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宝—大熊猫》教案15
教学目标
1.了解大熊猫的特点习性和特殊价值。
2.感受并学习本文生动、形象、准确的语言。
教学重、难点
感受并学习本文生动、形象、准确的语言。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都知道“团团”、“圆圆”吗?1961年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成立时,大熊猫被选中作为会徽的图案,因为它稀有珍贵,只有中国的个别地区才有,在我国举办的亚运会和奥运会都将大熊猫作为吉祥物。因此,中国的大熊猫还常常作为“和平大使”带着中国人民的友谊到国外去攀亲结友。但是,现代工业文明的持续高速发展,在提高了人类生活品质的同时,也使得自然环境遭受的破坏程度日益严重。对于濒危的大熊猫而言,虽然受到世界人民的关注,但是环境的破坏和森林的砍伐严重影响着它们的生存质量。因此,对于我们来说很有必要了解和关注大熊猫的生存现状,为保护这一古老的物种献计献策。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著名科普作家叶永烈的《国宝——大熊猫》,一起来了解关于大熊猫的更多的知识,一起来品味本文在准确前提下形象、生动的语言。
二、整体感知
自由朗读全文,并结合课文内容给熊猫建立一个档案。
要求:内容准确,语言简洁。
曾用名字 猫熊、貘、食铁兽等
外形特点 可爱
生长环境 人烟稀少、竹类众多、泉水丰富
生活习性 喜爱食竹、食量很大、性情孤僻、喜欢独居
活动范围 活动范围与季节变化有很大的关系
繁殖情况 繁殖力很低,一般每胎产一仔
科学价值 有“活化石”之称
三、品味语言
在文中勾画出你认为描写生动的语段,有感情地大声朗读,并体会其中的好处。
(提示:可以找运用了修辞手法的语段;可以找运用了准确的动词、形容词的语段;也可以找穿插进文中的小故事等。)
四、拓展延伸
比较课文和《辞海》对大熊猫形体的不同说明,你更喜欢哪一段文字?说说理由。
1.大熊猫体态丰满,四肢粗壮,尾巴短秃,毛色奇特,头和身躯乳白色,而四肢和肩部黑色,头上有一对整齐的黑耳朵,还有两个黑眼眶,很像戴着一副八字形的黑眼镜。大熊猫长相俊俏,神态温驯,给人以优雅、活泼的感受。(《国宝----大熊猫》)
2.体肥胖,形似熊而略小,长约1.5米,肩高66厘米,尾很短。毛密而具光泽,眼周、耳、前后肢和肩部黑色,其余均为白色。(《辞海》)
明确:
1.生动说明:巧妙运用拟人、比喻等多种修辞手法来说明,并带有作者的主观色彩。
2.平实说明:客观地说明事物,不带有作者的主观色彩。
五、巩固练习
1.说说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句对说明大熊猫的作用。
①头上有一对整齐的黑耳朵,还有两个黑眼眶,很像戴着一副八字形的黑眼镜。
②有时背倚石头,坐在草地上悠然自得地啃着竹枝;有时团作一团,漫不经心的随地打滚;有时拖着笨拙的身体,摇摇晃晃地在草地上玩耍。
2.简析“它们的繁殖力很低,一般每胎产一仔,有时可产两仔”一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明确:
1.①“像戴着一副八字形黑眼镜”的比喻,突出了大熊猫有两个黑眼眶的面部特征,形象逼真,富有情趣。
②“悠然自得”“漫不经心”的拟人手法,“摇摇晃晃”的生动描摹,形象具体地写出了大熊猫的憨厚可爱。
2.“一般”说明大熊猫在通常情况下每胎产一仔,但并不排除特殊情况,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六、一试身手
大熊猫是我国的国宝,已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也是世界珍稀动物中的重点保护对象。请拟写一条保护大熊猫的公益标语。
示例:
东方明珠——大熊猫,尽显华夏异彩。
熊猫是国宝,理应人人保。
七、课后作业
以组为单位,写一份以“保护大熊猫”为题的倡议书。
八、板书设计
《国宝——大熊猫》(科学小品)
语言:1.形象、生动
①多种修辞手法
②准确的动词、形容词
③小故事
2.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