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现“与文本的对话”
课堂教学中对一篇文章的阅读,就是教师、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的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创造的生命历程。教学中与文本的对话,不仅仅是停留在理解文本的内容,而更多的是要关注对文本深层次的理解,挖掘文本中所蕴含的因素,体会文章中所蕴含的情感。
《放小鸟》这一课叙述了“我”“得到小鸟----养小鸟”到经过思想斗争而“放飞小鸟”的经过,表现了我“爱护小鸟,就要让小鸟自由”思想感情,故事情节曲折感人,“我”的思想感情也由“得到小鸟”对小鸟的“喜爱”,到小鸟“一动不动”时的“着急”,到“放飞小鸟”之后心里的“高兴”,心理变化也起伏跌宕。如何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我”的情感变化,真正感受“我”的“爱鸟”之情呢?只通过课本中语言文字的描述是不够的,所以,要对课文的“空白点”进行补充,在教学本课时,我抓住了课文的三处“空白点”,来实施“与文本的对话”的。
一、与文本的第一次对话
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先描述了小鸟的可爱----“绿色的羽毛,黄色的嘴巴,两只眼睛一闪一闪的。”可是,就是这样可爱的小鸟,“我把它放进笼子里,给它食吃,给它水喝,可它一动也不动。”这时,我抓住了“一动不动”这个词语,先让学生说一说“一动不动”的意思和样子,在理解词语意思的基础上,向同学们抛出了第一个问题:“小鸟为什么‘一动也不动’呢?”学生们体会到:“小鸟‘一动也不动’,是因为它很伤心,它被关在了笼子里,找不到妈妈了。她想妈妈了。”“小鸟‘一动也不动’,是因为它很悲伤,不知道妈妈会不会来找它,它还能不能像原来一样和小伙伴们玩。”“小鸟‘一动也不动’,是因为它很着急,多么希望妈妈能来这里找它呀。”“小鸟‘一动不动’,是因为它很后悔:不应该自己到处乱跑,不听妈妈的话。”这些回答,足以证明学生走进了小鸟的内心世界,体会到了小鸟“着急”、“后悔”、“伤心”、“悲伤”的情感,与小鸟进行了第一次对话。师:“小鸟不吃也不喝,我为什么很着急呢?”“小鸟不吃也不喝,它这样会死掉的。”这时,老师又启发学生把自己想象成文章中的“我”,亲身体会一下看到小鸟不吃不喝、一动不动时自己的心情,就明白了“我”的心情为什么那么着急了。这样,学生才能把 “我”着急的心情朗读出来,表达出来。
二、与文本的第二次对话
师:“就在我很着急的时候,突然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生:“这时,我看到了窗外飞来一只鸟,窗外的鸟和笼子里的鸟都叫了起来。”师:“鸟的叫声就是鸟的语言,请小朋友们看图,你能不能做个翻译家,告诉我们----笼子里的小鸟在说什么?”对于孩子找不到妈妈这样的心情,学生曾经有过这样的生活经历,学生还是不难回答的。“妈妈,我在这里,你看见我了吗?快来救我呀!”“妈妈,你快跑!这个小孩要来抓你了!”“妈妈,快快救我出去呀!”“妈妈,妈妈,来救救我呀!我以后再也不乱跑了。”“妈妈,都怪我不听你的话,我以后一定会听你的话了!”“妈妈,妈妈,我好想你啊!我还以为永远见不到你了呢!”“妈妈,我在这里好孤单,好害怕呀!”……师:“那么,窗外的那只鸟又会说些什么呢?”“孩子,孩子,你在哪里?”“孩子,你怎么会在这儿呢?”“孩子,我找了你好久好久了,你怎么被抓到这儿来的呀? ”“孩子,妈妈找你找了好多地方。原来,你被人抓住了。妈妈不是告诉你不要乱跑吗?你就是不听话! ”“老师,我认为窗外的那只鸟是鸟爸爸。孩子,爸爸带着你出来练习飞翔,告诉你要注意安全,你怎么不在安全的地方给呢?你这孩子就是太好奇了!”下面请同桌互相合作,一个扮演鸟妈妈(或者鸟爸爸),一个扮演笼子里的小鸟,进行对话练习,体会这两只鸟焦急的心情。再指名学生上前面表演。在对话中,在表演中,在具体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小鸟与亲人相见的那种兴奋、激动、惊喜,在表演中自然会体会出来。正因为“我”看到了鸟相逢的场面,解读懂了鸟的语言,所以,“我”才有了“爱小鸟,就应该给小鸟自由”的想法,从而毅然决然地做出了“放小鸟”决定。
三、与文本的第三次对话
“请小朋友们看图,读第三自然段,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通过前面两处对文本的解读,学生已经掌握了方法,这时,就可以让学生自由表达了。“我从‘拍拍翅膀’这个词语中体会到小鸟很高兴,看到小鸟飞上了蓝天,我也格外高兴。” “我知道,小鸟除了说声‘谢谢’,它还说:我终于又获得自由了!”“谢谢你,小朋友,你真好。我会多捉害虫、保护庄稼。”“我会告诉我的兄弟姐妹们:人类是我们的好朋友!”最后,请大家用高兴的语气一起读第三自然段时,那高兴的情感溢于言表,对情感的体验也水到渠成。讨论填空、深化情感:我把小鸟放走了,是因为 。“我把小鸟放走了,是因为小鸟离不开妈妈,想和妈妈在一起。”“我把小鸟放走了,是因为如果不放小鸟,我、小鸟和小鸟的妈妈都不会高兴的。”“我把小鸟放走了,是因为小鸟是我们的好朋友。”“我把小鸟放走了,是因为小鸟要吃害虫,我们要保护鸟类。”“我把小鸟放走了,是因为我觉得:给小鸟自由,这才是真正的爱小鸟。”…… 师:是啊,鸟类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我们应该去保护它们,爱护它们。
教学后记:
以上是撷取课堂教学中的片断。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对作者所表达的情感的体验,是在教师的牵引下,学生在自己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感悟和理解的,有时,学生的多元解读还超越了文本的内容,丰富了文本的内涵。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教师只有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活跃课堂教学气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学生才能确实学有所得、学有所获。每个学生都想当一回翻译家,就是点燃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之火。 教师让学生看图后通过自己的直观感受去思、去说,给予他们思维与说话的机会,学生们仿佛变成了一名名动物语言的翻译家,与小鸟、鸟妈妈的情感交汇到一起、交融在一起。学生在语言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思维与语言得到了同步发展。
这篇课文的教学中,还承载着一个德育教育内容:从这篇课文中悟出了一个道理:鸟类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我们应该保护鸟类。教学中并没有刻意的去说教,而是通过学生的对话,练习填空这样的语文活动,融思想教育与语文教学活动中,思想教育水到渠成,正所谓是“润物细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