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 山(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第二三两段,抓住重点词句,体会小路的险,感悟列宁勇于战胜困难,征服自己的精神。
2.培养学生有克服困难的决心,锻炼自己坚强的意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根据课文内容质疑。
1.出示板书引入课文:选择险路、走险路上山、再走险路下山。但他却认为,这是“一次非常有趣的野游”。同学们,现在你们心里有疑问吗?(1)这条小路到底怎么险?列宁是怎样走过去的呢?(2)既然小路这么危险,列宁为什么要两次从这条路上经过?
二、理解词句,体会小路之险。
过渡:今天我们的任务就是通过学习课文的二三两段来解决这两个问题。(插入课件峭壁深渊)那么这条路到底怎样险呢?请大家读读课文第二段,划出有关的语句加以理解。
1.生自由读第二段,围绕“险”字,划出有关词语和句子。
2.理解词句,进行交流:
1)“只见他的脊背紧紧地贴着陡峭的县崖,把头扭向一旁,不去看深渊,沿着狭窄的小路,用碎小的步子慢慢地移动着。”
a)指名读句子,其他同学听后评论好在哪里。
b)问:你认为哪里读好?为什么?有没有不足之处?你认为该怎样读?随机出示重音:紧紧、贴、扭、陡峭、狭窄、碎小、慢慢地移动。
c)再次指名读,从中悟出重音不一定要重读,“贴”要轻读,“移动”要读得轻而慢。
d)学生自由试读,指名读,小组比赛读,齐读(注重读出轻重音的变化)。
2)“巴果茨基走过最危险的地段后,轻轻地舒了一口气。……他知道列宁感到头晕目眩了。”
a)通过联系上下文:巴对这条路已经是很熟悉了,走过好几次了,然而他依然那么小心,走过最危险的地段后会轻轻地了一口气,可见这条路十分危险。
b)朗读指导。
3)可是,列宁只站立了几秒钟,就又不慌不忙,小心地,一步一步地向前移动着身子。
a)回忆刚才的学法,通过体会”站了几秒钟”到底在想什么?体会小路的险。
b)朗读指导。
3)比较以上几句话的异同。用多种方式读。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句读给同桌听,请他评一评有没有读出小路的险。
4)总结学习方法:读读议议。
3.表演体会,感悟列宁的勇气。
过渡:面对这样危险的小路,巴走的时候我们都替他捏着一把汗,更何况第一次走这条路的列宁呢?请同学们读读课文的12——14自然段,我们把列宁第一次走险路的情景表演出来好吗?
1)师准备好道具。先定好角色,学生纷纷地钻研剧本。
2)请两名学生上来表演。导演可以指手划脚。如以“我来给你提个醒……”的语句开头说话。
3)现在你想说什么?导演可以评头品足。(从巴的神态和语言中,对比出列宁的更加不容易;列宁在最险的地方停住了,他怕不怕,这时他是怎样鼓励自己的呢?)
4)感情朗读这一部分。总结学习方法:读读演演。
4.欣赏日出的美景,产生情感共鸣。
过渡:列宁和巴走过了极险的小路,登上了山顶,看到了怎样的情景?
1)课件出示日出时的美景,师范读。
2)生自由读这一段话。这一段中最吸引你的是什么景色,把这个句子读给大家听听,让大家也来感受一下你的喜悦。
a)你觉得可以用一个什么词来形容这种景色?
b)这些景象在列宁和巴看来,难道仅仅感到美丽吗?看到这美丽的景象,列宁心里会怎么说?(胜利的喜悦)
c)就让我们与列宁一起再次享受险峰上的无限风光吧!(生齐读)
三、加深阅读,体会语旨
过渡:同学们,列宁饱览了顶峰上的日出景象,下山时为什么还要走这条险路呢?你能从课文第三段找到答案吗?
1.学生自己阅读课文,出示最后一个自然段
“我所以要走这条令人望而生畏的小路,就是因为我害怕它。一个革命者不应该让害怕征服自己。同志,我们应该每天、每时、每刻,处处锻炼自己的意志。”
1)学生反复朗读这段话,说说你读懂了哪一句。
2)第一句写出了列宁要走那条危险的小路的原因。(用“因为……所以……”说一说)你觉得它已经清楚地回答了列宁为什么要两次走这条险路吗?我怎么越听越糊涂啊?。请你仔细地读读后面两句。
3)第二、三两句告诉我们列宁走险路是为了(点:征服自己、锻炼意志
4)同学们,列宁是一个伟大的革命者,他当年说的这话在早已成为一句有名的格言,人们常用它来勉励自己,在困难面前永不低头,勇于战胜困难,征服自己。那么你在生活和学习中碰到过哪些困难呢?如果有,就学列宁也写一句格言吧!点:一个(
)的人不应该让()征服自己。我们应该()。
2.总结学习方法:读读写写。
四、小结:这节课我们用读读议议、读读演演、读读写写的方法学懂了课文,最后让我们一齐读一下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