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阅读:《一颗豆粒》(含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答。
一颗豆粒
【日本】 铃木健二
在大儿子上三年级,小儿子上一年级的时候,悲剧降临到这位母亲身上。丈夫因交通事故身亡,丈夫不仅自己身亡,而且最后还被法庭判成了加害者。为此,她只得卖掉土地和房子来赔偿。
为了维持生活,妈妈每天早晨六点离开家,先去附近的大楼做清扫工作,中午去学校帮助学生发食品,晚上到饭店洗碟子。结束一天的工作回到家里已是深夜十一二点钟了。于是,家务的担子全都落在了大儿子身上。
母亲披星戴月,从没睡过一个安稳觉,生活还是那么清苦。他们就这样生活着,半年、十个月……做母亲的哪忍心让孩子这样苦熬下去呢?她想到了死,想和两个孩子一起到丈夫所在的地方去。
一天,母亲泡了一锅豆子,出门时,给大儿子留下一张如何煮豆子的条子。这天,母亲累得疲惫不堪,她偷偷买了一包安眠药带回家。
她打开房门,见两个儿子已经入睡了。忽然,母亲发现大儿子的枕边放着一张纸条,便有气无力地拿了起来,上面写道:
“妈妈,我照您写的那样,认真地煮了豆子,豆子烂时放进了酱油。不过,弟弟说太咸了,不能吃。弟弟只吃了点冷水泡饭就睡了。
“妈妈,实在对不起。请妈妈相信我,我的确是认真煮豆子的。妈妈,求求您,尝一粒我煮的豆子吧。妈妈,明天早晨不管您起得多早,都要在您临走前叫醒我,再教我一次煮豆子的方法。
“妈妈,今天晚上您也一定很累吧,我明白,妈妈是在为我们操劳。妈妈,谢谢您。不过请妈妈一定保重身体。我们先睡了,晚安!”
泪水从母亲的眼里夺眶而出。
“孩子年纪这么小,都在顽强地伴着我生活……”母亲坐在孩子们的枕边,伴着眼泪一粒一粒地品尝着孩子煮的咸豆子。一种必须坚强地活下去的信念从母亲的心里生长出来。
摸摸装豆子的布口袋,里面正巧剩下一颗豆子。母亲把它捡出来,包进大儿子给她写的信里,她决定把它当做护身符带在身上。
十几年的岁月流逝而去,兄弟俩长大成人。他们性格开朗,为人正直,双双毕业于母亲期望的一流国立大学,并找到了满意的工作。直到如今,那一颗豆子和信,仍时刻不离地带在这位母亲身上。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母亲的心理变化过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最欣赏小说中的哪位人物,试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认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母亲的心理变化过程:伤心——坚强——绝望(丧失生活的勇气)——充满信心(坚定生活的信念)——欣慰。
(2)示例一:最欣赏母亲。她历尽艰辛抚养两个儿子,并且最终战胜了死亡的念头。其实我们的母亲也如此,虽然国别不同,但都起早贪黑,既工作赚钱养家又操持家务,为了家,忘记了青春,忘记了自己的爱好,可以说母亲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
示例二:最欣赏大儿子。因为他年纪虽小,却承担了所有家务,深深地体谅母亲,使母亲又有了活下去的信念。面对生活困境,信守着照顾好弟弟的职责,体谅母亲的辛劳,对自己没煮好豆子的过失深深自责,并积极采取应对生活中的失误的方法。与当今的独生子、“富二代”相比,他这种体谅、责任心强、敢于担当的品质尤为可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