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阳市2011年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内容预览:
2011年河南省南阳市中考一次调研评估语文试题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2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2分)【 】
A. 干涸/禁锢 强劲/劲敌 湍急/惴惴不安
B. 边塞/阻塞 匀称/称心 提拔/拨乱反正
C. 试卷/证券 差错/出差 对峙/恃才傲物
D. 玷污/沾染 提防/提高 蠕动/耳濡目染
2.下面各组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 】
A. 相形见绌 相濡以沫 相辅相承 天翻地覆
B. 不记其数 川流不息 见异思迁 伸张正义
C. 再接再厉 义愤填膺 栩栩如生 截然不同
D. 中流砥柱 惟妙惟肖 迎刃而解 别出新裁
3.根据提示,默写古诗文名句。(共8分)
(1)会当凌绝顶, 。(杜甫《望岳》)(1分)
(2)斯是陋室, 。(刘禹锡《陋室铭》)(1分)
(3)《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中分析导致“国恒亡”原因的语句是: ,。(2分)
(4)“月”是古代文人骚客笔下常见之物,但表达的思想情感却各有不同。李白的“ ,”,表达的是对友人左迁边远之地的关切;李煜的“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抒发的是离愁别绪;苏轼的“但愿人长久, ”,表达的是美好祝愿;杜牧的“ ,夜泊秦淮近酒家”创设的是朦胧淡雅的意境。(4分)
4.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答题。
据新华社北京3月1日电 备受关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2月28日以158票赞成、3票反对、4票弃权获高票通过,并将自2009年6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同时废止。
食品安全法的制定,经历了全国人大常委会4次审议,并向全社会公开征购了1万余条意见。其中,理顺体制突出全程监管、加强对食品添加剂的监管、统一食品安全标准等制度创新直指当前监管体系的“软肋”。这部法律就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的薄弱环节,进行了极有针对性的制度创新。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消息的主要内容。(不超过10个字)(2分)
(2)根据上下文,解释文中画线的词语。(2分)
软肋:
(3)画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1分)
5. 根据你了解的名著知识填空。(2分)
《朝花夕拾》最初发表时总题目为“旧事重提”,收录了鲁迅先生的十篇回忆性散文。集子记述了先生少年时代以至到日本的若干生活片段,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冬天里的捕鸟活动;《 》 中 ;《父亲的病》中作者为给父亲治病四处索求药引的情景;《 》中 ……这一篇篇文章,展现了当时的世态人情、地方民俗,流露出作者对社会生活的深刻观察和对家人师友的真挚感情,堪称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高水平的回忆性散文。
6.近年来汽车市场火爆,新型汽车层出不穷。为了扩大影响,提高产品的知名度,汽车生产商借助各种媒介大打广告战,以吸引消费者的视听。
(1)下面两则汽车广告语,请挑选其中的一则,进行简要评析。(2分)
现代汽车--驾驭现代,成就未来!
别克君威--在动静中容智慧,于无声处见君威!
(2)请为郑州生产的宇通客车拟一则汽车广告语(不要套作),并加以解说。(3分)
宇通客车--
解说:
7. 参考下面的上联,请以赞颂建国六十周年为内容拟写下联,并抄写在下面“田字格”中,要求书写正确、端正、整洁。(4分)
上联:逢改革开放三十载,功绩辉煌;
二、现代文阅读。(共27分)
(一)阅读秦德龙的小小说,完成8-12题。(15分)
停电的时候
停电了。
男人自告奋勇去点蜡烛,可是找了许久,找不到蜡烛,男人就取了些豆油,浸了一截线绳,做了一盏灯。油灯点燃,屋子里就暖暖地亮了。
男人做这件事的时候,孩子在一边打着手电筒。孩子惊讶地看见了一盏油灯的制造过程。望着跳动的灯花,孩子“嘎嘎”地笑了。
女人问孩子:你笑什么?孩子指着墙上的影子说:瞧,咱家人的脑袋,多么大,这间屋子都盛不下了。男人说:这有什么好笑的,瞧我的。男人说着,将手掌合在一起,让灯光把手的影子投在墙壁上。孩子的眼前就幻出来一匹矫健的骏马。女人也来了兴致,当即在墙壁上变出一只漂亮的兔子。
孩子很快就学会了。兴奋地创造出了展翅飞翔的雄鹰。随心所欲地创造出了美丽的图案。
后来,孩子要求男人讲个故事。男人肚子里的故事不多,该讲的过去都给孩子讲过了。男人随便挑了个故事,问孩子:听过没有?孩子摇摇头说:没听过。其实孩子早听说过不知多少遍了。孩子也不知为什么,现在很想听这个故事。男人就绘声绘色地讲了起来,讲到妖魔鬼怪的时候,男人就做出凶神恶煞的样子,发出刺耳的惨叫。孩子浑身打着激灵,眼睫毛一个劲地抖动,发出了开心的大笑。
女人不让男人再表演下去。女人对孩子说:我想知道你学过哪些唐诗,会背了没有,理解了多少? 女人就让孩子背唐诗。以往,孩子特别讨厌这样的考试,一首唐诗背得支离破碎。孩子今天出奇地平静,他的瞳孔里跳动着欢欣的火苗。孩子背了一些唐诗。凡是学过的,他都背得一字不差。孩子还讲述了那些唐诗的意境。男人和女人满意地笑了。他们没想到孩子今晚会表现得这么出色。
男人和女人对望着,不知道这是为什么。他们刚想夸孩子,电灯亮了,来电了。
孩子伸手就打开了电视机,选出了自己喜欢的动画片。男人对孩子说:儿子,爸爸求你了,今晚让爸爸看足球赛好不好?女人在一边说:我还想看韩国电视剧呢,一集都不想落下。
孩子笑道:干脆停电得了。孩子正说着,果然又停电了,屋子里一片漆黑。
孩子划了火柴,将油灯燃亮了。孩子面带微笑,走到了鱼缸跟前,观赏着默默无语的鱼。男人也过来了,要陪着儿子看鱼。女人笑了几声。女人选择了织毛衣,打发黑色的夜晚。女人不小心弄掉了一根针,发出了悦耳的声音。孩子默默地观赏着那些鱼,那些在夜色中游泳的鱼。
就这样,孩子习惯了每天晚上拉灭电灯,一个人独处一会儿。
(略有删改)
8.本文主要记叙了第一次“停电的时候”发生的哪几件事?(3分)
9.请用两个词概括第一次停电时候的家庭气氛:_________、________。(4分)
10.细读文章,简要回答下面的问题。
(1)对于“背唐诗”“这样的考试”,“孩子”平时“特别讨厌”,为什么在停电的时候“孩子”唐诗“背得一字不差”?(2分)
(2)文末一段表现了“孩子”怎样的心理?(2分)
11.小说中间“来电了”的情节有什么作用?(2分)
12.读了本文,你想对爸爸、妈妈(或其他长辈)说点什么?(2分)
(二)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13-17题。(12分)
筷子漫谈
①概览大千世界,综观天下苍生,其进餐工具大体可分为三类。欧美人惯用刀、叉、匙,一餐而三器并用,考究而繁琐;非洲、中东、印尼及印度次大陆居民,至今仍以手抓食,古朴而粗犷;而中国、日本等亚洲国家则使用筷子,简易而便捷。对自己祖先所发明并沿用至今的筷子,国人情有独钟。
②从外观上看,筷子由两根同等粗细长短的小棒组成,十分简陋,但经国人巧手掌控,则夹、挑、拨、拌、扒、戳等无所不能。锋之所指,美味尽收;取舍自如,纵横桌上。堪称使用方便,价廉物美。
③可以想像,远古时期洪荒满目,文明未启,人们采摘渔猎,以生食过活。我们的祖先肯定也经历过用手抓、捧而食的阶段。但懂得用火后,开始享用熟食,吃热烫的食物时,则不能直接用手取了。于是先民就随手采摘细竹和树枝来捞取熟食。正因如此,细棍儿、修竹等,经过先民烤物时的拨弄,急取烫食时的捞夹,蒸煮谷黍时的搅拌等,筷子的雏形已呼之欲出。从当今筷子的形体考察,仍带有原始竹木棍棒的特征。诚“大朴胜华”之典型也。这就是人们使用筷子的由来。
④筷子古名曰“箸”。《韩非子·喻老》中,有“昔者纣为象箸,而箕子唏(“唏”乃哀叹之意,因纣之奢华,箕子哀叹)”之语。由此可见,筷子的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前11世纪的商纣时期,距今已有三千余年的历史。
⑤箸之易名为筷,亦有成说。明陆容于其所撰《菽园杂记》卷一中有云:民间讳俗,各处有之,而吴中为甚。据说吴人为了避讳“箸”与“住”同音,使行船搁浅,便改“箸”为“快儿”。也就是船行得快,一帆风顺。“快”又大多以竹制成,就在“快”字头上添个“竹”字头,“筷”字乃成;而近代汉语中,单音节名词有向双音节名词发展的趋势,方法便是在字后加“子”,于是“筷子”乃应运而生。
⑥制作筷子的材料,最主流者为木材和竹子。当年处于荒野的环境中,人类生活在森林、草丛、洞穴里,最方便的材料莫过于树木、竹枝。春秋时期便已有牙箸、玉箸,秦汉时期有铜箸、铁箸,盛唐时有漆箸、金箸、银箸、象牙箸等。发展至今,筷子的种类造型更是层出不穷,色彩图案亦是五彩纷呈。可以说,筷子不仅方便了人们的生活,还给我们带来了无尽的审美享受。
⑦我国是礼仪之邦,行为举止讲求合情入理,日常生活中,对筷子的使用也很有讲究。用筷的正确方法是一手执筷,大拇指和食指捏住筷子上端,另外三指自然弯曲扶住筷子,且筷子的两端要对齐。用餐前,筷子要整齐码放在饭碗右侧;用餐后要整齐地竖向码放在饭碗正中。要做到彬彬有礼,雍容大方,使用筷子就应有所讲究,不能随心所欲。
(选自《百科知识》2005年20期,作者:邸永君,有删改)
13.本文从外观、使用,,历史,名字变化,制作材料及等方面,说明了筷子的特点。(2分)
14.请用简洁的语言概述“箸”易名为“筷子”的原因。(3分)
15.第⑥段说明了筷子制作材料,运用了什么说明顺序?从文中找出语言标志写在下面。(2分)
16. 文中运用多种说明方法来说明筷子的特点,请任选一种,举出例子,简析其作用。(3分)
17.阅读下面“链接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玄宗曾赐给宰相宋璟一双金箸,说:“非赐汝金,盖赐卿以箸,表卿之直耳。”这也就是“赐箸表直”的典故。
材料二:蔡元培先生说:“中国人从来是崇尚文明,而不尚武力的,从餐桌上就可看出中国人和西方人的区别。”
在这里,筷子已不只是一种器物,还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请根据“链接材料”、文章内容,以及你所了解的情况,说说筷子所承载的传统文化有哪些?(2分)
三、古诗文阅读。(共15分)
(一)阅读《出师表》选段,完成18-21题。(11分)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袆、允之任也。
18. 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1)臣本布衣 布衣:
(2)先帝不以臣卑鄙卑鄙:
(3)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顾: (4)由是感激 是:
19.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20. 根据选文内容,回答问题。(3分)
(1)选文中作者回顾了对自己影响重大的三件往事,它们是 、、白帝城托孤(临崩寄大事)。
(2)选文第二段说“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这句话中“大事”是指“ ”(用文中原句填空)
21.阅读下面诸葛亮的《诫子书》,回答问题。(2分)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咸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诸葛亮告诫孩子要“澹泊明志”,这种志趣在《出师表》的哪两句得以验证?
(二)阅读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完成22、23题。(4分)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22.这首诗用“草色遥看近却无”来描写早春,给人以无穷的美感和趣味。请把该句所呈现的景象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出来。(2分)
23.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四、作文(50分)
24.任选一题作文。
(1)题目:其实我自己能做好
(2)阅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
秋天,成熟的果实低下了头。不是在自我陶醉,它是在想--我是怎样变得成熟?不是风,我怕早已霉烂枝头;不是雨,我怕早已枯落山沟;不是光,我怕早已灰暗苍白;不是热,我怕早已憔悴丑陋……
感谢风吹雨打,给了我成熟的筋骨;感谢光照日晒,给了我成熟的俊秀。
总体要求:① 若选第(2)题,那么根据材料寓意作文,题目自拟。
② 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③ 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第一次调研评估检测题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28分)
1.C(2分) 2.C(2分 A.相辅相成 B.不计其数 伸张正义 D.别出心裁)
3. (1)一览众山小 (2)惟吾德馨 (3)入则无法家拂士 出则无敌国外患 (4)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君)直到夜郎西 千里共婵娟 烟笼寒水月笼沙 (一空1分,有错该空不得分,共8分)
4.(1)食品安全法获高票通过 (2)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的薄弱环节。(原指胸腔的肋骨,依靠软肋扩张可以帮助呼吸。该部位怕攻击。多用于形容人或事的薄弱环节。)(3)“征购”改为“征求”
5. 示例:《阿长与〈山海经〉》阿长在新年到来之时教作者说吉祥祝福的话 《琐记》作者在矿路学堂求学开始接触新书 《藤野先生》藤野先生为作者细致修改讲义《范爱农》作者在日本留学时在同乡会上与范爱农格格不入(本题2分。每空1分。能答出作品名称和相关片段即可。作品名称0.5分,相关片段0.5分)
6.(1)示例1:“驾驭现代,成就未来”利用双关的手法,赋予广告词以双重意义:驾驶现代车,有助于你开创未来;把握住现在的机会,可以帮你成就未来。 示例2:“在动静中容智慧 于无声处见君威”运用对偶,朗朗上口。形象地表现了君威轿车机动性好、噪音低的特点。利用双关的手法,赋予广告词以双重意义:“智慧”既可指汽车设计制造的“智慧”,又可指“您的选择是非常明智,有眼光的”;“君威”即既可指车名,又可指“您的威风”。(3分,其中手法1分,评析1分;如评析“别克君威”,答出“对偶”或“双关”任一点即可) (2)示例1:宇宙无限,通行无限。运用句首嵌入车名,便于记忆;与“宇宙无限”并列的“通行无限”,暗示车质量好,可以通行无限。 示例2:乘客遍四海,气宇通天下!利用对偶,朗朗上口,便于广告流传;同时形象地表现使用的广泛和品牌的气度非凡。(拟写宇通客车广告语2分,解说1分。)
7. 示例1:迎神州国庆六十春,国家昌盛。示例2:庆祖国诞辰六十年,寰宇同贺。示例3:达祖国华诞一甲子,伟业卓著。(联首动词还可用“贺”“遇”等,与“功绩辉煌”相对应的还可用“儿女共聚”“中华腾飞”“国家繁荣”等。内容符合要求2分;无错别字1分,书写端正、整洁1分;共4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27分)
8.①做油灯;②照手影;③讲故事;④背唐诗。(任意答出三件事,即可得3分)
9. 温馨、祥和(和谐、欢乐等,一点2分,共4分)。
10.(1)孩子是在娱乐的氛围中有兴趣地做这件事,没有负担,不是为了完成任务。(2)对这种温馨、欢乐家庭气氛的怀恋之情。(每小题2分,意思对即可)
11.来电后一家三口为自己爱看的电视节目而争执的矛盾,与停电后的和谐欢乐对比,突出孩子对和谐欢乐的家庭氛围的向往。(意思对即可,2分)
12.略,可以真实地表达孩子的心声,也可以批评看电视家长只关注自我的做法,还可以劝说家长要多体会孩子的心理需求;语言要通顺。(2分)
(二)(12分)
13.筷子的由来(或者“筷子的产生”) 用筷礼仪 (一空1分,共2分)
14. 民间讳俗,以“箸”为“快”;大多竹制,添上“竹”字头;单音词向双音词发展,又加“子”。(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共3分)
15.时间顺序;(1分)语言标志是:“当年”“春秋时期”“秦汉时期”“盛唐时”“发展至今”。(1分)
16. 举出恰当例子1分,分析作用正确2分(具体答出“怎样说明某特点”)。(参考:第①段作比较,第④⑤段引资料,第⑥段分类别,第⑦段作诠释、分类别等)
17.文章内容:①表现了祈求平安的民族心理;②体现了民族语言的发展;③反映出中华民族讲究礼仪的美德;④反映了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追求。链接材料:①“材料一”筷子象征人的刚直不阿。②“材料二”寓意不尚武力,不动干戈等(答出一点给1分,意思对即可,答出两点即可得满分)
三、古诗文阅读。(共15分)
18.(1)平民。(2)身份低微,出身地下。(卑:地位低;鄙:见识浅)(3)探望,拜访。(4)此,这。
19.这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并忠心于陛下的职责本分。(2分)
20.(1)三顾茅庐 临危受命 (2)(北定中原,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两个小题,都是一空1分,共3分)
21.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2分)
22.在细雨的滋润下,小草偷偷地钻出地面,远远望去,大地呈现出一片极淡极淡的青青之色;当你高兴地走近细看时,小草又似乎悄悄地躲了起来,让你看不清什么颜色了。(意思对即可,2分) 23.表达了作者对早春景色的喜爱之情。(意思对即可,2分)
四、作文(50分)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