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随笔:农村中小学教育改革现状堪忧
笔者先后从《读者》杂志及网上看到许多关于中美学生差异的文章,感慨良多。静下心来看我们农村中小学的教育改革,确实还有很多地方未落到实处,与课改的要求相差甚远。今天我把它整理出来,与各位教育同仁探究。(小号字属于引用别人的原文,黑体字属于本人强调之处)
1、中美学生考上大学后学习态度的不同,折射出我们的教育评价制度的偏差。
美国学生为了能从大学毕业,上了大学才开始认真学习。中国学生为了能考上大学拼命学习,上了大学就不再认真学习。
虽然素质教育的开展到处是轰轰烈烈、虽然我们也在开展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然而又有多少教师和学生能够真正摆脱应试教育的魔爪。因为各级部门或组织评价学校、教师乃至于学生仍然是把教学质量放在首位,而本来能够真实的反映教师、学生实际的东西也被蒙上了“成绩第一”的面纱。
但是在我们中小学教学过程中由于受高考这根指挥棒的影响,不少人过多的致力于揣摩考试方向、题目,而忽视了教育教学中某些学科最应该突显的具有学科特色的东西。农村中小学更是普遍出现了硬背作文范文、死记数学定义的作法。所以我认为我们的教学应该变“考什么教什么”为“教什么考什么”(现有的考试制度中,像语文学科完全与教学过程脱离,使师生感到平常的学习可有可无与不可捉摸),应认真贯彻落实新课程标准中对“识记”“掌握”“理解”“应用”等不同层面的不同要求。实实在在的把学生解放出来,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同时我们对人才的评价是“读了多久的书”而不是“学了多少知识”。所以我们的大学应该严把出口关,让他们就象对待高考一样对待大学毕业考试,建立制度让不合格的大学生们再学习,再深造。
2、由中美学生向老师发问的目的、解题方法、受教育方式的不同折射出我们的教育模式的滞后。
在课堂上,美国学生为了装懂故意向老师发问,中国学生则为装懂而不向老师提出问题。
这是中国人千百年来固有的思想——虽有孔子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的谆谆教诲,但真正的又有几人愿意在他人的面前暴露自己的无知与缺点呢?我们的基础教育恰好担负改变这一不良思维模式的重任,从小就应教育培养学生“好问、敢问、会问”的能力。
美国学生的受教育方式是“放羊”,中国学生受教育的方式是“填鸭”。
农村教育模式的转化非一朝一夕之事。农村中小学的师资力量薄弱,“牧羊人”难寻,谁能“放羊”?农村中小学生所处家庭及社会环境还不具备“放羊”的条件,随时还会存在很多“狼”(安全问题、社会的不良现象等),谁敢“放羊”?真正要实现改变,必须切实加快农村教师队伍的建设;加强对现有教育资源的整合与利用,构建一个符合“放羊”的环境。
如果老师给出同一道题目:“现在是12点整,时针和分针刚好重合在一起。请问,要经过多少时间时针和分针才能再次重合?”老师的话音刚落,美国学生的反应是不约而同地拨动腕上的手表,用这种其实很聪明的“笨办法”,看时针和分针什么时候才能再次重合。而在场的所有中国学生肯定立即拿出笔和纸,列出一大串公式并开始计算。
这些提醒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我们学生的动手能力、求异思维和发散思维的能力,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我们的课程改革未落到实处,科技课程、艺体课程流于形式,我们的学生“读死书、死读书”。这也许正是我们国家为什么多年没有出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人才的症结所在吧。
我们应扎实上好信息技术、综合实践活动等课,让所有的学生能真正在“乐中学,玩中学”。应加强对现有资源(图书,录音机、电视机、电脑等多种现代媒体)的合理利用,应进一步搞好课程的研究与开发(如我校研究的课题《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就提出了语文活动的3种模式——“课堂常活动、课下小活动、课外大活动”)。从而把课堂变成学生演练的舞台、把教材开发为活动的剧本、把校园装点成师生的乐园。
3、由中美学生对待零用钱的获取、旅游费用的得来方式的不同观点折射出我们的教育脱离了社会实际。
美国学生的父母说:“我们不得不通知你,你这个月的零用钱已经超出预算了!去,把车库打扫一下,把游泳池刷一刷或者把花园里的草割了,我们就可以再给你一些钱花。”中国学生的父母说:“零花钱用完了吗?没钱了就自己到书房的抽屉里去取。”美国学生对自己的父母说:“我已经攒够钱了,我要去旅游了!”中国学生对自己的父母说:“我要去旅游了,请你给一笔钱。”
我们的学生过分的依赖父母、缺乏劳动体验过程,心目中没有正确的劳与酬的概念。我们的中小学教育教学中应实实在在的开展劳动教育,让他们走进社区、走进大自然体验社会生活。家长一要让子女从小树立“劳动光荣”“多劳多得、不劳不得”“没有免费的午餐”等理念,二要培养子女正确的消费观念。力争让他们“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自给自足”,变“伸手索取”为“劳动获取”。
4、父母看待中小学生结交女朋友的不同态度,折射出我们教育观念落后。
美国学生把女孩子带回家,自豪地对父母说:“这是我的女朋友!”中国学生面对拿着自己已被撬锁的日记本且气急败坏的父母,心虚地说:“我没有早恋。”
虽然新课改把生命的起源、两性知识等纳入了教学的范畴,然而在封建传统思想根深蒂固的山区农村,我们对一些敏感话题采取的对策大多还是“堵”而不是“疏”。教师不能大张旗鼓的教、家长不会正正确确的引导、学生不能明明白白的学,到头来还是“月朦胧、鸟朦胧、今朝人朦胧”。为此,农村中小学的《青春》《生物》的教学过程的监控就尤为重要,相关活动应扎实开展,切不可流于形式。
总之,农村中小学必须从社会、家庭、学校三方面着手,努力构建出和谐的教育教学环境。要加强对教师队伍的建设;要注意与家长的沟通;要培养好学生的多种能力。认真落实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促进农村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