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船瓜洲说课设计
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古诗《泊船瓜洲》。对于这首脍炙人口的古诗大家耳熟能详,但今天我想突破以往的说课形式,创新思路,尝试对本诗进行教材解读,恳请各位领导、老师听后提出宝贵意见,谢谢大家!
今天的说课,我主要从对文本的认识,教学目标的确定及教学策略的把握这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对文本的认识
1.立足教材——《泊船瓜洲》是长春版五年级下册第二版块的古诗。这一版块由四首古诗组成。作者分属唐、宋两朝,风格迥异,特点鲜明。
《泊船瓜洲》是宋代诗人王安石第二次赴京担任宰相途中所作,学习这首古诗,应以感悟古诗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品味诗人遣词造句的特色为重点,感受中华文化的精髓。在品悟过程中,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积累背诵,以得到美的熏陶。
2.走近作者
3.现实意义——这首诗歌之所以穿越千古,一次次激荡着后人的心灵,就是因为每个人都会经历类似的情感历程。或为理想,或为事业,或为谋生;车在行,人渐远,不断回头之际,惆怅之情油然而生。此时的心灵就穿越时空,和月夜瓜州江边小船上的王安石产生了共鸣……
二、教学目标的确立
1.学情分析。
从学生的角度来看,五年级学生初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比较容易,但要真正感悟诗人的情感,特别是体会“ 绿、又”等字的妙处并不轻松。容易被“绿”字遮住眼睛,把本诗贴上写景的标签。
2.学段要求。
新《语文课标》中明确指出: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景,体会作品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
3.具体目标
(1)掌握一个生字:隔。多音字“间”的读音和在诗中的意思。
(2)能正确、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3)能用自己的话描述诗歌的大意,分析“又、绿”的妙处,并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4)借助资料了解诗人“炼”字的过程,学习诗人一丝不苟的写作态度。明确“月亮”在古典诗歌中的象征意义,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些特定事物的特定意思。
4.教学重点:
有感情的诵读古诗,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5.教学难点:
品味欣赏“绿、又”等字在诗中的妙处及作用。
三、教学策略的把握
小学生对于学习古诗还是处于起步阶段,在品读文本的过程中,要适当地点拨学诗的技巧。个人认为学诗有“五法”:
1、搜集资料,奠定基础
2、结合注释,理解诗意
3、想象角色,感悟诗情
4、咬文嚼字,细品诗味
5、书声琅琅,体会诗韵
l 做法一:结合注释,理解诗意
小学生理解诗词,多会采用注释的方式。本诗中仅对三个地名进行解释,可是京口、瓜洲、钟山三者的关系对于体会作者的心情很重要。所以课前先布置学生查阅了资料,课上再紧紧围绕注视加以理解:瓜洲位于江苏扬州邗江区,在长江北;京口指现在的江苏镇江,钟山指现在的南京,同在长江南。此时能有一幅简笔画最好,寥寥几笔就能将三个地名串在一起,清楚明白地展示出三者关系。诗人处在江北的瓜洲,遥望江南的京口和钟山,思乡之情挥之不去。诗中“一水、数重”共同突出诗人离家乡很近。通常人们都是离开家乡久了,才会有浓浓的思乡情。而王安石则是刚离开家乡就思归,这是因为此去前途未卜,不知何时才能返回故里。作者感叹越是近在咫尺,就越应该回去才对,而自己却不得不渐行渐远,对前途的迷茫,对家乡的眷恋,都在其中。
l 做法二:想象角色,感悟诗情
在反复品味诗歌过程中,我发现要进入诗歌所写的意境,那就必须把作者当成是自己,自己就是作者。“其言若出吾口,其意若出吾心。”王安石就是每一位学生,也是教师自己。设身处地地为王安石着想,每人想象出来的那个“江南春”不必人人相同,但是思乡的情绪却一定会是声气相通。本诗之所以千百年后仍然能够打动我们,就是因为这种思乡之情是千古一致的。
l 做法三:咬文嚼字,细品诗味
古人讲究炼字,贾岛讲“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杜甫讲“语不惊人死不休”,这是古人写诗的真实写照。这首诗更应该引导学生“咬文嚼字”,对诗中字加以细品,肯定会得出好的效果。
1.间
单从字义上看。可以读做jiàn,理解为“间隔”,即“‘一水’间隔。同时,“间”还可以理解为“一定的时间或空间里”,或者“一会儿”(殷敬顺《释文》:间,少时也),读jiān,即“走过‘一水’的工夫”或“只有‘一水’的路程”这种说法类似我们今天的咫尺间、几步间、一瞬间,“一水”在这里应该理解为长江此岸到彼岸最短的直线距离,这也可以从京口(今江苏镇江)和瓜洲(今江苏邗江县)的地理位置上看出。那么这句诗便可以翻译为:“我从京口到瓜洲只乘船横渡了一条江的工夫就到了”,或者“我从京口到瓜洲只乘船横渡了一条江的距离就到了”。作者旨在表达京口与瓜洲距离之近。因此,我认为在这里读 jiān更恰当。
2.绿
“绿”字历来被誉为炼字的典范。教材后面的小资料中也有提到。那么它好在哪里呢?
从词性看,“绿”是表颜色形容词,在本诗中是使动用法的动词,这样就有了色彩感和动态感,给人以视觉上的形象美,表现了江南触目皆绿,处处生机的感觉。
但这并不是“绿”打动人的真正原因。真正原因在于在渐行渐远的小船上,诗人联想到了江对岸(即江南岸的钟山)同样的生机勃勃、春意盎然。此时此刻,这个 “绿”字深深饱含着对家乡的眷恋。“我”是在家乡最美的季节离开家乡的,而这“绿”,是我看过多少次的,此刻江南“又绿”,可是下一年呢?我又到哪里去欣赏“春风”“绿江南岸”的景象?所以“绿”字写活江南春色是一层,表达对家乡的眷恋热爱是一层,表达怅惘又是一层。
后注:
不得不提的是:古代传说有很多是需要商榷 的,像本诗课后的小资料——“‘绿’字的故事”,大多数来源于古人笔记, 这种故事不能作为历史考证,但作为美谈、励志材料教育学生,学习诗人一丝不苟的写作态度还是很有裨益的。
3、又
一个“又”字以乐境衬哀情,如此美好的季节、美丽的家乡,自己却要离开。无情之春风尚且知道一年一度“又”回江南,而对故乡情浓意切的诗人,却恰恰在此时离开江南的家乡,重登仕途,这里有着人生的无奈,还有着对前途的担忧。这一去,前途吉凶莫测,何时才“又”能回到江南的家中呢?一个“又”字,融情于景,实在是诗人满心难以排遣的乡愁的自然流露。
l 做法四:书声琅琅,体会诗韵
诗词在古代是吟诵、吟唱的艺术。《课标》中也强调:注意通过诗文的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可见,形式多样的“读”非常重要,技巧也需要把握:
1.押韵。
这首诗的韵脚分别是:“间”“山”“岸”“还”,第三句也押韵,比较特殊,点出来可以让学生对于格律诗有一定的了解。
2.感情。
朗读时要注意根据感情需要突出重音。这首诗的基调是忧伤,惆怅的,所以要适时给学生创设情境,教师的范读不可缺少。前两句略显轻快流畅,表达作者与家乡距离之近;后两句语速稍慢,重音放在“又、何时”上,“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突出作者思乡心切。
强化知识点——文化符号
中国文化讲究含蓄,有很多委婉的文化符号,也称文化密码,言在此而意在彼。比如“鱼雁”意味着书信,“青草”意味着思念,“茅檐”意味着归隐……此诗中有 “明月”,古人只要言及明月,多是思乡:“明月有情应识我”、“举头望明月”、“海上生明月”、“月是故乡明”……比比皆是。适当地给学生讲解点拨,有利于学生对祖国古诗词文化的了解。
结束语:
小学古诗词的教学,一直是教育界讨论研究的热点、重点。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学好古诗词,这是值得每位语文教师都反复思索的问题。今天我大胆尝试解读《泊船瓜洲》一文,有不当之处,还请各位专家不吝赐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