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鲁迅作品的教学──兼谈《藤野先生》的课堂阅读教学
鲁迅作品被选入中小学课本,大约从本世纪二十年代就开始了。解放后,鲁迅的一些代表作更成为语文课本中的传统教材。
现行的不同地区的语文教材中,均保留鲁迅的传统篇目,从体裁看,有散文、小说、杂文;就安排说,从初中第一册到高中第六册,时跨六个学年度,以如此的份量选学一位作家的作品,恐怕不仅在中国,即使在世界上,也可能是绝无仅有的了。
《学记》中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鲁迅的作品主题博大精深,意境含蓄隽永,加上文字艰深,笔法灵活,大量运用典故、反语、双关,使大部学生,尤其是初中学生越学越难悟其深远莫测,因此虽觉“百草园”清新有趣、平桥村自由可爱、法海可憎可鄙、闰土可怜可叹,却很少有学生喜欢这些新文学的精华。作为语文教师也常常困于怎样领学生去感悟鲁迅作品的主旨,理解别具一格的布局,把握独特的语言风格。
张志公先生曾主张:“教师要带着学生从文章中走个来回,一篇文章就是一处风景,一处宫殿。”怎样才能当好“导游”,带领学生领略其中的奥妙呢?
一、目的明确──教什么
鲁迅是一位彻底的反封建战士,因此他作品的使命就是振聋发聩的呐喊,唤醒麻木的民众,给腐朽沉闷的社会吹进一股清新的空气,带来一缕希望之光。
鲁迅的作品为孩子们呐喊:冲出三味书屋,走进百草园,听蟋蟀弹琴,看叫天子冲向蓝天;他主张要象少年闰土一样,会看瓜、捕鸟、捉猹,象平桥村的孩子门一样,撑着航船在浪花里飞蹿,去领略豆麦和水草散发的清香……孩子们应该有新的生活。
鲁迅的作品为年轻人呐喊:他愤怒,那始终微笑的刘和珍君何以喋血府门,学生请愿何以被斥为扰乱治安;他反对夏瑜那样的流血,夏瑜的血治不好华小栓的病,更治不好那个满目疮痍的社会;他坚信,塔是终究要倒的,法海绝没有好下场;他大声疾呼,要痛打落水狗,无论是岸上的,水里的统统在该打之列。
鲁迅的作品为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劳苦大众呐喊:是神权、夫权、族权,特别是那个罪恶的政权,杀害了善良、勤劳的祥林嫂,是“多子、灾荒、兵、匪、官、绅” 把闰土变成了木偶人,是科举那无形的恶棍打折了孔乙己的腿,中国人不能再像阿Q那样只求精神胜利,必须奋起扫荡几千年的吃人筵席,救救孩子。
这就是鲁迅作品的主旨,帮助学生了解我们这个民族饱含屈辱的辛酸历史,从而学习鲁迅那种矢志不渝为推翻那个吃人筵席而浴血奋战的精神。这是我们的教学目的之一。
“文”“道”是统一的,传道是通过“文”来完成的。鲁迅为什么能塑造出闰土、孔乙己、祥林嫂等一系列栩栩如生的形象?多变的形式、奇巧的构思、用语的准确,这是我们学习鲁迅作品的又一教学目的。
语文教学必须因文悟道,以道解文,只有目的明确,才能有的放矢。
二、方法明确──怎么教
鲁迅作品教学难于其他的现代文学作品,其原因大致可归纳为三点;一是时代背景。鲁迅作品是那个时代的产物,没有那个特定的历史现实,就没有鲁迅战斗的文字。今天的中学生对那个时代太陌生了,时空上的距离,增大了理解鲁迅作品的难度。二是形式上的隐晦曲折。这是由于当时斗争形势所限,“鲁迅处在黑暗统治下,没有言论自由,所以用冷嘲热讽的杂文形式作战。”(《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三是作品的主题极为深刻,学生以现有的知识层面难以理解。
教学中往往唯恐讲不透而引经据典的现象比比皆是,如《藤野先生》中关于“日暮里”这个地名,鲁迅自己说了“不知为什么我至今还记得。”而教师却要用“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来解释这是游子的思乡之情,继而由游子思乡联想到“祖国内忧外患,正如黄昏日暮”,以此表现作者忧国、爱国之情,来强调记得它的理由。凡此种种,事无巨细,没有被遗忘的角落,教学重点不明确,适得其反,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去客观、正确地理解文章的精髓。
因此,首先要明确教学的重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的放矢。
其次,在帮助学生正确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的前提下,找准文章的最佳突破口。
如果仅以鲁迅作品艰深难懂为由,用传统的教学法,对课文逐句逐段地串讲分析,尽管教师讲得口干舌燥,给学生的印象还是浮光掠影。由于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束缚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势必影响学生学鲁迅作品的兴趣,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因此吃透教材,寻找文章的最佳突破口可以说是庖丁解牛的第一刀,走进“风景”的入口处,尤为重要了。
寻找文章的最佳突破口,可以有以下几种方法:
从文章的表现手法入手。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文章分两部分。初读课文,百草园是乐园,三味书屋是牢笼。但“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百草园真的是乐园吗?“园里确乎只有一些野草”,给我们的感觉是“荒”。皂荚树的高大,石井栏的光滑,这不都说明了年代久远,百草园“老”吗?一个未曾开蒙的孩子,居然能将泥墙弄坏,这难道不足以说明园子破败的程度?一个破败的荒而老的园子为什么称之为“乐园”?带着学生反复阅读,抽丝剥茧,学生不难悟出百草园的“乐”意在反衬三味书屋的乏味枯燥。从这个突破口入手,课文的主旨就了然了。
从文章的结构入手。《孔乙己》是一出笑声中的悲剧,主人公在笑声中出场,在笑声中孤寂而又痛苦地挣扎,又在笑声中悲惨地死去,抓住文章的启承转合,以笑声为突破口,引导学生剖析孔乙己这个下层知识分子的形象,学生不难得出文章既揭示了包括孔乙己在内的人民的麻木、愚昧,又控诉了封建科举的罪恶。
从文章蕴含的感情入手。《论雷峰塔的倒掉》则可以用“为什么雷峰塔倒掉大快人心?”引入课文。它既表现了作者强烈的爱憎,又能帮助学生提纲挈领,理清文章的脉络,把握文章的主旨。
第三,联系作品和当时的环境,理解鲁迅作品中的词语。
鲁迅的作品,文笔犀利,灵动多变,嘻笑怒骂皆成文章。但由于时空的距离,以及中学生对事物的认识水平,知识层面的限制,许多学生往往对作品中的词语提出质疑,表示不理解。
应当首先向学生明确,这些文章大多是五四前后写的,当时白话文还没有通行,不能用我们现在的语法来规范鲁迅作品的文字。如“易主”、“不惮”是由文言文的单音词到现在双音词过渡时的产物,不妨把“易”改成“换”,把“惮”改成“怕”。再如“慰安”“魂灵”只需将词序颠倒一下,这是因为当时双音词还未定型,并非鲁迅别出心裁。有的则是一定语境下的变异,只要多读几遍,也就懂了。如“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大家隔膜起来”中的“朦胧” 、“隔膜”用作动词。
以上这些只要有效指导学生整理归纳,无须讲解,学生自会理解,并能举一反三。
但还有些词必须紧紧依据语言环境,像“东京也无非如此”中的“也”,“大约孔乙己的确是死了”的“大约”与“的确”。较典型的如“破口喃喃”。这个词是写老旦在戏台上踱来踱去的唱,双喜他们因百般无聊而“破口喃喃”地骂。联系语言环境便会发现此词维妙维肖的作用,本想破口大骂,但毕竟在看戏,别人喜欢看(否则又怎会河面上停满了船),怎容你放肆?但孩子们的气出不掉,还是要骂,故而成了“喃喃”声。此时不妨让学生模仿一下“破口喃喃”,在笑声中学生会顿悟鲁迅先生的用词之妙绝。
教给学生一杯水,教师首先要有一桶水。这是开启学生思维,激活学生学习内驱力的前提。因此教师必须加强自学,在备课过程中既博采众长又充分发挥自己的教学个性,才能从容地将学生引入鲁迅作品这座博大精深的宫殿中,去领略其中的奥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