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翻译 语文 教案教学 教案设计 课程标准初中语文教材编制的历史继承性

课程标准初中语文教材编制的历史继承性

教案设计   2025-01-11

目前正在试验的各套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材的创新力度都不小,尤其是对综合性学习的设计和编排,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但也要看到,在这个普遍强调创新的时代,人们往往相对忽视继承,甚至有意无意对传统否定过多,只要说到继承传统,就被认为是保守落后。这种现象应当引起警惕。创新总是以继承为前提的,语文教材编制也是这样,没有对古今中外母语教材优秀经验和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借鉴,就诞生不了时代期盼的有创意的语文教材。事实上,新世纪课程标准初中语文教材的编制,正是建立在分析和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体现了一定的历史继承性。总结这些历史继承性,可以让我们找准历史的坐标,把握语文教材编制中继承和创新之“度”,力争语文课程改革走向成功。

一、文道并重,在编排语文训练内容的同时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做人与作文并重,是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所谓“读其书,诵其诗,不知其人可乎”“知人论世”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建国以来历次颁布的语文教学大纲,无不强调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性。如1956年颁布的新中国第一份语文教学大纲《初级中学文学教学大纲》中就确定:

初级中学文学的教育任务,就是帮助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政治方向,培养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培养共产主义道德,特别是爱国主义精神,共产主义劳动态度,集体主义精神,自觉地遵守纪律的精神,爱护公共财物和坚韧、勇敢、谦逊、诚实、俭朴等品德……培养正确的审美观点,特别是对社会生活的明确的是非、善恶观念和热烈的爱憎感情。

1963年《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提出选文的标准时说:

就思想内容而言,应该注意选取有助于培养坚强的革命后代的文章。注意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教育……培养学生的无产队级的阶级观点、劳动观点、群众观点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语文教学里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和语文训练分割不开的,要使学生学好语言文字,了解字词句的确切意义,从而深入领会课文的思想内容。编选教材,思想政治教育要作适当的安排,以便反复进行,逐步加深。

2001年颁布的反映语文课程改革最新理念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继承了“文道并举”这一传统:

教材应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关注人类,关注自然,理解和尊重多样文化,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教材要注重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感情。

而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统一,这是在寻求一种更有效的文道统一的课程策略。

大纲和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的依据。各套教材在编辑思想、课文选编、课文解读和练习设计等各个环节渗透思想道德教育。各套教材改革过去完全以文体编排单元的做法,尝试以专题的形式编排单元。每个单元的选文大都有一个主题,如人版教材有诸如感悟人生、理想信念、热爱祖国、名人伟人、战争生活、人生轨迹、思想风采、土地情思、生命之歌等专题,这些专题名称本身就突出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取向。综合性学习设置紧紧围绕阅读专题,进一步加强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如我爱我家、成长的烦恼、黄河母亲河、世界何时铸剑为犁、让世界充满爱、献给母亲的歌、金钱共同面对的话题、脚踏一方土等,从这些专题名称就可以看出专题的思想道德教育目标。这些教育绝不是空洞说教,而是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结合过程与方法、知识和能力、在紧抓听说读写的基础上而渗透的教育。

二、重视选编名家名篇,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兼顾,思想内容和审美品位并重

在教材选文问题上,一段时间以来有重经典和重时文之争。前者强调取法乎上,选编文化含量重思想内涵深厚的名家名篇,从《诗经》《楚辞》先秦诸子唐宋散文到现代鲁迅老舍冰心等;后者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选编大量富有时代气息、故事生动有趣、接近学生生活的时文。时文派与当代主流教育思潮合拍,在新世纪初中语文教材编写中已占一席之地。但是,中国毕竟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大国,其深厚的文化积淀使得任何一个时代的教材编撰者对于传统文化都不能视而不见。不必说《四书》《五经》和其他代代相传的经典成为古代学子的必读书,仅说现代以来,虽然中国社会遭受西方文化的强烈冲击,不止一次出现过全盘西化的潮流,但几乎所有语文教育家和语文教材编者都很重视传统文化经典。解放后,一度对古典文学和名家名篇不予重视,甚至赶出教科书,入选大量大批判文章,事实证明那是行不通的。现在,在各套初中语文教材中,古诗文的分量一般都占全部课文的30%左右。即使是白话文,也是以名家名篇为主,堪称白话经典,非名家名篇在全套教材中所占比例很小,绝大多数是鲁迅、冰心、老舍、郭沫若、丰子恺、安徒生、普希金、莫泊桑、笛福等中外著名作家的作品。这些作品的文化含量丰富,思想内涵和审美品位俱佳。

人们往往把名家名篇同缺少时代气息、学生没有兴趣划上等号,其实不然。真正的名篇常读常新,谁能说韩愈的《师说》、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没有时代气息?一篇作品有无时代气息,学生是否感兴趣,首要因素不在于它的写作年代的远近而在于它是否具有时空穿透力,而这种力量又主要靠教科书编者和教学者对学生加以引导。当然,这里对时文并不存在贬意。今日的时文也许就是明天的经典,当年鲁迅的《社戏》朱白清的《背影》刚入教材时也可以叫时文,但现在恐怕谁也不能说它不是经典。语文教材是一个树经典的地方,有眼光的教材编者总是一只眼睛看着过去,一只眼睛关注现在。看着过去是把那些最值得继承的文章选进来,注意现在是把最新佳作推荐给学生。时代在迅猛发展,过去的文章显然不能负载当今时代的许多内容和感觉,通过时文了解时代,让学生接触新时代新语言,这是必要的。如要让学生在学语文过程中掌握科学方法,领会科学精神,就要选编一些反映最新科技成果的时文,而不能总是竺可桢、贾祖璋、周建人这些老面孔,所以就有关于登月、环保、克隆等内容的课文。

三、重积累感悟、整体感知和实际运用,强调熟读精思、吟咏背诵和博览群书

在几千年的中国古代语文教育中,积累—感悟—运用一直是传统汉语文学习的一条基本经验。积累是多读多背,在熟读的基础上成诵,积累多了,对于语言文字就能产生感觉,就能在整体上较好地把握一篇文章,久而久之也就学会了运用。传统语文教育中,运用主要是指写文章,即把经过长期积累的内容融化为自己的感悟和心得,外化为自己的文字。古代没有专门的作文教材,但经过私塾学习,学生写作水平总是不错的,这主要得力于对大量优秀作品的积累,所谓“书读百遍其义白见”就是这个道理。而当代学生作文水平下降语言能力偏低,主要原阅并不是没有好的作文教材,也不是没有好的教学方法,而是抛弃了古代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多读多写。特别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语文搞题海战术,学生阅读量少,一学期薄薄的一本课本仅一二十万字;作文量少,一个学期仅写三五篇文章四五千字。这样显然难以学好语文。

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较好地反思了前些年的失误,部分恢复语文教育传统,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有这样一些说法:“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背诵优秀诗文80篇。”“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作文每学年一般不少于14次,其他练笔不少于1万字。45分钟能完成不少于500字的习作。”以上正是继承了古代语文教育“多读多写”的传统,体现了可喜的历史继承性。

教材设计正是遵循此精神而设计,选文增加了朗读和背诵的分量,同时曾加了对精读、略读、浏览等各种阅读方法的指导;综合性学习强调课外对有关资料的阅读;每册安排一定量的课外古诗词背诵:各套教材都有名著介绍,要求学生阅读中外名著:写作方面,整篇作文和阅读部分的片段作文加起来远远不止14次,另外还安排大量的课外练笔。这些都体现了新世纪初中语文教材建设在读写方面对传统的继承。

四、沿续文选型教材编写传统,多数教材按单元编排

我国古代除了像《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蒙学读物外,少有专门为语文学习者编写的教材,古代最正宗的文选型教材大概就是《昭明文选》。五四前后,有些学者根据一定的标准,先是把古人的文章编排在一起,如民国早期出版的六套文言教科书:《重订中学国文教科书》(吴曾祺编,商务印书馆1913-1917年出版)、《中华中学国文教科书》(刘法曾、姚汉章编,中华书局1912-1915年出版)、《重订中学国文读本》(林纾编,商

务印书馆1913年出版)、《共和国教科书国文读本》(许国英编,商务印书馆1913年出版)、《新制国文教本》(谢蒙编,中华书局1914年出版)、《新中学教科书初级古文读本》(沈星一编,中华书局1924年出版)。它们都是古人文章的汇编,是十足的文选型教材。后来,负载现代观念的白话文进入了中学语文教材,随之出现了文白混编的编排体例,如夏丐尊、叶圣陶合编、开明书店1935年出版的《国文百八课》,全套书采用分课混合编法,共编108课,分为6册,每册18课。白话文与文言文的比例大致为三比二。解放区的《中等国文》以白话文为主,各种类型的课文罗列在一起。解放后相当长的时间里,初中语文教材的编排也都是选文的简单排列。1956年的初中文学教材比较追求体系,初中第1、2册按思想内容编排,第3、4册按文学史编排,第5、6册按体裁编排。但无论怎样编排,古今中外的选文都是教材的主体部分。80年代以后,各套教材儿乎都是按单元编排,三五篇文章组成一个单元。本世纪出版的各套初中课标教材虽以专题兼顾文体编排单元,但每个单元的主体仍然是文章。可以这么说,到现在为止,没有哪一套初中语文教材不是把文章作为主要内容的,缺少了选文的语文教材是无法想象的。当然也没有任何一个语文教师不需要教课文。这也是我国语文教材编制的一个传统。

语文教材之所以必须是文选型,主要是因为,语文学习的根本任务是学习语言,进而从语言学习中感受文化,受到思想熏陶和情感教育。但学习语言和感受文化并不能靠孤立的字词句甚至段落,而要在特定语境中,通过阅读一篇篇完整的文章来实现。每一篇文章是作者语文综合能力的体现,语文所需要的各种技巧,都可以在文章中体现出来。让学生学习一篇篇范文,就是让学生综合学习这篇文章中作者表现的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言能力。而语文学习的一个突出特点正如前文所说,是通过反复的阅读和积累达到感悟最后学会运用。所以,教材编者编辑若干册由一篇篇文章组成的课本,让学生通过反复阅读甚至背诵这几十篇几百篇范文,最后培养对汉语言较好的语感,从而形成语文能力。所以说,到目前为止,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我们总结出来的最好的办法就是大量阅读范文。

五、强调训练系统的科学性,教材编排遵循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筒到繁的原则

学生认知规律都是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形象到抽象的,教材编写也必须遵循这一规律,方符合教材编制的科学化。传统语文教育早就认识到这一规律,以“三”百”“千”为凭借,由识字、写字、属对开始,逐渐过渡到比较复杂的文章读写。现代以来的语文教材中,文言文的编排,虽然有由近到远和由远到近

两种编排方式,但是,从低年级到高年级,文章排列都同样是遵循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规律编排的。如刘法曾和姚汉章编、中华书局1912~1915年出版的《中华中学国文教科书》、沈星一编、中华书局1924年出版的《新中学教科书初级古文读本》就是有代表性的实例。白话文的编排,一方面是按照思想内容上的由浅近到深奥,语言文字的由简单到复杂,写作技巧的由单一到多样,篇幅的由短小到偏长的原则编排,另一方面,则按照由记叙、抒情到说明、议论的顺序编排,体现了认知由形象到抽象的特点。这方面有代表性的教材是夏丐尊和叶圣陶合编、开明书店1935年出版的《国文百八课》,为探索语文教材编制的科学性积累了宝贵经验。另外,各套教材往往从一般文章阅读到说明和议论等实用文章的阅读再到较高思想和语言要求的文学作品阅读,这也是遵循了语文阅读训练的科学性原则。

新世纪几套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初中语文实验教科书,继承并发扬了上世纪初以来语文教材编制的科学化传统,内容的编排力求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教材一般按照学生学习语文的合理顺序,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由一般训练到实用训练。总体结构分三个阶段,初一为第一阶段,课文按照其反映的生活内容,分类组织单元,培养学生一般文章的阅读能力如理清思路、概括要求、揣摩语言等和一般文章的写作能力;初二为第二阶段,课文按照表达方式组织单元,侧重培养阅读和写作记叙、说明、议论文的能力;初三为第三阶段,课文按文学体裁组织单元,培养学生阅读和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汉语知识或知识短文的形式出现,或分插在各个单元中,或作为附录,在全套书中都与阅读课文紧密,有总体的安排。这样我们看到,阅读方面由一般文章到实用文章到文学作品,写作由一般写作能力到实用文体写作能力,基础训练扎实而有序,充分体现了语文训练系统的科学性。

注释:

1.课程教材研究所编:《20世纪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语文卷》第333页,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2.同上书第418页。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语丈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同上书。

点击显示
【课程标准初中语文教材编制的历史继承性】相关文章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mip.zidianfy.com/yuwen_26257/
教案设计推荐
热门教案设计推荐
  • 教案设计
  • 教学分析
  • 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