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荒的秋天》教学设计【表格式】
课题 | 北大荒的秋天 |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文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7个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对课文的诵读感悟,知道北大荒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感受语言的生动形象,通过朗读表现北大荒美丽的风光、丰富的物产和字里行间的赞美之情,并熟读成诵。
2、学习第4自然段先概括、后具体的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
挂图、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概内容,知道北大荒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重难点
1、学会本课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
三、学习课文第一段。
四、学习生字。
1、同学们,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
2、板书:秋天你们喜欢秋天吗?为什么?
3、今天,老师带领大家去我国东北的一个叫北大荒的地方,看看那里的秋天是怎样的?板:北大荒
4、我们一起把课题读一读。
1、那北大荒的秋天到底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课文,要读准生字的字音,把课文读通、读顺了。
2、读好后,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3、检查初读情况:
(1)出示生字。
(2)出示词语。
4、同学们读了课文,北大荒的秋天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能用一个字表示吗?板书:美
5、北大荒的秋天美,美在哪里?请同学们再次读读课文。不过这次读要把你认为美的段落多读几遍。
6、同学们,把你认为写得美的段落读给大家听,好吗?
(一)学习课文第一段。
1、谁愿意来读读第一段?
2、读了这段你知道了什么?
3、我们可以用一个成语来概括,那就是“一叶知秋”,就是说看见第一片树叶凋零落地,就知道秋天就要来了。
4、让我们一起来读第一小节。
1、出示生字。
2、你觉得那个生字比较难写或容易写错?
2、师范写。
秋天。
秋高气爽,是收获的季节,小朋友可以去秋游,可以欣赏秋天的美景。
学生齐读课题。
学生自读课文,读准生字的字音,把课文读通、读顺。
学生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指名读。
一行一行读。
北大荒的秋天是很美的。
美。
学生再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学生读自己喜欢的自然段,读准字音。初步了解每一自然段的意思。
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
指名读。
北大荒的秋天是从九月开始的。北大荒的树林里第一片树叶落地,就告诉人们秋天来了。
我们齐读课文第一段。
指名读。
学生交流。
学生描红。
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北大荒的美丽
指导书写,练习用钢笔字书写生字。注意字的整体结构,把字写工整,美观。
作业设计:
1、写词语各两遍。
2、朗读课文五遍。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习第四自然段先概括,后具体的构段方式。
3、通过对课文的诵读感悟,知道北大荒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感受语言的生动形象,通过朗读表现北大荒美丽的风光、丰富的物产和字里行间的赞美之情,并熟读成诵。
2、学习第4自然段先概括、后具体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复习导入
二、学习课文
三、总结全文
1、出示词语。
映照顿时脸庞一碧如洗
燃烧赞美挺拔热闹非凡
2、指名读课文。
3、通过上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一)学习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第二自然段,要求学生想想这一自然段有几句话?
2、指名回答,读了课文,你了解到了什么?
(1)北大荒的秋天的天空有什么特点?“一碧如洗”什么意思?
(2)天空的流云是什么样的?
(3)说说“五彩斑斓”是什么意思?
(4)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读句。
⑷齐读第二自然段,想想第二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
(二)学习第三自然段。
1、轻声自由读第三自然段,这一自然段主要写什么?
2、你从哪些句子知道北大荒秋天的小河是清澈见底的?
3、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指导学生读句。
4、齐读第三自然段。
(三)学习第四自然段。
1、这一段有几句话,哪一句话最能概括这一段话的意思?
2、指导理解:热闹非凡(十分热闹,超出一般。
3、哪几句话具体写“热闹非凡”?找出来读一读。
4、文中把“大豆、高粱”当作什么来写?为什么这么写?你能把你体会到的意思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吗?
5、第三句写得好不好?还在哪里?(体现出原野的热闹景象和人们兴奋的心情。)
6、小结:作者先概括写了原野热闹非凡, 然后再写了大豆、高梁、榛树叶子,具体介绍原野热闹的景象,表现原野的美丽。
板书:原野
(四)学习第五自然段。
1、指导理解。
(1)大豆摇铃千里金:描写了北大荒丰收的景象
(2)茫茫:没有边际,看不清楚。
(3)草甸子:长满野草的低湿地。
(4)沉甸甸:形容非常沉重。
2、小结:北大荒的秋天不仅景色优美,而且物产丰富,作者也不禁发出了赞叹。
同学们,课文通过描写北大荒秋天的自然风光和丰收景象,说明北大荒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表达了作者热爱北大荒的感情。
学生读词语。
学生个别读课文。
学生谈自己的学习收获,复习上课内容。
学生个别读第二自然段,思考老师的提问。
学生回答问题(4句),交流读书收获。
北大荒的秋天的天空一碧如洗。一碧如洗:蓝天仿佛被冲洗过一样,非常亮丽。
北大荒的秋天的流云象五彩斑斓的锦缎……
同学们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
学生齐读第二自然段,回答:这一自然段描绘了北大荒秋天天空的美丽。
学生轻声自由读第三自然段,回答问题:北大荒秋天的小河是清澈见底的。
学生回答问题,朗读这一自然段中的有关句子。
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体会读句。
学生齐读第三自然段。
默读第四自然段,用横线划出中心句,并且回答。
理解掌握。
朗读第二、三句。
思考后回答,有感情地朗读,读出丰收在望的喜悦心情。
齐读第三句后思考问题。
理解先概括后具体的构建方式。
理解,交流。
齐读第五自然段。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在学习课文第二部分(二-四自然段)时,着重让学生通过充分的朗读,用想象、语言、形体或书面等表达出自身的体会感悟,再结合适当的引导讲解,让学生真正理解北大荒的特点。
作业设计:
1、体会文中优秀的词语,试着用自己最喜欢的词语说一句话。
2、精读课文,试着给文中感兴趣的段落配上插图。
3、课外寻找一两篇类似的文章,如《可爱的草塘》等细细品读,或到室外去亲身感受一下秋天的气息。
板书设计
5、北大荒的秋天
天空一碧如洗
小河清澈见底
原野热闹非凡
物产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