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教育出版社教材沿革
第一阶段(1950一1955)解放初期的语文课本
1950年,选用解放区的中学语文课本。1951年,由人民教育出版社修订出版。它继承了解放区的中学语文课本的优良传统,突出课本的思想政治性,也借鉴了国民党统治区一些国文课本的编写经验。这套课本基本上反映了我国人民民主革命各方面的胜利,消除了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反动思想对课本的影响。缺点是在语文教育方面没有来得及作周密的考虑,语文能力训练和语文知识没有系统安排,忽视文言文,课本分量偏轻。
第二阶段(1956~1957)文学、汉语课本
这是新中国中学语文课本的第一次改革。1954年开始编写,1955年开始试教,1956年在全国推广,1958年这项改革在全国停止。人教社按照《初级中学文学教学大纲(草案)》的精神编写初中文学课本,共6册;高中文学课本则是按照《高级中学文学教学大纲(草案)》的精神编写,共4册。这套课本的文学教学目的任务和各年级教学要求比较明确,建立了比较完整的文学教学体系,选文绝大多数是名家名作,编排方式灵活多样。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过分强调纯文学教学,忽视作文教学,忽视一般语文能力的培养;按照文学史系统由古到今的编排方式,违反了由浅入深的原则;偏重思想内容和文学形象的架空分析,忽视课文的语言文字教学;分量偏重,一些课文过长等。人教社按照《初级中学汉语教学大纲(草案)》编写初中汉语课本,共6册。这套课本的汉语教学目的任务和各年级教学要求比较明确,建立了比较完整的汉语教学体系,注意多举例子,使学生从反复练习中逐步掌握语言规律。其不足在于内容烦琐,分量偏重,与文学课本脱节,不切合学生读写的实际运用。
第三阶段(1958~1960)重新编写的语文课本
1958年,人教社开始重编综合性的语文课本,初中6册、高中6册。这套课本选材面广,包括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和文学作品。课文按思想内容组成单元。语文知识性短文穿插在各单元之间。由于受“大跃进”的影响,过多选人结合政治形势的文章,使课本几乎成了报纸杂志的文章汇编。课文总数偏少。
1959年的语文课本修订本与1958年本相比,增加了课文篇数,补充了语文知识性短文,增选了文言文,比较注意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但仍然偏重课文的思想政治性,对语文的工具性重视不够。
1960年,语文课本的修订本修订幅度较大,继续增加课文篇数,并增加课文难度;课文按记叙、说明、议论的顺序编排,分精讲、略讲两种;语法知识分散在各册的练习里。但仍然存在不恰当的强调政治的倾向,有些课文篇幅过长,单元的编排缺少计划性,对语文训练重视不够。
第四阶段(1961~1965)新编十年制学校中学语文课本(试用本)和新编十二年制学校中学语文课本。
十年制中学语文课本(试用本)是人教社根据中央关于缩短年限、提高质量的指示编写的,1961年开始编写,1964年完成,初中6册,高中4册。这套课本注意思想政治教育,选了不少政论文和表现现实生活的文章;注意培养读写能力,选文力求典范;课文的编排试图以培养读写能力为序。不足是缺少实用性的课文,没有应用文,说明文很少;在编排上,各年级的语文训练的重点不明确。新编十二年制学校中学语文课本是根据《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的精神编写的。1962年开始编写,到1964年编出初中一至四册,没有编完。这套课本突出了语文的工具性;扩大了选材范围,提高了语文质量;重视多读多写。不足是忽视必要的思想政治教育,排斥文学教学,编排缺少严密的系统性和科学性。
第五阶段(1978~1988)“文革”后重新编写的语文课本
十年制中学语文课本(试用本)是根据《全日制十年制中学诗文教学大纲(试行草案)》的精神编写的。1977年开始编写,1979年编完,初中6册,高中4册。这套课本对肃清“四人帮”在语文教学中散布的流毒,拨乱反正,提高语文教学质量起了积极作用。不足是“时文”多了一些,课文总数偏少,编排的系统性不够严密。
十年制中学语文课本(试用本)于1981年开始修订,改为正式本,同时新编高中语文课本第五、六册,全套共12册,供全日制六年制中学使用。这套课本进一步排除“左”的影响,扩大选材范围,提高了课文质量;增加了课本分量;编排有序,由浅入深;加强了语文练习。但教学目的任务仍不够明确,编排的系统性仍不够严密,对实用性仍注意不够。
根据1986年12月颁布的《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的精神,人教社从1987年开始对全日制六年制中学语文课本进行修订,1988年完成。这套课本明确教学要求,减少语文教学的随意性;提高课文质量,增强时代气息;改进编排体系,形成训练系列;调整语文练习,突出语言训练。不足是:富于时代气息的课文的数量仍然嫌少,有些课文的典范性不够;课本的弹性不够,教学条件较差的地区和学校的师生感到负担偏重;初中语法教学内容多了、繁了,要求偏高。
根据教育部1981年颁布的《全日制六年制重点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的精神,从1982年起,人教社编写了一套供重点中学使用的中学语文试验教材。初中课本1982棗1985年编出试教本,定名为《阅读》《写作》;1986棗1989年修订为试用本,定名为《阅读》《作文·汉语》。这套教材初步建立了阅读、写作和汉语知识的教材体系,有计划地设计了课文练习,尤其是对阅读训练系统的建立作了探索。高中课本1985~1988年编出试教本,以后又经过两轮修订。这套高中语文实验课本的阅读训练,根据阅读能力由初级到高级的发展规律,编排出序列,高一文言阅读训练,高二文学鉴赏训练,高三文化著作研读训练。写作、听说训练着眼于实际运用,也编排出系列,高一思考与表述,高二思路与章法,高三思辨与立意。
第六阶段(1989~ )义务教育初中语文课本和新编高中语文课本
根据《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初审稿)》和1992年颁布的试用稿的精神,从1989年开始,编写“六三”制、“五四”制各一套初中语文课本。三年制教材的总体结构分三个阶段,课文阅读分三种类型,课文练习分三个层次,对语法教材作三点改进,全套教材既有明确要求又有较大弹性。四年制教材除总体结构多一个阶段,其他都与三年制教材一致。普遍反映这是人教社编写出版的几套初中语文教材中较好的一套。当然,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逐步解决。根据1996年颁布的普通高中新的课程计划以及随后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供试验用)》的精神,人教社编写了与义务教育教材相衔接的高中语文课本。这套课本改革了教科书的体系和结构;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加强文学教育,培养学生初步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重视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加大教材弹性;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按国家教委部署这套新教材1997年秋季起在江西、山西和天津进行试验。1999年底教育部决定,2000年秋季起全国选用修订后的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材,高中选用在山西、江西、天津三省市试验后修订的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试验修订本)语文》
自1950年以来,人教社还编辑出版了中等师范学校、幼儿师范学校、职业高级中学、成人高级中学及海外中文学校等各类学校使用的语文教材。