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山纪行》教学设计
教案设计
2025-02-07
《阿里山纪行》
(一) 学习目标: 反复读全文,感受“阿里山的风光美如画” 品味文章富于音乐美和情韵美的语言。
课前学习:利用图书馆、网络搜集资料,了解阿里山的风土人情、秀丽风光。可以是图片,文字,还可以是歌曲。(分组活动) 课堂学习: 第一块:交流关于阿里山的资料,导入课文
教学步骤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教学反思 |
1 | 欣赏歌曲《高山青》,请学生向大家介绍你所了解的阿里山。 | 每组派代表发言。 结合搜集到的资料进行解说。如实物投影展示图片等。时间:每人2—3分钟。 | |
2 | 导入:阿里山的风光真是迷人,听了两位同学的介绍,我们还是意犹未尽,那就让我们跟着吴功正再去游览一番吧。 |
教学步骤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教学反思 |
1 | 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你觉得写得好的地方可以反复朗读,体会它好在哪里。 |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划出写的好的地方并做批注。独立思考。 | |
2 | 指导:从多个角度去赏析 | 从各个角度进行赏析。 如词语用的精当、修辞、节奏感等 | |
3 | 组织交流、评价 | 交流,讨论。 | |
4 | 布置任务:课后将好的词语或句子摘抄在读书笔记本上 |
教学步骤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教学反思 |
1 | 播放歌曲《高山青》 | 欣赏,哼唱 | |
2 | 组织朗读优美语段 | 个别朗读,互评 |
(二) 学习目标:理清文章内容,学习移步换景的写作方法。 课前学习:自学本单元的口语交际内容。 课堂学习: 第一块:组织“我做导游”活动,学习移步换景的写法
教学步骤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教学反思 |
1 | 阿里山的风光秀美如画,你能读出课文中描绘了哪些风景图吗? | 自读课文,同桌或者前后桌讨论完成。 | |
2 | 组织“我做导游”活动,带领大家领略阿里山的秀丽风光。 要求:理清游览线路,说出每个景点的特征,可以适当运用文中的语句,但不能照搬。 | 独立思考:再读课文,划出表示作者行踪的词语,理清游览线路。抓住关键词句概括景点特征。 | |
3 | 组织小组讨论 | 组内共同探讨 | |
4 | 组织交流、评价 | 交流,评价 | |
5 | 引导学生归纳移步换景的写作特点 | 归纳、小结 |
教学步骤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教学反思 |
1 | 运用移步换景的方法带领大家游览我们美丽的校园。 要求:理清游览线路,说出每个景点的特征。 | 独立思考 同桌共同探讨 | |
2 | 组织交流,评选最佳导游。 | 交流,评选 |
教学步骤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教学反思 |
1 | 组织学生对本课的学习情况作小结 | 小结。谈感受、收获。 |
点击显示
【《阿里山纪行》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S版)三年级下册(第六册):《雪顿节上看赛牛》教案
《口技》教案
林黛玉进贾府(课案)
《江南的冬景》教案3
10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教案教学设计
寓言两则
韩愈论学习方法
三顾茅庐
《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
《丝绸之路》课文简说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mip.zidianfy.com/yuwen_246180/
上一篇: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教案
下一篇: 《我为什么而活着》导学案2
教案设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