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9课《古诗四首》导学案 苏教版
教案设计
2025-02-14
9.古 诗 四 首
学习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四首诗。
2.了解诗人的生平,查找写作背景。
3.感受诗人的爱国激情,从中汲取爱国主义养分。
4.深入理解名句,掌握鉴赏诗歌的方法。
第 一 课 时
●重点:
1.学习《春望》和《泊秦淮》两首诗。
2.体会诗人的复杂情感。
3.掌握赏析名句的方法。
预习导学
1.下面是某同学在预习文章时做的笔记,请你帮助他补充完整。
杜甫(712—770), 盛唐 时期诗人,字 子美 ,自号 少陵野老 ,世称“诗圣”,也被称为杜工部、杜拾遗,现实主义诗人。代表作“三吏”(《 新安吏 》《石壕吏》《潼关吏》)“三别”(《 新婚别 》《垂老别》《 无家别 》)。 |
杜牧(803—约852),字 牧之 ,号 樊川 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唐 代诗人。杜牧人称“ 小杜 ”,以别于 杜甫 。与李商隐并称“ 小李杜 ”。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浑欲不胜簪(zān)夜泊秦淮近酒家(bó)
3.解释加点词在语境中的含义。
(1)国破山河在: 国都,指长安。
(3)家书抵万金: 信。
(5)隔江犹唱《后庭花》: 指秦淮河。
(2)烽火连三月: 战乱。
(4)浑欲不胜簪: 简直。
4.朗读课文,根据下面图示填空。
点击显示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9课《古诗四首》导学案 苏教版】相关文章
《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教学随笔(实录片段)
胡同文化
23《会走路的树》
高中语文选修课程目标及教学实施(三)
体验语文新课程(系列)
再塑生命
中学语文教材选文标准的发展趋势
六年级语文下册多音字归类
《夏夜多美》
5古诗两首教学随笔教学案例反思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mip.zidianfy.com/yuwen_255996/
上一篇: 苏教版揠苗助长课堂教学之一教案教学
下一篇: 《湖心亭看雪》导学案2
教案设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