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写作专题:形象和细节 教案教学设计
疑难精讲
一、细节
二、如何选择细节?
(1)选择有特征的细节
(2)选择细节要以小见大(3)选择细节要有明确的目的
三、形象
四、细节和形象之间的关系
五、阅读下面例文,回答文后题
故乡行、重返大自然、八仙桌、
老师,我想对您说……
[疑难精讲]
一、细节,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往往是指某些琐碎细小的事情,而在文学作品中则是指那些能够细腻地描绘人物性格、故事情节、社会环境和自然景物的最小的组成单位。作家韩映山把细节比作“生活的浪花”,他的一段话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理解细节这个概念:
整个童年生活是很丰富的,是充满战斗色彩的。所以,构思时,一幕幕童年的生活画面,就像活电影一样出现在我眼前。于是我打破了原来的故事框子,让我童年熟悉的小伙伴,带着生活的泥土,带着浑身的水气,带着满脑袋高梁花儿,带着故乡的生活话语,跟我一起,活动在“绿苇丛中”。我们在书中,又开始了“打水仗”、“送情报”、“捉野鸭”、“放鱼鹰”、“赶集”、“摸鱼”……一连串的生活的浪花,一个接一个地奔涌而来,像鱼儿熟悉水,鸟儿熟悉苇塘一样,写作时,非常兴奋,不感到费劲,许多细节,原先没有想到,而是随写随“流”出来的。(《作品中的细节》——从《绿苇丛中》谈起。见《作家谈创作》,花城出版社)
引文中的“打水仗”直到“摸鱼”,作者称它们是“一连串的生活的浪花”,实际上就是指文学作品中的细节。有的作家则分得更细,认为自然界的一草一木,一花一石,人们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可看作细节,其余可以类推。
细节,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在广阔无垠的自然界里,到处都有,俯拾即是。作家根据自己的写作需要,选择那些生动精彩的细节,写出多姿多采的文章。
例如下面一段文章就是这样:
我怀念从故乡的后山流下来,流过榕树旁的清澈的小溪,溪水中彩色的鹅卵石,到溪畔洗衣和汲水的少女,在水面嗄嗄嗄地追逐欢笑的鸭子;我怀念榕树下洁白的石桥,桥头兀立的刻字的石碑,桥栏杆上被人抚摸光滑了的小石狮子。那汩汩的溪水流走了我童年的岁月,那古老的石桥镌刻着我深深的记忆,记忆里的故事有榕树的叶子一样多……
文中的山、水、石、人、鸭子、石桥、石碑、小石狮子,都可以看作细节,每个细节配以相应的形容词,各个细节便各具情态,有动有静,动静结合,互相映衬,富有情趣地组成了榕树旁的一景,再加上作者的眷恋故乡的感情色彩的渲染,仿佛每个细节都流溢着浓浓的乡情,使人难以忘怀。
二、如何选择细节?
(1)选择有特征的细节
(2)细节,是描写事物最小的组成单位。
记叙文在描写人物的时候,最主要的任务是塑造人物形象,而一个人物形象是需要由许多生动具体的细节来完成的,而人物形象的千差万别,往往就体现在不同的细节特征上,因而细节的特征往往体现出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我们都读过鲁迅先生的《故乡》和《孔乙己》,“豆腐西施”杨二嫂偷手套的细节,便体现了杨二嫂的性格特征;孔乙己吃茴香豆的细节,体现了孔乙己的性格特征,两者的差别十分明显,决不会互相混淆。因此“善于阐明主题的作品,总是伴随着一定的情节梗概,选择和组织富有特征的细节,具体描写事物和现实的特征。因此,它是塑造形象不可缺少的条件,是构成形象的必要方面。”(王朝闻:《题材•人物及其他》)所以选择富有特征的细节,对描写事物,反映现实和塑造人物形象具有重要意义。
(3)选择细节要以小见大
(4)根据需要选择有典型意义的细节。
所
谓细节,顾名思义,就是说它细小,但它的作用却不能忽视。在日常生活中往往碰见有人顺手搀扶一下老人,或顺便帮助一个病人,保护一下过马路的孩子等等,看来都是生活小事,在文学作品都把它们叫做细节,但这个细节虽然微小,却能反映这个人的道德品质,正如我们常说的一滴水能反映出太阳的光辉,这就是以小见大的形象说法。细节也具有同样的作用,它能从生活的细微末节中反映出事物的本质,因此,细节虽然小,份量轻,但它的容量和表现事物的能力却很大。所以,我们在选择细节的时候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拮取生活那些足以反映事物本质的细节,由点到面,以小见大,见一斑而窥全豹。
夏衍的《包身工》反映的好几万包身工受骗受压遭辱的悲惨命运。几万人不可能都写全,因而选择了“芦柴棒”等几个典型来概括全体。而对“芦柴棒”的遭遇便选择了极富表现力的典型细节来反映。下面就是“芦柴棒”有病时所遭受的折磨:
“假病!老子给你医!”
打杂的一手抓着“芦柴棒”的头发,狠命地把她提起来往上一摔。“芦柴棒”手脚着地,打杂的跟上去就是一脚,踢在她的腿上,照例又是第二、第三脚。可是打杂的很快就停止了。据说那是因为“芦柴棒”那突出的腿骨,碰痛了他的脚趾。打杂的恼了,顺手夺过另一个包身工正在抹桌子的冷水,迎头泼在“芦柴棒”头上。这是冬天,外面在刮寒风,“芦柴棒”遭了这意外的一泼,反射地跳起来。于是在门口刷牙的老板娘笑了:“瞧!还不是假病!病了会好好地爬起来?一盆冷水就医好了!”
引文中有两个细节:一是“芦柴棒”横遭毒打的惨状;一是老板娘的毫无人性的恶毒语言。两个细节形成十分强烈的对照,从“芦柴棒”的身上折射出无数包身工的惨痛遭遇和悲怨莫申的不幸。毫无疑问,这两个细节颇具“见一斑而窥全豹”的威力,那样强烈地震撼着读者的心灵。
(3)选择细节要有明确的目的
细节在叙事记人的作品里,主要是为了塑造人物形象和表现主题思想。因此,要以人物和主题思想为中心选择细节,决不能无目的地为了“细节”而“细节”,这样非但不能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和反映社会本质意义的主题,反而会成为一堆芜杂零乱的材料,毫无意义。《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高中语文课本第四册)里有一个不大为人注意的细节,但它却反映林冲思想的变化与发展。林冲被发配沧州以后,原是准备逆来顺受,安于囚徒生活,以期刑满归家,与妻子团圆。可是高俅并不因此而罢休,派人追踪到沧州,非把林冲置于死地不可。他们密谋把林冲调到草料场,交割手续完毕后,“老军指着壁上挂着的一个大葫芦,说道:‘你若买酒吃时,只出草料场投东大路去,二三里便有市井’”,此后,作者一再重复“大葫芦”这个细节,来表现林冲的思想性格。从林冲“把花枪挑着酒葫芦”去买酒,仍“把花枪挑着酒葫芦”回到草料场,发现“两间草厅被雪压倒”,无处存身,便“把被卷了,花枪挑着酒葫芦”来到了山神庙,这时:
林冲把枪和酒葫芦放在纸堆上,将那条絮被放开,先取下毡笠子,把身上雪都抖了,把上盖白布衫脱将下来,早有五分湿了,和毡笠放在供桌上。把被扯来盖了半截下身,却把葫芦冷酒提来,慢慢地吃,就将怀中牛肉下酒。
作者不厌其地重复酒葫芦这个细节,究竟想说明什么?道理很明白:林冲接受这个酒葫芦,说明他甘心接受这种生活,也安于这种生活。他为了喝酒取暖,用花枪挑着酒葫芦风里来雪里去,并无半点牢骚、一句怨言,加上他在山神庙提着酒葫芦渴酒时的那种心安理得的情状,淋漓尽致地刻画了他逆来顺受、安于囚徒生活的心理状态。直到草料场被烧毁,又杀了陆谦等三人,进亦无路,退亦无路,真正到了有家难奔,有国难投,这才丢掉了酒葫芦,表明了他与现状的决裂,思想上有了急剧的变化和发展,下决心投奔梁山。由此可见,作者选择酒葫芦这个细节在塑造人物形象和表现主题时的重要意义。
三、形象,不单指人物形象,它所包括的范围很广,可以说世上万物都有它的形象。例如下面一段文字刻画的是松树的各种形象:
但是把人的心灵带到一种崇高境界的,却是那些“吸翠霞而夭矫”的松树。它们不怕山高,把根扎在悬崖壁的隙缝,身子扭得像盘龙柱子
,在半空展开枝叶,像是和狂风乌云争夺天日,又像是和清风白云游戏。有的松树望穿秋水,不见你来,独自上到高处,斜着身子张望。有的松树像一顶墨绿大伞,支开了等你。有的松树自得其乐,显出一副潇洒的模样。(《雨中登泰山》)
在作者的笔下松树的形象是多姿多采的,同样,在作者的笔下就连山的岩石的形象也是多姿多采的:
别具一格的还有那些石头。古诗人形容泰山,说“泰山岩岩”,注解人告诉你:岩岩,积石貌。的确这样,山顶越发给你这种感觉。有的石头像莲花瓣,有的像大象头,有的像老人,有的像卧虎,有的错落成桥,有的兀立如柱,有的侧身探海,有的怒目相向。有的什么也不像,一动不动,堵住你的去路。
以上两段文章,写的是自然界的景物,描绘了松树和石头的姿态各异的诸多形象,它们清楚地告诉我们,形象,不单独指人物形象,人物形象之外,还有许多别的形象。下面一段文章则是人物形象和自然形象互相配合交融的情趣横生的画面,读后可以加深理解形象的多样性:
站在桥头的两棵老榕树,一棵直立,枝叶茂盛;另一棵却长成奇异的S形,苍虬多筋的树干斜伸向溪中,我们都称它为“驼背”。更特别的是它弯曲的这一段树心被烧空了,形成丈多长平放的凹槽,而它仍然顽强地活着,横过溪面,昂起头来,把浓密的枝叶伸向蓝天。小时候我们对这棵驼背榕树分外有感情,把它中空的那段凹槽当作一条“船”。几个伙伴爬上去,敲起小锣鼓,以竹竿当桨七上八落地划起来,明知这条“船”不会前进一步,还是认真地、起劲地划着。在儿时的梦里,它会顺着溪流把我们带到秧苗青青的田野上,绕过燃烧着火红杜鹃的山坡,穿过飘着芬芳的小白花的橘树林,到大江大海里去,到很远很美丽的地方去……
四、细节和形象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细节在塑造人物形象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我们讲这个作用之前,先学习下面两段有关这方面的精彩论述:
反复不厌的、耐人寻味的是真实的生活在细节,是家常里道,是人情世态,是呼之欲出的人物形象,是诗一般的意境,画一般的场景,乐曲一般的音韵,是甘泉一般的味道,是丰富多彩的人生,是人生的情操、理想、道德,也即是生活的美。作品达到这种境界,才能够存留,传远。
细思《红楼梦》的艺术魅力,是不是这样?我以为是的,作者通过荣宁两府,写了整个人生,整个社会风貌,是历史家无法完成的“人生史”、“风俗史”。他刻画人物,塑造典型,并没有怎么用当时的“大事”,他主要是通过日常生活、家常里道,也即是生活细节来完成的。也正是这些生活细节把人写得活灵活现,把读者带到生活场景里去,和书中人物一起生活,一起喜怒哀乐。这样的作品,只读一遍行吗?这种作品,时间越远越感新鲜,她的艺术价值也越宝贵。(韩映山:《作品中的细节》——从《绿苇丛中》谈起)
引文的第一段旨在说明一部成功的文学作品是由许多因素组成的,而把“真实的生活细节”摆在许多因素之首,从而强调了“真实的生活细节”的重要性。第二段是用《红楼梦》作例证。《红楼梦》“写了整个人生,整个社会风貌”,“刻画人物,塑造典型”,主要是通过“生活细节来完成的”,这是人们公认的事实。这个事实有力地证明了上一段看法的正确性。通过上面引文,可以得到这样的启示:在文学作品里,细节虽小,但作用却很大。记叙文描写人物的时候,虽然不象小说那样要求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完整的人物形象。既然记叙文写人的时候需要一定的故事情节,那么它也象小说那样有细节描写,因为故事情节是由一连串的细节构成的,没有细节,也就谈不上故事情节。因此,细节的典型与否,决定着故事情节的好坏,从而影响到人物性格的塑造。可见,一个具有典型意义的细节,对于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有多么重大的意义。
通过上面的引文和分析,我们明白了细节在塑造人物形象时的重要作用,那么,我们应该联系实际,回顾一下我们学过的有关课文,是否能找到类似的例子呢?毫无疑问,细心的同学肯定能找到不少这样的例子,下面一段文章就是这样的例子:
不知在什么日子,我们
还看到一些女人到这榕树下虔诚地烧一叠纸钱,点几炷香,她们怀着怎样的心愿来祈求这榕树之神呢?我只记得有的小孩面上长了皮癣,母亲就会把他带到这里,在榕树干上砍几刀,用渗流出来的乳白的液汁涂在患处,过些日子,那些癣似乎也就慢慢地好了。而我最难忘的是,每当过年的时候,老祖母都会叫我顺着那“驼背”爬到树上,折几枝四季常青的榕树枝,用来插在饭甑炊熟的米饭四周,祭祀祖先的神灵。那时候,慈爱的老祖母往往会蹑着缠得很小的“三寸金莲”,笃笃笃地走到石桥上,一边看着我爬树,一边唠唠叨叨地嘱咐我小心。而我虽然心里有点战战兢兢的,却总是装出毫不在乎的样子,把折到的树枝得意地朝着她挥舞。(《故乡的榕树》)
这段文章中通过细节刻画了两个人物形象:母亲和祖母。对母亲只用了一个细节,即用榕树液汁治病,来描写母子深情,而对祖母则用了三个细节:“三寸金莲”(借代)、“笃笃笃地走到石桥上”、“唠唠叨叨地嘱咐”,三个细节组合在一起,对老祖母的刻画,不仅有形有声,而且还可以想像出她的神情姿态,慈祥关爱备至的情状,清晰地呈现在读者眼前。
一个好的细节,往往会使作品生辉,读后使人久久不能忘怀。下面的例子就是这样:
有几回,邻舍孩子听到笑声,也赶热闹,围住了孔乙己。他便给他们茴香豆吃,一人一颗。孩子吃完豆,仍然不散,眼睛都望着碟子。孔乙己着了慌,伸开五指将碟子罩住,弯下腰去说道:“不多了,我已经不多了。”直起身又看一看豆,自己摇头说:“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于是这一群孩子都在笑声里走散了。(《孔乙己》)
凡是读过《孔乙己》的人都忘不了这个细节。有时听到“多乎哉?不多也。”便会想到孔乙己“伸开五指将碟子罩住”这个细节;如果我们先说后面这个细节,读者便会立刻想起前面那句话。可见这个细节如此生动、典型,以至于由这个细节就能想起孔乙己的整个形象。
五、阅读下面例文,回答文后题:
故乡行
高一吴莹
我曾经努力构想位于黄土高原上的故乡——陕西是一番什么样的景象,但在脑海中闪过的只是一望无际的黄土,倚山而造的窑洞和电视里头扎白毛巾、腰系红腰带的陕北汉子敲打腰鼓的画面。再有就是茅盾笔下的白杨树。
当我踏上这片黄土地时,才发现故乡与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样。我没有看到久仰的白杨树,不知是时间的变迁还是位置的不同,路两边都是一棵棵更高更大更笔直的泡桐;这里也没有漫天的黄土,有的是一片片绿油油的玉米地,一排排砖房和并不十分罕见的两层小楼。但——也有那居住过几辈人,风吹雨打上百年的老窑洞,黄土做底席做面的土炕……
重返大自然
妈妈曾问我此次回家的最大感受是什么,我脱口而出:“城里的孩子真可怜。”我们每天在高楼大厦间往返,在两点一线间循环,早已忘记了“大自然”三个字的含义。我们不知道什么时候立春,什么时候立秋,我们只能凭裙子与大衣来感受冬夏的区别,至于二十四个节气,更是说不上几个。
故乡完全是另一番景象。这里没有高楼大厦,只有片片绿地,每天大自然都给人新异之感,从树,从草,从庄稼,都能使人感到变化中的大自然的美丽。
记得早在立秋的前几天,大人们便不时地议论起立秋,我却不知道立秋有什么意义,在城市中,没有人会注意这一天。而对于以种种地为主的故乡人,它似乎十分重要。出于好奇,八月七日这天晌午,我站到村口,想“看”秋。
或许出于巧合,那一天果然不同一般。上午天空还是蔚蓝色的,可中午过后,远天骤然被黑云吞没,阳光也在不知不觉中隐没了。紧接着狂风大作,玉米地一下子变成了绿色的海洋,掀起阵阵波浪,后浪拥着前浪,前浪抵着后浪,一浪高过一浪;前面的波浪像“海滩”翻卷着,拍打着。扑扑啦啦的声音时而遥远,时而切近,仿佛大自然正在朗诵一首抑扬顿挫的诗。
不
一会儿,雨点劈劈啪啪地落下来,打在叶子上,汇成细小的水流,顺着叶脉流下去,湿润着土地。雨越下越大,眼前如烟似雾,只有一片朦朦胧胧的绿。
不知什么时候,雨过天晴。眼前,一些玉米已倾倒,给人以惨淡之感。这些倒下的玉米似乎在贪婪地吮吸着雨水。我虽然没有看到秋收时的劳动场面,但我能体会出劳作一年的农民汗水的价值。这天之后,果然秋高气爽,夏日的炎热无影无踪。
秋,就这样翩翩而至,没有香山红叶绚丽的装扮,没有秋游人群的喧闹,却给农民以丰收的希望,也让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
八仙桌
七年前回故乡,由于年幼,很多东西都不记得了。只有那倚山而造,极具自然风格的老窑洞仍然记忆犹新。今年再回故乡,由于多年的风吹雨打,窑洞已为数不多,人们早已住上了砖瓦房。但原来在窑洞中最实用的家什也一同搬了进去,尤其是那古老的八仙桌。
八仙桌就是与现在方桌大小相同的木制方桌,配上两把高背椅子,放于正厅当中,上面放有茶杯、茶壶,用以招待客人。以它的造型,与其说古朴,不如说笨拙,放在窗明地净的砖房中更是碍眼。然而这里家家都不会少了它。每次走亲戚时,由于我远道而来,当然被让为上座。主人总是用抹布把本来由于年代久远就光得发亮的桌椅,使劲擦一遍,然后让座,倒茶。可每次令我受不了的是椅子太高,脚挨不着地,又不敢来回乱晃,只好僵硬地悬着。每次告辞时,小腿都酸疼酸疼的,几乎要站不住了。还有些人家的椅子,椅腿长短不一,那难受劲就甭提了。
有一次到一位姓钱的亲戚家去,老远就看见他家气派的两层小楼。门上除了对联外,还有一块写有“宁静致远”的匾额,让人一眼看出主人的修养。走进院子,里面更是花草有致,五彩缤纷。小楼下三间、上两房,加一个晒麦场,有楼梯盘旋而上,白墙红瓦,美观实用,我不禁羡慕起来。然而当我步入正厅,我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了。在几张方凳中间,一张为我所熟悉的八仙桌跃入眼帘,灰红色的桌面斑斑驳驳,桌腿的漆都掉光了,露出黄白色的木头。两张椅子更是陈旧。望着雪白的墙壁与陈旧笨拙的老桌,想着门口“宁静致远”四个大字,我不禁又在心里叹气了。那天我依然拖着僵硬的小腿跨出那气派的大门。
这以后我开始害怕看到这八仙桌子,仿佛白布上的墨点那般刺眼。故乡的人哪,你们连祖祖辈辈居住的老窑洞都舍弃了,难道就扔不掉一张桌子吗?
这就是故乡,典型的中国内陆农村,有农村美丽的田园风光,有它多年来的保守,也有它初步的开放。不知下次回故乡,故乡会发生怎样的变化,但愿它保留那份自然美,舍弃那份陈旧。
问题:
1、本文“重返大自然”一节,通过细节描写,塑造了什么形象?
2、本文“八仙桌”一节,作者在不同的场合都写了“八仙桌”,想说明什么呢?你有什么看法?
答案:1、塑造了秋的形象。秋天也有形象?是的,有。但似乎有点新鲜之感,因为在人们的印象中,春、夏、秋、冬这些节气在感觉上都能明显地感受到,但在视觉上似乎比较抽象。本文的作者不仅感受到了秋,而且也看到了秋。作者对立秋这个细节所作的细致的描写,尤其是对玉米地这个“绿色的海洋”的波浪的描绘,再加上对秋雨那种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特点的刻画,真实具体,生动逼真地塑造了秋的形象。作者从这里看到了秋,自然是种幸运,一份不可多得的喜悦。
2、“八仙桌”是故乡诸多变迁中的一个不变的细节,作者紧紧地抓住了它,在不同的场合,从不同的角度描写它,旨在说明故乡的人们某种程度上的保守。这个细节描写给人的印象是如此深刻!对此,作者有如下的感叹:“故乡的人哪,你们连祖祖辈辈居住的老窑洞都舍弃了,难道就扔不掉一张桌子吗?”这个感叹还可讨论。家俱摆设,也是一种民族文化。家里摆张八仙桌,大江南北,相当
普遍,说明这种文化传统深广而持久。中华民族之所以能绵延数千年而凝聚不衰,正是得力于这种种深广而持久的文化传统。因此,好的文化传统不能轻言丢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