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潮》一课的教学体会
教学分析
2024-12-19
《观潮》一课描绘了农历八月十八日钱塘江大潮的奇异壮观的景象。教学时,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相结合,达到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下面谈谈这一课的教学体会:
一、课内与课外结合,扩大了阅读面;文字与画面结合,加深了理解
讲课前,我便让学生查阅钱塘江大潮的有关资料。正巧,这一册书的“选读课文”中有一篇文章《钱塘潮的形成》。于是,在初读课文后,我便让学生读这篇文章,理解钱塘潮形成的原因。再加上学生朗读查阅的其它资料,学生对钱塘潮有了充分的认识。学习课文时,学生对文中所描写的奇异景象很容易理解了。当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头脑中想象出这一壮观的景象后,我播放了录象,眼中的所见与心中的所想融为一体。
二、地理位置图的描绘,使学生茅塞顿开
在读、议钱塘潮的形成时,一学生自告奋勇到黑板上画钱塘江的地形图。只见这名学生参照课外书上的地图,很快就画完了。地形图上清晰的表现出了杭州湾的特殊地形。看着地图,学生们豁然开朗,更进一步理解了文中所描绘的钱塘潮奇异壮观的景象。而我,则为课堂上这一意外的精彩环节叫好。同时,深刻体会了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的益处。
三、写导游词,锻炼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学完课文后,我激励学生当导游,写出导游词向游客介绍钱塘潮,最后评出最佳导游。学生兴趣盎然,积极地准备。我顺势引导学生写导游词时注意以下几点:阅读钱塘江的有关资料,主要是课文内容和《钱塘潮的形成》;对资料进行选择,并安排好介绍的顺序,即想好介绍什么,怎样介绍;进入情境,切实把自己当作一名导游,用导游的口吻来写。在我的指导下,学生写出了一篇篇内容丰富的导游词。课堂上,每一个学生都当上了小导游,兴致勃勃地向游客介绍钱塘潮。
写导游词、当导游,既训练了学生筛选资料的能力,又提高了学生书面作文和口头作文的能力。可谓一举多得。
点击显示
【《观潮》一课的教学体会】相关文章
读中体味 升华感情──《难忘的泼水节》教学片断
《zh ch sh r》说课设计
《傅雷家书两则》教学反思
三顾茅庐教学反思
鼓励孩子质疑──《金色的草地》教学随笔
《我有一个梦想》教学杂谈
《水调歌头》反思
识字3教学反思
《怀念母亲》教学反思
2010年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全国1卷)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mip.zidianfy.com/yuwen_246742/
上一篇: 《詹天佑》课堂实录及评析
下一篇: 鸟的天堂说课稿(人教版四年级说课)
教学分析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