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山子传》文言知识点整理(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古今异义)
教案设计
2025-02-15
《方山子传》
一、通假字 1.前十有九年 通“又” 2.犹见于眉间 通“现” 3.往往阳狂垢污 通“佯”,假装
二、一词多义 1. 因 ①因谓之方山子 于是 ②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 趁机 ③因其固然 依照
三、 词类活用 ①余既耸然异之: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异 ②余在岐下,见方山子从两骑:使动用法,使……跟从 ③亦足以富乐:使动用法,使……享乐富足
四、古今异义词
①然终不遇 古:不被重用 ②此岂古方山冠之遗像乎 古:遗留下来的样子 ③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古:妻子儿女 ④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古:马背上 ⑤使从事于其间 古:任职
五、特殊句式 1.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 判断句
2.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 状语后置句
3.然终不遇 被动句
4.何为而在此 宾语前置句
5.鹊起于前 状语后置句
6.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 状语后置句
7.岁得帛千匹 定语后置句
8. 欲以此驰骋(于)当世/徒步往来(于)山中/呼余宿(于)其家/游(于)西山 省略句、状语后置句
点击显示
【《方山子传》文言知识点整理(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古今异义)】相关文章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设计
谈人教版(课标本)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教材的教学
语文A版第九册《高原汽车兵》教学设计
《日月潭》第二课时
《索溪峪的“野”》第二课时教学实录与反思
教科版《故乡的芦苇》教学设计
二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三》优秀教案范文
转)苏版第二册《识字3》教案及设计说明
《一缸金鱼》教学设计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公开课教案设计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mip.zidianfy.com/yuwen_240236/
上一篇: 《早》这课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下一篇: 《芦花荡》课堂实录
教案设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