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师爱于课堂,构建主体式教学模式
知识经济时代的国际竞争是科技和人才之争,其后劲取决于教育,希望在教师。在这种教育体制下,就需要有大批富于献身精神的创造型教师。所谓创造型的教师,就是那些善于吸收最新教育教学成果,并将其积极运用于教学中,有独到见解,能够发现行之有效地新教学方法的教师。这类教师必须具备的最重要的素养是:树立“民主与科学”的教育思想,在教育教学中培养新型的师生关系。
谈到这些,我想起了现在接手的这个班。刚刚升入二年级,便出现了这样一种现象:同学们不愿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即使被迫叫起来回答,也是吞吞吐吐,看到这种现象,作为班主任的我就会火冒三丈,可想而知这一节课的教学效果会怎样。针对这一问题,我困惑了很长时间,后来我试着把师爱融入班级管理,用师爱拉近师生距离,带师爱进入教学课堂,使学生成为真正的主人,为学生营造一个展示自我的课堂。结果出现了可喜的变化。
我把师爱作为当好一名教师的前提,作为上好每一节课的基础,构件主体式教学结构:
一、创设愉悦的学习环境,为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奠定基础
学生参与教学活动,需要一种宽松的环境,需要有愉悦的体验,这种情绪的体验对学生知识的理解、思维的发展以及人的成长都有着重要的作用,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创造各种环境,让学生喜欢自己的课,想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这样才会为敢做,逐渐形成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提供前提,愉悦的环境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教师的真情实感决定了教师自身的教学行为
作为一名教师,我热爱我的学生,虽然他们也有让你有哭笑不得的时候,但当你看着他们那天真的表情,你会想到他们是孩子,他们还无知,他们需要老师的正确指导。同时你就会“查内因”,查一查自己讲课时的问题,是否清楚、正确,是否他们易于接受,这样就会在教学中努力调整自己以适应学生的需要。所以在课上教师真情的流露使学生有安全感,使他们想说,愿意去说。
2、教师要尊重学生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决不能居高临下。所谓的尊重学生指尊重学生提出的问题,尊重学生的各种想法,甚至尊重学生在探索中出现的错误。比如说在教认识重量单位千克之后,我出了几道练习题,其中有一道是这样的:小明的身高是140(
),有的同学站起来不加思考的说:“填千克”在全班发出哄笑之前,我给了一个表情,同学们忍住了,我没有批评他或笑他的错误,而是说:“你再想一想,同学们都等着听你的正确答案呢”?这种氛围胜过你批评他的效果,其他同学觉得课堂中的气氛也宽松了许多。
3、让学生体验成功
每当同学们取得进步的时候,他们会发出会心的笑;班中解决了难题,他们会欢呼起来。教师要注意让学生取得成功,创设出学生愉悦的课堂教学。我们班中有个女孩声音特别小,所以她不爱回答问题,有一次她似举非举的试探着,我赶快把她叫起来,虽然声音小,但十分正确,我告诉她:你回答的真好,如果声音再大一些就更棒了。看着她那发光的小脸,我相信她以后的举手次数会多起来。在同学们喜形于色的同时,我也体验着愉悦的心情。
课堂教学活动是师生双方的活动,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习,同时要体验愉悦的情绪。久而久之,学生乐说、好说,达到会说,为他们各方面的发展创造一个先决条件。所以创设愉悦的教学环境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二、给学生创造表现机会,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学生乐说、敢说之后,还要求老师适当引导,充分肯定,给他们创造表现的机会。
我就以编的乘法口诀为例:课始我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说:今天老师带着一位小客人和我们一起上课,这是出示我事先准备好的图片(小猴子),同学们哈哈大笑:“小猴子,小猴子。”“它会提问大家些问题,想看看班中同学谁最聪明。”同学们都挺直了身子。首先,我先贴出一束鲜艳的花朵,问一束花有几朵?同学们随之找出一份,几份,列式,自编口诀。然后我再出示两束花,让学生出算式编口诀。等学生回答后,我又激趣说“小猴子”说话了:“你们能不能把7的口决都编出来?”课堂上顿时热闹了。我让小组汇报时,那欢快的语调时刻感染着每位学生。这时我又补充说:“这些口诀乱七八糟,也不知有没有丢的……”同学们争着说:“让它们排队”。同学们便自己动手,最后请一位同学当小老师,把说出的口诀编排了一下,这时7的乘法口诀表就出现了。同学们鼓起掌来,由衷的祝贺自己获取的知识。到这里,我并没结束这节,突然,我又问:“这些口诀怎么编出来的,小猴子不明白,帮帮他好吗?”同学们都说“好!”都争着抢着帮忙。我说:“你们学的真认真,每个同学都来帮帮它,两个两个互说一遍给小猴子听吧,再比比,谁记的最快!课堂上又出现一个高潮,相互交流的学习气氛浓浓的。整节课,教师只是适时的引导学生,让学生去完成这节课内容,突出重点,解决了难点,让他们做学习的主人。
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始终按着这个思路走下去,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通过教与学的实践活动、思维活动、愉悦合作、情感交流,去调动学生的内部机制,引导学生积极有效的参与教学过程,给学生创造表现机会,为逐步形成有学习能力、有个性、有合作精神、有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全面发展的人才打下基础。
三、还给孩子应有的权利,视学生为具有主体性的发展中的人
孩子有说话的权利,有观察思考的权利,有犯错儿的权利,作为教师在课堂上要做到真正把孩子的权利还给他们。要作到这点,我觉得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课时话不能太多
课堂上,教师生怕学生不会,说了一遍又一遍,这不但占据学生的时间,还会代替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产生厌烦心理,懒惰也随之而来。教师的话多,却费力不讨好,所以第一步应注意老师讲课语言应规范、精炼,把时间还给学生,让他们多说。
2、学生思考时,给够他们时间,减少对他们的干扰
任何一节课都离不开学生的思考。当看到有些困惑的题目时,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认真揣摸,解决矛盾。在考虑问题时,学生是主角,老师千万不要不停的催促他“快想想,认真琢磨琢磨,想出答案没有“。即使教师是无意地,但事实上却是对学生思维的一种干扰。既然让学生思考,就把时间给够,不要把思考当成一种形式。
把权利真正还给孩子,在学习过程中,让他们去体验自信,品尝自己胜利的果实,让他们把掌握自己的权利自我表现,自我展示,强化自信。
所以,教学中要变教师主宰为教师主导,变“以学生为客体”为“以学生为中心”,变“本本主义”的“传道、授业、解惑”为增长经验、发展能力和开发智力为主要教学目标,变凝滞呆板、墨守成规的课堂气氛为生动活泼、主动探索的课堂气氛。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因材施教,容纳标新立异,鼓励探索创新。,让学生在参与中求得体验,从而去创新、发展,真正学会求知,学会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