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翻译 语文 知识扩展 一石激起千层浪 多思迸出智慧花──《劝学》教学创造思维的培养

一石激起千层浪 多思迸出智慧花──《劝学》教学创造思维的培养

知识扩展   2024-11-30

语文教材荟萃了古今中外的名篇名著,它们是古今中外优秀作家思维经验的总结。虽然同是思维的结晶,但有的运用形象思维树形,有的运用抽象思维说理,有的是二者的结合等等,不一而足。可谓形式不同,风格各异。学生通过一篇篇课文的学习,能逐步学到前人各类思维的经验,同时又要以语言为工具选择不同文体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思维成果。因此,老师要抓住学生知识积累和智力发展的关键时刻,重视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呢?

一、通过质疑解疑,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创新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巴尔扎克说:“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疑义地是问号,我们大部分的伟大发现都应归功于‘为什么’。而生活的伟大智慧,大概就在于逢事都问个为什么。”这个论述告诉我们能提出问题就能发现问题,提出的问题越多,创新的机会也越多。那么怎样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呢?首先要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善于质疑。我在讲授《劝学》时,采用这种方法进行教学,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劝学》把深奥的道理寓于大量浅显贴切的比喻中,深入浅出地阐明了学习的重要,而且运用比喻的手法又极其灵活自然、生动鲜明,其中一些简短精练富含哲理的句子,如:“青,取之于蓝,而胜于蓝”“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等,有的已成为人们用来赞美后起之秀的代名词,有的已成了人们持之以恒地学习的座右铭。但如果细心地读,会发现其中有些句子是经不起推敲的。为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我设计了一道思考题:认真阅读课文,找出文中有失偏颇的话并作修改。问题刚从屏幕上显示,学生一下就活跃起来:名家的文章也有问题?继而又趋于沉寂:大家在认真寻找问题呢。根据心理学理论可知,好奇心和惊讶感本是人的天性,何况是激情无限、思维敏捷而活跃的高中生呢!在不到10分钟的时间里,问题一个个显山露水了。经归纳,文中共有六处地方值得与作者商榷。到了修改阶段,学生的情绪更加高涨。他们为荀子的经典名文作了三处修改: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智明而行无(大)过矣。

2、吾尝终日而?(苦)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3、君子生非(大)异也,善假于物也。方括号中的词是学生加的,他们认为加一个字,作者所“说”就显得客观而不绝对,让人能接受,也符合事实。

文中有三处知识值得推敲:

1、积土成山,风雨不一定兴起;

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却能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不是因为蚓的用心专一;

3、蟹六跪而有二螯,却寄居于蛇蟮之穴,不是它们用心浮躁,而是它们的生活习性所决定的。我又问学生,发生这些错误的原因是什么。经过讨论,大家认为是那个时代科学不发达所造成的。可以说学生的修改切中要害,对知识点的怀疑有理有据。通过质疑解疑,学生既弄懂了课文,又获得了智慧,更重要的是他们当了一回伟人的老师,懂得了彼时是真理,但到了此时却不一定是真理。所以,我们一定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成功的喜悦和深深的感悟鞭策学生去探究更深更广的知识领域。

二、通过分析论证,培养学生善于发散和聚合的思维能力

对一个问题的看法,如果只有集中或发散,那么看这个问题的角度就会出现偏斜或从一般到个别的循环往复。而发散思维能让你变革思维的模式,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有跳跃地去看待问题。聚合思维是发散思维的基础,二者统一在一个完整的思维过程中。因为我们头脑中的每一个知识经验,可以说都是最终通过辐合思维获得的。在我们遇到一个新问题时,如果离开了已有的知识经验,发散思维的灵活性便失去了出发点。另外,即使利用发散思维可以获得解决问题的各式各样的方法,但哪一个最好、最科学,最终还必须经过分析、比较、综合,方可作出决定。可见,发散思维和辐合思维如同创造思维的两翼,二者缺一不可。如果在语文教学中教会学生既能利用发散思维,又能利用辐合思维,就能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劝学》从体载上来说是一篇说理性极强的议论文,其最大的特点是运用比喻进行说理。为了让学生了解作者的论证思路和文章的论证层次,我又设计了两道思考题:

1、作者是从哪些角度展开论证的?运用了什么样的论证方法?

2、文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这些比喻有什么作用?

为了弄懂第一个问题,老师必须引导学生去体味文章中心论点的妙处。“学不可以已”应该从哪个角度去理解好呢?学生经过一番思索,便归纳出如下内容:这句话一方面说明学习的意义非常重要,不能停止;另一方面是对待学习应该采取的态度和方法,那也是不能停止。中心论点包孕的内蕴弄清了,再引导学生去思考文章三个段落的内容─—学习的意义、作用、态度和方法,就轻而易举了。在分析第二个问题时,学生经过反复的争鸣和讨论认为:第一自然段中的“青出于蓝”“冰寒于水”“金就砺则利”等比喻句是从正面设喻并阐明学习的重要性的;第二自然段是从反面设喻,“跂而望”“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善假马与舟楫等等,说明学习能产生弥补不足等巨大的作用。第三自然段中“积土成山”“积水成渊”“积善成德”是从正面设喻;“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是从反面来设喻;而骐骥和驽马、“舍”与“不舍”、“不折”与“可镂”是从正反对照来设喻的。这种正面与反面以及正反对照多种方式的比喻说理,通俗易懂地说明了学习贵在持之以恒。蚓和蟹等等是从正反设喻来说明学习专心致志。作者在设比喻时,将道理寓含其中,如“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就留给学生思考的余地;而有的先设比喻再引出道理,如第二自然段。有的由一个比喻设喻引出道理后,而引出另一个比喻,再用另一个比喻来进行论证,如先用“积土成山”“积水成渊”设喻,引出“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的道理,再用“不积跬步”“不积小流”作进一步论证。经过一番质疑解疑的热身运动后,学生对课文的大意有了初步的了解,再引导他们进行理性的思考,这符合人的认识是从感性上升到理性的规律。

结束课文时,同学们感觉到学习此文比学习其他课文有趣,因为他们发现名家也有说错话的时候,他们能勇敢地为古人修正错误,这真是一件了不起的事。而且学习古人这种散文文化的论说文章,既要把握作者的思路,又要了解行文的特点,如果采用质疑的方法来读,就既能体察古人的思想深度,又能看出古人认识上的局限,还将知识点落实了,真是一箭三雕。

由此,我深深感到,作为老师,要在课堂上为学生营造一个能引发学生思考、会思考的外部环境,这个外部环境就是老师为学生创设一个能激发学生敢于质疑、善于思考的课堂气氛。在这种氛围里,学生不受约束,与同学讨论问题,老师不但不会批评,反而会给予鼓励,所以能畅所欲言,碰到问题还能互相启发,在质疑决疑中,不时迸出智慧的火花。

──原载《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点击显示
【一石激起千层浪 多思迸出智慧花──《劝学》教学创造思维的培养】相关文章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mip.zidianfy.com/yuwen_241643/
知识扩展推荐
热门知识扩展推荐
  • 语文知识
  • 练习题
  • 教案教学
  • 阅读答案
  • 电子教材
  • 课文
  • 课件下载
  • 试卷下载
  • 知识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