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翻译 语文 教案教学 教案设计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第18课《斜塔上的实验》教案3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第18课《斜塔上的实验》教案3

教案设计   2025-01-02

《斜塔上的实验》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

教学内容是苏教版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斜塔上的实验》,这是一篇关于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生平传记的节选部分,主要记叙了伽利略发现摆的规律、自由落体定律的经过和他孩童时、学生时的情况,表现不亲信权威,坚持用实验来检验理论、探索新理论的科学思想和热爱科学,甘为科学奉献终身的精神。

初一教学此课通常需要两课时,但现在是六年级学生要用一课时来教就有了很大难度。并且这节课是在中小衔接课题的研究背景下呈现,我以为中小学语文的衔接目前最重要的是学习方式的衔接,读写结合意识的衔接,因而如何定位教学目标就显得尤为重要。

为此我将本课教学目标定位:

1、感受伽利略的成长足迹,体悟伽利略对科学的热爱和创新创新精神。

2、培养学生质疑问题、自主合作的学习意识。

首先,选择教学内容时,改变了大家常用的抓两个实验的做法,我将伽利略的成长放在了一个不被支持的语境下引导学生去感受,从而是学生对人物的事迹和性格形成有个一整体的认识和把握。

其次,围绕目标取舍内容,简单处理第一个实验,重点引导学生去探究伽利略在斜塔上做自由落体运动的那部分内容,意在和学生一起通过课文的阅读体验增强了解伽利略追求真理的可贵精神。

第三,具体设计上希望通过有效设置“删除18段以外的段落”这样一个情景,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从而产生问题引领本课教学。

第四、对人物精神品质的把握教学设计方法是:三读感受成长历程;对话体悟人物情感;写颁奖词升华人物精神。

这几个板块的设计在情感层面上意在形成由感知到升华的递进之势,在能力层面上意在将听说读写有机融于一体,将质疑自主的意识融于其中。

教学过程

一、导入

2004年国际著名科学杂志《物理学世界》刊登了排名前10位的“最美丽实验”。令人惊奇的是这些实验大多是独立完成,最多有一两个助手。所有的实验没有用到大型的计算工具。科学家们用最简单的仪器和设备,发现了最根本和最单纯的科学概念,犹如石破天惊将长期存在人们心中的困惑一扫而空。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其中排名第二的伽利略的著名实验——斜塔上的实验。

二、整体感知

1、根据课文内容把题目补充为一个完整的句子:

伽利略在比萨斜塔上成功进行了自由落体实验。

2、文中那个自然段与扩展后的题目是表达的意思是一样的?

18自然段

3、既然18段已将文题说清楚了,那我们不妨大胆的假设,如果将文章其他部分全部去掉,就写这一节,好不好?对此,你会觉得哪些问题没有说清楚?

可能认为以下的问题没说清楚:

为什么要在比萨斜塔上进行实验?

“大家”是指哪些人?大家为什么要嘲笑伽利略?

伽利略是个怎样的人?

4、简介伽利略。

三、阅读探究

5、交流讨论。

为什么要在比萨斜塔上进行实验?

不信权威,重新检验亚里士多德的学说。

补充介绍:亚里士多德资料

过渡:既然亚里士多德这位权威已经解决了一切问题,那照一般常理看,大家只要接受他的学说就可以了,还有必要再去探索发现吗?可是年轻的伽利略偏偏要“我行我素”,从小到大一直喜欢用观察和实验去考察一切,那他有没有得到人们的支持呢?哪些人在反对他?

(1)请大家轻声阅读8、9自然段,想想孩提时的伽利略在父亲的眼里是个怎样的孩子?

(板书:孩提时 父亲:心不在焉)

(2)伽利略父亲是不是一直支持他从事科学事业呢?进入大学时,他的老师是否支持他呢?请默读11、12节并思考。

(板书:学生时 父亲:妥协

教授:很不赞成、制裁 )

(3)面对大多数人的反对,伽利略有没有停止他的实验呢?然而伽利略在比萨斜塔上的实验似乎得到了很多人的响应?你觉得这次大家是在支持他吗?

(板书:教授时 学 生:嘲笑

同 事:骂、威胁 发现自由落体定律

数学家:赫赫英名

围观者:嘲弄的哄笑 )

6、当伽利略来到比萨斜塔时,已经人山人海,此时他遇到了他的学生,遇到了反对他的教授,遇到了看笑话的旁观者,并且都和他们有过一个简短的对话,你觉得他们会说些什么呢?

7、有感情朗诵18自然段。

8、从发现自然节奏的原则到发现自由落体定律,伽利略为什么会能有如此重大的发现呢?你觉得他身上有哪些东西值得后人学习?

明确:不盲从权威、崇尚科学,不断试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9、伽利略对科学的执着追求让我们感动,但是我们一想到他被软禁直到157年后才被平反后,心中总是涌起无限的心酸和敬意。假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要颁发“感动世界10大人物”奖项,我相信伽利略以及象他这样的科学家定会榜上有名。给伽利略拟一个颁奖词。要求内容能突出其先进事迹,讴歌其异乎寻常的人格精神,文词精美,篇幅短小精悍。

事例:2007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

钱学森: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5年归国路,10年两弹成。开创祖国航天,他是先行人,披荆斩棘,把智慧锻造成阶梯,留给后来的攀登者。他是知识的宝藏,是科学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

交流。师读下水作:

当他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就爱仰望星空,观察是他的灵魂,实验是他的双脚,比萨斜塔铭记了他的威名。在他的人生字典里没有权威和退缩,威胁和监禁算的了什么,一切都不能也从未阻止过他与科学的对话。矢志不渝勇探求,甘于献身为真理,他是科学家的楷模!

四、课堂总结

我们感受了伽利略醉心于科学研究的坚持不懈的精神,两个典型事例都给我们留下了终生难忘的印象。在科学的道路上,我们要学习他这种矢志不渝、坚持真理的科学精神。请让我记住伽利略临终前说的最后一句话:“追求科学,需要特殊的勇气!”

板书设计:

斜塔上的实验

孩提时 父亲:心不在焉 制作车、船等玩具

学生时 父亲: 妥协

教授:很不赞成 、制裁 发现自然节奏原则

教授时 学生: 嘲笑

同事: 骂、威胁 发现自由落体定律

数学家:赫赫英名

围观者:嘲弄的哄笑

点击显示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第18课《斜塔上的实验》教案3】相关文章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mip.zidianfy.com/yuwen_240796/
教案设计推荐
热门教案设计推荐
  • 教案设计
  • 教学分析
  • 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