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引发的关于民族文化危机的思考
2007年高考语文浙江卷,出了几道很有意思的题目,说它们有意思,是因为题目之间构成了一个相互联系的网状结构。从语料到题干,反映了命题人员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反思与忧思,而从学生的答案及我们对中学师生的调查结果来看,中华民族的民族文化确乎已经到了最危急的时候。
首先来看看高考语文浙江卷的作文题:还记得你的童年吗?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思想的成 熟,那些美丽的梦想、单纯的快乐似乎在一步步离我们远去。
苍莽丛林间,玛雅文明淹没了;丝绸之路上,高昌古国消逝了。人类在消逝中进步。行走在消逝中,既有流水落花春去也的怅惘,也有谁道人生无再少的旷达……
读了上面这段文字,你有何感想?请以行走在消逝中为话题写一篇作文,可讲述你自己或身边的故事,抒发你的真情实感,也可阐明你的思想观点。
这道作文题,命题者的意图十分明显,就是要反映人类在前行的过程中会失去许多东西,面对消逝,人类应该采取怎样的态度。作文语料中提到了美洲的玛雅文明,提到了中国西部的高昌古国,虽然命题者并不刻意要求学生对中华民族文化大量消逝的现象进行深刻的反思,但他们还是希望考生能够写出对民族文化进行哲学思考的优秀文章。
有教师认为此题适合余秋雨写,并断言经过语文教师对余秋雨的力捧,大多数考生肯定会写对民族文化的忧思,因此,批评此话题作文容易宿构。但我们通立对考生作文的随机抽查发现,重点探讨中华民族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困境及其出路的作文不足3%,而且以此为主题的优秀文章,大多也只重复教材中的一些阻点,表达对胡同文化的消逝、古代经典诗文的褪色的些许浅层次的感慨。对于近两年被炒得轰轰烈烈的文化新闻,如情人节替代了七巧节,端午节被韩国人申请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几大戏曲流派唱腔只有部分专业人士掌握而大多民众尤其是青年学生都浸淫在西方流行歌曲样式中,“韩剧潮流”,“日剧潮流”,欧美潮流在中国影视界相继汹涌而汉剧潮流却没有在任何二个国家形成等,所抽样文中无一人提及,更不要说对这些文化现象进行批判性思考与探索。可以说,当今中学生对中华民族文化的不断消逝还缺少感同身受,缺少必要的忧患意识,甚至处在麻木不仁的状态中。
中学生对民族文化的漠视,与现代中国人的集体无意识或自卑心理有关,与西方强势文化的入侵有关,也与现代社会的浮躁心态密不可分,我们急功近利的语文教学,以及为数不少的文化底蕴薄弱而对民族文化采取应试态度的语文教师也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例如,2007年高考语文浙江卷第一大题第3小题D选项的语料是:
等我赶到赛场,乒乓球赛已经结束,遇见小李,我忙打听战绩,他说我们几个本来就是‘马尾巴串豆腐’,碰到强手,当然是‘孔夫子搬家’了!
这是一个十分口语化的句子,其中使用了两个歇后语。歇后语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现象,是中华民族语言创造力的生动体现,掌握一定的歇后语应当成为中国学生语文素养的一个组成部分。但调查发现,99%的考生和92%的语文教师没听说过马尾巴串豆腐,有近半数的学生和二成的语文教师不清楚孔夫子搬家的确切含义。
更让人啼笑皆非的是有教师对第一大题第五小题提的意见。现将此题抄录如下:
5.下列对联,最适合祝贺老师70岁寿辰的一联是 ( )
A碧桃献岁宜家受福花甲逢春获寿延年
B为学有宗古稀成庆诲人无倦恩重及门
C乐道安贫音容宛在因材施教手泽犹存
D执掌教坛垂七十载栽培桃李满三千株
此题本是一道较有创意的语用题,它将语境与语意密切结合在一起,既有生活实感,又充满语文因素。但有教师认为考试说明中没有文化常识考查的内容,而此题中出现花甲古稀桃李等文化常识,属于超纲;此外,对联形式太过古董,以此出题过于刁难学生。确实,浙江省出台的考试说明没有将文化常识列入考查范围,但是像花甲古稀桃李等几乎己凝聚为固定词语的文化知识难道不该让学生掌握吗? 我们为数不少的教师不是把考试说明当成教学的指南,而是奉若神明,把考试说明绝对化、机械化,考试说明'没提到的内容不能考,样卷中没出现的题型不能命制,一切唯考试说明是瞻。于是,语文教学逐步陷入狭隘、僵化的泥潭。
众所周知,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存的基石,是一个民族屹立于世界之林的重要标志。一个缺乏自己文化的民族是没有自尊与自信的民族,一个缺乏民族文化的国度是没有希望的。正因为如此,仅有三百余年历史的美国及民族文化相较于中国少得可怜的岛国韩国,是多么重视自己的民族文化,不遗余力地加以保护与发展,而且这往往不是政府的刻意提倡,而是自发的社会现象。
在年青一代中宣传中华民族文化是全社会的责任,是每个公民的义务,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更应义不罢容辞地担当起这一重任。我们必须反思这样的现实:我们的学生从小学到高中接受了十二年语文教育,可是又有多少人真正懂得温良恭俭让、孝悌忠信礼义廉耻? 我们不断向学生灌输语文知识,可是进了大学的学子却闹出称人家的父亲为家父,称自己的母亲为令援,把圣诞节、万圣节当成中国传统节日的笑话。至于不知道二十四节气和天干地支,搞不清元宵、清明、腊八、重阳等传统节日的中学生大有人在。当然,我们这样说,并不是要求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向学生灌输文化常识,也不要求学生死记这些文化常识。但是,语文教师必须在语文教学中承担起传承中华文明薪火,激发学生热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使命。为此,我们的中小学校、语文教师必须做好三件事:
1.培养学生对民族优秀文化的崇敬心理
在经历了几次战争的失败和无数的挫折后,中国人逐步从自大走向自卑,表现在对待自己的民族文化上,形成了一种极端的观念,即传统文化是中国衰弱的根源,是中国迈向现代文明的最大阻碍。因此,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直至十年动乱,中国人真诚地希望告别过去,割断厚重的传统文化脉络,抒写崭新的历史,结果,留下的是文化的沙漠,是千疮百孔的精神世界。如今,我们终于明白,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并非水火不容,传统文化也不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前进的阻力,而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边向现代化的重要动力,没有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发扬,就不可能有现代文明的诞生。因此,语文教师应当通过各种手段,帮助学生形成保护中华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要让学生尊重自己的历史,尊重自己的祖先,从灵魂深处油然生出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自豪之情。有专家学者倡议节日立法,从法律层面对传统节日进行保护。(I)这无疑是一个好建议,但也只是一个治标的法子。笔者认为,要从根本上保护传统文化,需要外在的措施,但更重要的是依靠民族的心理与民族的灵魂。
2.编好用好充满传统文化的乡土教材
中小学语文教材建设是一个老大难问题。新课程改革以来,教材开始出现革命性变化,标志之一便是一纲多本的出现。各家出版社都在选文上下足了工夫,时代特征、现代气息很突出。但我们也看到,受现代文化思潮影响,各家出版社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关注是不够的。所选的一些古代文章在整个教学体系中不过是零星的点缀,未能形成传统文化的系统,至于 京剧、昆曲、地方戏等国粹更是被排斥在教材之外。青年一代如果没有机会接触传统文化,没有机会领略传统文化的优美,那他们对传统文化的陌生感就会越来越强烈。(2)当然,一所学校、一个教师是不可能左右出版社对教材的编写的,即使出版社进行大规模调整修改,也需要时日。但我们可以做到的是编好用好乡士教材。目前,国内众多学校开始重视乡土教材的编写,但编写的质量不能让人放心,使用的效率更不容乐观。有的乡土教材只不过是部编、省编教材的补充训练,有的乡土教材只罗列了当地名人古迹及历史上籍贯在当地的文人创作的作品,而对本地的传统文化却很少涉及。在乡土教材使用方面,有的虽然专门开设乡土教材教学课,但教师教学方式陈旧,基本上是在灌输乡土知识;有的为应试让学生死记硬背乡土教材中的人名地名;有的干脆把书发给学生后就不问不闻,乡土教材成为学生案头的摆设……乡土教材的不当使用,不但没有激发学生对乡土文化的喜爱,反而令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正确使用乡土教材应当成为语文教师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语文新课标所倡导的活 动、体验、探究的方法应当成为我们使用乡土教材一个通衡。
3.在文本教学中充分拓展民族文化资源
不少语文教师习惯于以本为本的课堂教学方法,往往满足于教学参考上对文本的解读,结果,课堂教学变得枯燥乏味。事实上,丰富的民族文化完全可以 引进课堂,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资源。仅以民俗为例,在语文教科书经典文本中,涉及民俗文化的内容众多,例如:鲁迅笔下的祝福、社戏,老舍笔下的茶馆、胡同、大杂院,《孔雀东南飞》中的初七、下九,《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登高、插茱萸。这些民俗知识教师不讲,学生也能读懂,但是,如果学生忽略这些民俗知识,就不可能真正领略文本的内蕴美、文化美和民族精神美,对文本主题的认识或多或少会有些影响。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若能巧妙穿插些民俗知识,有可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再如,一些初中语文教材讲到过对联知识,但对如何恰当有效地运用对联这种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样式却语焉不详,可喜的是已有一些教师注意到了对联的语文教学功能,并将之运用于课堂教学中,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果。例如用对联导入课文,介绍作家作品及时代背景;用对联概括文本内容,评价文本人 物。对联还可广泛适用于语法教学、修辞教学、文化常识教学、作文教学中,可以说,对联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髓,绝对不是没有生命力的老古董,而是语文教学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头活水。
总之,在当今世界面临精神生活贫乏、环境污染、人欲横流等种种劫难之时,包括汉族在内的各民族传统文化中一些朴实而澄明的智慧和理性之光,不是能给现代人以很多启迪,解一些当今人类的困惑和难题吗? 如果我们不能帮助中小学生建立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信心,又怎能真正激发他们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热情呢?有远见、有志向的语文教师应当自觉承担起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重任,在年青一代的心灵中点燃中华文明的圣火。这大约也是语文教育的一种本真追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