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了时代和社会的面貌
首先,于勒形象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中弱肉强食的竞争。于勒无疑是这个社会的受害者与失败者。他出生在小市民家庭、生活在浑浊的资本主义社会大染缸中,从小沾染了资产阶级的恶习,挥霍浪费,行为不正。当他被驱逐去美洲时,便奋身投进了资本主义的冒险生涯,租了一家店铺,做着一桩很大的买卖,“阔绰过一个时期。”可是好景不长,他破产了,变成了流浪的乞丐。为什么破产,作品没有说,但我们很容易推测出来,不外是挥霍无度和竞争失败。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中指出:在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的历史时期,大资产阶级“人为地加速资本集中并因而使一大部分中等阶级遭受剥夺,使他们在经济上遭到破产。”于勒的破产正是这一历史过程的形象化的表现。
其次,于勒形象还折射出资本主义社会的价值标准。于勒花空了家里的钱,便不值一文,被视为全家的“恐怖”,“坏蛋”,“流氓”;他在美洲发了财,并愿意赔偿兄嫂损失时,立刻身价倍增,成了“希望”、“福音”、“正直的人”、“有良心的人”、“有办法的人”;他重新沦为穷乞丐,身价顿时一落千丈,不但旁人把他看作“老流氓”,连兄嫂也称之为“不会有出息”的“贼”、“流氓”。从这里看到,于勒的价值完全是以财产为标准被评判的,而不看他的品质优劣、才能高下,这正是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人的价值标准。人成为自己创造物的奴隶,变成了财产的附庸,于勒形象在这点上深刻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对人的灵魂的毒害和扭曲。
再次,于勒形象还透视出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的相互关系的一个侧面。马克思指出:“资产阶级撕下了罩在家庭关系上的温情脉脉的面纱,把这种关系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共产党宣言》)马克思的这一论断所揭示的是资产阶级的家庭关系,当然不是资本主义社会中所有的家庭关系,比如,无产者“和妻子儿女的关系同资产阶级的家庭关系再没有共同之处了。”(《共产党宣言》)菲利普夫妇属于小资产阶级,尽管他们离资产阶级还有一大段距离,但这个阶级的特性使它易于接受资产阶级的影响。因而,在金钱观念的腐蚀下,菲利普全家的相互关系已经散发出相当浓郁的铜钱气了,例如两个女儿的婚事。而他们和于勒的关系则已完全变成了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冷酷的现金交易。从这些方面表明,于勒的形象,对开拓和加深作品的社会意义,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的作用,教学时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