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学生的心
在教学完《阳光》第一自然段后,我在黑板上用彩色粉笔板画了山上的小树、田里的禾苗和长长的小河,为了让学生深入理解阳光的作用,我进行了以下教学活动:
师:小朋友们想不想快点去看看阳光到过的这些地方?
生:想!
师:那就请小朋友们自己去读一读第二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想像,看看自己的头脑中会出现什么?(各自朗读想像)
生:我好像看到山上的小树长高了许多,还长出了许多叶子。
生:我好像看到田里的禾苗变得更加绿了,后来又长出了许多稻穗。
生:我好像看到小河了,小河上洒满了阳光,闪闪发亮可漂亮了。(学生尽情地说,学生说到哪,教师就相机出示有关的句子进行教学。同时指名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和自己的理解在原有的板画上进行创造性地画,并让学生多次进行朗读,读出自己的感受。)
师:小朋友们的想像力可真丰富。那么,阳光到过的地方是不是真的发生了这样的变化了呢?(课件展示小树、小河、禾苗发生变化的过程,教师配上音乐伴以深情地朗读)
师:小朋友们,你觉得阳光怎么样?
生:我觉得阳光的本领很大。它能使这么多的东西发生变化。
生:我觉得阳光很厉害,我很佩服它。
生:阳光的作用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世间万物的生长离不开阳光,而且阳光还能给我们带来温暖,如果没有阳光,我们就不能生活了。(教师带领学生给予这位同学最热烈的掌声)
师:是啊,阳光的本领很大。想想看,阳光除了让小树、禾苗、小河发生了变化,他还使那些东西也发生了变化?(出示句式“因为有了阳光,更。”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说一说,当学生有困难时,教师课件展示图片加以帮助。)
生:花坛里的花,因为有了阳光,更红了。
生:竹竿上的衣服,因为有了阳光,更干了。
生:天空中的小鸟,因为有了阳光,飞得更高了。
师:这些,都是谁的功劳?你想对阳光说些什么?
师:阳光给我们带来了这么多的好处,我们能不能再美美地读一读这一段?
生:能(让学生带着对阳光的喜爱、感谢和佩服的情感,齐读──互读)
【评析】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活动。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受到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以上教学设计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展开教学,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领学生自读自悟。设计充分尊重了学生的独特体验、感受和理解,以学生自己对课文内容的领悟取代了教师的讲解分析,以学生自己的独立思考取代了教师的统一答案,以学生自己的感性体验取代了整齐划一的理解指导。
一、创设情境,引导感知
上课时,我先让学生在自读中无拘无束地想像阳光所到过的地方发生的变化,再让学生听师配乐朗诵欣赏阳光下小树、禾苗和小河的变化。这两次感知,一虚一实,前者意在让学生结合平时的生活经验感知课文内容,为学生提供了自由广阔的想像空间,让学生通过读展开积极的思维活动,让每个学生都可以产生建立在自己已有经验之上的独特感受和想像。交流之中让学生想到什么就说什么,这样让学生在宽松的环境中交流互补。学生说到哪,教师就教到哪,这又遵循了学生的意愿。后者,给学生提供了小树、禾苗、小河变化过程的情境,丰富了学生的表象,弥补了有些学生由于经验缺乏而可能造成的想像的缺憾,让学生的感知由模糊到清晰。这样两次感知,虚实结合,层次分明,帮助学生自己用心去参与,使学生认识到自己学习的价值,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增强了学生做学习主人翁的意识。
二、焕发情感,引领读中悟情
朗读是学生对文本理解认识的外部表现,因此朗读应该是带有浓厚的个性化色彩的。本段设计,我凭借色彩鲜明的多媒体课件,充满童趣的语言,拉进了学生与教材之间的距离。课上,我不追求抑扬顿挫的整齐朗读的效果,而是引领学生看画面,谈体会,充分地进行了语言实践与体验,使学生从心底里迸发出对阳光的喜爱和佩服的情感,再让学生进行多次朗读,将情感自然而然的释放于朗读之中。在学生那有意读得突出一些的“因为有了阳光”、“更”这些词中;在学生那不经意间的摆头与微笑中;在学生那双忽闪忽闪的眼睛中,我感受到他们已经真正领悟到了课文的感情。这时,他们的朗读,并不是机械的录放,而是自己对阳光的赞美、对阳光的感谢、对阳光的佩服的一种情感的宣泄。
三、激活了学生思维,发展学生的个性
本段教学中,让学生理解阳光与世间万物间的关系是重点也是难点。此段设计遵循了学生思维的特点,先让学生读中进行想像,通过想像,打开学生思维的阀门。再让学生看动画感受阳光给小树、阳光、小河带来的变化,教给了学生思考了这个问题的方法和方式。接着放手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阳光还使哪些东西发生了变化,让学生根据各自不同的生活经验,从不同的渠道理解阳光的重要作用。由于学生的经验不同,因而产生的答案也是多元化的,可每个答案都是鲜活的,是有生命力的。它们源于文本却又有别于文本,正是这样的创造,才发展了学生的个性。
本教学片段中,学生的心始终处于被激活的状态,就连平时不爱举手的学生,此刻也大胆地举起了手,急于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与想法。因而,课堂教学的推进就有了不竭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