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科学对人类社会的改变,人们对科学的力量越发信奉...阅读附答案
伴随着科学对人类社会的改变,人们对科学的力量越发信奉,进而发展成科学主义思潮。20世纪初,哈佛大学教授、“科学史之父”乔治·萨顿提出的科学与人文的分裂,引发社会空前关注,也使科学与人文的分裂与融合日益成为学界讨论的热点。
科学主义思潮视科学研究为认识世界、人类社会和人自身的唯一正确方法,认为科学技术是万能的。科学作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变革,在将人从自然的奴役下解放出来,创造出新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同时,带来价值危机,使人在精神上感到焦虑和无所适从。
科学的负面效应必然引起传统人文主义者的批判,他们呼吁用人文引导科学的发展,以人文的“善”为科学的“真”保驾护航。而人文主义发展到现代及后现代阶段,涌现出唯人文主义者,他们在认知世界的方式上表现出极豉非理性,完全否定科学价值。这种非理性主义哲学思潮可以追溯到叔本华,其代表作《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将世界的本质归属为意志,开启了非理性主义的先河。后现代非理性主义的共同特征,就是完全否认科学的客观性,否定人的理性存在,主张只有通过直觉、信仰、意志等非理性因素才能认识世界。这在无形中加剧了科学与人文的对立和冲突。
面对愈加剧烈的分裂、对立和冲突所带来的弊端与危害,人们积极寻找出路,但均忽略了生命对于科学和人文的原点意义。生命是客观实在和主观建构的有机结合,是理性存在和感性体验的统一。作为生命主体认知世界的方式,以生命为内核的生命文化表现在精神、价值和方法等方面。就精神而言,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生命精神的两种不同表象,最终都归属于生命精神。科学文化富有求真精神,人文文化也蕴含客观和真实。在这个意义上,生命文化对于调和科学与人文的冲突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在面对环境破坏、生态失衡和社会失调时,人们谴责科学技术际上谴责的是唯科学主义思想和在科技活动中起主导作用的人的因素。就方法而言,随着学科交流和渗透,学科间范式相互借用,科学与人文的分化与融合不断演化,形成新的学科,如科学哲学、科学技术史、科学社会学等都是这种融合的产物。
如果说生态文化是针对人与自然扭曲关系的梳正与表达,那么生命文化则是以生命为基点,聚焦于人生命的真善美的文化,是面向自然、社会和人类关系的学说。它从个体和群体两个层面要求科学和人文的调和,解决现代社会人性的蒙蔽和对科学技术的迷思。在个体层面,要求协调科学和人文,正确处理生命个体与群体、社会、自然的关系。在群体层面,生命文化要求正确处理生命群体与自然、社会、宇宙等的关系,同样要求科学的发展充满人文关怀、人文的发展不缺科学的理性。在当代,生命文化要求走出物质主义和消费主义的藩篱。一旦物质主义、消费主义与科学主义相勾结,就会导致主体失去生命自主意识,更不可能诗意地栖居。生命文化昭示富有人文关怀的科学和充满科学智慧的人文,在生命文化的引导下,科学和人文将会相互交融而又彼此独立,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共处,生命体和非生命体妥善共存。
(摘编自江文富、邱龙虎《生命文化:科学与人文的和洽之道》)
1.下列关于原文的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乔治·萨顿提出的科学与人文分裂的观点,引发社会空前关注,也使如何处理科学与人文之间的关系日益成为学界讨论的热点。
B.科学主义思潮产生于人们对科学力量越来越信奉的社会背景下,认为科学研究是认识世界、人类社会和人自身的唯一正确方法。
C.科学的负面效应主要体现为随着科学的发展,给人们带来了价值危机,使人在精神上感到焦虑和无所适从。
D.叔本华是唯人文主义者的代表,他认为世界的本质是意志,在认知世界的方式上表现出非理性,完全否定科学的价值。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传统人文主义者对科学的负面效应有清醒的认识,他们认为科学发展应该以人文的“善”为科学的“真”保驾护航。
B.生命是客观实在和主观建构的有机结合,是理性存在和感性体验的统一,因此生命文化在调和科学与人文之间的冲突中有重要作用。
C.随着学科的交流和渗透,学科间范式的相互借用,科学哲学、科学技术史等新学科随之出现,它们都是科学与人文融合的产物。
D.造成当前环境破坏、生态失衡和社会失调的根本原因是唯科学主义思想以及在科技活动中起主导作用的人。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后现代非理性主义与科学主义思潮完全对立,否认科学的客观性,否定人的理性存在,这是加剧科学与人文的对立和冲突的根本原因。
B.生命文化既关注生命个体,又关注生命群体,它引导科学与人文两种独立的文化实现相互交融,进而解决现代社会人性的蒙蔽和科学的谜思。
C.生命文化是面向自然、社会和人类关系的学说,是真善美的文化,从这个意义上说,生命文化在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上实现了对生态文化的超越。
D.人类诗意的柄居,需要具有生命白主意识,需要富有人文关怀的科学和充满科学智慧的人文,需要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共处。
答案解析:
1.D 2.B 3.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