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教《劝学》(本站论坛稿)
教案设计
2025-02-13
我教《劝学》
课时:2
一、导入
既来(升入高中)之,则安之。——学习的重要性?学习的方法和应有的态度?——进入课文二、作者简介
“性本恶”→“明礼而化之”
三、释题
关键字:劝——何解?
学——学什么?
四、朗诵
五、理清思路,内容分析
1、作者开门见山,引用了什么观点?
2、荀子为什么强调学习?
△变)(书与人、获得教养、学习改变一生……)
△怎样变?(比喻)
3、学习的意义与作用又何在呢?
4、学习应采取怎样的态度与方法?
5、结构梳理:
第一段: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提高自己(两喻)第二段:学习的意义:(五喻)改变自己(三喻)第三段:学习的作用:弥补不足(五喻)积累(四喻)第四段:学习的方法、态度(十喻)坚持(四喻)正反对比专心(两喻)六、分类归纳总结文言文知识1.词类活用(1)“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中的“水”(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中的“日”
2.特殊句式
(1)介词结构后置A青出于蓝,而青于蓝。B冰,水为之,而寒于水。(2)定语后置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3.一词多义
绝强假望闻七、小结
点击显示
【我教《劝学》(本站论坛稿)】相关文章
苹果落地
公鸡的脸红了(第一课时)
《白杨》词语
二年级语文下册《台湾的蝴蝶谷》教案
《桃花源记》复习指南
语文S版三年级语文《大海的歌》教案
《东方之珠》教案
新教材课后练习的优化处理
与象共舞- 教学设计
圆明园的毁灭 教案教学设计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mip.zidianfy.com/yuwen_24376/
上一篇: 高二语文必修三《指南录后序》教案设计
下一篇: 《槐乡五月》教案之二
教案设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