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金华的双龙洞》第二课时教案
《记金华的双龙洞》第二课时教案
教学目的:
1.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的条理。
2.掌握重点句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4.培养学生说话能力。
教学重点:
理出文章的条理,理解重点句子,体会作者的感情,培养学生口头说话能力。
教学难点:
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体会作者的感情,培养口头表达能力。
课前准备:
电脑多媒体、图片等。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学。
利用多媒体播放祖国美丽山河的图片,激发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从而引出新课并板书课题。
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将随作者一同游览浙江金华的双龙洞。看到这个题目,你知道什么?你想了解什么?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看看课文写了什么,与你想得是否一样?
二、合作互学,共长知识。
1、要求:四人小组自学。(小组互学,发现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并做好纪录,完成手上的表格。教师巡导,点拨。)
2、重点检查以下内容的掌握情况。
(1).课文中,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作者的游览路线是怎样的?
(2).作者每游览一处地方,看到什么,听到什么,感觉到什么呢?所感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A、填表:(每小组一个)
地点看到的听到的感觉到的
路上
洞口
外洞
孔隙
内洞
B、注意带点词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①.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
②.粉红色的山,各色的映山红,在加上或浓或淡的新绿,眼前一片明艳。
③.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再加上颜色各异,即使不比作什么,也很值得观赏。
(每一个景点,都借助多媒体播放相关的图片。特别在理解“孔隙”这一重点时,利用活动式幻灯片,找学生亲自演示,帮助理解。)
三、质疑。
四、小结。
1.小结写法。
2.归纳中心。
课文通过记叙作者游览金华双龙洞的经过,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川景物的热爱。
五、根据老师的板书,请你介绍一下金华的双龙洞。
六、课外延伸,拓展思维。
教师:同学们,浙江金华的双龙洞固然值得观赏,但我们的家乡鼎湖也有很多值得游览的景点。你能举些例子出来吗?(鼎湖山、包公庙、金沙滩、葫芦山风景区等)特别是鼎湖山景区,每天都吸引了不少中外游客来旅游观光。请你以导游的身份介绍一下有关景点,好吗?(利用多媒体播放有关鼎湖山的景点图片,四人小组讨论,共写导游稿,各小组派代表发言)。
七、布置作业。
A组的同学试写鼎湖山旅游区的导游稿,BCD组的同学向家人介绍今节课所了解的浙江金华的双龙洞。
附板书:
点评:
此教案体现了新课标倡导的自主、合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学习方式。
小组互动式的学习,营造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环境。在教学方法的设计上,设计者大胆地采用学生互动自学的形式,让学生通过自学,分组讨论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理解课文内容。这样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锻炼说话能力,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
课后延伸,拓展学生创新思维。设计者设置的“小导游”活动,既促进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消化,又培养学生说话能力。“让学生介绍家乡的著名景点——鼎湖山。”课内与课外结合的课外延伸活动,为创新教学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激发学生创新思维,活跃了课堂气氛,培养了观察能力,同时还对学生进行了热爱祖国山河,热爱家乡的教育。
板书图文并茂,更具直观形象性,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