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导”一得_语文论文
语文导读法教学十分重视教学过程中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因为教学过程是以学生掌握新知、巩固新知、运用新知为主要目的的,学生是这个认知过程的主体。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作用的充分体现,必然是教师主导作用的充分发挥,教师“导”得好不好,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的高低。本文拟就语文教学中如何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略陈一管之见。
一、用“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语文教材本是熔知识性、趣味性于一炉的,特别是一些文学作品,更有别的学科所无法比拟的吸引力。可是,长期以来,由于我们不少老师的“钻研挖掘”,使本来颇具魅力较为完美的一件艺术品的教学,变成了一次冷冰冰的解剖,使学生得不到艺术的享受和熏陶,久而久之,学生对语文这门学科兴致索然。因此,语文教学过程中,必须首先注意用教师的“导”,激发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首先,要注意激发兴趣于导读起始。在教学新教材之前,可以花一堂课时间富有情趣地给学生介绍本学期的新课本。吊起学生学习本册课本的味口。在课文新授的开端,也应注意导入新课的趣味性。譬如我在教《花儿为什么过样红》的时候,首先给学生做了这样的演示:往透明的各自盛有氢氧化铜和盐酸溶液的试管内滴入酚酞溶液,请大家观看。一会儿,学生发现一个试管内的溶液变红了,而另一个变蓝了,兴趣盎然,很想知道这当中的奥秘。这时我说:“大家一定很想知道这是怎么回事,我们今天要学的《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就能给我们解开这个谜。你能从课文中找到答案吗?”这样,学生在“心里所思,口不能言”的情况下,产生了急欲看书的念头,此时,让学生打开课本阅读。这种起始阶段的兴趣激发,使学者进入了亢奋的精神状态,为进入新境界蓄了势。
其次,还应注意让学生保持兴趣于导读全过程。这方面谈三点:
(一)注意提问的艺术。苏霍姆林斯基曾说:“真正的学校应当是一个思考的王国。”课堂的教学中,不宜提“对不对”、“是不是”、“好不好”等学生不需深入思考就有百分之五十的可能轻易答对的问题,而应设计一些有思考余地的提问,以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让他们各抒已见。我在教《我的叔叔于勒》时,为了让学生深入理解资本主义社会人们爱虚荣的心理特点,抓住课文里的关键语句这样提问道:“文中说‘哲尔赛岛是穷人们最理想的游玩的地方’,为什么在船上又会看见两位打扮很漂亮的太太呢。”一石激起千重浪。有的说:“这两位太太也许很有钱。”也有的说:“这两位太太不一定很钱。”接着,我启发说:“两人的看法虽不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他们都注意了‘也许’和‘不一定’等表示不肯定的推测语气词的运用。那么,哪种推测更有道理呢?大家能从课文其他地方找到根据吗?”接着全班同学都急切地翻起书来。通过找根据,大家很快理解了作品所表现的社会主义社会人们的虚荣心。
(二)注意让学生得到短期收益。在课堂教学设计时,可以有意将一些大的教学目标化整为零。课堂上,学生达成每一个零散目标,就会享受一次成功的喜悦,而这种喜悦对学生的思维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加之教师对每一个小目标的达成,都给予充分的肯定,学生学习的兴趣就更浓了。需要强调的是,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意鼓励手段的运用。学生在小目标达成过程中的思维成果,即使错了,也不应轻易否定,而应尽力寻找某个侧面,给予适当的肯定和鼓励。
(三)注意在适当的时候引入竞争机制。心理学告诉我们,中学生具有较强的好胜心理,他们总是想在别人面前显示自己的才能。一次我把两个班集中起来讲语法,当我讲好连动句和兼语句之后,我说:“看哪个班能在五分钟之内想出十句既有兼语又含连动的语句来。”一句话打开了学生思维的闸门,不到三分钟,同学们就在黑板上写出了二十个句子。然后,我和学生一起给两班写的句子分别打分,接着我又说:“看哪个班能用最短的时间将对方的句子分析正确。”很快各自又分析完毕,师生又一起给分析评分。在这样的竞赛中,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得到极大限度的调动,大家都在“其乐无穷”的情境中牢固地弄清了本来比较抽象难懂的语法现象。
除了以上方法,幽默的语言,亲切的教态,教具的使用等,也可以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用“导”,帮助学生解决困难
学生在自学过程中,碰到的困难肯定比传统的老师讲、学生记的教学多得多,因此,发挥主导作用的教师,对帮助学生克服自学过程中碰到的困难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可以有以下三种做法:
(一)开展讨论,发挥群体的优势。对于一个难题,让学生在思维的多向流动和撞击中,迸发出智慧的火花,他们会在多流向思维的交流中,或校正、或补充、或选择,从而找到正确的答案。
(二)有意控制,使学生思维定向。学生的思维有时难免“旁逸斜出”,而这种多流向的思维,有时会使学生的眼睛蒙上一层云雾,教师如果不进行有竟控制,让学生思维定向,学生往往不容易走出低谷,因此,教师有意识的“堵”是非常必要的。在引导学生讨论如何理解《藤野先生》中“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乎他们疑惑”一句时,当学生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之际,我进行了引导,从而让学生自己得出这是鲁迅巧妙地运用“反语”以表达自己愤激之情、爱国之情的结论。
(三)及时点拨,给学生指点迷津。学生在自觉思维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信号暂时中断”的现象,教师应及时作出反应。为学生暂时中断的思维线路搭桥铺路,促使其“突然接通”。这时候,我常常是借助于学生已有的知识或经验,为学生的思维杠杆提供支点,使学生从“山穷水尽疑无路”的苦恼,走向“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喜悦。
三、用“导”,交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达尔文曾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钱梦龙先生也说:“教学的过程是教师想方设法摆脱学生的过程。”要摆脱学生,达到“不教”的目的,教师就必须特别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以及运用方法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
首先,有综合的方法指导。我教初三年级,每一届学生接到手,总是先花四课时做个讲座,对他们进行综合的方法指导,因为学生经过初一、初二的语文学生,具有了较多的语文学习的感性材料,所以,给他们做这样的讲座,他们总有茅塞顿开的感觉。这时的方法指导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阅读步骤的指导;2.段落层次的指导;3.主题思想的指导;4.写作特色的指导。
其次,有学习一类文章的方法指导。如教读初中第六册第二单元,我利用讲读课文《说谦虚》的教学,引导学生总结出学习立论性议论文的一般方法,即弄清文章提出了什么观点(论点)、运用了哪些道理和事实支撑论点(论据)、支撑论点时,运用了哪些方法(论证)、论证时语言有什么特色(语言)。在学生掌握了这“四何法”的情况下,到课内自读课文教学时,我就放手让学生运用“四何法”去学习,教师只是课堂的组织者,讲得就更少了。
再次,有零散的方法指导。教学中,我注意结合学生阅读实践,相机指点,令其开窍。结合学生学习实际,我还指导学生自修方法、记忆背诵的方法、课外阅读的方法、预习复习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