】:
13. (2014黑龙江模拟冲刺3)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8-9题。
(元)虞集
江山信美非吾土,飘泊栖迟近百年。
山舍墓田同水曲,不堪梦觉听啼鹃。
【注】 ①这首诗作于元顺帝元年寒食日祭扫祖墓时。作者的先祖虞允文曾在宋高宗绍兴年间大破金兵,暂时稳定了南宋局面,但最终宋朝还是灭亡了。
8.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江山信美非吾土一句对表达这种感情有什么作用?(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你是如何理解诗中啼鹃这一意象的?请结合末句简要分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8.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情感的把握和作者抒发情感的方式。联系注释里面的写作背景和诗歌的前两句即可归纳出作者流露出的情感。这首诗的首句与其它诗歌不同,开篇作者即直接入题,把感情寓于其中,赏析这首诗歌要特别注意这一点。
答案:这首诗表面上是教育子侄们不要忘记祖宗故土,表现了殷切的思乡之情,但字里行间又处处婉曲地流露出兴亡之感。(2分)江山信美非吾土,面对大好河山,作者突然意识到这已不再是宋朝的天下,亡国之隐痛顿时涌上心头。首句直扣诗歌的主旨,增强了全诗的悲壮色彩。(3分)
9.
答案:啼鹃,相传为古代蜀主望帝之魂所化,啼声甚悲,往往用来寄托国家的兴亡。(2分)这首诗末句语意双关,明写暮春杜鹃哀啼使人难过,暗中寄托了国家兴亡的悲戚。语意含蓄,隐晦曲折而又感情深沉。(4分)
2014四川资阳二诊)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问题。(8分)
李清照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轻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②。
【注释】①北宋党争期间,诗人和丈夫赵明诚屏居乡里十年之久,这首词写于这段时间。②屈原当年作《离骚》,遍收名花珍卉,以喻君子之美德,唯独桂花不在其列。
(1)这首词刻画了怎样的桂花形象,试简要赏析(4分)
答:
(2)有人评价这首词风格独特,颇得宋诗之风,即以议论入词,请结合具体的句子谈谈你的理解。(4分)
答:
【答案】:(1)这首诗刻画了朴素低调的桂花形象。(答出朴素低调1分)桂花颜色暗淡轻黄,体态轻柔,生长环境迹远, 幽静偏僻,香味浓郁。(1分)诗人抒发了对桂花的赞美(喜爱)之情(答出赞美或喜爱1分),表达自己淡泊名利,高洁自处的情操(答出淡泊名利,高洁自处1分)。
(2)诗人以议论入词,议论桂花之美。自是花中第一流为第一层议论,是直接赞叹桂花。(1分)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为第二层议论,以梅菊来衬托桂花,侧面赞美桂花。(1分)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为第三层议论,以嗔怪屈原来间接表达桂花之独特。(1分)三层议论,将自己对桂花的喜爱之情推到极致。(1分)
2014北京东城12月联考)阅读下面清诗,完成(1)(2)题。(7分)
纳兰性德
泠泠②彻夜,谁是知音者。如梦前朝何处也,一曲边愁难写。 极天关塞云中,人随雁落西风。唤取红巾翠袖,莫教泪洒英雄。
【注】 ①《大清一统志顺天府》载,弹琴峡,在昌平州西北居庸关内,两山相峙,水流石罅,声若弹琴。②泠泠:水流声。
(1)这首词描写了怎样的边塞景象?
(2)这首词主要抒发了作者哪些情感?请简要概括。
【答案】:(1)描绘水声泠泠、关塞入云、秋风苍劲、鸿雁低飞的边塞景象。(3分,每个景物1分,写出三个即可)
(2)抒发了知音难觅的苦闷、关塞行役的艰辛、背井离乡的无奈、英雄失路的落寞及对朝代兴衰的感叹。(4分 每种感叹2分,写出两个即可)
2014湖南澧县、益阳、桃源三市联考)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南宋]? 吴锡畴①
韶光大半去匆匆,几许幽情递不通。
燕未成家寒食雨,人如中酒落花风。
一窗草逆濂溪老②,五亩园私涑水翁③。
无赋招魂成独啸,且排春句答春工。
[注]①吴锡畴:南宋末年诗人,死后第三年南宋灭亡。
②濂溪老:即周敦颐,晚年定居于庐山,世称濂溪先生。
③涑水翁:指司马光,陕州夏县(今属山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
?(1)简要赏析颈联中逆私二字的精妙之处。(4分)
(2)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歌所表达的幽情。(4分)
【答案】:(1)逆是迎接的意思,私是偏爱的意思。(2分)颈联使用拟人手法,赋予绿草田园以人性人情,写出它们对其主人的亲昵之状,曲折而又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2分)
(2)幽情在本诗中有两个层面的意思:一是伤春之情。(1分)一是忧国之情。(1分)盛春已经过去了,而南宋也是国运衰微,盛景不再,大势已去,故这幽情从表面看似是伤春,从全诗看它暗含着忧国伤时的隐痛。(2分)
2014浙江余姚中学(上)期中)阅读下面,完成2122题。(7分)
【宋】梅尧臣
春风入树绿,童稚望柴扉。 远壑杜鹃①响,前山蜀客归。
到家逢社燕,下马浣征衣。 终日自临水,应知已息机②。
【注】①杜鹃,又名子规。②息机:摆脱琐事杂务,停止世俗活动。
21.请简要分析首句中绿字的妙处。(3分)
22.三、四两联是怎样借助想象之景抒发情感的,请简要赏析。(4分)
21.【解析】(1)【要点】绿字写出了春风吹绿林木的动态,表现了春风的活力,显示了春天的生机,增强了诗的韵味。(2分)(意思对即可。其他看法,言之成理亦可)
22.【解析】(2)【答题要点】颈联想象友人喜逢家乡的燕子,一洗征尘,表现出归家时轻松愉悦的心情。尾联进一步设想友人归家后悠闲自在的生活,寄托了对友人真诚的祝福,也暗含着诗人对超脱世俗的自由生活的向往。(4分)(意思对即可。其他看法,言之成理亦可)
2014四川南充第1次适应性考试)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8分)
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 ??注释:①该诗是作者滞留异乡,思念妻子之作。②端居:闲居③素秋:秋天的代称
(1)远书归梦两悠悠,正是诗人在盼远书而不至,觅归梦而不成的情况下,从心灵深处发出的一声长长的叹息。请赏析悠悠二字的妙处。(4分)
(2)这首诗中的三四句主要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4分)
【答案】:(1) 悠悠二字既形象地显示出远书、归梦的杳邈难期,也传神地表现出两皆落空时怅然若失的意态。而夫妻双方山川阻隔,别后经年的时间、空间远隔,也隐见于言外。(4分)
(2)第三四句主要运用了借景抒情的艺术手法。诗人借助对青苔、红树以及雨景、月色的描写,赋予客观景物以浓厚的主观色彩,营造出冷寂、凄清的氛围,表达了悲愁、孤寂和思亲的情感。(如从其他角度回答,如互文手法,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4分)
2014江苏阜宁中学第3次调研)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韦应物
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又一年。
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
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
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
注:李儋(dān):字元锡,武威(今属甘肃)人,曾任殿中侍御史,是作者的朋友。这首诗是韦应物晚年在滁州刺史任上的作品。
(1) 颈联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请简要分析。(2分)
▲ ▲
(2) 这首诗抒发了作者哪些情感?(4分)
▲ ▲
(3) 请简要赏析这首诗的末句。(4分)
▲ ▲
(1) 主人公有志而无奈,多病的自身困难加剧他的归隐之念,百姓流亡的疾苦唤回他的济时之心,刻画了一位有志而无奈、甘窃位苟禄、进退两难的官员(诗人)形象。(意对即可)
(2)感叹别后时光易逝、境况萧索;感慨国家及个人的前途无法料想而忧愁,情绪低沉暗淡;抒发一个清直官员有志无奈的的思想矛盾和苦闷;感激友人的问候关念,亟盼他来访(意对即可)
(3)末句以景结情(以景作结)。西楼望月, 望月怀人,借月光来传递相互关照之情,盼望对方来访;几回,说明盼友为时之久,心情之切;几回圆,用月轮的缺而复圆寄托盼望朋友团圆的拳拳之心。(意对即可)
2014四川内江第3次模拟)阅读下面的一首词,回答问题。(8分)
朱淑真①
独行独坐,独唱独酬还独卧。伫立伤神,无奈春寒著摸②人。 此情谁见,泪洗残妆无一半。愁病相仍③,剔④尽寒灯梦不成。
注释:朱淑真是一位容貌出众、善绘画、通音律、工诗词、乐交游的才女,但婚姻不美满,婚后抑郁寡欢,故诗词中多忧愁怨恨之语。②著摸:撩拨、沾惹。③仍:重复。④剔:剪剔灯心的动作。
(1)请就上片中的独字作简要赏析。(4分)
(2)概括女词人在下片中用特写镜头摄取的两幅生动的画面,并简要分析。(4分)
【答案】:(1)①独,孤独。无论是行走静坐还是吟唱应和,以至卧倒于床榻,都是凄楚孤零、独自一人,揭示了其婚姻不美满的现实,(2分)②五独连用(重复使用),充分表现出女词人的孤独与寂寞之情,从而塑造了一个茕茕孑立、形影相吊的女词人的形象。(2分)(答题思路:根据行为分析心理情感,再到分析人物形象。)
①泪洗残妆图。女词人思前虑后、痛定思痛,不由得泪水滚滚,眼泪洗去了脸上大半脂粉。女词人热爱生活、珍惜青春,因而是一个爱打扮的人,现在竟听任泪洗残妆毫不顾惜,令人催泪悲思。(2分)②夜剔寒灯图。女词人在愁病交加、恶性循环的劣境中,每每因抑郁难平、心意烦乱而夜不能寐,只得面对那昏黄暗淡的灯光,把灯芯挑了又挑。(2分)
2014重庆三峡名校联盟12月考)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
清陈维崧
寒山几堵①,风低削碎中原路②。秋空一碧无今古。醉袒貂裘,略记寻呼处。
男儿身手和谁赌?老来猛气还轩举③。人间多少闲狐兔。月黑沙黄,此际偏思汝。
【注释】①陈维崧(1625~1682) 清代词人、骈文作家。字其年,号迦陵。出生于讲究气节的文学世家,少时作文敏捷,词采瑰玮。明亡(1644)时,陈维崧才20岁。入清后虽补为诸生,但长期未曾得到官职,身世飘零,游食四方。②堵:座。③削碎中原路:形容鹰掠地飞过。④轩举:意气飞扬。
(1)这首词的上片主要是用什么表现手法来塑造鹰的形象?请作简要分析。(3分)
(2)结合下片的句子,分析词人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1)主要运用了衬托的手法。 借壁立的寒山、空旷的大地、澄碧的秋空衬托鹰勇猛无畏、志存高远(勇猛、矫健也可)的形象。(把衬托答成烘托也算对)(手法1分,分析2分)
(2)男儿身手和谁赌?老来猛气还轩举,表达了猛气犹存、老当益壮的情怀。人间多少闲狐兔。月黑沙黄,此际偏思汝,表达了期待施展抱负、建功立业的志向。(每点2分)
①词借咏鹰抒壮怀,言其欲像雄鹰搏击狐兔一样,消除恶人、小人,声色俱厉,可见作者在郁闷中进发之愤慨。词大概作于作者旅寓河南期间。②堵:一般为用于墙的量词,词中形容山高。③风低句:写鹰在广阔平原上迅疾低飞。削碎,犹划破。 ④寻呼处:行猎地方。寻呼,即呼鹰逐兽。杜甫《壮游》:呼鹰皂枥林,逐兽云雪冈。⑤身手:指才能、本领。和谁赌:没有机会与别人比高低。 ⑥轩举:昂扬貌。 ⑦汝:指鹰。
【鉴赏参考】
《醉落魄?咏鹰》这首词题为《咏鹰》,可见鹰为陈维崧在词中所吟咏的形象。《醉落魄?咏鹰》这首词上片没有全部直接写鹰,而是写寒山、大地、秋空,为鹰的活动提供了特定的场所。显然陈维崧在这里用了衬托的手法,以壁立的寒山、空旷的大地、澄碧的秋空衬托鹰勇猛无畏、志存高远的形象。
人间多少闲狐兔。月黑沙黄,此际偏思汝,表达了期待施展抱负、建功立业的志向。
词借咏鹰抒壮怀,言其欲像雄鹰搏击狐兔一样,消除恶人、小人,声色俱厉;可见陈维崧在郁闷中迸发之愤慨。该词大概作于陈维崧旅寓河南期间。首句寒山几堵写出山高,风低句写鹰在广阔平原上迅疾低飞。削碎犹划破。秋空句写出天的空旷、澄碧,醉袒句,写出酒醉想起鹰逐兽的地方。词的上片运用衬托手法,借壁立的寒山、空旷的大地、澄碧的秋空来衬托鹰的威猛、雄健。词的下片,男儿句写出自己有才能却没有机会与别人比高低。后四句表明自己老当益壮,像雄鹰那样,施展抱负,建功立业。
2014福建四地六校第3次联考)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
唐王昌龄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①。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注①临洮:今甘肃岷县一带,是长城起点。
⑴诗歌颔联中黯黯见临洮的黯黯有什么表达效果?(2分)
⑵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对这首诗作简要赏析。(4分)
【答案】:⑴黯黯即暗淡的意思,这里明指天气,(1分)描绘了平沙日落的荒凉景象,也暗指征人心情的黯淡凄凉,表达了厌战的情绪。(1分)
⑵这首诗运用渲染、对比等表现手法,(1分)通过对塞外恶劣环境和昔日战争遗迹的描绘,渲染了凄冷、荒凉的气氛,表达诗人对塞外古战场凄凉的感受;通过昔日长城战高昂的士气与眼前白骨遍野的惨象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厌恶之情。这首诗着重表现军旅生活的艰辛及战争的残酷,其中蕴含了诗人对穷兵黩武的抵触情绪。(3分)。(表现手法回答侧面描写亦可得分)
开头四句是从军士饮马渡河的所见所感,描绘了塞外枯旷苦寒景象。诗人把描写的时间选在深秋的黄昏,这样更有利于表现所写的内容。写苦寒,只选择了水和风这两种最能表现环境特征的景物,笔墨简洁,又能收到很好的艺术效果。首句的饮马者就是军士。诗中的水指洮水,临洮城就在洮水畔。饮马须牵马入水,所以感觉水寒,看似不经意,实则工于匠心。中原或中原以南地区,秋风只使人感到凉爽,但塞外的秋风,却已然似刀。足见其风不但猛烈,而且寒冷。三四两句写远望临洮的景象。平沙谓沙漠之地。临洮,古县名,因县城临洮水而得名。即今甘肃东部的岷县,是长城的起点,唐代为陇右道岷州的治所,这里常常发生战争。暮色苍茫,广袤的沙漠望不到边,天边挂着一轮金黄的落日,临洮城远远地隐现在暮色中。临洮一带是历代经常征战的战场。据新旧《唐书王晙列传》和《吐蕃传》等书载:公元714年(开元二年)旧历十月,吐蕃以精兵十万寇临洮,朔方军总管王晙与摄右羽林将军薛讷等合兵拒之,先后在大来谷口、武阶、长子等处大败吐蕃,前后杀获数万,获马羊二十万,吐蕃死者枕藉,洮水为之不流。诗中所说的长城战,指的就是这次战争。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这是众人的说法。对此,诗人不是直接从正面进行辩驳或加以评论,而是以这里的景物和战争遗迹来作回答: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足是充满的意思。白骨是战死者的尸骨。今古贯通两句,上下句都包括在内;不仅指从古到今,还包括一年四季,每月每天。意思是说,临洮这一带沙漠地区,一年四季,黄尘弥漫,战死者的白骨,杂乱地弃在蓬蒿间,从古到今,都是如此。这里的白骨,包含开元二年这次长城战战死的战士,及这以前战死的战士。这里没有一个议论字眼,却将战争的残酷极其深刻地揭示出来,典型的侧面描写手法。
23. (2014新疆乌鲁木齐第2次诊断性测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苏?轼
菊暗荷枯一夜霜。新苞绿叶照林光。竹篱茅舍出青黄。
香雾噀[注]人惊半破,清泉流齿怯初尝。吴姬三日手犹香。
【注】噀:xn,喷。
8.香雾噀人惊半破,清泉流齿怯初尝两句中哪两个字最生动传神?请结合诗句加以点评。(5分)
9.这首词是如何从正面、侧面两个角度塑造橘的形象的?请结合全诗分析。(5分)
【答案】:8.惊:吃惊、惊讶。(1分)怯:胆怯、害怕。(1分)擘开橘皮,芳香的油腺如雾般喷溅,初尝新橘,汁水齿舌间如泉般流淌。惊于橘皮迸裂时香雾溅人(1分),怯于橘汁的凉冷和酸味(1分)。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初尝新橘时的感受,表达喜爱之情(1分)。
9.正面:新苞绿叶青黄香雾清泉,(1分)写出了橘黄叶绿、橘香弥漫、橘汁酸凉。(1分)
侧面:(1)反衬。以菊暗荷枯反衬橘黄叶绿、香雾溅人、橘汁酸凉,突出强调橘的生机与味美。(2分)(2)烘托。竹篱茅舍,掩映于青黄相间的橘林之中,可见橘树生长之盛,人家环境之美,一年好景,正当此时。(2分)(3)侧面描写。吴姬三日手犹香,着意夸张,尽得吴橘之味矣。(2分)(侧面答出两点即可,其中手法和解说各1分)
2014甘肃张掖第3次诊断)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一9题
李白
燕昭延郭隗①,遂筑黄金台。
剧辛②方赵至,邹衍③复齐。
奈何青云士,弃我如尘埃。
珠玉买歌笑,糟糠养贤才。
方知黄鹄举,千里独徘徊。
【注】①燕昭,即燕昭王;郭隗,劝说燕昭王求士。②剧辛,战国时燕将,原为赵国人。③邹衍,战国时著名的哲学家,齐国人。
8.这首诗开头四句运用燕昭王招贤纳士典故,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答:
9. 诗歌结尾两句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5分)
答:
【答案】:8.①以燕昭王招贤纳士典故引出诗歌话题,引出下文对现实人才际遇的描写;②与下文描写的现实中人才的遭际构成对比,突出诗人不被重用,怀才不遇的现实处境;③赞许燕昭王招贤纳士之举,表达诗人的向往之情。(每点2分,共6分)
9.诗歌结尾两句运用比喻手法,诗人以高飞的黄鹄自比。(2分)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中权贵昏庸腐朽,不重用人才的不满和意欲远走高飞而又不知前途何在的迷茫。(3分)
以上就是高一语文暑假作业之古诗词欣赏,希望能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