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报告怎样培养学生写作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当前教育面临的最大课题。笔者从语文教育的角度主张把“中学作文教学”建设成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地。
作文的基本要求是“像样”(叶圣陶语),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创新”成为作文的最新和最高要求。今年高考作文开始按“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双重标准评分,这对学生充分展示才华,发挥创造性是一个巨大的鼓励。
笔者主张作文指导思想应是——“生活,作文的源泉;想象,作文的翅膀;创新,作文的生命。”作文教学中应强化学生的创新,引导学生作文力求别具一格,切不可千文一面,作文指导时讲究虚,作文评点时注重粗,并适当增加自命题和半命题的练习力度,给学生充分的写作自由和广阔的想象空间,让学生用自己独特的语言表露独特的感受和心声,以抒写有个性的作文。
创新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企求一步到位:应从点滴抓起,多鼓励,少批评,即使是滑稽可笑或哗众取宠,只要是“不同一般”的均应予以肯定和引导,让其创新火花成燎原之势,但切不可多讲理论,以免束缚学生的想象。
创新的培养途径是:
第一、指导学生走进生活,走向自然,以积累创新素材。
第二、开展艺术欣赏,以感悟创新之美。
第三、轻松作文,以营造创新氛围。
作文本无定法,应让学生自由写作,放任思绪,天马行空;给学生作文“松绑”,打破不必要的限制,如中心突出、选材精当、行文简洁等;扬弃作文的“八股遗风”和必须表达一个中心思想的“席勒化倾向”;集体评点对不过于注重“细枝末叶”,给作文评价营造一个宽松的氛围。
第四、写想象作文,以便获取创新灵感。
教会学生利用物象或文字进行有意想象和再生性想象的训练。夏丐尊就能从“落叶”一词中“认”出“无常、寂寞”等意蕴和情味。
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进行创造性想象。时空转换:小说《减去十岁》;角色错位;散文《我儿子一家》;借助神力:现代神话故事,作文《我是玉皇大帝》;梦幻设计:作文《2050年的中国》。
第五、打破思维定势,以便掌握创新方法。
思维定势的负作用很大,使人们养成了惰性和对权威的绝对崇拜,这最不利于创新。如杨振宁博士在一次学术报告上的发问“1+1=?”,在座的专家、教授和大学生们竟无人敢答。
引导学生走出狭小天地,放眼世界和未来:举办读书报告会、时事讲座;选写如下文题:我主张的中美关系、俄罗斯衰落了吗?、21
世纪世界的格局、月球村漫想、与火星人的对话……
引导学生利用同一材料,进行多观点提炼:如利用愚公移山的故事,可提炼如下观点:愚公不愚、守旧的愚公、“根”的魅力、愚公,后继有人、愚公与战争。
第六、作文指导和评点侧重命题、选材、结构、语言,以体验创新乐趣。
1、命题必须有特色。
自命题时,要求学生不人云亦云,可借鉴古诗词、流行歌曲、谚语、格言等。如学生据班级一位品学兼优的学生患白血病并匆匆去世这一悲痛欲绝的事件命题:《爱与我同在》、《漫天雪花都是情》、《但愿好人一生平安》、《“取义成仁”之我见》、《遗憾的人生》等。
半命题注重封闭和开放的双重性,要求学生要出其不意。如“__我想对你说”,有的就补充了“苍天、‘?’”等。又如“我最喜欢__”,有的就补充了“竞争、拼搏、孤独、断臂维娜斯”、又如“我想__”,有的就补充了“飞、大哭一场、痛痛快快看一回电视、化作一只雄鹰、作一棵小草”等。
2、选材要求“散”。
材料不局限于某一点或某一方面,可运用联想规律拓展选材范围,多角度全方位选取材料,如《我又结识了一位新朋友》,学生的“新朋友”之广令人目不暇接:小草、鲜花、风、云、雾、闪电、大海、拿破仑、命运之神……
3、构思特别:结构别具一格,语言有特色。
散文化的构思,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结局的出人意料,文体的匠心独运,科技成果的形象描述,时代发展的超前预测,社会生活的夸张介绍,广告艺术的嫁接,文学意识的引进,文学话语的运用,特殊句式的点化等,均能大大激活学生的创新意识,并在作文中有令人鼓舞的表现,如1999年高考,有一篇满分作文构思就特别,采用了“广告”的形式。
在以后的作文教学中,将重视加大创新能力培养,争取有更大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