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理的形象教育──《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谈
教学分析
2025-02-10
课文《我要的是葫芦》是说从前有个人,种了一棵葫芦,开始长很好,后来他看见叶子上爬着一些蚜虫,心想:“有几个虫子怕什么!”他只盯着小葫芦,并自言自语地说:“我的小葫芦,快长呀,快长呀!……”一个邻居看见了,对他说:“你别光盯着葫芦了,叶子上生了蚜虫,快治一治吧!”好个种葫芦的人奇怪地说:“什么?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我要的是葫芦。”没过几天,叶子上的蚜虫更多了,小葫芦慢慢地变黄,一个个都落了。
《我要的是葫芦》讲的是要全面的看问题的哲学道理,但它寓哲理于故事中,文字浅显,一读就懂,不需多费口舌讲解。我只是提出这样几个问题:
“葫芦开如长得怎么样?从哪些词句看出葫芦长得很好,很可爱?”
“后来为什么葫芦变黄,一个个都落了?”
“种葫芦的人错在哪里?”
通过讨论,学生懂得了叶子和葫芦的关系:叶子能供给葫芦水分和养料,葫芦缺乏水分和养料,如果叶子上长了虫子,虫子把叶子吃掉了,那么叶子就不能供给葫芦水分和养料,葫芦缺乏水分和养料,就要变黄掉落,种葫芦的人就得不到葫芦了。由此,使学生懂得一个道理:事物之间都是互相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看问题。
学了课文之后,我让大家想一想,在生活中有没有像课文中种葫芦的人那样,因为看问题不全面而造成了不好的结果的事例。这个问题就作为课外作业布置给学生。
点击显示
【哲理的形象教育──《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谈】相关文章
《妈妈的账单》教学反思
巧借体验,飞越历史的天空──《秦兵马俑》教学课例及反思
一年级语文《自己去吧》识字教学片断及反思
《卖火柴的小女孩》第一课时说课设计之一
真实、朴实、扎实
《紫藤萝瀑布》教学实录
语文S版二年级上册《清清的溪水》课堂实录
培养学生写作兴趣,开发写作潜能
《找春天》课堂重点:识记生字,积累词语,感情朗读
五年级上册《采蒲台的苇》教学实录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mip.zidianfy.com/yuwen_275176/
上一篇: 我讲《最后一课》
下一篇: 浅论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_语文论文
教学分析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