矫枉过正的意思及故事
基础知识
2025-02-21
【成语】:
矫枉过正
【拼音】:
[ jiǎo wǎng guò zhèng]
【解释】:
喻纠正错误超过了应有的限度。
【出处】:
南朝范晔《后汉书·仲长统传》:“逮至清世,则复入矫枉过正之检。”
【举例造句】:
或有避其谤者,又每矫枉过正,至坐视儿女之放纵,而不一置问。
【成语典故】:
汉景帝担心诸侯势力过大会自己称王,出现中央管不住地方的局面,就采用晁错的建议,借故削了几个诸侯王的封地。吴王刘濞竟借清君侧的名义企图谋反,迫使汉景帝杀死晁错,从而出现历史上著名的“七国之乱”。
点击显示
【矫枉过正的意思及故事】相关文章
八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资料7(人教版)
2016年中考备考优秀作文赏析:我心灵的甘露
《观察下面这幅图》综合性学习试题及答案
2016年小升初语文必考课外文学常识
四年级语文暑假作业练习题
树欲静而风不息成语解释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答题要点:意象、情感
江山半壁的成语解释
默不做声的近义词是什么
2021年中考语文字音字形练习(18)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mip.zidianfy.com/yuwen_259679/
下一篇: 自食其果的造句
基础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